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印尼锅炉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958271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54.93KB
技术规范标准印尼锅炉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
《技术规范标准印尼锅炉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印尼锅炉技术规范Word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2
6.7
3
VolatileMatter
31.1
34.7
32.9
4
FixedCarbon
31.7
36.7
31.5
5
CalorificValue
a.d.b
kcal/kg
5423
6036
5729
6
CalorificValue(HHV)
a.r.
4590
5185
4888
7
CalorificValue(NET)
4578
B
ULTIMATEANALYSIS
Carbon
adb
51.5
53.1
52.1
Hydrogen
3.0
3.8
3.6
Nitrogen
0.7
0.9
0.8
Oxygen
29.0
33.1
32.96
Sulphur
0.16
0.83
0.6
Ash
9.94
C
ASHFUSIONTEMP.
InitialDeformation
oC
1036
1224
1080
Hemisphere
1185
1445
1315
Fluid
1293
1522
1407
D
ASHANALYSIS
Silika
SiO2
47.3
83.1
65.2
AluminiumOxide
Al2O3
5.9
35.9
20.9
IronOxide
Fe2O3
2.25
CalciumOxide
CaO
1.5
2.3
1.9
MagnesiumOxide
MgO
0.01
0.06
0.03
PotasiumOxide
K2O
0.0
SodiumOxide
Na2O
1.3
2.1
24
PhosphorPentaOxide
P2O5
25
SulphurTriOxide
SO3
26
ManganOxide
Mn3O4
8
SulphurTrioxide
3.2
9
TitaniumDioxide
TiO2
0.25
0.36
0.3
10
PhosphorePentaoxide
0.49
0.37
E
OTHERS:
HardgroveGrindabilityIndex
42
52
47
30
Density
kg/m3
1,36
31
FreeMoisture
1.2.1.3石灰石
石灰石锻烧前
名称
符号
单位(质量含量)
数值
碳酸钙
CaCO3
91.37
碳酸镁
MgCO3
3.37
水份
H2O
0.44
惰性成分
Alime
4.82
石灰石反应性指数
Irct
2.22
石灰石锻烧后
名称
符号
单位
数值
二氧化硅
%
三氧化二铝
AI2O3
三氧化二铁
氧化钙
氧化镁
氧化钾
三氧化硫
氧化钠
其它
烧失率
TAG反应
硝氏硬度
1.2.1.4点火及助燃用油
No.
Component
Unit
Value
1.
Specifiedgravity15/15º
-
0.847ormore
2.
Viscosityat30º
cst
5.2ormore
3.
Viscosityat100º
1.0ormore
4.
PourPoint
º
-0.5orless
5.
FlashPoint
50ormore
6.
SulphurContent
%wt
Max1.2
7.
WaterContent
0.02
8.
Sodium
ppm
1.90
9.
Potassium
2.40
10.
Vanadium
<
0.5ppm
11.
Lead
12.
LowHeatingValue
Kca/kg
10.140
13.
Trace
1.2.1.5环境条件
·
历年平均气温:
27℃
平均最高气温:
34.9℃
平均最低气温:
20.9℃
平均相对湿度:
82.1%
历年平均风速:
1-3m/s
最大风速:
15m/s
十二月至三月风向:
西北(NW)
六月至九月风向:
南(S)
历年平均降雨量:
2646mm
历年年最大降雨量:
3171mm
历年月最大降雨量:
539mm
基本地震加速度:
0.16g
厂房零米海拔高度:
100.3m(暂定)
1.2.1.6锅炉给水
补给水制备方式一级反渗透加混床系统
锅炉正常连续排污率不大于2%
锅炉水汽质量标准按照《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1999。
项目
给水
炉水
蒸汽
PH值
8.8~9.2
9~11
含盐量
硬度
≤2.0μmo1/1
磷酸根
净段5~15mg/l
盐段≤75mg/1
见注
≤20μg/kg
导电度(阳导)
联胺
氧
≤15μg/L
铁
≤50μg/L
铜
≤10μg/L
≤5μg/kg
含油
≤1mg/L
钠
≤15μg/kg
注:
给水二氧化硅含量应保证蒸汽二氧化硅含量符合标准。
1.2.2锅炉运行条件及用户对报价锅炉的基本要求
锅炉运行方式:
所配汽轮机组为N12-4.9(3台),锅炉机组应满足向热用户供热和发电的要求,因此,要求锅炉可在30%-110%负荷之间稳定连续调节,以满足不同时期负荷量的变化要求。
燃料制备:
燃料制备系统采用1级破碎方案,进炉前煤的颗粒度0-10mm,石灰石粒度0-2mm。
床料粒度?
