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96826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01KB
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
《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考试题及其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税收职能:
税收职能是税收这一分配范畴自身固有的和经常起作用的职责或功能
(16)税收调节职能:
是指税收在取得收入的过程中,通过改变社会成员占有社会产品份额,影响其经济利益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功能也称调节经济职能或经济职能。
(17)税收效应:
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择或经济行为等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说的税收调节作用或效用。
(18)收入效应:
是指税收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导致商品生产量的减少和消费水平的降低。
(19)替代效应:
指税收的课征引起人们对可供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选择的改变,即以一种经济行为代替另一种经济行为。
(20)平衡预算乘数:
是指政府税收与政府支出同时等额增加或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21)洛伦茨曲线:
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22)基尼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23)税收对收入分配的效应是指从宏观角度讲,税收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从税收收入和税收支出两个方面对国民收入进行调节,使税后的收入分配状况发生改变的效应。
(24)税收负担:
因国家征税带给纳税人的一种经济负担,简称税负”
(25)税负转嫁:
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变动价格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26)税收归宿:
指税收负担通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
(27)前转:
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顺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价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
(28)后转:
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逆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降价的方法向后转嫁给商品的供给者或劳动者
二简答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税收概念的理解
1、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税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3、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规定性的形式特征
4、税收的非惩罚性,说明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5、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价值
6、税收是一种分配方式
(二)简述对税收“三性”的认识
1、“三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A、无偿性是第一性,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
B、“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证。
C、“强制性”体现了税收的“规定性”。
2、“三性”是区别一种分配方式是税与非税的基本标志
3、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坚持其共性的基础上保持其阶级性。
(三)简述征税对象是税收要素中最基本要素的原因
1、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之间相区别的最主要标志;
2、征税对象体现着各种税的征税范围;
3、征税对象是其他要素的确定的基础。
(四)简述累进税率的特点?
并说明与比例税率的区别。
——特点
1、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不利于投资
2、计算复杂,不便于征收
3、符合公平原则,能够体现量能负担
4、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纳税人所得的增长速度
——区别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其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征税
累进税率是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五)简述瓦格纳的“4项9条”税收原则
1、财政政策原则。
(1)收入充分原则
(2)收入弹性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
(3)慎选税源原则(4)慎选税种原则
3、社会正义原则(5)普遍原则(6)平等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
(7)确实原则(8)便利原则(9)节省原则
(六)简述税收收入弹性与税收增长、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1、Er=0,税收无弹性,税收对经济增长没反应,税收增长速度为0。
2、Er<
1,税收弹性小,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有较小反应,税收的增长速度慢于GDP的增长速度。
3、Er=1,税收单位弹性,税收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同步。
4、Er>
1,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有较大反应,税收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七)简述如何实现税收的机会公平
1、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即在课税机制上应该对所有纳税人都同等对待,以便为其创造一个合理的税收环境,促进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公平竞争。
2、需要通过差别税收调节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因素,以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八)简述经济学、税收学上的社会公平到底是什么样的?
1、它不是平均主义的社会公平,是效率基础上的社会公平。
2、税收应对天赋及其贡献保持中性,对劳动及其贡献给予鼓励。
3、对由于外在因素所形成的特殊利益,可以累进税率计征的办法给予一定程度的“剥夺”。
(九)简述提高税收经济效率的途径
——减少税收的经济成本,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益
市场本身能够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时—税收中性—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
市场本身不能够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时—税收非中性—税收的经济收益最大化
(十)简述税收的中性原则与税收的调节原则二者之间的关系
1、在个别税种上,从效率上看,如果实行税收中兴有利,则无须税收调节。
从整个税制上看,税收中性与税收调节是不矛盾的,是可以并存的。
2、税收中兴与税收调节服务的目标与作用的层次有所不同。
税收中性着眼于资源的配置,主要服务微观效率的目标,而税收调节既与资源配置有关,也关注收入分配,服务与效率和公平两个目标。
3、现实的看,税收中性也内含着一定的税收调节因素,因为税收中性是相对的,完全的税收中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十一)简述对税收职能概念的理解
1、税收职能是由税收本质决定的。
2、税收职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税收职能是就税收整体而言的,是通过具体税种体现的。
(十二)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税收财政职能要处理好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1、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主要还是次要地位
2、税收(财政收入)总量
3、税种的形式结构问题——税种数量;
各税种在税收总额中比重
(十三)简述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看,税收的调节职能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2、调节社会总供求,促进经济稳定
3、调节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
(十四)简述税收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从整个税收分配过程看,起支配作用的始终是税收财政职能。
2、调节和监督是组织收入的保证。
3、调节以监督反映的情况为依据,同时监督又能更好地保证调节的顺利实现。
(十五)简述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
指政府课税后,生产者价格下降,企业支配收入的减少,可支配生产要素减少,商品生产量下降,企业最终生产水平下降。
2、替代效应:
政府课税后,生产者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的商品的生产代替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
(十六)简述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效应?
