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五篇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978953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6.34KB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五篇文档格式.docx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五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五篇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除了xx,他的妻子欧阳兰英也一直都把公公婆婆当亲人看待:
与老人相处说话温和,和颜悦色,每年春节跟丈夫和儿子一起回老家团聚,公公婆婆过生日时,都要买些礼物,为老人祝寿,并亲自下厨做饭菜,还为老人换洗衣服被褥,把老人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为老人服务得十分周到。
有一次,xx的母亲胆结石开刀,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xx因带队到外县开展税收交叉检查,他妻子欧阳兰英接过“接力棒”,日夜守护在婆婆病床前,精心照顾,细心伺候。
老人睡着了,她记得醒,怕老人着凉;
老人醒来了,她又忙着给老人换衣服,擦身体,倒屎倒尿。
婆婆出院接回到自己家中,她更加细心照顾:
煎药、喂饭、擦身体、洗衣服……一样样一手操办,不仅没有半点怨言,而且还经常想方设法变换口味,增加婆婆的食欲。
老人平时胃口很好,不挑食,欧阳兰英为了让老人能吃好、吃健康,经常变着花样为老人做菜,荤素搭配、粗细交替、营养合理。
她知道老人特别爱吃肥的红烧肉,就特意煮久一点,让肉吃上去松烂又肥而不腻,吃完后还会为老人准备一些水果,去去油,她的良苦用心让老人非常感动。
老人逢人就说自己得了一个跟亲闺女似的孝顺的儿媳妇。
“百善孝为先”、“亲亲、长长、幼幼”,敬老爱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奉行的传统美德之一。
x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不但没有被人们遗忘,而且还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新背景下得到升华性的继承和发展。
xx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两个更需要照顾的重点:
有先天性聋哑的哥哥、患过精神分裂症的弟弟。
照顾常人还好,但要照顾两个患有严重疾病的兄弟,难度可想而知。
2019年5月的一天,xx的大哥双手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痛苦万分,嘴里虽念念有词,但不知所言。
父母见状不知所措,马上叫xx回去。
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xx当即领着他大哥来到县城,住进了县人民医院。
经医生检查确诊为肾结石,需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xx和妻子轮番照顾,一个星期后,他大哥的病情有了好转。
在住院期间的一天晚上,老龙因有急事,向值班护士交代清楚后便回到家里,可第二天清早,当xx赶到医院病房后,他大哥已“失踪”了,连医生护士也不知道他何时离开了医院。
由于他大哥是第一次来到县城,加上又是聋哑人,出走急坏了老龙。
经过冷静分析和耐心寻找,围绕县城找了近3个小时后,老龙在一处人多的地方找到了他大哥。
挑战苦难,笑对人生。
xx始终恪守着这样的人生信条。
他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为了自己苦难的家庭默默地无私奉献着。
自己和妻子虽都有工作,但儿子要抚养,结余的钱不多。
1993年的一个冬天,那时老龙刚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桂阳县税务局太和税务所上班不久,老家的一位堂兄弟跑到他上班的地方告诉他:
他弟弟在北湖鲁塘为老板挑土方时,左腿被倒下的土方压断了。
当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老龙马上租了一台吉普车连夜将弟弟送往了桂阳县中医院。
在他弟弟住院治疗的一个多月,老龙没请过一天假。
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弟弟,辛苦地往返于工作地和医院之间。
在他弟弟住院医药费的支付方面,除了老板赔付的50%款项外,老龙为弟弟承担了余下的8000多元。
xx强烈的责任心让一家人都将他视为顶梁柱,有什么事都不得不依赖他。
xx的妹妹改嫁后有一女。
外甥女从上小学起就一直投靠他,由他赡养。
为了让外甥女能够安心学习,xx承担了外甥女全部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其间他除了照顾外甥女的生活起居外,还常让自己儿子为外甥女补习功课。
今年他外甥女初中毕业后,老龙又多方奔走,把外甥女送到职业技校学习,为她走上社会创造条件,使她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有人对他的做法感到不理解,可是xx却说:
“妹妹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们是一家人。
妹妹有难处我理解,我作为哥哥,总要尽力而为”!
