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复习提纲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964658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559.22KB
第五章复习提纲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五章复习提纲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复习提纲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在部位
共同特征
物理感
受器
皮肤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
1、能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电信号),实现能量转换;
2、需要传入神经与神经中枢,才能有感觉(产生感觉一定在神经中枢);
3、各种感觉细胞都属于神经元
光感受器
视细胞
视网膜
声波感受器
耳蜗
内耳
化学感
嗅觉感受器
嗅细胞
鼻腔的嗅粘膜
味觉感受器
味细胞
舌的味蕾
二、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
1.1神经元:
也叫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1.1结构: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内含细胞核和细胞器,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
树突----通常短而多分支,是神经元接受信息的部分;
有的神经元的树突只有一条且较长;
轴突----较长,分支少,是神经元传出信息的部分;
(注意:
树突和轴突合称突起)
神经纤维:
指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1.1.2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1.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单个神经元内部):
1.2.1概念:
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称为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产生基础:
膜电位的变化)
1.2.2膜电位:
(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
内正外负。
)
静息电位的产生:
由膜内的K+和膜外的Na+维持的(K+外流)
动作电位的产生:
兴奋区Na+流入细胞
(注意:
离子通道属于协助扩散;
钠钾泵属于主动运输)
1.2.3传导形式:
以生物电的形式传导
1.2.4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1.3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
1.3.1突触结构:
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
1.3.2传导过程:
神经冲动→轴突末端→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殊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兴奋传入下一神经元。
1.3.3传导形式:
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3.4传导特点:
单向传导(由突触的结构决定: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2.脊髓的调节功能:
2.1结构:
白质,位于脊髓的外周,由许多集合成束的神经纤维组成;
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是神经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内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2.2功能:
(通过实验:
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来说明)
2.2.1传导传导神经冲动,由白质担任;
2.2.2反射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由灰质担任。
3.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
3.1脑的组成:
由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组成,大脑表面有一层灰质,称大脑皮质,上有许多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高级神经中枢。
3.2反射:
是神经系统调节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3.2.1概念:
指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体内的各种刺激(信息)
发生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3.2.2结构基础: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注意判断)
3.2.3反射类型:
3.2.3.1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具有的先天性反射;
人进食时会分泌唾液;
3.2.3.2条件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如人看到红灯停止,谈虎色变等。
条件反射是脑的一项高级调节功能,
它提高了动物和人适应(注意:
非条件刺激、无关刺激、条件刺激的区分及相互关系)
4.自主神经(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4.1概念:
自主神经是指支配内脏和腺体活动的神经。
4.2调节特点:
受脑控制,不受意志支配。
4.3调节过程:
交感神经:
当人处于紧张或运动状态时调节活动占优势,副交感神经:
当身体
处于安静状态或睡眠时占优势,两者调节共同的内脏器官,但作用的结果是相互拮抗。
4.4生活的不规律或者长期处于不良精神状态导致自主神经之间平衡失调,会出现种种不良症状
三、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人体内分泌腺内分泌腺的种类及其各自分泌的激素种类和功能(图p17)
内分泌腺
激素
作用
失调症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年幼分泌过少 呆小症
成人分泌过多 甲亢
食物缺碘 大脖子病
碘过量 甲状腺囊肿(结节)
儿童碘过量 中毒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激素
(也称为糖皮质激素)
调节水、无机盐、糖代谢
肾上腺髓质激素
(也称为应急激素)
加快心跳、增加心输出量、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浓度增加等
胰岛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浓度,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
低血糖症、高血糖症(糖尿病
生殖腺
性激素(男:
睾丸酮
女:
雌激素、黄体酮)
维持生殖腺的正常生理活动,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
年幼多巨人症、
年幼少侏儒症
促…腺激素
调控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
下丘脑
促…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
作用于垂体有关细胞,调控垂体分泌活动;
ADH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注:
下丘脑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双重特性,是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枢纽。
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
2、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
3、参与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的激素。
此外,下丘脑还有渗透压感受器,有渴觉中枢)
2.激素的调节作用
2.1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范畴)
2.2激素本身不提供能量或代谢物质——信使作用,将信息传递给靶器官。
2.3激素传递信息的途径:
通过血液传递。
2.4激素作用的特点:
特异性(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高效性
2.5不同激素间的作用特点:
(以血糖调节为例)
(1)协同调节:
不同激素对于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彼此协调。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在提高体温方面;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提
高血糖方面;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反面。
。
(2)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胰岛素降血糖;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胰岛素作用:
降低血糖(3促进2抑制)
胰高血糖素作用:
升高血糖(2抑制)
2.6神经-激素(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的活动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如右图,以机体受到寒冷刺激为例)
2.7激素的调节机制(如右图):
负反馈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超过一定量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体温升高也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这种由后一步反应影响和调整前一步或前几步反应速率的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
”
(注意1、用图表示激素、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关系2、酶和激素从成分、产生部位、作用部位、作用方式方面的区别3、胰岛和肾上腺隋质不受垂体的直接控制)
2.8下丘脑与垂体在功能上的关系?
