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浙江海洋区化报告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971248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8.98KB
0浙江海洋区化报告Word下载.docx
《0浙江海洋区化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浙江海洋区化报告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关于印发<
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
的通知》(海管字[2010]83号”);
13.《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2010年10月);
14.《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2007年8月1日;
15.《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09年6月30日;
16.《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04年1月1日。
第三条【区划目标】
贯彻海洋功能区划制度,优化海洋开发空间格局,维持海洋自然资源产品的长期供给能力,保护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景观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功能区健康安全运行,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实施与监督体系,实现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推进山东沿海蓝色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国家沿海经济强省。
第四条【区划原则】
1.按照海域的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自然属性,科学确定海域功能。
2.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各有关行业用海。
3.集约节约用海,引导海洋产业相对集聚发展。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域可持续利用。
5.保障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海洋新兴产业用海需求。
第五条【区划范围与期限】
自鲁冀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至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的山东省管辖海域。
南黄海为海岸线至领海外部界限海域,渤海和北黄海为海岸线向海约12海里海域。
区划海域总面积49000平方千米,其中海岸基本功能区面积约12800平方千米,近海基本功能区面积约36200平方千米。
区划实施期限至2020年。
第六条【区划成果】
1.《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文本);
2.《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登记表》;
3.《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图》(比例尺为1:
250000、共计分25幅)。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第七条【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
1.地理概况: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偏北,地理位置在34°
20′—38°
30′N和114°
45′—122°
42′E之间。
海岸线北起鲁冀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38°
15′4377″N,117°
50′25.88″E)与河北省相隔,南以鲁苏交界处德绣针河河口(35°
04′45〞N,119°
17′28″E)与江苏省为界。
山东省海域分布于渤海和黄海,以蓬莱角为界,向西属于渤海海域;
向东属于黄海海域。
在黄海海域中,以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角为界,分属于北黄海和南黄海海域。
2.区位优势:
山东半岛位于亚太经济圈西环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部位,山东半岛区位优势明显,打造蓝色经济区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山东省地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交汇地带,沿海港口条件较好,海上运输业发达,以日照港、青岛港等为桥头港口,可比其他港口缩短大陆桥长度。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的发展,富有活力的“亚太经济圈”正在形成。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临渤海湾经济圈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西连黄河流域,南接长三角,处于东北亚的核心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发展优势。
山东沿海具有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的重要功能,是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是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纽带。
第八条【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
一、自然环境