几十年来,xx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从体力上都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和煎熬。
工作不能停、对父母兄妹的照顾不能停,对外甥女的帮助不能停、对家庭的责任不能停。
xx说:
“这些年,总算是把工作和家庭都顾过来了,但对于爱人和儿子,始终感到有些愧疚。
”可是贤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儿子非但没有责怪他,还帮着他一起照顾老人。
xx用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xx的影响下,儿子对年迈奶奶,对智障的伯叔姑,对父母都十分孝顺,学业也取得不俗的成绩,通过激烈竞争考试,脱颖而出,目前已经成为深圳航空公司的一员,这也是xx和妻子最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一件事。
xx不善言语,但他却常说:
“有时候感觉挺难的,但是只要看到家里人都好好的,心里就踏实了。
”xx不喜欢唱歌,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是他的最爱。
为了家人的微笑,为了这个苦难的家,他坚持每月回老家两趟,为母亲采购好药品,为兄妹带些钱物,给亲人送去温暖。
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xx,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普通税务干部,用不计其数的日日夜夜的不辞劳苦,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挑起这一份家庭的责任,用爱心撑起苦难家庭温暖的天空,用实践证明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在传承。
他用一颗金子般的善良的心,深深的感动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无愧为新时代的楷模!
【篇二】
xx,女,51岁,小学文化程度,系xx镇庙沟村四组人,家中现有五口人,耕地面积5.6亩。
xx是一名山沟沟里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她三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两位老人,不离不弃。
她孝敬老人,善待他人,教子有方的事迹在全村传为佳话,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
2019年3月被评为xx镇第四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长期以来公公、婆婆患病无劳动能力,特别是公公患有重病。
丈夫前三年患肾癌,女儿上技校,一家全靠儿子一人在外打工维持生计。
经济困难,生活拮据,沉重的家庭担子全压在桂花一个人身上。
由于经济压力太大无法给婆婆治病,老人于2019年病故,后丈夫患肾癌医治无效于去年病故。
为给婆婆、丈夫治病,供孩子上学,给儿子结婚还贷,前后借贷达20余万元。
眼下还有患重病、卧床不起的公公需要人照顾。
短短三年,失去两位亲人,特别是丈夫的离去,经济困难的压力,使五十出头的xx苍老了许多。
xx面对现实,不仅没有被困难打倒,而且信念更加坚定了。
三十多年来,凡是熟悉她的人都说说:
“桂花在宝生(丈夫)家没有过一天舒坦的日子,成天伺候老人、伺候病人,站锅头,奔地头,既干家务,又干农活,实在太累了。
”但xx却不这么认为,她说:
“干家务、干农活、伺候老人都是一个家庭主妇的本份职责,天经地义。
”好一个贤妻良母,这是她受娘家家风家训的熏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模范践行家庭美德的结果。
她在婆婆患病期间悉心照料,婆婆病重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两年中,为其换洗衣服、被褥,喂饭喂药,接屎倒尿,拆洗被褥,忙前忙后。
特别是数九寒天在冰冷的小河中为婆婆洗脏衣服,脸冻红了,手冻僵了,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邻居看不下去劝她说:
“你在屋里热点水洗么,何必受这么罪”。
她却说:
“衣服太脏了,河里面好洗,给老人洗干净穿上也舒服。
”儿媳对婆婆的照料和孝顺,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常心疼地劝媳妇说:
“不要这样管我了,让我早点离开人世,免得你受这么大的苦、遭这么大的罪。
”xx却说:
“娘,你不要这样说,伺候你是我的本分,谁都要老哩,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的。
我们做儿女的,当媳妇的都要到这个路上去的,您就不操心这些了,安心养病吧。
”在以后的日子里,婆婆常对来看望她的亲戚邻居说:
“桂花虽是媳妇,比亲生女儿还好哩,要不是桂花的伺候,我怕是早就不在了……”亲戚邻居对桂花孝顺老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都赞不绝口。
