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947875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9.99KB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静作用于听觉
A.B.C.D.
6.阅读以下三个案例,请分条概括“当下年轻人社交”特点,并对这种“社交”现象作简要点评,其中点评不少于60字。
(6分)
某95后姑娘上周末刚参加了一场校友群的狼人杀“轰趴”,和旁边一个陌生女孩倾盖如故,玩游戏的间隙里聊兴趣聊学习聊感情,临走前还依依不舍地相互加了微信。
可等回到宿舍,那个不久前还相互叫“宝贝”的微信名便从未点开,两人如同平行线再无交集。
某00后女生因为追星加入了一个粉丝群,大家在群里聊爱豆聊得火热,分享每天的生活亲如姐妹。
可热闹了一周,微信群便沉寂在几千行的列表里,只有偶尔的英语打卡和外卖分享。
一位正在读研的00后男生曾在银行做过短期实习,起初,和比他大不了几岁的银行大堂经理聊得十分投缘。
经理告诉他工作经验,他给经理分享大学趣事。
不过实习期一结束,经理就变成了微信列表从未点开过的名字。
(1)社交特点:
(3分)
(2)点评: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材料一】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
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朱光潜《咬文嚼字》(节选)
【材料二】
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黄庭坚)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
苏小妹为了显示她的才华,抢先说: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请哥哥在这两句各自的中间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道: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即前句加了一个“摇”、后句加了一个“映”。
苏小妹不屑地说:
“还尚好。
不过,只能算为下品,这个‘腰’不够美。
”那么,怎样的“腰”才算美呢?
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
“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即分别加了“舞”与“隐”这两个“腰”。
苏小妹笑道:
“好是好,但仍不属上品。
”坐在一旁的黄山谷也认为加这样的“腰”很好,心想,是不是苏小妹在故弄玄虚?
于是忍不住问道:
“依小妹的高见呢?
”苏小妹便得意地念了起来: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三谷拍手称绝。
——清·
褚人获《坚瓠集》
7.下列有关“推”“敲”二字优劣的理解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敲”“推”二字在意境上是有分别的,“推”字给人冷寂之感,更能表现僧人独来独往,兴尽而归的情境。
B.“敲”“推”二字所用的场景是不同的,“推”字表明寺门是自掩的,更能表现僧人来去自如的潇洒气度。
C.“推”是无声的,“敲”是有声的,“敲”字打破夜的岑寂,以动衬静,更能表现僧人孤独、寂寞情怀。
D.“推”“敲”二字各有妙处,诗中用哪个字更恰当,关键要看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和当时的心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情感,要想把思想情感表达得透彻和凝练,就得咬文嚼字,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好习惯。
B.一句话换一种说法意味就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写文章在换一种说法时,一定要弄清两种说法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C.朱光潜结合“鸟宿池边树”一句,以为“推”要比“敲”要更调和,因此认为韩愈的修改并不像古今称颂的那样妥当。
D.“咬文嚼字”看起来是斟酌文字,实质是推敲文字所表达的意味,如苏小妹认为“摇”“映”二字为下品,即这两字没能很好表达诗句的意味。
9.根据朱光潜的理论,分析材料二中“扶”“失”二字的妙处。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如意楼和得意楼
汪曾祺
竺家巷是一条不很长,也不宽的巷子,巷口就有两家茶馆。
一家叫如意楼,一家叫得意楼。
如意楼的生意很好。
一大清早,小徒弟就把铺板卸了,把两口炉灶升起来,——一口烧开水,一口蒸包子,巷口就弥漫了带硫磺味道的煤烟。
一个师傅剁馅。
茶馆里剁馅都是在一个高齐人胸的粗大的木墩上剁。
师傅站在一个方木块上,两手各执一把厚背的大刀,抡起胳膊,乒乒乓乓地剁。
一个师傅就一张方桌边切干丝。
另外三个师傅揉面。
包子皮有没有咬劲,全在揉。
他们都很紧张,很专注,很卖力气。
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如意楼的胡二老板有三十五六了。
他是个矮胖子,生得五短,但是很精神。
双眼皮,大眼睛,满面红光,一头乌黑的短头发。
他是个很勤勉的人。
每天早起,店门才开,他即到店。
各处巡视,尝尝肉馅咸淡,切开揉好的面,看看蜂窝眼的大小。
我们那里包包子的面不能发得太大,不像北方的包子,过于喧腾,得发得只起小孔,谓之“小酵面”。
这样才筋道,而且不会把汤汁渗进包子皮。
然后,切下一小块面,在烧红的火叉上烙一烙,闻闻面香,看兑碱兑得合适不合适。
其实师傅们调馅兑碱都已很有经验,准保咸淡适中,酸碱合度,不会有差。
但是胡老二还是每天要视验一下,方才放心。
然后,就坐下来和师傅们一同擀皮子、刮馅儿、包包子、烧麦、蒸饺……茶馆的案子都是比较矮的,他一坐下,就好像短了半截。
如意楼做点心的有三个人,连胡老二自己,四个。
胡二老板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为的是有熟客来时,好欠起屁股来打个招呼:
“您来啦!
