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错题集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961505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61.84KB
生物错题集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物错题集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错题集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0
90
192
284
(1)在实验一中,pH值属于______变量。
(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
(3)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______(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
(4)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
______,为什么?
______.
(5)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可在pH为______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解析】分析表格:
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淀粉的剩余量).实验二探究的是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且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解答】
(1)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因此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pH值属于无关变量.
(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应该先设置好酶和淀粉的温度,然后再将相应温度的淀粉和酶混合进行反应,否则不会看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
(3)淀粉与碘液变蓝,因此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碘液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淀粉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活性越低.
(4)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因此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
(5)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
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可在pH为6~8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
故答案为:
(1)无关
(2)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
(3)碘液
剩余量
(4)不科学
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
(5)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6~8
2.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选取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为适宜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
C.图中放入A、B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中有可能都复原
D.在0~4
min内,两条曲线的差异不可能是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导致的
【考点】
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解析】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要选择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含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
若外界溶液的浓度增大,导致浓度差变大,所以单位时间内,失水程度大,复原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分析题图可知,植物细胞放在A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失水量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失水速率减慢,A溶液是高渗溶液;
放在B溶液中,植物细胞失水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达到一定时间后,细胞的失水量逐渐减少,超过b点细胞失水量为负值,即细胞吸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因此B溶液是细胞可以通过吸收溶质的溶液,如硝酸钾溶液等.
【解答】A、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大液泡,不能用来作用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A错误;
B、若B溶液的浓度增大,则浓度差增大,相同时间内失水的程度变大,复原时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即a点上移,b点右移,B错误;
C、若处于A、B溶液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是活细胞,则放到清水后,有可能复原,C正确;
D、在0~4min内,两种曲线的失水程度不同,有可能是由于浓度差不同引起,D错误.
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C.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n个氧原子
D.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作用发生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约有20种,其结构特点:
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
3、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
18.
【解答】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这20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不是由DNA造成的,A错误;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按相同的方式脱水缩合,B错误;
C、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m-n)+2n=m+n个,C正确;
D、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作用发生在核糖体中,D错误.
故选:
C.
4.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甲中有___对同源染色体,___个染色体组,所处时期位于图乙的___段中,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
___.
(2)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___,此时细胞处于图乙中___段,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乙中___段的某一时期,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图丙对应图乙中___段的某一时期,处于此分裂时期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是___形成的方式不同。
(4)若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
a和b四个基因,则图甲细胞的基因型可表为___,分裂后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___(不考虑基因突变).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解析】分析甲图:
乙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乙图:
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
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丙图:
丙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1:
2:
2,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1)图甲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的EF段;
m所在的位置细胞正在分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此处线粒体较多。
(2)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因此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DNA的复制;
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对应于图乙的BC段;
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因此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对应于图乙中的CD段。
(3)丙中染色体:
DNA=1:
2:
2,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乙的CD段。
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CD段)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而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
(4)若图乙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
a和b四个基因,则另一极的染色体上也有A.B.
a和b四个基因,即图乙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aaBBbb;
图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亲代细胞的基因型相同,均为AaBb.
(1)4
4
EF
线粒体
(2)DNA复制
BC
CD
(3)CD
CD
纺锤体
(4)AAaaBBbb100%
【题目】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______.理由是:
______
(2)图1所示细胞处于时期,共有DNA分子;
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条姐妹染色单体______.
(3)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段;
完成图3中DE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填字母)所示的情况.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段______.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物是______.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解析】分析图解:
图1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有丝分裂中期;
图2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并且染色体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属于有丝分裂后期;
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中BC段表示间期的DNA分子的复制,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为复制之前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有2个DNA分子,但是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上又只有一个DNA分子.
(1)图1和图2细胞看出,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是有中心体,因此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2)图1所示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图中看出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共有8个DNA分子;
图2所示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没有染色单体.
(3)图3中BC段表示间期的DNA分子的复制,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因此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CD段.
(4)一条染色体上至少有一个DNA分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图4中a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这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可对应图3中的EF段.
(5)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蛋白质水解,因此剩余的细丝状物是DNA.
(1)动物细胞
有中心体而无细胞壁
(2)中期
8
0
后期
(4)d
(5)DNA
【题目】如图甲表示某生物(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
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期.
(2)图乙中,①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
(3)图乙中,②细胞处于图甲中的______段,对应于图丙中的______.
(4)图乙中,③细胞的名称是______.请仔细观察③细胞内左侧那条染色体可发现一条单体有一黑色小片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分析图甲:
AB段形成的原因DNA的复制;
BC段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乙:
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图丙:
A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
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
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2)图乙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上一个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
(3)图乙②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体,对应于图甲中的BC段,对应于图丙中的B.
(4)图乙③细胞中,根据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③细胞内左侧那条染色体可发现一条单体有一黑色小片段,其形成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1)DNA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
(2)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3)BC B
(4)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发生了交叉互换
【题目】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B.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
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C.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
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D.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解析】分析图1:
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2:
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3:
图示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
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
分析图4:
a、c表示染色体:
1;
b表示染色体:
2;
d表示染色体:
DNA=2:
1,这种情况不存在.
