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年报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956700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1.19MB
PP年报Word文档格式.docx
《PP年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年报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3.3中国聚丙烯出口前景19
5.实际需求20
5.1中国聚丙烯实际需求与展望20
5.1.1中国聚丙烯实际需求(按地区)20
5.1.2终端产品对聚丙烯的需求21
5.2中国聚丙烯塑料制品分析与预测22
5.2.1聚丙烯薄膜22
5.2.2塑料管24
5.2.3透明聚丙烯(TPP)27
6.价格28
7.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30
7.1原油30
7.1.1国际原油市场回顾(2011年)30
7.1.2国际原油市场展望(2012年)31
7.2丙烯33
7.2.1中国丙烯供应情况33
7.2.2丙烯价格回顾及变动趋势33
7.2.3中国丙烯新产能34
7.3供应情况分析35
7.4需求情况分析35
7.5中国财政政策36
7.6全球经济36
7.7煤制烯烃技术发展36
7.8产业链事件关注-国外的关税壁垒37
8.结论37
1.简介与缩写
地理
华东安徽、江苏、江西、上海、浙江
华南广东、福建、广西、海南
华北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天津、内蒙古
华中湖南、湖北、河南
西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
西北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新疆
单位
Mt吨
mt/yr吨/年
kt千吨
价格条款
FOB离岸价格
CFR成本+运费
CIF成本+保险费+运费
Ex-worksprices出厂价
EXWHprices出库价
VAT增值税(通常是17%)
化工产品
LDPE高压聚乙烯
LLDPE线性高压聚乙烯
HDPE低压聚乙烯
Homo均聚聚丙烯
Co共聚聚丙烯
MI熔融指数
Inj注塑料
BM中空料
PPR无规共聚聚丙烯
TPP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
2.聚丙烯行业综述
2009-2010年伴随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国际油价也逐渐回升。
但是进入2011年后,欧债危机再次爆发,全球经济笼罩在二次探底的阴影中,有市场人士认为,未来全球经济景气状况将影响聚丙烯价格趋势。
此外,自2008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聚丙烯需求增长减缓。
中国GDP增长在2011-2012年间也将遭遇增速放缓,因此未来几年中国市场聚丙烯需求仍将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减缓,主要原因是可能受到下列几个原因打压:
●美元汇率走软引发原油价格走高,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计将影响中国进出口货物的需求和价格。
●中国政府为对抗通胀问题,在2011年采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个措施有继续执行的可能。
●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热钱流入带动投机需求和炒作气氛,引发宏观经济格局变化,进而影响聚丙烯需求。
供需关系的增长是我们研究和判断市场走势主要依据。
在供应方面,产能的扩张给中国聚丙烯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未来几年产量的猛增,预计2009-2012年产量平均年增长率在14%。
中国聚丙烯(PP)行业在过去3年发展迅速,年产能从2009年的990万吨预计增加到2011的1418多万吨。
截至2011年底,中国聚丙烯领域有44家粒料生产商和数百家粉料生产商。
在进口方面,2011年中国聚丙烯进口量预计超过460万吨。
由于中国需求仍将继续增长,而2012年间中国国内上百万吨新增产能投产仍在面临较大变数,因此2012年进口量仍将继续处于震荡的漩涡中。
未来中国聚丙烯产能迅猛增长,一旦出现需求增长缓于供应增长的局面,将导致聚烯烃行业竞争加剧。
3.产能与产量回顾及展望
3.1中国粒料聚丙烯产能回顾及预测
2011年底,中国粒料聚丙烯产能将达到1118.3万吨。
2009-2011年平均增年长率达到了20%,大幅超过同期中国GDP年均增长率。
因此,在过去的2009-2011年间中国聚丙烯粒料产能增长处于高速发展状态。
据统计,2009年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聚丙烯行业涌现更多新建项目,至当年年底产能突破790万吨。
3.1.1中国粒料聚丙烯产能分布情况
2011年底,中国预计将有44家粒料生产商。
预计至2011年底,在全国各地区聚丙烯粒料产能分布中,华东地区产能为270万吨,排名第一,占全国总产能24%。
华北地区产能230万吨,位居第二,约占总产能21%,华南地区产能增长至218万吨,排在第三位,约占总产能的19.5%。
下表包括了中国所有粒料聚丙烯生产商,包括2011年计划投产的新厂家。
备注:
2011年产能为预测产能,数据统计截止至2011年10月31日
3.1.2中国聚丙烯行业扩产计划(2011-2012年)
