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三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90489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25.02KB
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三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三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三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
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
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
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
C.文章采用引证法:
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
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
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该互尽义务。
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重对方。
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立起来。
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康运行。
【答案】1.C2.B3.D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文中A项错在“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上,原文说的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因而说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没有根据。
B项错在“一直”,原文的“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说明并非“一直”,而是“近代以来”。
D项错在“就不会”,曲解文意。
原文说的是“不主张张扬个人权利”,并非不会张扬。
点睛:
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B项,“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的说法无中生有。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D项,错在“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
原文说的是“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夜半歌声
安谅
初春的子夜,依然寒冷砭骨。
街头人车稀落。
夜风,舔弄起了一张纸片,它时而半空中飘舞,时而匍匐在地面上,喘息着,抵抗着风的侵扰。
明人刚为一部作品画上句号,一时无法入眠,就到街上溜达几圈,就看见一个佝偻着腰的老人,裹着老式的围巾和中山装,在街上踽踽行走。
他走得很慢,像是在寻找或者等待什么。
明人迎面走来,他停了步,弱弱地问了一句:
“你见到那个街头艺人了吗?
”明人正想着自己的心事,有点恍惚,下意识地摇了摇头,顾自走了。
后面传来老人的一声深长的叹息。
那一声叹息把明人的心神又抓了过去。
他站住,回望,老人已转身蹒跚而去。
明人迟疑着是不是要快步追去,因为他感到了老人不可名状的失落。
他迟疑着,老人的苍老的背影渐行渐远。
忽然,街头想起了一阵悦耳的声响。
明人定了定神。
循声望去,那盏路灯下,出现了一个人影。
稍顷,一个男人低哑的歌声,在吉他的伴奏下,在夜晚的街头飘掠。
与此同时,他瞥见那个苍老的背影也停滞了脚步,凝然不动,如树,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转身,蹒跚着回走。
那边的歌声在冷寂的夜晚,显得苍凉深幽,甚至有一种悲壮。
明人轻步走过去,他想,此刻街头卖唱的,必是十分困苦落魄的艺人,他从口袋里摸到了一张十元纸币,准备赐予艺人。
却是一个精壮的中年男人,正闭着眼投入地歌唱。
手指在吉他的弦上熟稔地拨弄着。
那位老人在马路对面又站住了。
他仿佛在侧耳倾听,身子骨都在激动地颤栗。
明人走近艺人,掏出纸币,塞入艺人冰凉的手心。
艺人猛地睁开眼,五指伸开,毫不犹豫地推辞了。
明人尴尬间,男子轻声耳语:
“这位老年痴呆了,没法和我们交流了,每晚,只有我的歌声,能唤醒他,让他早早地回家。
明人惊讶了。
他禁不住又瞥了老人一眼。
他看见老人正注视着他们,像街头的一尊雕塑。
男子又轻声说道:
“他很孤独,神情整日暗淡,但只有听到我唱这首《春夜冷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
男子继续说道。
明人的心弦被拨动了,他想告诉他,刚才那老人还在记挂他,他不像是个痴呆者。
这时,老人竟迈着难以想象的矫健的步伐,快步走来。
他像一个阳光少年一样,向艺人,还有明人道了一声,你们好呀!
他还老友似的拍了拍艺人的肩膀,说:
“你唱得挺棒,很到位,只是个别词没唱准。
”说完,他竟亮开嗓子哼唱了起来。
这回,艺人也吃惊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老人朗声笑了:
“你不知道,这是我年轻时所作的最后一首歌,我以为没人会知道这首歌,没想到,这些日子,在街头天天听到了你的歌声……”
“爸爸!
”明人忽然听到一声呼唤。
是艺人!
他此时扶住了老人的臂膀说:
“爸爸你是真正的艺术家!
