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政治全国1卷试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976038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54.19KB
精品高考政治全国1卷试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精品高考政治全国1卷试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政治全国1卷试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据统计,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
2016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
2016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
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
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
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试题分析】
本题呼应当前经济领域改革的重点,考查中国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问题,试题以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过剩、结构不佳的现状为素材,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素材,发现并概括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思考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考查考生调动和选用恰当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引导考生理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本题要概括材料信息,基于“事实”逻辑答题。
从材料看,尽管我国消费品生产能力充足,但境外消费和国内消费发展不平衡,境外消费尤其是境外高端商品和奢侈品消费增长较快,说明国内生产的商品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从产品供给侧着手,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依靠科技创新,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培育自主品牌。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有关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2016年10月12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新当选议员的宣誓仪式上,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或在誓词中增加其他内容,蓄意宣传“港独”主张。
个别候任议员的闹剧引发其宣誓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应该重新安排宣誓的争议,并由此影响立法会的正常运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就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如下解释:
宣誓是该条所列公职人员的法定条件和必经程序;
宣誓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
宣誓人拒绝宣誓,即丧失就任该条例所列相应公职的资格;
宣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监誓人面前进行。
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
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遏制“港独”;
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
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法治秩序。
本题凸显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法律解释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对遏制“港独”维护香港法制的重要意义。
考查考生调动和选用恰当的学科知识与技能,阐释和评价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国家意识。
本题由两问构成,第
(1)问要求分析“作出解释”的必然性,即分析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调用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主要是立法权)作为理论依据开展分析,即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依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为”“有权为”。
第
(2)问是第
(1)问延伸,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作出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即重要性分析。
这要求学生在分析全国人大履行职权作出解释后,进一步分析其“积极作用”。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作出解释,体现了我国对香港的管辖权,有利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遏制“港独”,维护国家统一和“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实施;
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作出解释,有利于澄清对该发条的误解,正确执行法律,从而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维护香港法治秩序。
值得说明的是,教材中虽有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等知识,但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些职责的意义或作用,这要求考生深入理解材料信息,归纳并提炼有效信息。
这既考查了学生概括和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又渗透着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等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较好地贯彻了“一体四层四翼”的命题要求。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
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4分)
(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
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3)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以2017年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这一问题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对于它的全面阐释和评价,既不能局限于单一知识,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进行分析。
通过这种对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考生多角度、多侧面综合阐释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第
(1)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问,要求考生分析说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而阐释问题的能力。
本题没有给出具体的知识范围,要概括材料信息,基于“事实”逻辑答题。
试题材料分别从节目立意及主题内容、参赛选手与受众、赛制及表现与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考生需要进行概括,整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信息,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发展的主体、途径以及文化创新等方面分析原因。
第
(2)问是哲学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考生的知识转换与演绎分析能力。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因此,探究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质是要分析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需要考生结合材料信息,对知识进行合理转换,不能简单地照搬教材抽象理论。
答题时要依据“理论依据+演绎分析”的范式,先回答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构成分析的理论依据(要点①);
开展演绎分析必须结合材料信息,具体分析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这是答题的关键和重点。
要点②、③、④分别从树立人民群众主体意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等三方面展开,这既忠实于材料信息,又是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具体演绎。
这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备考的方向所在。
第(3)问为开放性探究题。
解答此题,要从学校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考生对学校生活比较熟悉,可以从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根据题目要求,考生回答出其中的两条即可。
(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高考 政治 全国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