数据统计截止至2011年10月31日
从上表可以看到在2011-2012年间有310万吨计划新增产能,其中2011,2012年都是扩能高峰年。
预计2010-2011年,中国粒料聚丙烯产能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8.8%,同期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预计约9.8%。
至2012年底,预计中国粒料聚丙烯产能将超过1,272万吨,较2009年增长60%左右。
3.2中国粉料聚丙烯产能回顾和预测
中国地区粉料聚丙烯树脂装置多使用炼厂丙烯副产品为原料。
粉料聚丙烯装置通常规模较小,被用作炼厂设备的配套装置。
但是也有一些装置因只拥有粉料聚丙烯装置而无上游原料的配套装置,故他们会选择从炼厂购买原料,或者以进口丙烯单体原料进行生产。
中国有好几百个粉料聚丙烯工厂。
值注意的是,2011年因国际油价及丙烯单体持续高涨,炼厂原料成本提高,而粉料聚丙烯市场价格涨幅无法抵消快速上升的成本,导致粉料工厂利润空间受到影响,炼厂开工率出现降低,尤其集中在前三季度,使得2011年粉料聚丙烯产量大幅减少。
未来粉料聚丙烯市场仍可能继续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综合近年该行业情况来看,未来粉料产能扩能将面临原料成本上涨以及粒料聚丙烯扩能挤压粉料市场份额的双重打压。
3.3中国聚丙烯总产量和预测
2011年中国聚丙烯产量(包括粉料和粒料)约在1,136万吨/年水平,根据新装置投产及装置开工情况,预测未来产量为:
2012年产量约1,304万吨左右。
以下表格显示了产能、产量和开工率情况。
开工率根据装置投产运行后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新装置前期运行开工并不太高,待稳定运行需要一定时日,因此对整体开工率的变化会产生部分影响。
由于2012年仍是新增产能集中释放期,因此预计开工率仍将维持在80%左右。
3.3.1中国粒料聚丙烯产量和预测
我国粒料聚丙烯开工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一旦有新装置投产,其整体平均开工率就会下降,因此2009-2011年处于扩产期,其开工率在90%之下。
但随着未来扩产进程仍将继续,因此整体开工率将继续维持这种局面。
3.3.2中国粉料聚丙烯产量和预测
2011年,由于油价及丙烯等上游原料大幅攀涨,而快速增加的成本却并不能有效转嫁至下游买家处,炼厂开工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受此影响粉料工厂纷纷关停,因此全年平均开工率大幅下滑且产量缩水。
4.进出口情况
4.1中国进出口历史数据和政策
4.1.1中国进出口历史数据
2009年经济危机后,中国政府出台的进口减税免税政策,使需求,尤其是国内需求上涨了24.6%,达800多万吨,由于地方产量不能满足于急升的需求,进口依存度回升至38.9%。
此后由于中国国内工厂扩能不断扩张,2010、2011年进口量减少。
4.1.2塑料进出口政策
2010年12月14日中国财政部宣布: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降税承诺已于2010年全部履行完毕,2011年最惠国税率将维持不变。
并从2011年1月1日起,对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进行部分调整,同时还将进出口税目总数由2010年的7923个增至7977个。
此外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原产地优惠标准的产品实施零关税。
4.1.2.1PP进口关税
亚太贸易协定
根据加入WTO的承诺,2008年1月1日起中国对聚丙烯(均聚、共聚)进口关税统一由7.6调整为6.5%,而《亚太贸易协定》规定的其成员国共聚级聚丙烯的2008年关税由7.1%调整为6.0%。
目前亚太贸易协定税率继续维持2008年水平,该协定成员国包括:
中国,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和老挝。
中新协定
2008年10月23日,中国与新加坡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根据《协定》,新方承诺在2009年1月1日取消全部自华进口产品关税;
中方承诺在2010年1月1日前对97.1%的自新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
双方还在医疗、教育、会计等服务贸易领域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诺。
后续商务部公布了中方减税表,LLDPE以及PP所有产品均已纳入减税进程,按照规定,PP共聚物(39023010、39023090)均将从2009年1月1日起实行零关税,PP均聚(39021000)则自2009年1月1日起实行5%的关税,而从2010年1月1日起实行零关税。
中国-东盟协定
中国-东盟协定对聚烯烃产品税率也进行了不同幅度的调整。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简称ASEAN)的简称,有10个成员国:
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其中,前6个国家加入东盟的时间比较早,是东盟的老成员,经济相对发达;
后4个国家是东盟新成员.按照协定,双方的降税产品分为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正常产品最终将实现零关税,敏感产品最终不需要实现零关税。
正常产品就是最终要实现零关税的产品,分为一轨正常产品和二轨正常产品两类。
一轨正常产品:
PP(39023010),PP(39023090)
二轨正常产品:
PP(39021000)
注:
其中根据税率从低执行原则,柬埔寨执行最惠国税率,老挝执行亚太贸易协定税率,新加坡执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税率。
ECFA
ECFA,即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是EconomicCooperationFrameworkAgreement的英文简称。
2010年9月11日,海基会与海协会完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换文程序,两项协议于2010年9月12日正式生效。
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双方确立推进步骤。
第一阶段:
签署框架协议;
第二阶段:
就框架协议中各项规定目标进行商谈,逐一签署单项协议。
为使两岸民众尽快享受到框架协议的利益,双方同意先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在框架协议生效后对部分产品实行关税减让,并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
ECFA的签署是两岸互利双赢的成果,不但是两岸经贸关系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两岸各自面向区域经济整合还有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极为关键的一大步。
随着协议的签署,两岸经贸活动将有一个更有利、有序的环境,让两岸可以利用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实力,布局全球市场。
在公布的第一批收获清单及降税安排中,聚丙烯PP(39023010)进入其中,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启动降税进程。
根据这份清单所示,大陆方面早期收获产品降税安排如下:
1.2009年进口税率指大陆2009年对其它所有世界贸易组织会员普遍适用的非临时性进口关税税率。
2.早期收获计划产品的协议税率在该计划实施后不超过2年的时间内最多分3次降为零,第1年开始降税时间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时,第2年、第3年的降税时间为当年的1月1日。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丙烯树脂进口国,2010年进口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460万吨水平。
无疑,中国大陆对台湾聚丙烯聚合物产品进口税的下调将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各进口货源在国内总进口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必将出现变化。
韩国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2007年来自韩国的聚丙烯进口量达95.7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7%,但伴随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以及ECFA的签订,涉及到的成员国及地区已经或即将享有不同程度的减免优惠,而相比之下韩国货源关税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未来竞争力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同时中国快速增长的产能以及中东产能的陆续释放,也将使得韩国货源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未来几年韩国出口至中国的货源将可能面临巨大阻碍。
4.1.2.2塑料产品出口退税政策
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发布进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其中部分塑料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这一举措有力提升了国内下游出口加工厂家的利润空间,并推动了国内加工厂家对原料聚丙烯进口的需求。
2010年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外贸进出口能力,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合理转变,201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最新调整,规定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包括部分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
此次涉及部分塑料制品范围较小,根据商品清单,仅有(税则号3915100000)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税则号3915909000)其他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在此次调整之列。
4.1.3进口市场预测
