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956178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7.06KB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Word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各项大权,他还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 中古亚欧文明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以查理·
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一、日本大化改新
⒈背景:
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2.时间:
646年
3.内容:
①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
②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4.意义:
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⒈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尔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
⒉查理·
马特改革:
建立采邑制。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出现了“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局面。
⒊“丕平献土”:
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
11—12世纪,西欧到处发生城市反对封建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
琅城人民起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⒈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其向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发起猛攻,君士坦丁堡陷落。
奥斯曼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称为伊斯坦布尔。
⒉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第5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一、暴力冲突
1.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取胜之后的雅典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罗马的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二、和平交往
1.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
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一、佛教
1.背景:
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
公元前6世纪。
3.地点:
古印度。
4.创始人:
释迦牟尼。
5.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进入“极乐世界”。
6.经典是《金刚经》。
7.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印度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
此后,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
1.时间:
1世纪。
2.地点: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3.创始人:
耶稣。
4.教义:
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
5.经典:
《圣经》。
6.基督教的发展:
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
三、伊斯兰教
1.地点:
阿拉伯半岛。
2.时间:
7世纪。
穆罕默德。
4.教义:
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古兰经》。
6.作用:
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民族的统一。
7.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①622年,穆罕默德到达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②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第7课 古代科技和文化
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以《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
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一、文字
⑴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人创造的。
⑵楔形文字—是西亚苏美尔人发明的。
二、科技
⑴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
⑵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⑶阿基米德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发展了机械学。
三、文学
1.史诗:
盲诗人荷马所作的《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它不仅是研究早期希腊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寓言:
《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一些寓言故事。
3.戏剧:
①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②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
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谈》(又译《一千零一夜》)。
四、建筑
1.清真寺建筑是伊斯兰文化的代表。
著名的麦加克尔白神庙和大马士革的奥玛雅大寺集中表现了阿拉伯建筑艺术的特色。
2.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的代表。
哥特式教堂建筑是12、13世纪西欧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8课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一、文艺复兴
1.兴起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萌芽和发展。
14—17世纪。
3.发源地:
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生)。
4.指导(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提倡以现实的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作用、价值)。
5.性质(实质):
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6.代表人物:
①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是《神曲》。
②达·
芬奇——文艺复兴的“巨人”,其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③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教会维护的“地球中心说”,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④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
7.影响:
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根本原因:
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直接目的:
到东方去寻找物质财富。
3.有利条件:
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②人们对地球的了解。
③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
4.开辟新航路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①迪亚士:
1487年率船队到达好望角。
②哥伦布:
1492年,他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③达·
伽马:
1498年,他率船队到达印度,开辟了通向印度的航路。
④麦哲伦及其船队:
1519—1522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6.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①目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寻求财富。
②规模不同:
郑和出航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哥伦布等人的航行规模。
③时间不同:
郑和出航的时间比欧洲早半个世纪。
④影响不同: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9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一、过程
1.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开始标志: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处死国王: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
议会通过决议废除君主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4.王朝复辟:
1660年,查理二世继承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二、结果
1.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2.《权利法案》颁布:
①时间:
1689年②颁布机构:
英国国会
③作用:
它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建立。
④意义:
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具有宪法性质;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建立。
三、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第10课美国独立战争
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1.起因:
18世纪中期,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
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增强;
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使它们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2.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5年4月,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4.①建军:
1775年5月,华盛顿担任总司令
②建国: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并发表了《独立宣言》,
5.《独立宣言》
①历史意义: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它的发表,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子。
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②核心思想:
倡导自由平等原则,反抗殖民压迫,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③马克思的评价:
“第一个人权宣言。
”
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国会(立法)、总统(行政)、最高法院(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二、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第11课 法国大革命
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3.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4.《人权宣言》
1789年8月②机构:
制宪会议
③内容: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在权力上人是平等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二、拿破仑帝国