给水调节:
机组配置电动定速给水泵,给水操作台设调节阀、放水阀等。
1.2.3锅炉布置
锅炉采用全露天布置。
1.2.4设计、制造标准
投标方在采用设计制造标准和规范方面应采用下列规则,在标准、图纸、质量记录、和操作手册上均采用国际单位(SI);
设备铭牌按制造厂标准;
制造标准和规范按下列标准执行,原则上可采用国家和企业标准,如采用国际标准,则所采用的标准应不低于国内标准,并可在锅炉设计、制造上优先采用已获准采用的国际先进标准。
这些标准应符合或高于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锅炉配套设备和部件应符合相应的国标或经上级批准的企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电力部标准SD
机械部标准JB
冶金部标准YB
石油部标准SB
JB/T6696-93电站锅炉技术条件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JB/Z201-83电站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
JB3375-91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
JB/T1609-93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
JB/T1610-93锅炉集箱技术条件
JB/T1611-93锅炉管子技术条件
JB/T1613-93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
JB/T1620-93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ZBJ98016-89锅炉锻件技术条件
JB/T1616-93管式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条件
JB3191-82锅筒内部装置技术条件
GB9222-8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SD264-88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锅炉、汽轮发电机参数系列标准
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87-85工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
DL/T647-98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国家劳动人事部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年版
电力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电力部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
原能源部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的规定
原水电部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电力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1997版
其他有关标准
(上述标准应按最新版本执行)
水压试验压力?
1.3技术要求
1.3.1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
锅炉出力:
在燃用设计煤种或校核煤种、设计Ca/S摩尔比、额定给水温度、过热蒸汽温度、压力为额定值、蒸汽品质合格条件下,要求锅炉额定蒸发量不小于55t/h。
锅炉型式:
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额定蒸发量:
(B-MCR)55t/h
锅炉最大蒸发量:
60.5t/h
蒸汽压力:
5.4MPa(g)
蒸汽温度:
485℃
给水温度:
(B-MCR)150℃(暂定)
通风方式:
平衡通风。
送煤方式:
密封称重皮带给煤机给煤。
制煤方式:
破碎,中间储仓。
点火方式:
轻柴油,自动点火
排底灰方式:
连续排渣
锅炉运转层标高:
8米
压力单位中“g”表示表压,“a”表示绝对压力。
1.3.2锅炉主要性能
1.3.2.1锅炉应能适应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
燃用设计煤种和石灰石,负荷为额定蒸发量,无助燃油,环境温度为15℃,环境湿度为70%时,锅炉设计热效率应较高,锅炉保证脱硫效率应大于85%。
1.3.2.2NOx排放浓度保证值条件:
在燃用设计煤种,过剩空气系数保持设计值,NOx排放浓度不大于100PPM(6%O2)。
