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010413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61.41KB
氨水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氨水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水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直接影响周围人民群众的生活,严重时影响企业形象。
健康危害:
中毒、窒息、化学灼伤。
2.3.4环境危害:
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
2.3.5燃爆危险:
燃烧爆炸、容器开裂和爆炸。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烧成工序氨水储罐、输送管道阀门、反应区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该事故无明显季节特征。
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
a)氨水罐或管线被腐蚀,发生滴漏现象;
现场可闻到刺鼻的氨气味。
应急组织与职责
现场自救小组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小组组长:
部门负责人
应急自救小组副组长:
部门管理人员
应急自救小组成员:
部门其他人员
职责
应急自救小组组长的职责
b)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如果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自救小组副组长的职责
c)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其他现场人员职责
d)发生事故后立即通知部门主任或经理及现场人员;
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事故继续恶化
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程序
e)氨水泄漏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发现人员应立即汇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运行人员在部门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规程进行前期处理。
应急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指挥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泄漏事件造成火灾的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造成环境污染的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氨水泄漏现场处置措施
发生氨水泄漏事件时,现场人员注意观察风向标,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戴好防护面具,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f)在卸氨水过程中要认真进行系统泄漏检测工作,发现有泄漏时立即停止卸氨工作,并进行处理,确保无泄漏时再继续卸氨工作。
当氨水发生少量泄漏时,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和防止接触氨气。
处置人员应使用正压空气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堵漏处理工作。
如果是运输车辆泄漏,无法彻底消除时,应将车辆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
当氨水发生大量泄漏时,所有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并向上风向转移。
并在泄漏区域周边150m处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严格限制出入。
迅速切断氨区附近火源、电源,如有灌装作业等操作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事故扩大和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泄漏处置人员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尽可能先切断泄漏源。
对联通的储存罐和系统进行隔离,对泄露的系统和罐体应关闭相关的阀门及联系检修人员加装堵板等隔离操作,巡查、监视设备,做好现场的安全措施。
及时启动喷淋系统,加大氨气的吸收和稀释,防止大量氨气扩散,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处理事故时,启、停主要设备的重要操作必须有应急指挥部命令方可执行。
当因氨区、卸氨平台漏泄事故引主机运行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发现有人吸入氨气立即将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功能,并送医院救治。
警戒区内要堵截一切火源,易燃易爆品区域应尽可能不开启灯具和动用电器,即使救援需要也必须禁止开启防爆灯具,要求使用防爆电器,以免产生火花,迅速疏散受威胁的物资。
氨水泄漏引发火灾处置措施:
g)报警:
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
报警内容应包括:
事故单位;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
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
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进行防护。
灭火方法:
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火灾距氨水储罐较近时,应及时启动喷淋系统对储罐进行降温保护。
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
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氨中毒急救措施
h)皮肤接触:
一旦氨水沾污皮肤,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
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并送医院救治。
。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若鼻粘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黄素溶液,重者应吸入糜蛋白酶。
食入:
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发现氨水吸入中毒者(出现呼吸道、眼、鼻、皮肤粘膜的严重刺激感,并伴随咳嗽、流涕、发痒、气促、紫绀、烦躁等症状),应让他迅速离开现场,并脱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裤;