征税使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为达到原有的经济收入水平,纳税人将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工作时间。
收入效应的大小由平均税率决定。
——正比
征税引起纳税人闲暇和工作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工资率↓,闲暇价格↓),增加闲暇时间,减少劳动时间。
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税率高低。
——正比
3、结论①二者作用相反②该影响取决于总效应
(十七)简述等额的人头税、比例所得税和累进所得税,哪一个更能激励个人的劳动力供给?
并说明原因。
结论:
人头税>
比例所得税>
累进所得税
——征税使可支配收入减少,都会产生收入效应;
由于同额,收入效应相等——↑劳动力供给
——人头税没有替代效应,因为税后工资率不变,比例所得税与累进所得税都会产生替代效应,因为税后工资率↓;
——人头税没有替代效应,不会对收入效应产生抵消作用;
比例所得税与累进所得税的替代效应会对收入效应产生抵消作用,且累进所得税的替代效应对收入效应的抵消作用大于比例所得税的替代效应对收入效应的抵消作用。
因为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平均税率,而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
平均税率。
即由于同额,累进的平均税率=比例的平均税率=比例的边际税率,从而得到,累进的边际税率>
比例的边际税率,边际税率与替代效应的大小成正比。
(十八)简述税收对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
对投资收益课税,投资收入↓,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消费,↑投资。
2、替代效应:
对投资收益征税,投资收益率↓,改变了投资和消费的相对价格,(投资成本↑,投资价格↑),↑消费,↓投资,消费来替代投资。
(十九)简述税收对家庭储蓄的影响?
对所得课税,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对纳税人生产两方面的影响,为维持原有的储蓄水平,减少消费,相对上升储蓄占个人收入的比重,为维持原有的消费水平,减少储蓄占个人收入比重。
对利息收入课税,利息收入↓,储蓄的吸引力↓,↑消费,↓储蓄,以消费替代储蓄。
(二十)简述合理确定我国税收负担的标准?
1、保证国家履行职能对于资金的需要
2、理论上不应超过根据拉弗曲线原理计算出来的税收负担率的最高限度
3、正确处理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关系
4、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5、区别税与非税收入,准确测定税负总水平
6、注意国际比较。
(二十一)简述税负转嫁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实现条件,并作出图示。
前转——实现条件:
供<
求
商品制造商——商品批发商——商品零售商——消费者
后转——实现条件:
供>
求
原材料生产者——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
混转——实现条件:
供求基本平衡
原材料生产者——商品制造商——商品批发商
三、论述
(一)、试论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1.对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增加投资替代效应:
减少投资
结论作用方向相反取决于总效应
2.税率↑,企业所得税↑,税后留利↓,投资能力↓。
反之亦然。
3.费用扣除范围和标准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取决于税收扣除额与会计扣除额的比较:
如果税收扣除额<
会计扣除额,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后留利↓,投资能力↓
4.折旧与投资抵免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①折旧:
取决于是否允许折旧在税前扣除:
——允许,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后留利↑,投资能力↑。
允许折旧在税前扣除基础上,还取决于折旧数额的大小:
如果税收折旧年限小于会计折旧年限,折旧数额上升;
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后留利↑,投资能力↑。
②投资抵免——取决于是否给予投资抵免
5.减免税↑,投资能力↑。
6.税收——资产组合的影响——投资风险的影响。
——取决于是否允许企业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允许企业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即先补亏,再交税,相当于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投资能力↑,宜于风险较大投资。
反之,宜于风险较小投资。
(二)试论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说明税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经济增长的影响?
1.—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GDP或NI的增长率。
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税收与GDP或NI变动的关系.
