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95088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5.91KB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子罐子。
爱迪生十二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
有一节车厢是专给乘客吸烟用的,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
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个角落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
白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
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
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睛。
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灯丝,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
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
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制成了可以供大家使用的电灯。
后来,爱迪生又有了很多发明,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
毛泽东
不动笔墨不看书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
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
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
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他在他的着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
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特殊的礼物
1929年7月底,毛主席因为工作劳累,离开部队到闽(mǐn)西上杭(há
ng)、永定的农村养病,同时领导闽西的革命斗争。
为了安全,他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就说姓杨,是红军的一位主任。
在永定的时候,毛主席闹疟(nü
è
)疾还坚持工作。
一天,邻居陈阿婆早起煮饭,见“杨主任”的竹寮(liá
o)里还亮着灯,心疼极了。
“杨主任为我们穷人真是操碎了心,我弄点什么吃的给他补养一下呢?
”她想了想,决定把打算孵(fū)小鸡的鸡蛋送过去。
陈阿婆提着篮子,走进毛主席的竹寮,对警卫员小张说明了来意,就要伸手拿出鸡蛋。
小张连忙阻拦她。
这时,毛主席从屋里走了出来,对陈阿婆说:
“老阿婆,您的心意我领了,这鸡蛋您攒得不容易,还是带回去吧!
”陈阿婆看见毛主席清瘦的面庞,真是心疼,说了又说,可毛主席就是不收。
陈阿婆只好把鸡蛋带回家。
刚进家门,孙子小牛跑了进来。
她想,这个任务交给他准能完成。
于是她拉过小牛嘱咐了一番。
“是,保证完成任务!
”调皮的小牛像在儿童团操练似的,来了个立正、敬礼,接过篮子就跑了。
小牛一见到小张,就缠上了:
“小张哥哥,这次你一定帮忙说情,请杨主任把鸡蛋收下,完不成任务,奶奶要生气的。
这时候,毛主席走过来,说:
“小牛,又淘气了,闹什么呀?
”小牛不吱声,直冲小张努嘴。
毛主席看见了,摸着小牛的头,对小张说:
“你看小牛急成这样了,就收下吧!
小牛一听,放下篮子,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去了。
过了二十多天,毛主席要走了。
小张提着篮子,来到陈阿婆家,竹篮上盖着一块布。
小张跟陈阿婆打了个招呼,掉过头来问小牛:
“杨主任叫我送点礼物给你,你猜猜是什么?
”“是上面印着大公鸡的铅笔!
”小牛说。
“不对,再猜!
”小张说。
“一定是红缨(yīng)枪的枪头!
“还没猜着。
小牛搔着头,连猜了好几次,都没猜对,最后不耐烦地说:
“小张哥哥,你让我看看吧!
小张把篮子上的布一掀,小牛和陈阿婆不约而同地叫起来:
“小鸡!
活蹦乱跳的小鸡,多可爱啊!
小张说:
“你们送给杨主任的鸡蛋,他舍不得吃,叫我到王大娘家借一只母鸡给孵了。
他要我把这礼物送给你们。
养大了,母鸡下了蛋,拿到圩(xū)上去卖,可以换点盐吃。
”小牛看看小鸡,又看看奶奶,只见奶奶眼里含着泪花,半天没说话。
他从雨中走来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任总理。
这以后,他更忙了,就连中央安排他到戴河休养时,他仍坚持工作。
一个风雨交加的上午,北戴河文化馆的图书馆里空荡荡的。
管理员小王正望着窗外的风雨出神。
突然,清脆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室内的寂寞。
小王拿起电话:
“喂,哪里呀?
“我想借一本世界地图,要研究一个问题。
我……”
还没等对方报上姓名,小王就抱歉地说:
“对不起,这本地图规定不能外借,如果需要,您可以到图书馆来看。
对方没有再做一步说明,就放下了电话。
过了一会儿,图书馆的门被轻轻的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人走了过来。
他手中的雨伞正不停地淌着水,高高挽起的裤脚也已经湿透。
他微笑着对小王说:
“小同志,我就是刚才打电话借书的那个人,我是来看书的。
小王把书捧给这位同志。
当她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这位不顾风雨前来读书的长者时,他吃惊地睁大了双眼:
“啊,周总理!
他懊悔极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连忙说:
“总理,真对不起,真对不起。
我不知道刚才打电话的是您,我应该给您送去,不该让您在下这么大雨的时候还跑来看书,耽误您的宝贵时间。
周恩来笑着安慰她:
“小同志,你做得很好嘛,图书管理就是要有一套制度,没有规章制度是管理不好图书的。
”说完,他就伏案查阅起来。
查完资料,周恩来握着小王的手向她告辞,勉励她说:
“图书馆的工作很重要,你一定要把它做好。
望着风雨中周总理渐渐远去的身影,小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卖报小姑娘的歌
“《申报》《时报》……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卖报,卖报!