2009年,进口量飙升了60.2%至509万吨,尽管2010年进口量因不断增长的下游需求维持高位于480万吨,但此进口量较09年仍旧有所下跌。
其下跌的理由是当地的新增产能部分满足了增长的需求。
2011年,进口量预计将进一步下跌3%,预计将至466万吨,与当地政府于三月宣布紧缩的货币政策后,渐弱的下游需求相一致。
遥望2012,由于地方扩能的增加,进口量将依旧保持下跌曲线。
来年,如果政府采取更多收紧现金流来限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地方GDP增长可能进一步降低,拖累下游需求,进口增长将继续受限。
数据来源:
中国海关
4.2中国进口市场分析
4.2.1按税则号分布
三大主要PP进口品的税则号是39021000,39023010和39023090。
39021000多数是PP均聚级,进口量2009年达416万吨,占PP总进口量的82%。
尽管均聚占据巨大的进口份额,但近几年逐渐增长的嵌段共聚和无规共聚的进口量(即39023010和39023090)使2011年均聚的进口份额减至79%。
PP39021000均聚级与PP39023010嵌段共聚级价差从2009年的56美元/吨扩大至2010年的110美元/吨左右,但是2011年价差预计又将扩大至120美元/吨左右。
4.2.2按进口国别分布
PP进口来源国第一的国家是过去六年维持不变的韩国,预计截止2011年底将占据超过25%的进口中国市场份额。
然而其他几个位次的国家则一直在改变。
2009年,美国PP进口增加了7%的市场份额,继而成为第三大进口来源国。
截止至2010年,沙特阿拉伯因为新增产能的缘故,进口量达到进口总量的15.1%。
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创下历史上新高达72万吨。
2010年年末,新启86万吨/年的新工厂(Borouge)后,阿联酋将成为了第五大进口来源国。
2012年的五大出口国预计将为韩国、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印度及阿联酋,由于沙特阿拉伯于2011年年末将有新增产能,来自沙特的进口货将增量。
2009-2011年,主要进口来源国PP均价呈现不断上涨趋势。
4.2.3按进口海关分布
华南地区下游行业云集,聚丙烯进口量高于国内其它地区。
其主要进口海关包括黄埔海关,深圳海关,汕头海关,广州海关和拱北海关,占据华南地区一半以上的聚丙烯进口量。
华东地区,上海海关和宁波海关是主要的进口海关。
华北地区,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青岛海关进口量持续上涨。
4.2.4按进口贸易方式分布
进口贸易方式在2009年发生了一些改变。
一般贸易量超过了贸易总量的一半。
这主要是由于国产料与进口料的价差,哪里进口料的价格更具吸引力,外国生产商就会在中国寻找销售点,未必每一块地方都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促进了一般贸易这种贸易方式的发展。
进口贸易方式的再次转变是在2011年,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量占总贸易量的15%,较去年上涨6%。
原因是中东料长时间的航运风险较大,因此,国外生产商为了像当地供应商那样接近消费地,选择在当地建设仓储。
以这种方式,他们更有竞争力,而买家也没有长时间的航运风险。
4.3中国聚丙烯出口概况及前景展望
4.3.1中国聚丙烯出口概况
4.3.2出口目的地
4.3.3中国聚丙烯出口前景
中国2011年1-9月,聚丙烯出口量17.4万吨。
预计中国聚丙烯出口量在未来几年呈上升趋势,因为中国生产商想扩大市场。
中国主要的聚乙烯生产商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经开始发展东南亚和非洲的客户群。
5.实际需求
5.1中国聚丙烯实际需求与展望
从2011年塑料制品产量数据来看,今年的增长速率呈现降中趋稳的走势,这其中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较大。
其一,中国国内银根紧缩政策使得投资增速大幅下滑;
其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拖累外围需求表现不足,加上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退税率下调,利空云集下,中国出口增速出现高位回调。
2011年的塑料制品产量接近6000万吨/年,其中对聚丙烯的需求量大约为1800万吨/年左右。
5.1.1中国聚丙烯实际需求(按地区)
如以下区域需求细分目录所示,主要需求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
另外,在未来几年内,聚丙烯需求在西北、西南以及华中地区也将迅速增长。
华东
华东地区聚丙烯消费增长迅速,预计2011年底华东地区消费量稳步增长至610万吨左右,预计2012年该地区这一数字将达到650万吨左右,依然是国内区域消费中最大且最成熟的地区。
华东地区有大量聚丙烯树脂加工商,加工范围涵盖塑料薄膜、塑料型材、塑料管道、编织袋、泡沫、塑料包装材料和容器、家用电器等。
当地塑料制品工厂主要从事于塑料薄膜、编织袋和日用塑料制品的生产。
许多聚丙烯生产商,诸如,上海石化、台塑宁波、扬子石化、镇海炼化、绍兴三圆和上海赛科等也集中在华东地区;
另外,华东地区进口数量也在全国处于前列,许多工厂选择通过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方式进口聚丙烯原料进行生产然后再出口制成品。
华南
众所周知,华南地区塑料制品多数采用的是以出口为主导型的外销模式。
然而伴随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外部需求明显萎缩,2009年华南地区塑料制品出口出现较大下滑,占全国消费量的18.9%。