2.乘数定义:
改变政府支出与税收对国民收入变动影响的关系。
税收乘数:
表明政府税收与国民收入变动关系
①税收乘数一般是负值,表明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变动的幅度为b/1-b倍。
②仅考虑政府税收因素,减税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③政府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效应。
政府支出乘数:
表明政府支出与国民收入变动关系
①政府支出乘数是正值,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同,变动的幅度为1/1-b倍。
②仅考虑政府支出因素,增加政府支出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③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效应。
平衡预算乘数定义:
结论:
平衡预算乘数是正值,表明政府税收与政府支出同时等额增加,对国民收入也会产生扩张效应,而且国民收入的增加额正好等于T或G的增加额.
(三)试论税收与经济稳定的关系,并说明经济波动时政府应如何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和相机抉择机制。
经济稳定——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总供给=总需求——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和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两个过程可以实现供需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稳定。
(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内在稳定器)
1、定义:
指在既定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下,税收制度本身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动做出调整,从而减缓经济的波动。
2具体表现过程:
(1)经济衰退(供>
求),国民收入↓,税收自动↓,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相对↑,总需求↑,经济复苏。
(2)经济过热(供<
求),国民收入↑,税收自动↑,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相对↓,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
主要表现在累进的所得税制上
(二)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人为稳定器)
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制定相应的税收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
2具体表现过程:
求),以减税为目的的扩张性税收政策(降低税率、增加减免税和税收优惠,提高起征点和免征额),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总需求↑,经济复苏。
求),以增税为目的的紧缩性税收政策(提高税率、设置新税,降低起征点和免征额),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
3值得注意:
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的特点是逆经济形势进行调整,因此,对现实的经济运行状况的正确判断是实施相机抉择税收政策的重要前提。
如果判断失误,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可能会干扰经济原有的运行机制,甚至偏离正确方向。
(四)试论税收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税收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以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关系如果单纯依靠市场去调节收入分配,就会使得一部分人无法维持基本的生存,为了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税收就有必要参与收入分配促进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一)税收对收入分配的效应:
指税收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使税后分配状况发生改变的效应
(二)衡量方法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
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基尼系数:
根据洛伦茨曲线来计算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基数越大越不平均;
基数越小越平均;
具体措施
1、个人所得税可以直接调节收入分配状况。
——累进税率
2、对商品和劳务课税可以间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主要是对奢侈品课税
3、财产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进行调节。
如遗产和赠与税、房产税。
4、社会保障税或社会保险税也可以促进公平收入分配。
(五)试论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一)影响宏观税收负担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性因素
从横向看:
国与国相比较生产力水平高的国家,宏观税负水平高
从纵向看:
一国内部不同历史时期
一般,宏观税负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
2、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重要因素
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宏观税负高
分权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高度分散的经济管理体制——宏观税负低
3、政府职能的大小——成正比
(二)影响微观税收负担的因素
1、经济体制因素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定价权,税负相对较高;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有定价权,税负相对较低。
2、税制结构因素
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税负不易转嫁,税负相对较高
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税负不转嫁,税负相对较低
3、税制要素因素分析——借助公式
(1)税基不变,税率越高,微观税负越高,成正比。
(2)税率、计税依据不变,课税对象数额越多,微观税负越高,成正比。
(3)税率、课税对象数额不变,计税依据规定的越宽,微观税负越高。
(4)减免税与微观税负成反比。
(六)试论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一)供求弹性因素
1、需求弹性
①需求弹性越大,前转的可能性越小
②需求与前传成正比,与后转成反比
2、供给弹性
①供给弹性越大,后转的可能性越小
②供给和前转成正比,与后转成反比
3、供给弹性综合作用
结论①需求大于供给前转的可能性越小,后转的可能性越大
②需求小于供给前转的可能性大,后传的可能性小
(二)市场结构因素
①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由于对价格完全不能控制,所以短期内,单个无法转嫁,长期内整个可以前传
②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对价格一定程度控制,所以实现部分转嫁
③在寡头垄断的市场条件下,由于对价格较大程度的控制,所以大部分转移
④在完全垄断的市场市场条件下,由于很大程度控制价格,所以转嫁多少及转嫁方式视需求的大小而定。
(三)流转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较难转嫁
(四)课税范围大小与税负转嫁成正比
(五)从价税的税负较易转嫁,从量税的税负较难转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税收 考试题 及其 答案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