寒冷的早晨,聂耳正走在街上,听到了这清脆的声音。
接着,在电车站拥挤的人群里,他看见了一个小女孩:
椭圆的小脸,一双眼睛又黑又亮,扎着两条羊角辫。
她小手冻得通红还挥着报纸,迎着下车的人流,叫喊着。
但是买报的人很少。
人们一个个从她身边匆忙地走过去了。
报童的叫卖声像钉子似的把聂耳的双脚钉住了。
他不由得拉起小女孩的手,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
”小女孩眨着黑亮的眼睛回答,“大家叫我小毛头。
我是在纱厂里长大的。
那是日本人开的厂,妈妈在那里干活。
“你家在哪里?
“‘一·
二八’轰炸以后,我们没有家了,到处流浪。
”小女孩的睫毛上闪着泪花。
“你父亲呢?
”聂耳同情地问。
“我父亲一直生病,没有工作。
”小毛头擦擦眼泪说,“我到街上卖报,帮帮妈妈……”
孩子后面说了什么,聂耳没有听见。
他非常难过,低下头来问女孩:
“我给你写一首卖报歌,让你一边唱一边卖报,好吗?
“好!
”孩子高兴了。
聂耳立即去找作家安娥,向她讲了小毛头的遭遇,说他想写一支曲子反映报童的悲惨生活,请安娥写一首歌词。
安娥热情地答应了。
“好,那么您现在同我到街上去!
马上去!
”聂耳迫不及待地带着安娥来到大街上,请她站在远处听小毛头叫卖报纸,琢磨歌词。
几天后,安娥把歌词写出来了。
聂耳很快配上了曲子。
一首具有儿童特点的《卖报歌》写成了。
第二天,聂耳在街上找到小毛头,拉她坐在路边的石阶上,听他唱这首歌: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卖报,
一边走,一边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
小毛头听呆了。
这不正是她要说的话吗?
她拍着手,说:
“这歌太好听了,请教我唱吧!
”于是,聂耳打着拍子一字一句地教起来,并对她说:
“你认为哪里不顺口,还有哪些话要说,我可以改。
“要是把几个铜板买几份报也唱出来,我就可以边唱边卖报了。
”小毛头试探着提出自己的要求。
聂耳爽快地说:
“可以,就把最后一句改成‘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吧。
以后,街头巷尾,人们常常听到这首歌。
《卖报歌》很快流传开了,不但卖报的孩子爱唱,全国的儿童都爱唱这首歌。
“我们心连心”
郑成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1661年,他带领两万多名将士,乘数百艘战船,历经9个月浴血奋战,把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境,收复了我国的神圣领士—台湾。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决定给高山族同胞送去耕牛、犁、锄,向他们传授生产技术,发展农业,和高山族同胞共同开发台湾。
当郑成功一行人来到高山族的村寨时,高山族的长老带领乡亲到村口迎接。
他们高兴地收下了耕牛、谷种、犁、锄和布料,还按照当地的风俗举行了受礼仪式。
锣鼓响了,民歌唱起来了,在欢歌中,全村老少排列整齐,领头的长老双手捧着金、银、谷、土四盘礼品,恭恭敬敬地献给郑成功,作为他们回敬的礼物。
郑成功向高山族乡亲们拱手致意,兴冲冲地说:
“东渡台湾,收复祖国的河山,为的是同心开发宝岛。
赠给你们东西,为的是生产兴旺,这是应该做的事,怎能收你们这样贵重的礼物呢?
长老们说:
“有来有往,兄弟情谊,请收下吧!
郑成功笑盈盈地说:
“尊重高山族兄弟的礼节,我收下一盘最珍贵的礼品。
”说着,他双手接了一盘土。
“礼品自古是收金收银,怎么能只收土呢?
郑成功把手中的一盘土高高举起,大声回答:
“土地,是我们祖国的!
有了土地,就能收谷子,产金银!
”长老翘起大拇指,兴奋地说:
“收土不收金,我们心连心!
毕加索(suǒ)与和平鸽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当代著名的画家之一。
1940年,德国法西斯攻占了法国首都巴黎。
毕加索渴望人类能和平相处,可是隆隆的炮声打破了他的幻想。
他坐在窗前,心情非常沉重。
这时,他的邻居,一位老人推门进来,把一只死去的鸽子放在桌子上,就泣不成声地讲起来。
原来,老人的孙子叫柳辛,非常喜欢鸽子。
不幸的是柳辛的父亲在战场上阵亡了,一天,小柳辛正在房顶上放鸽子,几个法西斯匪(fěi)徒蹿(cuà
n)了上来。
小柳辛看见敌人,两只眼睛几乎要冒出火来,就扑过去和他们厮打起来。
可是,他哪里是敌人的对手。
凶残(cá
n)的敌人把小柳辛打昏(hūn),然后把他从楼上扔了下去,小柳辛当场就摔死了。
气急败坏的敌人连鸽子都不放过,一只一只地掐(qiā)死了。
老人说完,流着泪请求毕加索给死鸽子画一张像,纪念他的孙子。
毕加索的心在颤(chà
n)抖,他答应了老人的请求。
他的心里充满了对法西斯的痛恨,对和平的向往。
他拿起笔,用简练的线条勾勒(lè
)出一只展翅翱(á
o)翔的鸽子。
后来,巴黎世界和平大会召开的时候,毕加索又画了一只鸽子寄给了大会。
所有参加大会的人都被这幅画感动了。
从此,鸽子就成了和平的象征(zhēng)。
一心为人民的孔繁森
孔繁森被誉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
他两次奉调从山东到西藏工作,历时10年,在那里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1、收养孤儿
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
在那里,他收养了12岁、7岁和5岁的三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
孔繁森将他们带回拉萨,照管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孔繁森就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
年幼的孩子常在夜里尿床,他就不厌其烦地洗换床单。
节假日只要有空,他说带上他们逛公园,逛商店,给他们买衣物。
孔繁森虽然是副市长,但他每次下乡去,总要带些自已的钱给生活困难的乡亲,往往一月刚过半,工资就花光了,有时连伙食费也不够交。
他自己经常吃榨菜拌饭,却不愿让孩子和他一样受罪,钱不够怎么办?