如何实现?
意义何在?
垂体受下丘脑调控,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或抑制激素作于垂体,这样就为神经和内分泌两大信息之间架起了“桥梁”。
四、细胞识别与免疫
概述: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主要产生T淋巴细胞]脾脏[主要产生B淋巴细胞]淋巴结)免疫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分子(由免疫细胞产生例如抗体[抗毒素、免疫球蛋白、凝集素],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细胞毒素])
1.细胞识别
1.1概念:
是指动物体细胞对"自己"和"异己"细胞以及物质的识别。
是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
1.2实验: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在细胞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3抗原:
1.3.1概念:
所有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异物并受免疫反应排斥的物质就称为抗原。
1.3.2化学成分:
大多是蛋白质,还有多糖和脂类。
1.3.3种类:
外源性---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异种动物血清、同种异体组织细胞。
内源性---机体衰老和死亡细胞及突变后的细胞。
2.非特异性免疫
2.1概念:
又称先天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并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天然免疫功能。
2.2特点: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无特殊的针对性,对各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
2.3类型:
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机体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物理阻挡作用、化学杀菌作用和细
菌拮抗作用)
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抗感染作用),由巨噬细胞,可以摄取细菌、病毒、异体蛋白质等任何抗原性的物质。
巨噬细胞的免疫过程:
胞吞→消化→胞吐(或者按原来课件上的4步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
的流动性,溶酶体的功能)
3.特异性免疫-------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3.1概念:
又称获得性免疫,是指淋巴细胞与抗原接触后,能识别和清除抗原的免疫反应。
3.2特点:
具有特殊的选择性,一种淋巴细胞只能识别和结合一种抗原,并引起免疫反应。
3.3类型:
3.3.1B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
免疫过程:
抗原类型:
体液中的抗原(如细菌及其毒性产物)
抗体:
概念:
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化学成分:
蛋白质
分布:
分布于血液、淋巴液或组织液等体液内
作用:
能杀死病原体或促使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特点:
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相应的抗原发生反应。
初次免疫:
指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免疫反应。
二次免疫:
指记忆B细胞能加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B细胞的免疫反应。
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快、反应强、潜伏期短。
(如右图)
3.3.2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
抗原类型:
抗原细胞(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移植的异体细胞等)(游离于胞外的病毒应
该是体液免疫)
免疫过程: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4天然免疫与人工免疫
4.1天然免疫——自身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
4.2人工免疫
4.2.1概念:
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叫人工免疫。
4.2.2方式:
人工接种
(1)疫苗:
概念:
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生物制品;
原理:
二次免疫
种类:
有灭活的或减毒的制剂。
活疫苗----选用毒力低或经减毒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是活疫苗,如牛痘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等。
有一定生长繁殖能力、产生免疫力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免疫效果和持久性较好。
死疫苗----经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是死疫苗,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
不能繁殖、对人体刺激时间短、需多次重复注射
(2)接种对象:
一般应选择最易发病、受疾病威胁最大的人群作为疫苗的主要接种对象。
流行病的相关疫苗应在疾病流行季节前接种。
五、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探索史
1.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A.实验过程及现象:
a.实验材料:
禾本科植物幼苗的胚芽鞘
b.实验条件:
单侧光照射