祸不单行,2019年2月婆婆病逝后,丈夫身体感觉不舒服,经查为肾癌晚期。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对xx来说雪上加霜。
三年来,她为给丈夫治病东奔西走,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忙的喘不过气来。
为了让丈夫安心养病,她强忍着泪,对丈夫说:
“你啥心都不要操了,安心养病,家里的活由我来干。
”xx为了这个家默默地承受了一个女人不应该承受的这一切。
为了给丈夫治病,前后借款多达12万元,即使是这样,丈夫还是被病魔带走了。
丈夫临终前含泪说:
“桂花,我这一生没有给你幸福,我对不住你。
以后的日子,困难再大,想尽办法给儿子把媳妇娶了,婚事一定要办好,不要让人家笑话。
我不能为父亲养老送终,拜托你一定要照顾好老人。
”桂花强忍着泪说:
“儿子的事我一定会办好,父亲我会照顾好的,家里的事我会竭尽全力的。
丈夫去世后,xx又忙碌着操持儿子的婚事,她向亲朋好友借了5万元,在今年2月为儿子操办了婚事,完成了丈夫的遗愿。
儿子婚后三天,她把儿子、儿媳、女儿叫到身边叮嘱:
“家里为了给你婆、你爸治病,加之你的婚礼先后借了20万元,我还要照顾你爷,不能出去打工挣钱。
但是你们要记住,借的钱一定要还,你们省吃俭用也要将人家的钱还上。
做人要有良心,要学会感恩。
”儿子、儿媳、女儿三人听了默默地点头答应,不久就走上了打工的路途。
桂花面临一件件、一桩桩的磨难,头发白了,身体消瘦了,脸上的皱纹多了,但仍很乐观,憔悴中显现坚毅。
别人都说:
“若是别人,身体早垮了。
”而桂花却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切都要面对现实,愁眉苦脸是一生,说说笑笑、开开心心也是一生。
xx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老人孝顺,对亲人亲密,对孩子严谨,对人生乐观,对生活充满向往,对未来充满希望。
【篇三】
xx,男,出生于1958年4月,现年60岁,居住在气象台社区55号。
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哥哥50年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xx与爱人xx照顾瘫痪的哥哥已成为气象台社区传颂的佳话。
xx70岁,是xx的大哥,因从小患病,腿脚不方便。
母亲早逝,父亲和两个妹妹都在外打工,哥哥的生活起居全靠最小的弟弟xx照顾了。
弟弟勇担照顾重任
由于患有强直性脊椎炎,xx从12岁起就开始“跛脚”,常人走1百米几分钟,但他却要花半个小时。
由于腿脚不方便,他读完小学便在家为一家人洗衣、做饭。
18岁时,xx彻底站不起来了,家务活便都落在了8岁的xx身上。
xx是幸运的,上帝关上了他的一扇门但是却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虽然不能向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但是他有亲人的关心与爱护,他拥有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亲情。
xx本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坚持照顾哥哥。
每天放学回家,他总是先做好一家人的饭菜,再花上1个半小时给哥哥做全身按摩,直到帮助哥哥如厕、洗澡后,才有时间做作业。
看着小伙伴们在户外玩耍嬉闹,小小年纪的xx,却只能过早的挑起照顾哥哥的重担。
xx在家时都是坐在弟弟为他加工的木凳上,木凳钉了铁条比较扎实,不容易摔跤。
如今xx可以坐在凳子上慢慢移动,总躺着也怪难受的。
虽已67岁,头发也花白,可他的精气神却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背着哥哥每周看戏
xx8岁那会,一大家人挤在民主路十几平米的小屋里。
晚上哥哥关节疼得睡不着,眼泪都快疼出来了却拼命忍住,弟弟就爬起来陪哥哥一块儿哭。
回忆起童年,哥俩最开心的就是每周六了,哥哥爱看露天电影,弟弟就背着他去解放路的剧院,那时候买不起轮椅,多亏了同去的小伙伴帮助轮流背。
日子一天天过去,xx也一天天长大,他做过搬运工、当过建筑工人,无论打什么工,他总是会抽时间回家为哥哥做饭。
由于经常做饭,xx练出了一手好厨艺,由于厨艺了得,他被城区某单位招进去当了食堂厨师。
这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带上哥哥成家立业
xx总说,“挑媳妇要温柔、善良、能包容我的,我的生活重心肯定是放在哥哥身上,还好这个心愿实现了。
”xx有个温柔的媳妇儿,她叫xx,除了照顾女儿,就是照顾哥哥了。
原来兄弟俩的住所只隔一堵墙,还是窗对窗,哥哥有啥事喊一句弟弟就能听见。
弟弟不在家,弟媳便会过来照顾哥哥。
对于自己嫁到xx家后所做的一切,xx腼腆地说,自己所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
早在嫁过来以前,她就知道家里有一个大哥需要照顾,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有其他的想法。
xx总说,“他是我们的哥哥,照顾他是应该的,别的人家里也会这么做,这也没啥。
哥哥自己在家摔了3次,摔一次就要在床上躺半个月,弟弟总是自责不已。
但是xx总是不愿意麻烦弟弟一家,但是作为亲人,他们怎会嫌麻烦呢?