1.1799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2.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3.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对内:
①颁布《拿破仑法典》,去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外发动战争:
①自卫战争:
捍卫了革命成果
②扩大法国革命影响
③非正义征服战争→帝国灭亡
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第12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1.工业革命的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①有雄厚的资本;
②大量的劳动力;
③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④丰富的生产原料。
3.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一、工业革命的进程
1.第一阶段:
棉纺织机器发明使用
珍妮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哈格里夫斯)(阿克莱特)(克隆普特)(卡特莱特)
2.第二阶段:
瓦特改进蒸汽机
影响:
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不发,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3.第三阶段:
交通工业的革新
火车: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
1825年他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
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突变。
它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结束:
19世纪60-80年代,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
二、意义
①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它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加重了这些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③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④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它使社会日益分裂微微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解析:
第13课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西班牙和葡萄牙是16世纪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2.17世纪初,英、法、荷三个殖民国家兴起,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
二、三角贸易
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
(直接原因
2.航程:
出程(欧洲—非洲),武器和廉价工业品;
中程(非洲—美洲),黑人;
归程(美洲—欧洲),蔗糖、黄金、白银。
3.影响:
对殖民国家来说——赚取了大量的血腥钱,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非洲国家来说——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壮人口,导致社会经济衰退,造成长期贫穷落后。
三、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1.殖民机构:
东印度公司2.侵略方式:
野蛮的掠夺
3.突出代表:
克莱武是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典型代表。
4.殖民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
5.英国殖民侵略的影响:
对英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生产原料,这些财富迅速地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印度——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使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冲击了印度传统的社会经济,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第14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一、“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①历史背景:
(即原因)1.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残酷奴役和掠夺。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②战争进程:
1.1816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东部建立根据地。
他率军从北向南打击殖民者,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1824年,玻利瓦尔的战友苏克雷指挥军队在阿亚库巧大败西班牙军队,清除了西班牙殖民军在南美的最后一个据点,解放了秘鲁全境拉美独立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3.1825年,上秘鲁宣告独立,并以玻利瓦尔的名字命名为玻利维亚。
4.1826年,西班牙在南美的最好一支军队向玻利瓦尔投降,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由于功勋卓著,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委内瑞拉的“祖国之父”)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根本原因:
英国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殖民统治。
2.导火线:
“涂油子弹事件”。
3.骨干力量:
土兵。
4.领导阶层:
王公贵族。
5.代表人物:
“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依)。
6.性质:
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大起义。
⑦结果:
失败。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维新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出现危机;
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矛盾尖锐。
⒉目的:
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统治。
⒊前提:
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⒋改革者和内容
⑴亚历山大二世。
⑵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这一措施的实施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②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这一措施的实施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本,也表明农民为获得这些权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
⒌性质:
1861年改革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其本来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但其具体措施的实施,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⒍影响: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①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②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势力纷纷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③部分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等,主张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并取得成功。
(或幕府统治出现危机,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⒉时间和性质:
⑴时间:
从1868年开始 ⑵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⒊内容:
①政治方面:
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
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最能体现其性质];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③军事方面:
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④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
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⒌影响: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⒋日本明治维新对当今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坚持科教兴国,大力发展教育。
小结:
近代历史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的方式:
⑴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英国、法国。
⑵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美国。
⑶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例如俄国、日本。
第17课 美国南北战争
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背景:
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导致了大规模向西移民的“西进运动”。
1.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
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2.美国内战的直接原因:
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的当选,使南方奴隶主极度愤恨和恐慌。
3.爆发:
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后,南方奴隶主极度愤恨和恐慌,他们组织叛乱政府,公开分裂国家。
(表明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是→林肯当选为总统),并于1861年4月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
4.林肯政府扭转战局的措施: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目的),林肯政府于1862年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
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叛乱各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
作用:
瓦解了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增强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
)
【两个法令的作用:
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5.结果:
1863年,北方取得葛底斯堡大捷,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成为转折点)。
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简评林肯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内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最大的内部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
他是继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之一。
第18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上册 历史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