1.3.2.3锅炉可带基本负荷,也可以用于调峰。
锅炉采用定压运行,也可采用滑压运行。
1.3.2.4锅炉性能设计须考虑海拔修正。
1.3.2.5锅炉蒸汽品质应达到国家标准GB/T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的规定》。
1.3.2.6当汽轮机停机或在全部高加停运时,(给水温度104度)锅炉的蒸汽参数应能保持在额定值,各受热面不超温,蒸发量也能达到55t/h出力。
1.3.2.7锅炉在燃用设计煤种时,不投油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最低负荷不大于锅炉的30%B-MCR,投标方应提供最小负荷的保证值。
1.3.2.8锅炉具有较强的负荷跟踪能力,锅炉负荷连续变化率应达到下述要求下,安全可靠运行:
50%~110%不低于8%B-MCR/分钟
30%~50%不低于5%B-MCR/分钟
1.3.2.9过热器温度控制范围,在锅炉定压运行时,应保证在30%~110%B-MCR负荷内过热蒸汽温度能达到540℃,允许偏差+5℃至-10℃。
1.3.2.10锅炉燃烧室的承压能力
锅炉各部位设计压力应足NFPA8504标准要求,密相区设计压力不少于+20.8kPa,-8.7kPa;
上部二次风区域±
8.7kPa;
水冷风室+27.4kPa,-8.7kPa。
当燃烧室突然灭火或一、二次风机全部跳闸,引风机出现瞬时最大抽力时,炉墙及支撑件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
1.3.2.11投标方应保证各种运行工况下床温均匀,锅炉两侧烟温偏差应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满足过热器温度控制要求,并提供床表面最大温差值。
1.3.2.12在锅炉正常运行条件下,环境温度为27℃时,锅炉的炉墙表面设计温度不超过45℃,散热量一般不超过290W/m2。
1.3.2.13锅炉在B-MCR工况时,过热蒸汽侧的压降不大于MPa。
1.3.2.14锅炉在B-MCR工况时,省煤器水侧的压降应不大于MPa
1.3.2.15锅炉强迫停用率小于等于2%。
锅炉在投产后的第一年内等效可用小时数要求大于6000小时,年运行小时数要求大于7200小时。
锅炉两次大修间隔应能达到4年,小修间隔超过6000运行小时。
1.3.2.16启动燃烧器的检修周期应达到35000小时,过热器、省煤器防磨设施、分离器的检修周期也应达到35000小时。
风帽的检修周期也应达到8000小时
1.3.2.17锅炉各主要承压部件的使用寿命应大于30年,受烟气磨损的对流受热面的使用寿命应达到100000小时,必要区域要考虑管材的材质和采取防磨措施。
1.3.2.18锅炉在运行时,炉墙、汽水管道、空预器等部件不允许有异常振动和噪音小于50dB。
1.3.2.19锅炉在最大连续蒸发量下,烟风系统实际压降与设计压降的偏差不应超过10%
1.3.2.20锅炉在不采用飞灰再循环等措施时,除尘器下的飞灰含碳量的保证值为不大于___%;
如有飞灰再循环等措施时,除尘器下的飞灰含碳量的保证值为不大于____%。
除尘器下的灰必须能做为水泥熟料添加在水泥中,除尘器下的灰全部运到水泥厂综合利用。
1.3.2.21锅炉启动时间(从点火到机组带满负荷),在正常启动情况下应达到以下要求:
锅炉启动时间
允许次数
冷态启动
5小时
>
500次
温态启动
2小时
4000次
热态启动
1小时
5000次
锅炉停炉压火时间小于8小时应能不投油状态启动。
1.3.3锅炉结构
1.3.3.1锅炉整体设计应性能可靠,美观大方,布置匀称,流程简洁明快,便于安装、检修。
1.3.3.2锅炉采用岛式布置,全钢结构,运转层标高7m,在锅炉主柱范围内运转层平台为钢平台,由锅炉厂设计供货,炉顶设置轻型钢屋盖及检修用钢轨,炉膛顶部密封大罩壳、司水小室由投标方设计、制造、供货,司水小室布置和造型应取得招标方的确认。
1.3.3.3锅炉构架除承受锅炉本体荷载外,还需承受锅炉范围内的各汽水管道,烟、风、煤、油、石灰石管道、吹灰设备、司水小室、轻型屋盖、炉顶单轨吊及其荷载、紧身密封、运转层、防磨保温材料等的荷载(包括风载、地震作用)。
荷载由设计院和投标方在设计联络会中确定。
本次投标,投标人应按常规予以设计。
在设计联络会中确定的荷载不应构成价格的变化。
同时锅炉构架应承担相应的给煤机及其平台的荷重,锅炉构架应给出给煤机平台支撑位置。
锅炉构架应留有与主厂房标高7米层连系平台的支撑点。
1.3.3.4各承重梁的挠度与本身跨度的比值应不超过以下数值:
大板梁1/850
次梁1/750
一般梁1/500
1.3.3.5平台、步道和扶梯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运转层平台的活荷载为10kN/m2(不包括平台自重);
检修平台的活荷载为6kN/m2;
其余各层平台的活荷载为2.5kN/m2;
扶梯的活荷载为2kN/m2。
平台、步道和扶梯的设置,应考虑烟风煤管道的布置要求,给出烟风煤管道的布置示意图,由设计院确认后交招标方最终确定。