c.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胚芽鞘不处理,作为对照;
----向光弯曲生长
②胚芽鞘尖端套一个不透光的小帽;
----直立向上生长
③胚芽鞘尖端套一个透光的小帽;
④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套一个不透光的套筒;
d.实验分析:
①:
对照
①②对照说明:
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
①④对照说明:
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不是感光部位
③:
排除②中小帽的影响
B.实验结论:
a.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b.弯曲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C.实验假说:
胚芽鞘尖端的细胞受光照后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作为化学信号从尖端传递到下部,影响下部细胞的生长,导致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的细胞生长不均匀。
1.2杰逊的实验:
a.胚芽鞘尖端下部插入可渗透化学物质的明胶;
b.胚芽鞘尖端下部插入不渗透化学物质的云母片;
----不生长也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能从尖端运输到下部。
1.3温特的实验:
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
第1组:
不生长不弯曲;
(作为对照)
第2组:
直立向上生长;
第3组:
向左和向右弯曲生长(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
第4组:
不生长不弯曲。
B.实验分析(一般学生不要求)
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了琼脂块中的物质具有促进生
长的作用;
比较第1、4组,实验结果说明了琼脂块本身无调节作用,不影响结果。
比较第2、3、4组,实验结果说明了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化学信号物质,
并能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进下面的生长。
比较第2、3组,实验结果说明了幼苗是否弯曲与化学信号分布是否均匀有关。
C.实验结论:
这种物质被命名为
生长素。
1.4郭葛的实验:
A.实验材料:
菠萝嫩枝、燕麦胚芽鞘
B.实验方法:
分离获得生长素,鉴定出生长素是一种名为吲哚乙酸的小分子有机酸。
1.5演示实验:
小麦胚芽鞘的向光弯曲
分析:
实验的对照组是哪一组?
C组为对照
A与C比较,说明了尖端是向光生长的内因。
B与C比较,说明了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刺激源
单侧光照
感光部位
胚芽鞘尖端
弯曲部位
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向光弯曲原因
胚芽鞘尖端细胞受到单侧光照射后,会将生长素较多的传递到背光侧,促进背光侧细胞明显伸长,引起植物向光弯曲
2.植物体内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2.1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如图5-33,P32)
A.产生部位:
胚芽鞘顶端及生长活跃部位,如茎尖、嫩叶、根尖和发育的种子等处。
B.分布部位:
植物体生长旺盛的组织器官,如花、果实等处。
C.体内含量:
极少
D.生理作用:
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促进侧根形成、果实发育、顶端优势,抑制花、果脱落等。
E.作用特点:
a.具有两重性—--即只有在合适浓度范围内
(一般是很低的浓度)生长素的作用才体现,如果超过合适浓度则会抑制上述作用;
太高的浓度甚至使植物受害、死亡。
(如除草剂)
b.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为:
根>
芽>
茎
根部:
生长素浓度:
A<
B
生长速度:
A>
茎部:
C<
D
C<
F.顶端优势:
a.概念: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b.原因:
植物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右图中:
B>
C>
D>
A生长速度:
A>
c.原理运用:
行道树和果树修剪、棉花打顶等
2.2植物激素概念:
在植物体内合成,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物质,统称为植物激素。
2.3天然的植物激素:
共有5种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一般此三种植物激素在适宜范围内促进植物的生长、细胞伸长、分裂、分化);
脱落酸、乙烯(抑制细胞伸长和分裂,促进器官成熟和衰老)。
3.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1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萘乙酸—--简称NAA、吲哚丁酸—--简称IBA、2,4-D等)的运用:
A.促进果实的发育,形成无籽果实。
可在未授粉雌蕊柱头上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如无籽黄瓜、无籽番茄等
B.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C.防止落花落果。
D.花期一致(菠萝开花)
3.2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A.乙烯(生产上常用乙稀利)----果实催熟;
B.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
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实验结果记录
处理方法
编号
实验结果
右后腿
脚趾皮肤
环割前
浸入蒸馏水
1
无反应
浸入0.5%HCl溶液
2
曲腿反射
环割后
3
左后腿
脊髓
破坏前
4
破坏后
5
腹部
粘贴0.5%HCl纸片
6
搔扒反射
7
思考与讨论:
1.为了探索脊髓的功能,需要怎样处理牛蛙?