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时服用维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
并应请医生急诊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注意事项
i)氨气爆炸极限是体积含量在16-25%并有充足的氧时。
有明火,在此浓度范围内氨将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发生氨气漏泄时氨库区30米以内,严格禁止一切明火作业。
事故处理时应密切观察废水池液位,及时进行中和排掉,避免废水池溢流。
参加抢险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
带防护眼镜、穿防护服、戴橡胶手套,戴防毒面具等。
在抢险过程中,参加抢险人员应站在上风口,防止氨气对人身的伤害。
并通知消防队到场做好着火的扑救准备工作。
当氨水泄漏已被有效的控制并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应急处理情况终止。
氨水泄漏应急处置结束后,要继续设置警戒线和警戒标志,对泄漏现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检查,检测污染情况。
现场污染未彻底清除前,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处置氨水泄漏事故时,必须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
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情况,穿戴防护用品。
因液氨气化后大量吸热,温度很低,堵漏操作时应防止人员穿戴好严密的防化服,避免冻伤。
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
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
可用砂土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
进入高浓度现场时,必须配戴好防毒面具或正压呼吸器。
进入氨区及作业面较小的区域之前,必须看清风向,以湿手帕掩鼻,以低姿势向上风口走避,并应注意着装、用具必须符合防爆要求,避免产生静电和火花。
作业人员要熟悉掌握氨水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杜绝盲目作业。
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发现液氨系统异常事件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
发电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人身防护用品,例如:
正压式呼吸器、防酸碱工作衣、防毒面具、中和急救用药、应急照明灯等。
加强自身防护,避免导致人身伤害。
由于事故处理过程中所产生大量碱性废水,可通过构筑围堤收容,对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网入口及电缆沟进行封堵,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响应流程
(二)指挥机构及职责
1.指挥机构
组长(总指挥):
副组长:
(副指挥)
成员:
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组设在项目部
义务消防组
组长:
2.职责
(1)组长(总指挥)
1)负责组织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2)负责项目部发生事故、事件、自然灾害等的应急救援行动;
3)向分公司汇报事故、事件情况,接受分公司关于应急救援的指令,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的请求;
4)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2)副组长(副总指挥)
1)协助总指挥工作;
2)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负责应急用机动起重机械、运输车辆、抢险用工器具、防护用品的调度。
3)参与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的总结。
(3)应急工作小组
1)负责召集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安排会议地点,组织召开应急响应会议;
2)负责应急车辆的调度;
3)负责与事故现场的通讯和对外联络;
4)代表应急领导小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5)负责有关部门和上级来人的接待等工作。
(4)工程科
1)负责组织和督促制定、修订和实施有关人身、火灾、中毒、坍塌事故及与施工作业有关的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及与此相关的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
监督项目部制定、修订和实施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负责协助组长对项目部应急情况进行指导,负责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部应急情况的技术支持;
3)配合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应急响应会议和有关事故情况的信息发布。
4)负责项目部总体应急处置方案的日常维护和修订工作;
5)负责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6)协助应急组长做好事故的报告、情况通报及事故的处置工作;
配合项目部组织应急响应会议;
7)参加事故调查,监督“四不放过”,总结应急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8)负责收集、公布、修订公司应急的联络人员及联络电话;
9)应急响应期间,做好并督促注意防止事故蔓延,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各种犯罪、破坏活动;
10)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项目部的灭火应急处置方案;
负责组建项目部义务消防组;
负责组织项目部应急后对应急处置方案的评审工作;
11)负责对在救治的伤员生活的安置。
(5)物资公司
1)负责物资保障小组的工作;
2)负责抢险救援器材的储备、供应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点监控
1.施工管理
危险点
防范类型
预控措施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懂安全防护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
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
触电等