2011年该地区仍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但因当地下游产品结构已较为成熟,预计增长速度可能缓慢。
具体从当地产业来讲,华南地区存在许多加工商,尤其集中在佛山、东莞和汕头,多从事来料和进料加工业务。
经过20年的发展,这三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加工基地。
例如,东莞的塑钢门窗行业,汕头的制鞋业和佛山的管材行业。
华北
据统计数据显示,华北地区2009年聚丙烯消费量为255万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20.2%,这一数字在2011年预计将增加到333万吨左右。
具体从当地产业来讲,大多数编织袋生产商集中在华北地区,尤其是在山东省。
华北地区的塑料管材行业增长迅速,并有望未来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
西南
自2009年开始,受到国内需求整体大幅提振以及国家西部开发的不断推进,西南地区聚丙烯消费出现了明显增长,当年聚丙烯消费量达到65万吨左右,占全国消费量的5%,预计2011年当地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至10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上5.9%。
未来我们相信,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当地基础设计建设,如城乡电网、铁路等系统的改造,以及广大的农村市场需求将有效释放,推动当地经济与需求持续增长,而聚丙烯需求也将从中受益,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5.1.2终端产品对聚丙烯的需求
以聚丙烯为原料的制成品分为管材、薄膜、编织袋、包装材料与容器、日用塑料制品、无纺布、汽车、家用电器等等。
以下图表显示了中国聚丙烯终端产品对聚丙烯的需求状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编织袋生产消耗的聚丙烯树脂最多,2011年占总消耗量的30.6%,薄膜和日用塑料制品分别占17.7%和16.2%。
5.2中国聚丙烯塑料制品分析与预测
5.2.1聚丙烯薄膜
中国塑料薄膜种类繁多:
BOPP、CPP、BOPET、PVC、PE等等,这些薄膜可以用于生产农膜、食品包装膜、玩具包装膜等等。
在聚丙烯薄膜行业中,最主要的产品是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简称BOPP薄膜)。
它属于结晶型聚合物产品,经双向拉伸后,使结晶度增加,从而提高拉伸强度、弱性模、冲积强度、撕裂强度和曲折强度等性能,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光泽性、防渐性,还具有质地较轻、价格相对较低的优点,具有“包装皇后”的美称。
BOPP薄膜主要分为普通膜、烟膜、珠光膜、电工膜、粘胶带基膜等。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尤其是包装业的较快增长,为BOPP薄膜行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2009年下游需求增长并未有预期中的理想,而新产能的增加无疑雪上加霜,导致供过于求的局面再度形成,工厂方面为争取订单,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情况出现,整个行业疲态尽显。
2010年情况并未出现根本性好转,中国产能仍在快速膨胀,市场无序竞争进一步恶化,同时外部经济复苏缓慢抑制了出口需求反弹,再加上国内需求增长趋于平稳,这些因素均对BOPP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拖累行业利润降低,很多企业微利甚至不再盈利。
2011年BOPP市场运行基本延续了2010年下半年的态势,虽然价格努力向上,但势头却较为乏力,同时伴随产能持续释放,以及中国通胀压力增强,工厂信贷环境收紧等利空因素集中打压,市场震荡性大幅增强。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BOPP行业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中国产量已能充分满足中低档位消费需求,但整个行业面临供求关系失衡,行业竞争低端化,产品结构单一,以及高附加值成品膜研发和市场占有力薄弱等问题,投资前景需谨慎。
目前国内生产BOPP专用料的厂家和主要牌号如下所示。
中国国内厂家在专用原料的选择上没有十分严格的限制,对于国内及进口的BOPP专用料,只要性能指标达到其需求,厂家均会采购。
基本上所有的大型下游生产企业均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原料供应商(这部分原料供应量在50%~70%不等),当具体操作中固定供应商无法及时供给其原料或原料价格有较大波动时,下游企业会根据价格等因素选择其他的国内厂家或进口原料。
该行业地区差异性较明显,全国的BOPP薄膜产能80%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仅有约20%的产能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西北没有此类厂家。
其中,广东是我国BOPP薄膜产业最早发展起来的地区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P 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