【解答】A、图4中d表示染色体:
1,这种情况不存在,A正确;
B、图4中a表示染色体:
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处于后期,可对应图3中的D点之后;
4中c表示染色体:
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G1期和末期,可对应图3中的A点之前或D点之后,B错误;
C、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3中BC段;
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
D、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
B.5.【题目】图甲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光照强度和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
图乙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pH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上述实验中的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水温适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
10000lx时,适当提高CO2浓度或温度都可能提高产氧量
C.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
D.图乙中随pH增大,碳反应中C3和C5的合成速率都明显减慢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因为有光合色素和酶.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PH都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的产氧量=光合作用产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当净光合作用的产氧量大于0时,植物才可以正常生长.【解答】
A、伊乐藻(Elodea)是一种沉水高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发生光反应,物质变化是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合成ATP,A错误;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
l0000lx
时,从曲线图看出,适当提高生物量可能提高产氧量,题干中说“水温适宜”,则适当提高温度导致酶活性降低,致使产氧量降低,B错误;
C、图乙中
pH
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产净氧量都为0,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净光合作用为0,则三组伊乐藻均不能正常生,C正确;
D、图乙中随
增大,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甚至失活.碳反应中三碳酸合成速率先减慢后加快最后减慢和
RuBP
的合成速率先加快后减慢,D错误.
C
6.【题目】百合(二倍体,2n=24)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粉色百合中存在少量绿色个体,研究者发现,绿色百合细胞液呈弱酸性,而色素在此环境中表现为绿色,生理机制如图1:
(1)a过程所需要酶参与______;
b过程中沿着mRNA运行并认读遗传密码,进而合成蛋白R,蛋白R应存在于______(结构)起作用.
(2)研究发现,野生粉色百合的细胞中存在一种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该mRNA与R基因所转录的mRNA序列相似.图2为两种mRNA的差异部分对比,由此推测少量绿色个体出现的变异类型是______,该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的原因是______.(AUG:
甲硫氨酸(起始),GAU:
天冬氨酸,GAC:
天冬氨酸,AUU:
异亮氨酸)
(3)含基因H的百合,香味浓烈,其等位基因h,不能合成芳香油,无香味.降低百合香味是育种者试图实现的目标.基因R可抑制百合香味,且这种抑制具累加效应(抑制由强到弱依次表现为清香、芳香、浓香),2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批芳香型百合,请用这批百合,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杂交育种获得一批清香型、能稳定遗传的百合.用遗传图解表示育种过程,并用简单的文字说明______.(不要求写配子)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解析】本题以“遗传特例”的形式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及其推理.基因间的叠加作用: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1)a过程是以基因R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故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b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R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2)比例图示中的RNA可知,二者的差异在于一个碱基G变为U,由此推测少量绿色个体出现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该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的原因可能是缺乏起始密码(AUG).
(3)由题干信息可知,育种材料为芳香型HhRr,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可用芳香型植株杂交,得F1后,从F1中选择芳香型H_Rr,分别让其自交,若自交后代无“无香型”出现,则可确认所选芳香型为HHRr,此类芳香型植株的自交子代(F1)中的清香型百合即为育种目标。
(1)RNA聚合
核糖体
液泡膜
(2)基因突变
缺乏起始密码(起始密码与核糖体结合有关)
(3)将芳香型百合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F1中没有无香型百合说明该芳香型百合基因型为HHRr,取其F1中的清香型百合即可
芳香型
芳香型
P
HHRr×
HHRr
配子
HR
Hr
Hr
F1
HHRR
HHRr
HHrr
清香型
浓香型
1:
1
7.【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基因Y的表达过程,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在分裂间期进行,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B.②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RNA酶的催化作用
C.③过程在甲状腺细胞中进行,需要核糖体参与
D.④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需要ATP参与
【考点】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性别的决定
【解析】图中①过程是转录,发生在分裂间期或不分裂的细胞,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不需要解旋酶,A错误;
②过程是RNA的加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需要RNA酶的催化作用,B错误;
③过程是翻译,因为合成的是促甲状腺激素,在垂体细胞中进行,C错误;
④过程肽链的加工,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需要消耗ATP,D正确。
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解答】D
8.【题目】
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图).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
C.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1、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3、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
【解答】A、若同一条链上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可知,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一半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会发生改变,故A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后与腺嘌呤配对,而不是与鸟嘌呤配对,因此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故B选项正确;
C、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属于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故C选项错误;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因此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故D选项正确.
BD.
【题目】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右图)。
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
C.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
【考点】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
【解析】该DNA分子有两个胞嘧啶分子发生转变,则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碱基序列不会都发生改变;
由于转变后的羟化胞嘧啶与腺嘌呤结合,所以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G-C比例下降;
由于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错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