1.地质基础:
山东省海岸带在地质构造上地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地质构造轮廓明显地受到东西向构造、新华夏系和其派生的帚状构造控制,尤其是纵贯山东中部的沂沭断裂带,将沿海地区分为构造型式极不相同的东部和西部两个地区:
东部鲁东隆起区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进一步可分划胶北隆起、胶莱坳陷、胶南隆起三个次一级构造单元,是稳定缓慢的相对上升区。
西部为属华北坳陷区的济阳坳陷,自新生代以来地面下沉显著。
2.岸线特点:
海岸曲折,港湾、岛屿众多。
山东海岸线北起冀、鲁交界处的大口河河口,南至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总长度约为3345千米(椭球长度)。
海岸线包括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
自然岸线可分为沙质岸线、粉砂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和生物岸线等基本类型。
人工岸线是指由永久性构筑物组成的岸线,包括防潮堤、防波堤、护坡、挡浪墙、码头、防潮闸以及道路等挡水(潮)构筑物组成的岸线。
山东省海域共有456个岛屿,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20个,其中淤积型沙质岛66个,基岩岛254个。
有常住居民岛34个,无居民岛291个。
山东省海域有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海湾为49个,是我国海湾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以上的海湾中,滩涂湿地总面积为2180.67平方千米。
其中滩涂和沙滩总面积为1384.8平方千米,盐田河养殖池总面积为795.87平方千米。
3.地貌特征:
山东沿海陆地地貌的基本特征是以胶莱河为界,以西沿海为广阔的鲁北平原,以东为鲁东丘陵区。
海域地貌类型多样且特征各异,可分为海岸带和陆架地貌两大类型。
海岸地貌可分为潮滩、海滩、岩滩、水下岸坡和海底浅滩;
陆架地貌可分为海湾平原、现行河口水下三角洲、废弃河口水下三角洲、陆架堆积台地、侵蚀堆积陆架平原、潮流沙脊、陆架古湖沼洼地、古河谷洼地、潮流冲刷槽和古河道等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
4.泥沙来源丰富:
山东北部岸段沿海地带地势平坦,粉砂淤泥质潮滩宽阔,海底浅平,黄河是本段海岸的主要泥沙来源;
潮间带底质以粉砂、黏土质粉砂为主,其它还有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质黏土等类型。
黄河水质混浊,含沙量较大,平均每年向海造陆13.8平方千米,河口的沙咀,每年向海约伸出约2千米。
5.地质稳定性:
海岸和海域地质稳定性受控于新构造运动、活动断裂、地震烈度、海洋和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土体性质及人为地质工程体性质等因素。
山东海岸带不稳定现象为海岸的淤积和海岸蚀退。
山东北部开敞性的淤泥质海岸段均为蚀退的岸段;
海岸侵蚀在山东所有平直沙质海岸都有发生,且北部岸段的蚀退速率较南部大。
不稳定的淤积岸段主要在现代黄河三角洲及其他河流入海口岸段。
6.高能的动力环境及流系:
山东近海主要存在6个水团,即黄海水、黄海冷水团、渤海沿岸水、苏北沿岸水、黄海暖流水和成山角冷水。
山东近海有沿岸低盐水系和外海高盐水系两大水系,沿岸低盐水系是由大陆江河迳流入海后聚积于沿岸一带的低盐水体,外海高盐水系是对马暖流的西分支进入黄海的高盐水体,沿岸水和外海水之间为混合水体。
山东近海海流有沿岸流(主要为渤莱沿岸流和苏北沿岸流)与黄海暖流。
沿岸流的特点是低盐、低温(夏季为高温),由北向南流动。
黄海暖流是由济州岛西南向北流向黄海的一支外海暖流水,它具有高盐、高温的特点。
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海水流动形成了黄渤海反时针方向的环流。
沿岸流与黄海暖流都是冬季强,夏季弱。
山东沿海的潮汐主要为不正规半日潮和正规半日潮两种。
渤海湾南部的大口河至莱州湾东岸的龙口和威海至成山角至荣成南部一带沿岸为不正规半日潮。
山东南部的石臼所、青岛、乳山口等沿岸属于正规半日潮。
潮差,从徒骇河口至黄河口岸段为3-4米,莱州湾岸段为2米,蓬莱至成山头岸段为2-3米,石岛至沙子口岸段为4-5米,石臼所至岚山头岸段大于6米。
从东风港至黄河口为100-150cm/s,莱州湾小于100cm/s,蓬莱至南长山之间及成山头附近为150-200cm/s,初家至威海为75-100cm/s,青岛至石臼所为100-150cm/s,其他沿岸为75-100cm/s。
7.四季分明的暖温带带季风气候;
山东沿海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受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影响,全省沿海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区域性差异。
山东沿海具有显著季风特点。
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为过渡季节。
海域年均风速一般为7.1-7.5m/s,风速等值线走向与岸线平行。
沿海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在580-916mm之间。
但台风、强冷空气、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8.浮游生物含量高:
全省沿海初级生产力平均在400mg•c/m2•d以上;
以叶绿素a计算的浮游植物量渤海区年均值为1.35mg/m3(0.51-3.38mg/m3),南部为0.643mg/m3。
山东省近岸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繁多,共鉴出浮游植物161种,多数属于温带近岸性种类。
山东近岸海域共鉴出浮游动物126种;
山东近岸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80种;
整个海区鱼类浮游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显著。
山东近海共捕获游泳动物72种,主要有鱼类49种、甲壳动物类17种,头足类6种。
丰富的浮游生物为海洋经济鱼类提供了良好的食物基础。
