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968894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30.57KB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海带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6.红树木素有“海底森林”之称,为保护好钦州市沿海的红树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就地保护
B.捕猎红树木中各种鸟类
C.填海造地
D.大量排入生活污水
7.血吸虫病严重威胁着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预防血吸虫病的有效方法是()
A.消灭钉螺
B.不接触疫水
C.管理好血吸虫病人、病畜粪便
D.以上都是
8.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A.捕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学习行为
D.社群行为
9.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蛙湿润且裸露的皮肤,可辅助肺呼吸
B.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鸟的前肢特化为翼,可进行气体交换
D.鲫鱼身体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
10.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的保存方法,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避免浪费。
下列食品利用了杀灭细菌和真菌原理来保存的是()
A.咸鸭蛋
B.干香菇
C.肉罐头
D.冷冻虾
11.下列食品与其制作过程中使用细菌或真菌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米酒——酵母菌
B.酸奶——乳酸菌
C.醋——醋酸菌
D.面包——曲霉
12.比起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具有更强的保护自己的能力,主要是因为
A.鳞片与甲
B.体外受精
C.陆地生活
D.用肺呼吸
13.人体骨骼肌除参与运动外,还有哪些作用()
A.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
B.参与呼吸和排便
C.表达情感和维持体温
D.前三项都是
14.下列连线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①蚯蚓——体壁
②蝗虫——气门
③鲫鱼——鳃
④家燕——肺和气囊
⑤鲸——肺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15.下列关于动物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河蚌--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肺呼吸
B.蜥蜴--身体表面有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
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蚯蚓--身体有许多体节,湿润体壁能进行气体交换
1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考察清溪湖周边生长的植物是,将松树、桃树、蒲公英归为一类,将卷柏、肾蕨、葫芦藓归为一类,则其分类的依据是()
A.有无子叶
B.有无种子
C.有无根、茎、叶
D.有无输导组织
17.溜溜梅是青少年喜爱的休闲食品之一。
下列关于该食品的描述中,属于人的先天性行为的是()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看见青梅,分泌唾液
C.听到青梅,分泌唾液
D.看见食品包装上的青梅图,分泌唾液
18.蜥蜴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关于蜥蜴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头部后面有颈,头能灵活转动
②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③肺的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④体表有角质的鳞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取两只活蝗虫,一只把头浸没在水里,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经过1个小时后,实验结果是()
A.把头浸没在水里的死亡,另一只活着
B.两只同时死亡
C.把头浸没在水里的活着,另一只死亡
D.两只同时活着
20.绿色食品指的是()
A.野生动物食品
B.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C.野生植物食品
D.添加绿色色素的食品
21.下列物质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是()
A.红曲霉产生的红曲霉素
B.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
C.根霉产生淀粉酶等酶类
D.青霉产生的青霉素
22.昆虫不具有的特征是()
A.具有四对足
B.具有一对触角
C.一般具有两对翅
D.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3.哺乳类与鸟类相比,主要特点是()
A.胎生、哺乳
B.体温恒定
C.两条血液循环路线
D.大脑发达
24.课后,同学们在一起总结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你不赞同的说法是()
A.有些细菌可致病,也有些可用来生产药品
B.有些细菌会污染环境,也有些可净化污水
C.细菌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要彻底消灭
D.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败,也有些可制作食品
25.20世纪50~60年代,麻雀因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我国因此展开了“剿灭麻雀”的运动。
而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应保护麻雀,原因是麻雀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A.维持生态平衡
B.为人类提供食物
C.帮助水稻传播花粉
D.为人类提供观赏
26.野兔作为消费者可从生活环境中获取草,并通过消化系统将草消化分解。
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传播植物种子
27.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栖动物是一类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B.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C.鳄鱼、大鲵、蝾螈都是两栖动物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28.人体某部位骨骼肌瘫痪,其原因可能是
A.骨骼肌过度疲劳
B.长期缺乏运动
C.控制骨骼肌的神经受损伤
D.骨骼肌的某些肌纤维受损伤
29.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关节能够活动
C.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运动都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
30.下列对家鸽呼吸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B.两次连续吸气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而后呼出大量气体
C.吸气和呼气时都有空气进入肺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
D.吸气时在肺和气囊同时有气体交换,由肺呼吸气体
31.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
相对应的一组是()
①蚯蚓—体壁
②蜗牛—外套膜
③缢蛏—鳃
④鯽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肺
⑦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⑥⑦
32.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霉。
为了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取甲、乙、丙三只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按表中的方法处理,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处理