1.3.3.6省煤器入口、汽包、饱和蒸汽联箱、过热器等所有承压管道在必须处均装设汽水取样用的取样头和一次门。
1.3.3.7锅炉汽包及联箱上的排污管、疏水管、空气管、加热管、取样管接头,应采取加强结构的焊接型式。
1.3.3.8投标方提供的锅炉设备应能合理地布置烟、风、煤、石灰石粉管道,在投标方投标的锅炉布置总图上应明确示出一、二次风道、点火风道(如果有)、给水、主蒸汽等管道的推荐布置走向及管径。
若设计院最终确认的布置与锅炉本体的平台、扶梯、钢架等发生冲突,投标方应对本体设计进行相应修改。
1.3.4汽包
1.3.4.1要求汽包的设计、制造质量应达到国内有关法规或ASME的技术要求。
1.3.4.2要求选用具有成熟经验的钢材品种作为制造汽包的材料,制造汽包的每块钢板以及焊缝均应经过检验和100%表面探伤并提出合格证明。
汽包纵向、环向焊缝应打磨平整,并应100%无损探伤合格,汽包重量及尺寸应考虑运输条件。
1.3.4.3汽包内部结构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炉水和进入汽包的给水与温度较高的汽包壁直接接触,以降低汽包壁温差和热应力。
1.3.4.4汽包内部采用先进成熟的锅内分离装置,确保汽水品质合格。
1.3.4.5汽包水室壁面的下降管孔,进水管孔以及其它可能出现温差的管孔,应采用合理的管孔结构型式和配水方式,防止管孔附近的热疲劳裂纹。
1.3.4.6汽包的水位计应安全可靠,指示正确。
独立取样点不少于三个,采用全量程水位计。
1.3.4.7汽包上应确定正常水位,允许的最高和最低水位,并带有高、低水位警报器。
1.3.4.8汽包上应有供酸洗、热工测量、水压试验、加药、连续排污、紧急放水、自用蒸汽、炉水及蒸汽取样、安全阀、空气阀等的管座和相应的阀门。
1.3.4.9汽包上应设有上、下壁温的测量元件。
1.3.4.10投标方应向招标方提供制质量监造控制点及见证方式和造汽包的各项工艺记录、检验记录等档案副本,并提供下列文件:
水压试验的水质、水温要求、及环境温度的范围;
进水温度与汽包壁温的允许差值;
启动升温、停炉降温曲线和允许的升温、降温速度的上限值;
汽包上、下壁和内、外允许的温差值。
1.3.5燃烧室、水冷壁及下降管
1.3.5.1投标方应根据招标方提供的煤质、石灰石和灰份分析资料,确定燃烧室的几何尺寸和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采用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数据必须确保燃烧完全,炉内温度场均匀,布风板和炉膛不结焦耐磨损。
1.3.5.2炉膛型式的选择应能使二次风对物料有良好的穿透能力。
1.3.5.3燃烧室应采用全焊接的膜式水冷壁,以保证燃烧室的严密性。
1.3.5.4集箱、弯管的设计应严格满足我国现行技术标准,以保证水循环的安全性。
水冷壁管内的水流分配和受热应合理,有防止不良水循环的措施。
1.3.5.5水冷壁制造应严格保证质量,要求每根水冷壁管材和集箱等出厂焊缝应进行100%无损探伤,水压试验合格并向业主提供检验记录。
在运输许可条件下,水冷壁应尽量在厂内组装,减少工地安装焊口数量。
1.3.5.6锅炉炉顶采用二次密封技术制造,比较难于安装的金属密封件应在制造厂内完成,以确保各受热面膨胀自由,金属密封件不开裂,避免炉顶漏烟和漏灰。
1.3.5.7水冷壁应设置必要的观测孔、热工测量孔、人孔、炉顶应设有燃烧室内部检修时装设临时升降机具及脚手架用的予留孔。
1.3.5.8水冷壁与风室接合处、水冷壁与旋风分离器、水冷壁与回料装置均应有良好的密封结构,以保证水冷壁能自由膨胀并不漏风。
1.3.5.9下降管及水冷壁联箱的最低点应有定期排污装置,并配备相应的阀门。
1.3.5.10为加快机组启动,水冷壁下集箱要求设置蒸汽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蒸汽分配管、高压截止阀、分配箱与水冷壁下集箱连接的管道。
1.3.5.11水冷风室采用膜式水冷壁弯制围成,应与燃烧室整体热膨胀,并密封可靠。
1.3.5.12风帽布置应保证床内布风均匀,流化稳定,防止床内局部结焦,防止大渣在床内沉积。
风帽的结构应防止灰渣落入风室,避免风帽顶部结焦及风帽小孔堵塞。
风帽出口如出现堵塞,应有吹扫措施。
其寿命不低于一个大修周期且不被磨穿,布风板表面应敷有耐磨层并便于维修。
风室漏渣量宜较少,清理时间间隔应大于8000小时。
1.3.5.13炉内下部四周水冷壁、炉膛出口烟道内表面及相邻的侧水冷壁部分表面、水冷壁与浇注层交界处、炉膛内受热面下部表面及穿墙位置的前、后水冷壁部分表面等易磨损处,应考虑采取可靠的防磨措施,其使用寿命不得小于35000小时。
1.3.5.14炉膛内应设有足够床温、床压测量装置,此装置应有防磨措施(锅炉厂应给出使用年限),并设有床温高、低限报警。
1.3.5.15定期排污应设排污小集箱,以便排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规范 标准 印尼 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