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3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90811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45KB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3文档格式.docx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3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3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6、康熙皇帝一次去江南游历,在南京城不可能从事下列哪项活动?
A、听当地艺人表演昆曲,欣赏其水磨调唱腔
B、化装成平民去戏院听京剧《苏三起解》
C、微服私访在庙会听说书人讲《三国演义》
D、有当地官员进奉文征明的书法珍品
7、品味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句风格,属于元曲中的小令形式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B、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碧沙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心忙要亲。
骂了个负心回身。
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8、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
A、一管毛笔,一叠纸张B、一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C、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拓本D、一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9、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
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10、有人认为:
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
明清小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B、经商思想淡化C、拜金主义盛行D、商品经济发展
11、《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
“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日益猖獗。
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
”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B、洋务派C、维新派D、义和团
13、张之洞在《劝学篇》说: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
”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4、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这表明当时的陈独秀是
A、民主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者C、民族主义者D、改良主义者
15、1918年,胡适在《归国杂感》里写道:
“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天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
”由此可见,胡适主张
A、君主立宪B、民主共和C、托古改制D、文学改良
16、一位学者说: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这则材料实质上
A、批判了近代洋务派狭隘观念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
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时的缺陷D、否定西方启蒙思想的作用
17、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发展表现在
①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②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③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④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⑤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B、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D、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19、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20、“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南海边写下诗篇”,这“诗篇”的内容有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走自己的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1、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
某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该理论应该是指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2、对党的“双百”方针理解不正确的是:
A、原因之一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B、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学术上“百花齐放”,艺术上“百家争鸣”D、背景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3、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是
A、《东方红》B、《红色娘子军》C、《红旗谱》D、《洪湖赤卫队》
24、小红1958年她16岁时,进入天津国棉一厂当了纺织工,她在当时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工厂实行半工半读,每天6小时上班机声隆隆、2小时上学书声琅琅
B、根据毛泽东的批示,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去青龙县农场参加劳动
C、由于出身好,父母解放前都是工人,被工厂群众推荐,经考核后进入大学读书
D、在入工厂之前完成了初中学业,依据《义务教育法》在初中上学时免交了学费
25、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是在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
26、1964年10月17日,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表讲话,说中国人造成了空气污染;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六日电:
中国的这个成就很可能对美国的地位立即产生不利的影响。
美国官员们认识到这一点。
他们正在尽最大的力量对付这种情况。
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东方红一号”卫星入轨
27、“每一个基督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上述主张应该出自:
A、但丁B、薄伽丘C、莎士比亚D、马丁.路德
28、下列各项要求,不是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追求政治自由与权利平等D、呼唤理性、自由、平等博爱
29、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30、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
①把反封建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②把反宗教神学推进到尊重科学信仰自由
③把宣传人性推进到建立“理想王国”
④把尊重人推进到天赋人权、自由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1、“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
”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32、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
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
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B、普朗克的量子论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3、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理论的是
A、达尔文B、哈维C、拉马克D、巴斯德
34、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5、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催生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序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36、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A、川端康成B、鲁迅C、巴金D、泰戈尔
37、下列作品与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人间喜剧》B、《安娜·
卡列尼娜》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
38、今天,电视已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列人物最不可能看过彩色电视的是
A、约瑟夫·
海勒B、马尔克斯C、雷切尔·
卡尔森D、希特勒
39、下列对贝多芬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他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形式②他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③他的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气息④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和争取民主的革命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0、下列绘画作品与其作者不相吻合的是
A、籍里柯——《自由引导人民》B、凡高——《向日葵》
C、莫奈——《日出·
印象》D、毕加索——《格尔尼卡》
41、梭伦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说: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我都使他们解放。
”“他们”是指
A、外邦奴隶B、债务奴隶C、战俘D、平民
4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包括
①北魏统一全国②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③社会矛盾日益激化④拓跋部经济文化发展落后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3、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保甲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4、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B、卡尔文教派C、英国国教D、英国清教徒
45、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包括
①近代工业发展②军事实力增强③铲除封建制度④延缓西方入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6、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战争一再遭到失败B、工业生产落后于西方
C、农奴制腐朽落后D、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下
47、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
48、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49、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尊王攘夷”②“王政复古”③“大政奉还”④“鸟羽、伏见之战”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50、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其中“藩”指
A、幕府的领地B、大名的领地C、武士的领地D、天皇的领地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其中51题22分、52题15分,53题13分,共50分)
51、中外启蒙思想家为追求民主自由写下许多传世名作。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
突厥地跨三洲,立国历千年,而守旧不变,为六大国执其权分其地矣。
非洲广袤三倍欧土……土人不能开化,拱手以让强敌也。
……今夫俄宅苦寒之地,受蒙古辖制,前皇残暴,民气凋丧,岌岌不可终日;
自大彼得游历诸国,学习工艺,归而变政,后王受其方略,国势日盛,辟地数万里也……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
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不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
有权力的人直到把权用到极限方可休止┅┅
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或同一机构之中,就不会有自由存在。
因为人们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强制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并。
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则将任人宰割,因为法官就有压制别人的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体现了作者什么主张或观点?
(不得照抄原文)(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4分)
(2)材料二实际上要说明什么思想主张?
(不得照抄原文)(4分)该思想源于19世纪一位英国自然科学家创立的什么理论?
(2分)
(3)材料三表明作者主张三权分立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与孟德斯鸠相比,黄宗羲的“民主”思想有何局限?
5分
52、阅读下列材料: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
“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
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
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
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
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
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
(5分)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
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
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
(3)据材料二,请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
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53、阅读下列材料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
说民》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
其後民莫敢议令。
——《史记·
商君列传》
秦孝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孝公十二年之制。
数年之间,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
食货》
材料四:
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
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
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
“嗟乎!
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
”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
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盐铁论·
非鞅篇》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3)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
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
(6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测试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
1—5DCABC6—10BDAAD11—15CCDAB16—20CCADC21—25BCAAB
26—30BDBAD31—35DACBD36—40DDDAA41—45BDDCD46—50CAABB
51、
(1)强烈批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3分
社会根源: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2分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2分
(2)守旧不变,必然亡国灭种;
变法革新,才能生存富强。
(或者答阐述救亡图存的道理)4分;
进化论。
2分
(3)防止执政者滥用权力,保证每个公民的生命自由4分
(4)没有进行具体合理的制度设计来限制君权实现民主5分
52、
(1)因素:
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
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
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
(3分)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分)
(2)不成立。
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
(2分)关系:
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3分)(3)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
(2分)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
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53、
(1)主张:
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法治。
(2)实践: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
实行连坐法;
刑公族以立威;
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论。
(3)结局:
变法使秦国富强;
但商鞅本人身败名裂。
说明:
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做保证;
但改革者要法德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16 学年 上学 期高二 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答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