9.海域环境质量: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全省近岸海域主要以清洁和较清洁海域为主,近年来海洋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海洋生态环境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据《2006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白皮书)》显示,2006年山东污染海域面积比2005年减少14%,适合海洋生物生存和海水养殖、游泳的水域占到了90%。
2008年新建海洋特别保护区7个,各类海洋保护区达到20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15万公顷。
不断改善的海洋生态环境为实现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以及蓝色经济区建设奠定了环境基础。
二、资源条件
1.港口航道资源:
山东省沿海具有不同类型的海岸,港口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良。
蜿蜒曲折的海岸分布有许多大小入海河口、千余处岬角、数百处海湾,适合建港的天然港湾、基岩岬角、河口等资源丰富。
全省海湾有200余处,港口资源条件优良,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港址有51处。
山东海岸2/3以上为山地基岩港湾式海岸,岬湾相间,水深坡陡,具有优越的建港条件,在全国亦属得天独厚。
山东南部海域可以全天候通航和靠泊第四、第五代和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是我国沿海建设大型深水港的理想港址。
基岩海岸港口的航道短,航道水深大,可以接纳的船舶吨位也大,吞吐能力高。
锚地是船舶或船队用以待泊作业的水域,其中以青岛港附近的胶州湾、烟台港外的芝罘湾等锚地自然条件最为优越。
可供各类船舶避风、过驳、待泊。
港口资源的地域分布较为均匀,具有建设区域港口群的条件,使山东沿海形成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港口群体。
2.渔业资源:
山东沿海浅海、滩涂面积辽阔,资源丰富。
分布洄游于山东近海的海洋渔业资源主要有鱼类、虾蟹类、头足类、贝类、棘皮动物类分布于滩涂的贝类资源90余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种类20余种;
可进行增养殖的种类602种,目前已经进行增养殖的种类70余种。
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总体发展规划,山东沿海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带。
建设了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31处;
人工无公害水产品产地178处,无公害养殖面积10多万公顷;
国家级水产品加工示范园区1处,省级水产食品加工园区10处;
重点培育了对虾、刺参等20个优势和特色品种。
形成了布局合理、产业兼顾、优势明显、科技突出的海洋经济产业带。
成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渔业生产力较高的渔场。
但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等影响,山东省渔场主要经济鱼种资源衰退严重,应处理好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的关系。
3.滨海及海岛旅游资源:
山东海岸地貌类型多样,人文和自然景观较多。
特别是在海滩浴场、奇异景观、山岳景观、岛屿景观和人文景观方面,优势更为突出。
山东沿岸及其海岛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有起伏叠翠的山峦,千姿百态的悬崖奇峰,碧波荡漾的海湾和柔软似毯的黄金海滩,有如珠似宝的海岛和沿岸众多的名胜古迹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滨海气候。
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如在海洋中保存的海陆变迁的各种遗迹、剖面以及进化过程的自然遗迹,或者是典型的、优美的海洋地形地貌及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
这些遗迹在区域海洋演化史、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古环境、人类海洋开发活动史等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景观、剖面、露头、遗物、遗迹等原始的海洋生态环境。
这些都为开发沿海旅游事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日益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尤其沿海丰盛的山珍海味,颇有特色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品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山东沿岸旅游资源可大体分为三个旅游带,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滨海旅游区,潍坊民俗旅游区和黄河口旅游区。
4.滩涂湿地资源:
我省海岸线至0米等深线之间的潮间带滩涂总面积约为2412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5,主要包括基岩海滩、沙质海滩、粉砂淤泥质海滩、海岸瀉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和人工湿地等。
目前,我省的海滩资源主要为沿海海水增养殖、盐业生产、开发滨海旅游等产业。
5.油气资源:
在海洋能源方面,石油、天然气主储量丰富,胜利油田位于黄河三角洲和潍北地区,黄河三角州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资源储量丰富,前景广阔。
6.海洋再生能源:
山东省海洋能理论蕴藏量1.4×
107kW,包括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潮汐能、波浪能等。