1.认真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认真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2.严格安全考试制度,禁止弄虚作假
3.明确安全职责及必要的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无安全技术措施或未交底施工
1.分部工程及重要的、危险性作业均应编制安全措施,并经交底、履行全员签字手续后方可施工
2.施工人可对无安措或未交底有权拒绝施工
3.严格按经审批的方案和安全措施施工,若对方案或措施有疑问时,应征询审批人的意见
安全技术措施不严密或不完善,有疏漏
1.编制人要有高度责任感,有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技术措施编制前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正确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审批人要严细认真,把好审批关
3.为经审批严禁实施
违章指挥
1.严禁违章指挥
2.对违章指挥现象任何人都有责任、有权利制止
3.施工人员遇有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施工
违章违纪作业,违反安全交底要求
1.遵章守纪,按规程作业,施工中严禁打闹、抛物等违章违纪行为
2.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得擅自更改
3.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以“三铁”反“三违”
进入现场不戴或不正确佩带安全帽
物体打击
1.进入施工区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帽带要系紧
2.严禁做、踏安全帽或把安全帽挪作他用
高处作业不系或不正确系带安全帽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且宜使用全方位防冲击安全带,安全带必须系在安全的构件上,并不得低挂高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
2.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安全带(绳)断股、霉变、虫蛀、损伤或铁环有裂纹、挂钩边形、接口缝线脱开等严禁使用
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其他伤害
禁止酒后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酒后作业
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
1.各级工作人员工作中要精力集中,尽职尽责
2.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
3.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
违反规定,派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上岗
1.严格身体检查制度,禁止职业禁忌者或其他不符合要求者上岗
2.特种作业人员正确需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3.严禁无证作业,无证驾驶
危险作业项目不办安全施工作业票
1.所有输变电作业项目均要执行安全工作票制度
2.所有工作人员应清楚作业票内容,且带票施工
机触设备未按计划检修,带病作业
机械伤害
1.施工机具要求工况良好,严禁带病作业
2.严格执行机械管理制度,定期检修、维护和保养
2.安全防护用品、设施
安全用品、用具不符合要求
触电
物体打击等
1.凡无生产厂家、许可证、生产日期及国家鉴定合格证书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严禁采购和使用
2.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不得接触高温、明火、化学腐蚀物及尖锐物体,不得移作他用
3.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应定期进行试验,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
安全设施不完善、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
1.按要求完善安全设施,整治作业环境
2.对一时难于完善和整改的问题,应采取临时措施,以策安全
3.研究、推广使用T型轨道攀登坠落器护器等新型安全防护技术,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安全防护
不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熟悉劳保用品和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2.使用前应进行日常检查,施工中正确使用
3.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应设专人管理
危险设备场所(包括孔洞等)无安全围栏、警示标志
1.严格按要求开展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范现场管理
2.危险设备、场所必须设置安全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
3.警示标志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
擅自拆除或挪用安全装置和设施
1.安全装置及设施严禁私自拆除、挪用
2.若施工需要,须拆除时应征得安全员的同意,并采取临时措施,施工结束后按原样及时恢复
工器具没有进行试验
1.受力工器具应按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要求进行定期的预防性试验,不合格者严禁使用,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2.绝缘工具必须定期进行绝缘试验,其绝缘性能应符合要求:
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3.机具应由专人保养维护,并定期试验
3.施工电源及用电设备
作业项目
防范类别
施工电源
施工电源未根据当地外电线路情况,正确采用TT系统或TN系统布置,未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当现场采用电业部门高压供电,自己设置变压器行成独立电网的。
应做工作接地,必须采用TNS系统。
自备发电机时,接地系统独立设置,也应采用TN-S系统。
末级和上一级或总配电箱应采用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电源管理不规范
火灾触电
将临建及生活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可靠接地,并装设漏电开关和触电保安器。
合理级配,禁止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内部接线正确,设备齐全完善,门锁完好,无裸露带电导体。
更换管、灯泡、开关插座等应在断电后进行。
罗口灯泡的火线必须接灯座的中心接线桩头,地线需接通灯座外螺纹导体的接线柱上。
