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012587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4.29KB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注意“不但(不仅)”“而且”递进句中,两个分句的顺序是否合乎递进关系!
(例子:
11月的澳大利亚气候温暖,成群的鹦鹉不但不怕生人,喜欢纵情于游客手上蹦跳嬉戏,而且五颜六色,极尽缤纷。
第九,数字出现了,可能出现重复、矛盾等语病。
注意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语序:
多项定语:
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例句:
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多项状语:
何目的―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怎样”-表对象“同谁”。
例句:
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最后,还有一种语序问题要注意,就是本来是状语错用成了定语,如“听取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听取了意见”,改的时候不但要把定语调至状语的位置,还要把“的”改为“地”
四.背诵默写题:
形式有必做题,任选题。
其中有根据上下文写句子的“机械题”,它只需记忆,不要写错字即可,而且都是最常用的名句,基本没有难度;
也有理解性考查试题;
此外关于选做题,难度稍大些,考查同学的理解运用与积累归纳能力。
其内容见经典诗文名篇课文内容及《新课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首》等。
注意写字一定要规范,通常每句中只要错了一个字全句就算错了。
最起码本该是一笔的绝对不能两笔,如把折文写成反文等。
★建议:
考前定要看常错的字句
五.语言表达题:
★ 句式仿写题
答题注意点:
要做到“四统一”:
(1)话题要统一,
(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统一,(4)色调要统一,值得说明的是,此项要求与前三项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要色调统一,内容是灵活的,但它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拟对联
解题思路:
1、注意对仗(人对人,物对物,地名对地名。
词性要相对),多属于严对。
2、一般上下联倾向是相同的,多属于正对。
★名著考察
一般来说,重点是对课标推荐课外阅读的10部文学名著的内容考察。
大致在两类要求:
一是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
二是谈你的阅读体会、阅读收获。
前一类题是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掌握。
后一类题是要结合名著内容谈自身的体会,可对名著中的人物性格进行褒贬,也可对名著反映的现象进行个性化体悟。
★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题。
灵活性较强,能力要求高,题型广泛,可能涉及到的题目有:
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内容提要、一句话新闻、广告语标语创作、主持发言、语言得体(对话)、跨学科综合等。
要求同学对现实生活予以关注;
对历史文化、地方特色特色予以关注;
对语法修辞予以关注。
做此类题注意使用草稿。
如1.2007年8月24日腾讯网投放了一则广告,引起轩然大波,讨论源于森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装宣传广告语:
“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
”无数网民强烈批评这则广告带来的负面效应,森马方面的负责人却大呼冤枉,认为该广告词有着较为积极的内涵。
请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分析这则广告语所体现出的涵义。
(每句不超过30字)
(1)森马集团:
(2)网民:
提示:
凸现年轻人的个性,倡导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网民:
误导年轻人,缺少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职业道德。
(2分)
2、下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途中发生的一个场景,请你以电视节目主持人或现场记者的身份,为下面的一段描述性文字配上一段评论性解说词。
要求:
注意感情色彩,语言简明生动,有感染力,80字左右。
4月7日奥运圣火巴黎站的传递,金晶负责的是第三棒。
在本站传递中,作为第三棒火炬手的中国残疾人击剑运动员金晶在下车等待交接时,一个身材魁梧的“藏独”分子伺机扑到金晶身上,试图抢走她手中的火炬。
但任凭干扰者拉扯她的胳膊,她依旧牢牢地抱住火炬。
完成了圣火传递任务。
轮椅上,她右手高举着火炬,左手握拳对着街道旁围观的人群高喊了“中国,加油!
答:
示例:
塞纳河畔,金晶以残弱之躯毫不畏惧护卫奥运火炬的那一幕,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这位美丽、勇敢的残疾姑娘成了无数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女孩。
她是“火炬维纳斯”“轮椅上的微笑天使”。
记叙文阅读
中考记叙文考查课外语段,这个语段难度往往很大,而且有时候还会选一些特别糟烂的文章,很难读懂。
通常为4-5个小题,即第17-21题,共13-14分。
但是这些题也有一定的答题技巧,即使读不懂文章,也能糊弄个8、9分。
这几个小题通常从以下这10种题型中选择:
1.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
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补叙:
可以使叙事波澜起伏,吸引读者。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
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赏析句子(从修辞角度)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人格化(赋予……以人的特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这句话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气势
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
这句话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从侧面突出了……
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使……的感情表达得更为强烈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强烈地烘托了……的气氛,加强了渲染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工整,富有文采
这句话运用顶针的修辞方法,语意连贯,环环相扣,读来一气呵成
这句话是反语,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
将比喻、象征还原)。
“×
×
”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8.本文为何详写A,略写B?
a.本文的中心意思是……,A最能突出这个中心意思,所以详写;
B虽然与这个中心有关,但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b.B是人们所熟知的,不言自明,所以略写;
而人们对A了解的比较少,所以详写。
29.第x段中的画线句有何作用?
结构上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开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中间)/照应前文、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结尾);
内容上开篇点题(开头)/写出了……,点明了……的中心(中间)/深化……的主题,升华……的主题(结尾)
30.文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离它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1.开放题:
读了本文之后,你有何感悟?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答此题一定记住3个要点:
a.联系文章内容;
b.联系生活实际;
c.谈自己的感悟。
基本格式为:
正如文中所说,“……”,我在生活中也有过类似的体验,有一次,我……,所以,我想,……
另外,同样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看该题的分值,一般情况下,该题是几分就有几个采分点答题的时候就可以分成几点作答。
说明文阅读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
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
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
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本文使用了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
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
a.下定义必须满足“是+特征+种属”的形式,而作诠释形式随意;
b.下定义是可逆的(类似于“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也正确”),而作诠释是不可逆的。
⑤、打比方:
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作比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
(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
(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
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
A、准确;
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某某词是“本义”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说“语境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严密性。
请解释文中某某词的含义(或给某某词下定义)某某是一种“特征”的“种属”。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不能删掉,某某词是“本义”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说“语境义”。
如果删去,就变成了……,与事实不符,语言不准确,表达不严密。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
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试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而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
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六.开放题:
xx事物的前景如何或你对xx事物有何建议,要放心大胆的写,而且字数不宜过少。
还有就是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
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看该题的分值,一般情况下,该题是几分就有几个采分点(“一般情况下”可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
“一般情况下”是通常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说还有例外的情况,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情况下该题是几分就有几个采分点,与事实不符,语言不准确,表达不严密),答题的时候就可以分成几点作答。
议论文阅读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指出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
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
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
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注意:
这里的省略号所替代的内容必不可少,而且通常是与该句离得最近的观点。
另外,今年中考可能出现填空的形式,如“x句采用________的论证方法,所证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虽然形式变了,但是换汤不换药。
再注意:
我们平时所说的道理论证即引用论证,但有时候如果给出的句子没有引用,也没有举例、对比、比喻,也要算作是道理论证,其作用主要是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
(1)、明确论据类型;
(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
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
(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
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中考 语文 解题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