据统计,山东省潮汐能理论装机容量6.6×
106kW,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1.4×
105kW.自1958年起,山东省先后建立了一些潮汐电站,1978年建成的乳山白沙口潮汐电站装机容量960kW,是全国最大的潮汐电站。
波浪能总功率3.85×
106kW,在渤海龙口、北隍城海区和黄海成山角、千里岩、小麦岛波浪较大,波浪能集中。
沿海还有丰富的潮流能和风能等资源。
第九条【开发利用现状】
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洋事业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海上山东”建设,发展海洋经济逐步上升为省发展的主体战略。
近20年来,山东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08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达5346亿元,占全省GDP的17.2%,占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18%,已经成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海洋渔业、海上交通运输、海滨旅游、海洋油气、海洋船舶、海洋化工、海洋盐业、海洋电力、海洋工程、海洋矿业、海水利用和海洋生物制药等构成的海洋产业体系,对拉动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沿海港口群基本形成:
目前,山东建有港口的海湾超过20个,依港而建的海湾城市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青岛、烟台和日照三港吞吐量超亿吨,是我国北方唯一拥有三个亿吨大港的省份。
到2008年底,山东省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375个,其中深水泊位168个。
2.海洋渔业稳步增长:
山东省的海洋渔业多年来一直处于我国海洋渔业的龙头地位。
山东省海洋渔业产量、产值和水产品出口创汇额等指标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
2008年,山东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2216亿元,比上一年增加3.3%,占全国渔业增加值的33.8%,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海洋渔业的增长还带动了渔业服务、水产品加工与贸易、渔具制造以及海洋药物、海洋食品等相关产业发展。
3.海洋旅游业发展较快:
山东沿海已基本形成青岛、日照、烟台、威海沿海旅游区、黄河三角洲旅游区、潍坊民俗旅游区三大沿海旅游区域,以及青岛、日照国际帆船节、田横岛、胶东开渔节以及沿海各地的海洋生态旅游等特色海洋旅游产品;
开发利用滨海和海上旅游资源,开展海上娱乐活动所使用的岸段,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岸段、浴场岸段和游乐场岸段。
旅游基础设施岸段是指旅游区内为满足游人旅行、游览和开展娱乐活动需要而占用的岸线,包括旅游码头、游艇码头、引桥、堤坝、游乐设施、景观建筑等。
改造、整治旅游岸段指专供游人游泳、嬉水的岸线。
游乐场岸段指开展游艇、帆板、冲浪、潜水、水下观光及垂钓等海上娱乐活动所使用的岸线,可进入性和舒适度明显提高。
使我省沿海成为海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省份。
4.沿海重大工程成效显著:
为促进山东蓝色经济的发展,山东省努力开展沿海重大工程,包括在青岛修建奥帆基地、在日照修建国际帆船中心;
各地修建和扩建港口、码头、修建大型造船厂;
中石油、中石化建立重要生产基地;
临海工业主要包括船舶工业、电力工业及其他工业所使进行的工程;
修建了电厂、核电站、风电场;
修建了水产品加工厂、化工厂、钢铁厂等厂区企业专用码头、引桥、平台、港池(含开敞式码头前沿船舶靠泊和回旋水域)、堤坝、取排水口、蓄水池及沉淀池等所使用的岸线;
为更好开展旅游而修建和扩建的基地和设施。
所有这些都使得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勘探开发中的海洋石油业:
胜利油田不断地在海域扩大勘探和开采区域,除黄河三角洲区域外,在潍坊、烟台等海域也有新的进展,并取得了成果,进入开发阶段。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胜利油田在渤海海域已发现并开采了大量的油气资源;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发现的蓬莱19-3油田,油气储量达6亿吨。
山东省毗邻的北黄海和南黄海海区也分别发现有较大规模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据专家估算有广阔的油气前景。
使山东海域的油气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第十条【面临的形势】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山东省是海洋资源大省,基于海洋资源优势、不仅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而且有丰富的化工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等,海洋产业基础和科技人才优势以及急需拓展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现实,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提高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形成海洋功能分工明确、特色优势显著的海洋产业区域,并明显提高港口城市、主要重点港湾、滨海旅游区、海洋生态保护区等重要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2.海域管理和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
(1)海洋开发和海域使用宏观管理相对滞后。