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所以需要去掉脑
2.验证脊蛙具有反射功能的步骤是哪些?
(步骤编号)上表1、2、6(课本步骤是1、2、3)
3.证明感受器对曲腿反射不可或缺的主要步骤。
(步骤编号)上表2、3(课本步骤是2、4)
【提示:
充分考虑对照原则。
】
4.证明脊髓是神经中枢的主要步骤。
(步骤编号)上表4、5、6、7(课本步骤是5、3、6)
5.课本P10“分析和讨论”1、2。
讨论1:
切除脑:
没有脑存在时,可以证明此时神经系统的行为反应,是由脊髓为中枢调节的
环割脚趾皮肤:
为证明缺少感受器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正常的反射活动
破坏脊髓:
所有反射消失,进一步证明脊髓是神经中枢
讨论2:
感受器(腹部皮肤)--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后肢肌肉)
6.本实验的结论?
1)脊髓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不需要脑的协助。
2)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是反射弧不可缺少的部分。
7.为了证明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对反射不可或缺,能否先破坏脊髓再环割脚趾皮肤?
为什么?
先破坏感受器,再破坏神经中枢。
因为前面的操作不能影响后面的步骤
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一、遗传信息
1.DNA是遗传物质
1.1遗传物质的条件:
1.1.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1.1.2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1.3储存数量巨大的遗传信息
1.1.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2实验证明:
1.2.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A.噬菌体结构:
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由头部(外面是蛋白质衣壳和内部有DNA分子)和尾部组成。
B.侵染过程:
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C.实验过程:
见上图6-3(详见教科书P39)(实验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
在含有某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
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制备含32P、35S的噬菌体。
(1)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进行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内无放射性(子代噬菌体也无放射性);
(2)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进行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内有放射性,子代噬菌体也有放射性。
D.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DNA能自我复制,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注入细菌细胞质内,无法判断;
实验中未涉及DNA变异是否能遗传的问题;
实验未证明其他物质如RNA是否是遗传物质(噬菌体是DNA病毒))。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DNA元素来源)
1.2.2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
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RNA、多糖、脂质等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2.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1DNA的化学组成
2.1.1基本单位:
1脱氧核苷酸=1脱氧核糖+1磷酸+1含氮碱基,
含氮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四种;
2.1.2平面结构:
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分子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两条链反相平行)。
2.2DMA的立体结构:
2.2.1外侧: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互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2.2.2内侧:
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变,A与T配对,G与C配对,并以氢键相连接。
(A=TG=C∴两条互补链碱基总数相等;
A+G=T+C,∴两不互补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
一条链中两互补碱基之和在该链的比例=另一条链中该比值=两条链中该比值。
2.2.3两条长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互连接,构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右手螺旋)。
一个螺距为3.4nm,含有10个碱基对。
2.3DNA的特点:
2.3.1稳定性—--磷酸和脱氧核糖的交替排列及碱基间以氢键方式相连;
2.3.2多样性—--碱基对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从分子水平上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
(脱氧核苷酸n对,则脱氧核苷酸的排序4n)
2.3.3特异性—--每种生物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可用来鉴定不同种类的生物,如亲子鉴定、犯罪痕迹鉴定等。
3.蕴藏在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
3.1基因:
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携带遗传信息,并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每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由成百上千对脱氧核苷酸组成。
3.2性状:
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
(Book3p2)
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复习 提纲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