您请楼上坐!
”客人点点头,就一步一步登上了楼梯。
胡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他自己总是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雨。
他和开布店的、开药店的、开酱园的、开南货店的、开棉席店的……自然不能相比。
他既是财东,又是要手艺的。
他穿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从街上走的时候。
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些年正走旺字。
屋里有金银,外面有戥秤。
他一天卖了多少笼包子,下多少本,看多少利,本街的人是算得出来的。
“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
招牌下面缀着一个红布条,迎风飘摆。
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
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
上得意楼的多是上城完粮的小乡绅、住在五湖居客栈的外地人,本街的茶客少。
有些是上了如意楼楼上一看,没有空座,才改主意上对面的。
其实两家卖的东西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意楼,不爱上得意楼。
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得意楼的老板吴老二有四十多了,是个细高条儿,疏眉细眼。
他自己不会做点心的手艺,整天只是坐在帐桌边写账,——其实茶馆是没有多少账好写的。
见有人来,必起身为礼:
“楼上请!
”然后扬声吆喝:
“上来×
位!
”这是招呼楼上的跑堂的。
他倒是穿长衫的。
账桌上放着一包哈德门香烟,不时点火抽一根,蹙着眉头想心事。
得意楼年年亏本,混不下去了。
吴老二只好改弦更张,另辟蹊径。
他把原来做包点的师傅辞了,请了一个厨子,茶馆改酒馆。
旧店新开,不换招牌,还叫做得意楼。
开张三天,半卖半送。
鸡鸭鱼肉,煎炒烹炸,面饭两便,气象一新。
同街店铺送了大红对子,道喜兼来尝新的络绎不绝,颇为热闹。
过了不到二十天,就又冷落下来了。
门前的桌案上摆了几盘煎熟了的鱼,看样子都不怎么新鲜。
灶上的铁钩上挂了两只鸡,颜色灰白。
纱厨里的猪肝、腰子,全都瘪塌塌地摊在盘子里。
吴老二脱去了长衫,穿了短袄,系了一条白布围裙,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
他肩上搭了一条抹布,围裙的腰里别了一把筷子。
——这不知是一种什么规矩,酒馆的跑堂的要把筷子别在腰里。
这种规矩,别处似少见。
他脚上有脚垫,又是“跺趾”——脚趾头摞着,走路不利索。
他就这样一拐一拧地招呼座客。
面色黄白,两眼无神,好像害了一种什么不易治疗的慢性病。
得意楼酒馆看来又要开不下去。
一街的人都预言,用不了多久,就会关张的。
吴老二蹙着眉头想:
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
他不知道,他的买卖开不好,原因就是他的精神萎靡。
他老是这么拖拖沓沓,没精打采,吃茶吃饭的顾客,一看见他的呆滞的目光,就倒了胃口了。
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选自《汪曾褀小说》有删改)
10.第段说胡老二是个“勤勉的人”,他的“勤勉”表现在哪里?
请分条简要概括。
(3分)
11.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的含义。
(1)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2分)
(2)“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
12.多角度对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分条概括出文中的对比,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3.有人建议删去结尾两段,也有人认为保留更好,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并给出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
(40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4—18题。
太史公自序
西汉·
司马迁
太史公曰:
“先人①有言: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意在斯乎!
意在斯乎!
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
“余闻董生曰:
‘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壶遂曰:
“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
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唯唯,否否,不然。
余闻之先人曰:
‘《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
’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
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
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
乃喟然而叹曰:
“是余之罪也夫!
是余之罪也夫!
身毁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孔子厄陈、蔡,作《春秋》;
屈原放逐,著《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有删改)
注:
①先人:
指司马谈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绍:
继承
B.诸侯害子,大夫雍之雍:
通“壅”,排挤
C.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整齐:
整理
D.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发愤: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小子何敢让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垂空文以断礼义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而君比之于《春秋》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D.于是论次其文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引述父亲的话,借以表达自己撰写《史记》既是父亲的殷切期望,也是出于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感。
B.司马迁认为孔子编纂《春秋》是为了阐明三代的政治原则,辨明为人处事的纲纪,判明是非,褒善贬恶等王道的重要内容
C.上大夫壶遂认为孔子编纂《春秋》是为了针砭现实,判明礼义,并用它来代替周王朝的法典,司马迁完全否定了这一观点。
D.本文在构思上借鉴了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作者在和上大夫壶遂的一问一答中阐明了自己编纂《史记》的缘由和目的。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
(2)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咏史(其二)
魏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①藉旧业,七叶②珥汉貂。
冯公③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①金张,指西汉贵族金日磾和张汤两家族。
②七叶,七代。
③冯公,指冯唐。
19.诗中“涧底松”比喻,“山上苗”比喻。
20.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试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材料一: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1.2)
材料二: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3.3)
材料三: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
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
曲礼上》)
21.根据材料三,用自己的话概括“礼”的作用。
2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分析“礼”与“仁”的关系。
(四)古诗文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听得道一声“去也”,;
减了玉肌。
(《长亭送别》)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滕王阁序》)
(3),。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氓》)
(4)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
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
——网络流行语
不要过度规划你的未来。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理查德·
瓦格纳
读了以上两段话,你有什么感悟?