帮哥哥圆创业梦
上世纪80年代,哥哥xx曾组建过自己的家庭,并生有一女。
可好景不长,也许是顶不住这样的生活压力,爱人在孩子1岁时悄悄离家。
有了女儿,xx自食其力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哥哥的心愿,xx帮哥哥盘下了一家小杂货铺,并和他一起张罗生意。
xx忘不了,一周总有几个中午,弟弟都会抽时间骑三轮车去进货,忙得大汗淋漓再去上班;
每逢夏季,因为在太阳下晒久了,弟弟的脖颈处总会晒脱皮……
对于这些,xx总觉得这都是当弟弟的该照顾的,哥哥过得幸福快乐,就是最好的事。
50年来,xx用双手为瘫痪哥哥撑起了一片晴空,谱写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篇章。
如今兄弟俩都“退休”了,各自的女儿都已长大成人,结伴在武汉打拼。
对于以后的路,xx说,日子再难,也不能不顾亲情,既然选择了坚持,就不会放弃。
如果可以,我愿意再陪哥哥半个世纪。
【篇四】
xx,女,1969年10月出生。
xx于1987年嫁到xx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与xx结为夫妻。
丈夫xx是一名冶合金场的工人,勤劳爱家,xx也在外做一些零工,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是很快乐。
xx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
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夫妻二人在1990年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从此一家人更是过得十分幸福。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19年,xx的外婆因下雪路滑摔断了腿,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使丈夫安心工作,xx放弃了自己的务工机会,开始担负起了给外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由于外婆年事已高,病痛使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整日唉声叹气,xx整日与外婆说话聊天,老人的脸上才渐渐有了笑容。
自2019年外婆摔断了腿,至今已八年有余,xx一直待在外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
当初,xx既要服侍外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做好饭菜送到外婆手上,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
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她知道:
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
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
外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
外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
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
看着外婆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xx心疼极了,于是还自学了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给老人进行腿部按摩。
然而祸不单行,2019年丈夫务工的工厂缩小规模,裁了不少员工,xx就是其中一位。
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
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
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
在xx的鼓励劝导下,xx慢慢摆脱了阴影,开始去外面打零工,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
然而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19年,xx的婆婆也将腿摔成严重骨折,从此xx家里的床上就又多了一个病人。
好在婆婆的伤势经过xx的耐心照顾,已经好多了,如今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行走。
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xx的精心照料下,外婆活得很开心,虽然躺在床上,无法下床,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
如今老人已经99岁了,即将迈入百岁大关。
xx打趣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吃饭估计都吃不过我家这位百岁老人!
”。
在xx村,xx的事迹家喻户晓,都说没有xx的孝敬之心,她外婆就活不到今天呀!
xx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如今已经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交警队队员,并十分孝敬父母。
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xx孝顺外婆,敬重外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
xx的事迹在xx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
xx同志用八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榜样。
【篇五】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在我们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他名叫xx,七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全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父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母亲,他用真情的付出,在单位职工、邻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一致好评。
xx自幼就孝敬父母。
2019年10月17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父亲突然患脑血栓住进医院后,他立即请假到医院陪护,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
父亲在住院期间,他每天都陪在父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他身上,照顾父亲丝毫不敢懈怠。
出院回家后,常年与父亲住在一起,坚持每天都给父亲擦拭、按摩身体、刮胡子。
每月理发一次,为了使父亲有一个良好心情,专门买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给老人听音乐、听评书,并且每天下班回来陪父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父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他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
后来,由于父亲年事已高,脑血栓病又几次复发,导致身体完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于是他与妻子开始担负起了给父亲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翻身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端屎端尿、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等,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就这样坚持照料老父亲七年有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
xx常说:
“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子才会孝敬我。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
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xx,用他的善良和孝心为父亲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以实际行动传递爱老、敬老的正能量,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也为全省水文系统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孝老爱 亲事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