在烘箱中烘烤2分钟,略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冰
箱冷藏室(4℃)
不烘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放置时间
4〜5天
实验现象
不发霉
发霉
A.从实验设计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对照
B.从变量的角度看,甲和乙对照的变量是温度
C.该探究说明低温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最好方法
D.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
33.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在获得途径上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黑猩猩钓取白蚁
B.小鸟喂鱼
C.蚯蚓走迷宫
D.黑猩猩叠木箱取高处香蕉
3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病毒营寄生生活
C.人类疾病约有60%是由病毒引起的
D.侵染动物的病毒叫噬菌体
二、综合题
35.为研究酵母菌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4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然后按图示进行操作并密封后,将甲、乙、丙三瓶瓶放置在30℃环境中,将丁瓶放置在0℃的环境中,几天后观察比较现象。
试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共设计了______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组成的对照中,其变量是______。
(2)观察发现,只在装置甲中有气泡冒出,在打开瓶盖后还闻到了一股酒精的香味。
该装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通过甲和丁的实验对照,可以验证______。
(4)试着说出酵母菌在日常生活中的几种应用______(两种以上)。
36.如图是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水螅的身体由[]_____和[]_____两层细胞构成。
(2)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_____,在[]
__________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______对称,有明显的背面和[___]腹面之分,左侧和右侧之分。
(4)水螅与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有口(分别为图中的[b]和[___])无___________。
37.如图是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螅的身体由[d]____和[e]____两层细胞构成。
(2)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____在[_]触手处分布最多。
(3)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____对称,有明显的背面和腹面之分。
(4)水螅与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有____无____。
三、资料分析题
38.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落叶性灌木,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因其果实中的营养而有“天然维生素宝库”“神奇果树”等美称。
同时,也被用于水土保持和沙漠绿化。
根据资料记载,原始类型的沙棘多生长于河岸,且对湿涝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为中、湿生植物;
在其他树种难以生存的强烈阳光和干旱的气候环境下,沙棘的叶也具有了典型的旱生形态(叶细小,角质层厚,栅栏组织发达等)。
沙棘木蠹(dù
)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沙棘事业的发展。
沙棘木蠹蛾是一种害虫,为三北地区的特有种,如图为其幼虫和成虫的图片。
主要危害是它的幼虫钻蛀、啃食沙棘的根和树干等部位,使其大部分被蛀空,导致沙棘整株死亡。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受害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并且呈加剧趋势。
野外调查发现,不同环境条件的沙棘受害程度存在差异。
为此,研究人员调查了同一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发生状况。
研究结果如图:
根据调查结果,林业技术人员针对性地进行了药物防治,且在林中挂上了黏虫板和捕虫灯诱杀成虫。
此外,还在林中释放了大斑啄木鸟、苍鹰和猪獾(杂食性哺乳动物,可取食沙棘木蠹蛾的幼虫)等动物,害虫消退率明显。
经过科学治理,如今沙棘木蠹蛾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重新开启了荒漠的“绿时代”。
请你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沙棘木蠹蛾除危害中国沙棘之外,还危害以下树种,其中与中国沙棘关系最近的是____。
A.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
B.沙柳Salixcheilophila
C.柳叶沙棘Hippophaesalicifolia
D.山杏Armeniacasibirica
(2)文章中没有提到生态系统的____成分,它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请你就上文提到的生物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
作为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生态系统越复杂,此能力越强。
(3)由上面柱形图中数据可知,对比以上三种环境条件,其中河滩边土壤含水量高,沙棘的树高生长量最大,沙棘木蠹蛾的感染率___,因此抵抗沙棘木蠹蛾危害的能力___。
39.小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制作面包依赖于酵母菌在一定温度下的呼吸作用,于是,他想利用酵母菌作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完成以下科学探究过程:
I提出问题_____?
Ⅱ作出假设
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强弱有影响。
Ⅲ制定计划
(1)材料和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含酵母菌和有机物)、澄清石灰水、实验装置若干(如图所示)等。
(2)实验原理:
①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不同的温度下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同。
澄清石灰水越浑浊,说明酵母菌释放的二氧化碳越_____,呼吸作用越强。
(3)实验步骤:
①取两组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的A瓶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向乙的A瓶中加入_____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甲、乙的B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注:
A瓶中都预留了足够的空气)
③甲组放于低温条件下培养,乙组放于常温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并做好记录。
Ⅳ实施计划
按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甲组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不明显,乙组澄清石灰水_____。
V得出结论
温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强弱有影响,_____条件下更适于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
Ⅵ表达和交流
上述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每组实验设置重复组。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新课程 标准 年级 上学 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