我们,回去吧……”
老人的眸子闪亮,他似乎点了点头,面带微笑,与艺人相伴而去……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一张纸片的拟人化描写,烘托并渲染了夜风侵扰的具体场景,表现了初春子夜的寒冷和孤寂。
B.老人的叹息透露内心不可名状的失落,明人的心被那叹息声抓住,但迟疑中他错失了老人,说明救人当及时。
C.小说善于运用语言表现人物,如“听到我唱这首《春夜冷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表明儿子善解、善待父亲。
D.熟悉的旋律、亲切的音符能唤醒痴呆老人灵魂深处的记忆,这正印证了歌声温暖生命、艺术点亮人生的道理。
5.小说以“夜半歌声”为题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说明。
6.小说最后两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4.B5.交代特定的时间和事件,为故事设置悬念;
成为父子之间联系的纽带,推动情节的发展。
6.①揭示人物关系,使故事更为感人;
②交代最后结局,突出人物的可贵品质;
③结尾出乎意料,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4.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环境,B项考核情节,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主旨,其中B项,“救人当及时”有误,应该是“少一些冷漠”。
5.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标题的作用的题目,注意结合文章的情节、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分析,此题“夜半歌声”从内容的角度,交代特定的时间和事件,为故事设置悬念;
从情节的角度成为父子之间联系的纽带,推动情节的发展。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注意考核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
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6.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文章的结尾,注意从内容,姐欧股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此文最后两段,从情节看,揭示人物关系,使故事更为感人;
从形象塑造的角度看,交代最后结局,突出人物的可贵品质;
从表达效果看,结尾出乎意料,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17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上海、浙江两地的首届高中毕业生迎来高考检阅。
这一轮试点改革中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六/七选三”模式下的学科失衡问题。
据初步调查,2016级高中生在2017年选定选考科目时,浙江省某中学近千人中只有7个学生选考物理;
某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也只有不到50人选考物理;
某县所有中学只有不到100人选考物理;
某市2016级约一万名学生,只有不到900名学生选考物理。
这些现象虽然仍在动态变化中,但是“惧选物理”的情绪由落后地域向发达地域、由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向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快速蔓延,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选自搜狐网《尴尬的物理:
浙江新高考下的学科失衡与制度改进》,2017.9.14)
材料二:
“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不是选考,而是新高考为了平衡不同学科的难度和分值,对选考科目采取了赋分制。
赋分制,即不以卷面实际分数为考生最后得分,而是根据考生的卷面成绩在全部成绩中的位置,给出一个相对分数。
具体到本次高考,每门选考科目卷面成绩的前1%为100分,2%为97分,以此类推,以每3分为一个分差档设置21个得分档,直至最低分40分。
“物理学科本身偏难,选考物理的一般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因此导致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愿意成为分母。
”杭州市一所普通高中副校长对《中国新闻周刊》举例说:
比如短跑比赛,一组是10个速度较快的高手,另一组是10个跑得较慢的人,两组的竞技水平并不相同,但都按同样的规则赋分,最后在两组内排名相同的人,成绩就相同了。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新高考改革引争论“物理遇冷”是无解之题?
》,2017.10.27)
材料三:
2017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中,有70%的高校对选考科目有要求。
其中浙江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如下:
(选自搜狐网《高考改革后物理到底有多重要?
》,2017.7.13)
材料四:
怎样针对物理选科问题调整高考改革方案?
其一,在目前选科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物理科目的等级和赋分比例。
这并不涉及学生选择学科的公平公正问题,如果各科等级比例在学生选择前就告诉学生,那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政策来选择学科,这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
其二,改革选考科目设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3门以及3门以上选考科目,在完成选考之后,自主确定用哪3门分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
如果6门(或者7门)选考科目都允许学生参加考试(考试次数限定为1次),要参加高考录取的学生,必须至少选3门,在考试完成后,再自行决定用哪3门的分数去报考大学,这会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也能避免功利选科的问题,还有助于实现教招考分离。
其三,推进大学招生改革,调整大学专业招生的选科要求。
大学必须专门开设高中学习中心,配合高考改革,引导中学生理性选科,需要大学规范专业选科要求。
目前存在于高考选科中的问题,根源在于高考录取还是实行按总分录取模式,因此,学生选科主要关注的是等级、分数,而非自身的兴趣和长远的学业发展规划。
在高考改革中,要真正扩大学生的学科选择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学业发展规划选择考试科目,还需要在科目改革基础上,推进录取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大学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这是高考改革的关键所在。
(选自澎湃新闻《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怎么办》,2017.10.30,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新的高考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多积极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选考学科失衡的问题。
B.材料二认为“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是众多学生的畏难心理。
再加上赋分制所存在的漏洞,最后导致了物理学科的尴尬境遇。
C.材料三中的图表数据表明,在所有的选考科目中高校要求选考物理的比例最高,这体现了高校对物理学科的青睐和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D.材料四探讨了三种针对物理选科问题的改革方案,并指明选科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考依旧实行按总分录取的模式。
8.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因为“惧选物理”的情绪由落后地域向发达地域、由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向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快速蔓延,所以“物理遇冷”成为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
B.赋分制让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产生趋易避难的心理,增强了高考的博弈性。
对选考科目的选择成为高考的重要环节。
C.大多数高校在招生时毫不掩饰对物理学科的偏爱,这与学生对选考科目选择的实际情况有出入,说明这些高校并不配合高考改革。
D.扩大学生的学科选择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等选择考试科目,就能推进高考录取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大学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E.尽管高考改革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但改革依旧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果。
这表明,高考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因噎废食。