全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资源开发利用尚需对全省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没有严格按照海洋功能区划有序、适度、合理地使用海洋资源。
真正做到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海洋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有待优化。
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和海洋旅游业发展较好,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还存在需要解决的诸多困难。
港口、临港工业、滩涂围垦等海洋产业的空间布局还有待优化。
(3)海洋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
陆源污染是沿海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河口海域污染加重,海水水质下降,海洋生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海水养殖超容量发展,使养殖海域富营养化。
部分大型涉海工程对一些重点海域自然属性破坏较为严重。
(4)海洋灾害损失严重。
山东省海域位于渤海和黄海,是海洋灾害最为频发、严重的地区之一,海洋灾害损失严重,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中风暴潮、赤潮、绿潮、冰冻是对我省沿海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主要海洋性灾害。
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第十一条【海洋开发与保护目标】
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沿海宜居区,合理配置海域资源,统筹安排行业用海。
至2020年填海造地实行集中集约形式为主,倡导离岸岛式,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
力争用海与功能区空间符合程度较高,基本达到100%,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整治修复受损海岸、海湾、海岛、河口生态系统。
第十二条【海洋开发与保护总体布局】
依据山东省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分析,结合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与全省海洋开发保护目标要求,考虑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布局、海洋自然地理区位、区域生态安全、海洋交通安全和国防安全等因素,全省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空间布局划分为七个重点海域,即黄河口及莱州湾毗邻海域、庙岛群岛附近毗邻海域、烟台市区邻近海域、威海湾及刘公岛附近海域、石岛湾-五垒岛湾海域、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日照市毗邻海域。
第十三条【黄河口及莱州湾毗邻海域】
主要包括山东省东营、潍坊和烟台三市的部分海域。
莱州湾岸线从黄河入海口起东至烟台龙口市屺坶岛的高角,长319千米,海域面积6966平方千米,大部分水深在10米以内,滩涂面积约2564平方千米。
黄河口毗邻海域,包括东营市河口区、垦利县的部分海域,岸线从河口区神仙沟河口—垦利县的小岛河口,长95千米,海域面积1760平方千米,滩涂面积313平方千米。
区内浅海、滩涂鱼、虾、贝类资源丰富,有经济鱼类10余种、贝类20多种,是毛虾、经济贝类、海蜇的主产地,沿岸浅海、滩涂对虾、贝类、鱼类增养殖面积达100平方千米以上,对10米等深线以深海域是重要的渔业捕捞区,形成了莱州湾渔场。
区域内已探明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本区河口、近岸海域冬季封冻期长,是风暴潮、赤潮灾害多发区,海洋资源捕捞过度,陆源和石油开采污染较重。
本区的重点功能区包括黄河口以北、以南至虎头崖间的浅海、滩涂区的鱼、虾、贝增养殖区和护养区;
深水区域的渔业捕捞区;
虎头崖到屺坶岛的浅海海珍品、贝、藻增养殖区;
本区西部沿岸分布的油气区;
淄脉河到虎头崖间的盐田和盐化工区;
黄河口周围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该重点海域要搞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增养殖业,强化渔业水域、油气田区、盐田和自然保护区的统筹管理,保证油气勘探开采用海需要,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施莱州湾海域环境综合治理。
第十四条【庙岛群岛附近毗邻海域】
包括庙岛群岛和蓬莱毗邻海域。
岸线长146.26千米,大陆岸线长86.26千米,32个基岩岛屿分布于整个渤海海峡,毗邻海域面积在5800平方千米以上,区位优势突出。
本区海域辽阔,水质肥沃,是我国刺参、盘鲍、栉孔扇贝、紫海胆、魁蚶等多种海珍品的主要产地,沿岸建有众多海珍品育苗场,为发展海水增养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本区碧波苍溟,自然风光奇秀,气侯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庙岛群岛共有鸟类24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49种,还拥有世界上12个国家的国鸟7种,每年约有12万只候鸟在此停息,属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
另外,群岛风能资源丰富,是山东的主要风能利用区,十年内发电能力达到3.96万千瓦。
本区多年前海洋捕捞一度过大,渔业资源衰退;
养殖结构不够合理,影响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本区重点功能区包括南北长山东部、砣矶、车由、钦岛、隍城、蓬莱西部、中部浅海养殖区,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海洋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