所有照明灯具的火线必须进开关,加强日常安全用电的监督检查、维护,发现违章使用必须立即纠正,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消除
箱内闸具损坏、闸具不符合要求
箱内闸具必须符合要求,定期检查
电工无证上岗
由专业电工负责用电管理
施工用电未按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开工前编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配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或门锁坏
用电管理和检修维护必须规范,并由专业电工进行,配电箱必须上锁,并采取防雨措施
配电箱下引出线混乱且未作保护接地
引线规范,基地可靠
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混接,开关箱漏电保护器失灵,漏电保护装置参数不匹配,违反“一机、一闸、一保护”的要求
加强使用前及使用过程的检查,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得混接,开关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
漏电保护装置参数应匹配,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的要求
停送电无专人负责
停送电设专人负责
维修时未悬挂停电警示标志牌
维修时悬挂“有人作业,严禁合闸”警示标志牌,并设专人负责监护
用电设备
闸具熔断器参数与设备容量不符,未使用安全电压
一般行灯电压不得大于36V,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压不得大与24V,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电冶不得大与12V
现场施工及照明用电源及接线私拉乱接,未架空或过路未采取保护。
用黄/绿双色线作动力线使用
由专业电工规范接线,禁止私拉乱接,任何情况下不准用黄/绿双色线作动力线用
混凝土搅拌机、潜水泵等电动机机械未采用防溅、防水和加强绝缘型设备,现场电动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未可靠接地
选择安全可靠设备,电动机械设备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在带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
采取线路断电或搭设隔离棚
用电设备保护接零和接地不符合要求
使用前检查,用电设备保护接零和接地必须符合要求
电工工具损坏或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电工作业工具须经过检测,作业时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手持机电移动工具未检查试验或缺少防护罩而使用
手持机电移动工具必须通过检查试验,加装防护罩
在宿舍内使用碘钨灯或大功率灯
在宿舍内不得使用碘钨灯或大功率灯具,严禁使用电炉
4.消防安全
消防管理不到位
火灾
1.消防管理制度.按施工总平而布置,确定消防重点部位
2.消防器材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消防器材完好
3.进行消防专项教育,进行必要的消防演练
4.装过挥发性油剂及其它易燃物质的容器,未经处理严禁焊接与切割
5.森林、牧区进行施工,必须遵守当地的防火规定,并匹配必要的消防器材。
动用明火或进行焊接时,必须划定工作范围,清楚易燃杂物,并设专人监护
6.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基础时,火源不得与易燃接近,并设专人看管
7.办公、生活、仓库等地必须配备必要的小贩设备和器材。
消防器材应按照有要求定期进行检查
8.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设器材,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防火设施不完善
1.根据火灾性质,配备消防适宜的消防设施
2.经常检查,确保设施完好
5.焊接及气瓶管理
气瓶直接受热
容器爆炸火灾
1.气瓶避免阳光曝晒,须原理明火或热源
2.氧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阀门
3.乙炔瓶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里,必须直立放置;
周围放火防爆标志,并配备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4.乙炔瓶不能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防止曝晒,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m,严禁用火烘烤,搬运时的温度要保证在40°
C以下,乙炔瓶表面温度不能超过40°
C
5.使用乙炔瓶时必须装有减压阀和回火防止器,
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不要超过一圈半,一般情况宜开启3/4转
气瓶受剧烈震动或撞击
1.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气瓶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脆裂爆炸,氧气瓶要有瓶帽和防震圈
2.禁止敲击和碰撞,气瓶使用时应采取可靠的放倾倒措施
放气过快产生静电火花
1.氧气评不应放空,气瓶内必须留有0.1~0.2Mpa表压余气
2.乙炔瓶剩余压力应符合:
0-15°
C时不低于0.1Mpa;
15~25°
C时不低于0.2Mpa,使用时乙炔工作压力禁止超过0.14Mpa
气瓶超期未做检验
1.应按规定每3年定期进行技术检查,使用期满和送检未合格的气瓶均不准使用
2.乙炔瓶的瓶阀,易熔塞等用肥皂水检验
3.严禁使用明火检漏
气瓶混入可燃气体
1.禁止把氧气瓶与乙炔瓶或其它可燃气瓶、可燃物同车运输
2.严禁滥用气瓶
氧气瓶粘附油脂
严禁粘有油脂的手套、棉纱或工具等同氧气评、评阀降压器及管路接触
乙炔气瓶的多孔性填料下沉形成净空间
乙炔瓶不能受剧烈震动和下放,以免填料下沉形成空间
乙炔瓶卧放或大量使用乙炔时丙酮随同流出
乙炔瓶搬运、装卸、使用时应直立放稳,严禁在地面上卧放并直接使用,一旦使用已卧放的乙炔瓶,必须直立静置20分钟再连接乙炔减压器后使用
氧气乙炔胶管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
1.应使用正式厂家合格产品,胶管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阻燃特性
2.在保存、运输和使用时必须注意维护,保持胶管的清洁和不受损坏
由于磨损、重压硬伤,腐蚀或保管维护不善致使胶管老化,强度降低或漏气
新胶管在使用前,必须先把胶管内壁滑石灰粉除干净,防止割、焊炬的通道被堵塞,在使用中避免受外界挤压和机械损伤,不得与酸、碱、油类物质接触,不得将管身折叠
胶管里形成乙炔和氧气或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
氧气与乙炔胶管不得互相昏庸和代用,不得用氧气吹除乙炔管内的堵塞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氨水 泄漏 事故现场 处置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