请就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A项“涮”应读“shuà
n”,“蜇”应为“蛰”;
B项“热涨冷缩”应为“热胀冷缩”;
D项“捺”应读“nà
”)
2.C(“拍案而起”意思是“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应改为“拍案叫绝”)
3.B(“极简洁的一个排字”中“排”应加引号)
4.D(A项“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是……时代”,主宾搭配不当;
B项关联词语序不当,“如果”应放在主语“人类”前;
C项句式杂糅,把“使之”去掉)
5.A(根据“静与空是相联系的”一句可知下文的逻辑,根据可推知下文的逻辑是)
6.(6分)
(1)社交特点:
目的性强迅速熟络又迅速冷淡分开后不愿花心思维护关系
【评分标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
这种社交现象反映了当下年轻人追求一种实用、轻松、随意、简单的亲密关系的社交观念。
现代生活节奏快,经营一段亲密关系意味着越来越高的经济及时间成本,而各种便捷的交往平台刚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社交需求。
这种交往虽省时少力,但唯有长久而美好的联系才能真正给人以幸福感。
【评分标准】答案是开放的,可以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也可以评判这种交往现象。
如果是评判,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7.D(A、B、C都是假设贾岛当时所处的情境,但贾岛当时到底是何处境,谁也不知道。
所以它们都属臆断两字优劣,不符作者的观点)
8.C(原文用“似乎”“很怀疑”等表揣测的语气,这里变成肯定语气)
9.(4分)
(1)“扶”字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风之轻与柳之细,风与柳因亲昵而相扶,何其生动感人。
(2)“失”字,让月光之皎洁与梅花之皎洁融为一体,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考虑到梅花的高洁、素雅,符合“淡”字的诗意。
【评分标准】联系朱光潜的理论,合理答出一点给2分。
没有联系到理论应该减分或不得分。
朱光潜理论:
(1)咬文嚼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2)选什么字比较恰当要与境界符合;
(3)选字要与全诗调和;
10.(3分)
(1)每天一早到店巡视、视验师傅们的工作;
(2)视验完了就和师傅们一起干活;
(3)亲自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招呼客人。
【评分标准】一点1分,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和概括能力,所以答案太啰嗦、太具体的不给分。
11.(5分)
(1)如意楼每天都在紧张、忙碌中开始,暗示如意楼生意兴隆。
【评分标准】共2分,写出“紧张、忙碌”给1分,“生意兴隆”给1分。
(2)指“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很醒目,很显眼,有生气;
暗示如意楼生意做得明明白白,很“亮堂”,因而生意兴隆。
【评分标准】共3分,写出第一点给1分,写出第二点给2分
12.(6分)
对比:
(1)肖像(外貌)对比。
胡老二矮胖,穿短衣;
吴老二细高,穿长衫;
(2)动作语言对比。
如同样是招呼客人,胡老二“欠屁股”、说“您”,显得真诚、随和;
吴老二“起身为礼”、说“请上楼”并吆喝,显得生分、傲慢;
(3)经营方式对比。
胡老二做生意亲历亲为,吴老二则管账不管事;
(4)经营状况对比。
如意楼生意很好,店里高朋友满座;
得意楼生意暗淡,茶客不多;
(5)名实对比。
“如意楼”,名“如意”,生意如意;
“得意楼”,名“得意”,生意不得意。
【评分标准】任写出三点给3分。
作用:
(1)对比中突出人物个性,让读者鲜明地感受到胡老二的精神、勤勉、认真、谦虚和吴老二的萎靡、多虑、拖沓、傲慢;
(2)对比中引起读者对两个茶馆命运的关注,进而去思考这一盛一衰局面的原因。
【评分标准】写出一点给2分,写出两点给3分。
13.(6分)
(1)建议删去。
结尾两段把吴老二生意不好的原因点了出来,太过直白,让小说缺少韵味;
从小说前面的描写中,读者完全可以总结出吴老二生意失败的原因,结尾再点出来有画蛇添足之嫌;
删去后,以吴老二自怨自艾的感叹——“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
”作结,既突出吴老二缺乏自省、不懂生意诀窍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又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耐人寻味。
【评分标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2)保留更好。
结尾点出原因,卒章显志,既能让读者充分、准确地把握主旨,(2分)又能在结构上收束全文。
(1分)
以“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作结,从做生意上升到人生的高度,拓展、深化了小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浙江省 温州 十五 联合体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