9.根据材料,分析“物理遇冷”的原因,并找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方案。
【答案】7.B8.BE
9.原因:
赋分制的缺点;
物理学科难度高;
学生的畏难心理。
方案:
在目前选科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物理科目的等级和赋分比例;
改革选考科目设计,允许学生自
主选择3门以及3门以上选考科目,在完成选考之后,自主确定用哪3门分数参加高考、填
报志愿;
推进大学招生改革,调整大学专业招生的选科要求。
7.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原文“‘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不是选考,而是新高考为了平衡不同学科的难度和分值,对选考科目采取了赋分制”,可以看出题中B项“材料二认为‘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是众多学生的畏难心理”错误,“直接原因”应该是赋分制。
曲解文意。
8.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A项,“所以‘物理遇冷’成为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于文无据;
C项,“高校不配合高考改革”,主观臆测;
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要真正扩大学生的学科选择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学业发展规划选择考试科目”,“还需要在科目改革基础上,推进录取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大学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这是高考改革的关键所在”,可见前面两者是并列关系,都是高考改革的关键所在,而不是因果条件关系。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题干一般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两)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9.试题分析:
题干问“根据材料,分析‘物理遇冷’的原因,并找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是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内容要点加以概括。
首先从材料里寻找可以写物理遇冷的原因的句子,然后概括,答题区间在材料一二中,概括为三点:
第二问答案可以从材料四中找,因为材料四开头就有“怎样针对物理选科问题调整高考改革方案?
”这样的提醒,可以提取整合。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少好学,善隶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
弱冠察孝廉,不就。
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
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
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
"
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
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
昭变色而前曰:
将军何有当尔?
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
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权谢昭曰:
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
魏黄初二年,遣使者邢贞拜权为吴王。
贞入门,不下车。
昭谓贞曰:
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
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
贞即遽下车。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
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
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
昭避席谢,权跪止之。
昭坐定,仰曰:
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
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权辞谢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
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举邦惮之。
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谥曰文侯。
(节选自《三国志·
吴书·
张昭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B.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C.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D.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
但还比较年少,所以称“弱”。
此外,表示年龄的特定称谓还有总角(幼年)、髫年(男孩7岁)、龆年(女孩8岁)、金钗之年(女孩12岁)、及笄之年(女孩15岁)、不惑(40岁)、耄耋(八九十岁)等等。
B.举茂才,即推举为秀才。
茂者,美也,茂才者,有美才之人也。
西汉时,举茂才只是特举而非常科。
东汉光武帝下诏茂才由特举变成了岁举常科,成为了仅次于孝廉的一种察举科目。
C.田猎是一种围猎的形式,人类进行田猎的起因是为了生存,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田猎逐步演变成了由官府或皇家举办的具有军事意义的活动。
周礼规定,田猎不捕幼兽,不杀有孕之兽,不伤未长成的小兽,不破坏鸟巢,要围而不合,留有余地,不能一网打尽。
D.谥,是对死去的帝王或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
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昭先后辅佐孙策、孙权兄弟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
他少而好学,博览群书,长而有谋,才冠当世。
B.张昭忠心护主。
孙策死后,张昭率领其他官员拥立孙权为君并辅佐他,亲自扶孙权上马,率兵出战,从此以后大家都有了归属感。
C.张昭性情直爽,敢于犯颜谏诤,从不偷容取合。
孙权好田猎,常冒险射虎,张昭谏言,认为作为君主不应驰逐于田野,和猛兽比较武勇,而应驾驭英雄,驱使群贤。
D.蜀国使者到访,群臣没有人能对付,孙权派人慰问,请求拜见张昭,张昭不愿改变志向逢迎使者,坚持离席,孙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他道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
(2)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答案】10.B11.A12.D
13.
(1)作为别人的后代,贵在能继承先辈交付的重任,光大父兄的遗业,来成就不朽的功业。
(2)假如张昭在座,他不被折服也会说不出话来,又怎么会在这里自吹自擂呢?
10.试题分析:
做断句题的思路是:
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
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
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
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
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群盗”“孝廉”是句子的主语,前面都要断开。
“哉”是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开。
“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句子省略的主语是前文的张昭,前面都要断开。
“然后”是常用于句首,前面要断开。
因此选B项。
11.试题分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
A项,髫年指女孩7岁,龆年指男孩8岁。
12.试题分析:
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
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没有向他道歉,而是告辞离开了。
13.试题分析:
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该题第一句中,后,后代;
负荷,继承;
克,能够;
昌,发扬光大。
第二句中,使,假如;
坐,通“座”;
安……乎,又怎么……呢。
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
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文言翻译:
张昭,字子布,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 第二 中学 模拟 语文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