孔繁森就献血换钱来给孩子添补营养。
市长格桑顿珠见孔繁森负担太重,领走了曲尼。
2、救护老人
孔繁森早年在部队医院工作,精通医术。
每次下乡前,他都要买上几百元钱药,为农牧民治病。
一次,有位70多岁的藏族老人肺病发作,浓浓的痰堵住了咽喉,生命垂危。
在没有医疗器械的情况下,孔繁森就用听诊器的胶管亲口将老人的痰一点一点地吸出来,救了老人的命。
有一次,孔繁森到拉萨市林周县阿朗乡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走进一个房间,他看到一位藏族老阿爸的脚因烫伤溃烂发炎了,便打开随身携带的药包,为老人擦洗涂药,又轻轻地用纱布包扎好,还把自己穿的灰色风衣脱下来送给老人,临走时,他又掏出身上仅有的30多块钱塞到老人手里。
老人感动得直掉眼泪,口中不停地重复着三个字:
“活菩萨,活菩萨!
3、帮助孤老
有一次,孔繁森来到村里一户牧民家。
那是一栋低矮的土坯房,屋里住着一位年近80岁的孤寡老人。
孔繁森双手握住老人枯瘦的手说:
“波啦(大娘),地委派我来看您老人家啦!
听说是地委书记来了,老人抱住孔繁森的胳膊哭起来了。
孔繁森意识到了什么,就随手拿起身旁一酥油壶,一摇,空的。
再一细问,老人已经有8天没喝酥油茶了。
孔繁森又来到一户人家,这里住着一个名叫单增卓玛的老人,老人偏瘫,脸色苍白地侧卧在一张没有褥垫的破床上。
老人见有人来,挣扎着爬起来,头磕着床沿哭着说:
“求求你们了,我病了好些天,没有人来看我……”孔繁森连忙握住老人的手,流着泪说:
“大娘,我来晚了,让你老人家受苦了……”
孔繁森当着老人的面,厉声质问当地的干部:
“你们还像共产党的干部吗?
我们共产党人把自己比做人民的儿子,可是,哪有自己吃得肥肥胖胖不管人民的儿子?
”他责成当地干部立即办好三件事:
一是速派医生来给大娘看病;
二是三天内给老人做两床床垫,毛毡要加厚的;
三是赶快解决两位老人的生活问题。
从此,两位孤寡老人的事,一直挂在孔繁森的心上,他经常托路过那里的人给两位老人带去面粉、水果和钱。
他还专门给卓玛老人送去从内地买来的治疗偏瘫的药。
后来,孔繁森再次去看望两个老人时,卓玛老人已能站起来了……
4、孝敬母亲
孔繁森一心牵挂着阿里地区的人民,却无法顾上远在万里之外的他自己的家庭。
谁没有爹娘和妻子儿女啊!
他的老母亲已经90岁了,他又是个孝子。
孔繁森第二次去西藏之前,心想,此去山高路远,一走就是三五载,万一老母哪天离开人世,临别母子不能见最后一面,该有多伤心!
他真不忍心抛下年事已高的老母啊!
但自己是国家干部,是公家人呀。
临行前他双膝跪在老母面前,抱住娘的双腿失声哭了起来。
娘慌了,问道:
“这是咋了?
”孔繁森哽咽着说:
“娘,儿要出一趟远门。
”娘问:
“去哪儿?
几天能回来?
”孔繁森擦干眼泪说:
“时间不长,是去北京学习……”孔繁森就是这样瞒着老母,踏上了赴西藏任职的征程。
安徒生的故事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岛上的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住着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补贴家用。
那些贵族地主们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儿玩。
父亲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一点也没有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
“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
然而,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墙上挂上了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
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
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足,他还用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小衣服,把它们打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编起木偶戏来。
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亲同意和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和伪善的市长、牧师等人的生活,获得各种感性经验。
安徒生在他以后的写作生涯中能够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童话故事,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谴责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都是与他小时候的这段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的。
阅读浏览表
题目
写谁的故事
主要事迹
在文中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感受
“神童”的秘诀
陈毅
陈毅小时候一边烧饭一边读书,把饭都烧糊了,并且他懂得很好的学习方法。
陈毅读书很认真,他的学习方法很好,我也想试一试。
他从雨中来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同步 阅读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