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896979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9.10KB
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Word格式.docx
《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从正——“攻下派”
李杲——“补土派”(“脾胃派”)
朱震亨——“养阴派”
(四)明清---理论集大成
明•李时珍(湖北蕲州)《本草纲目》
温病学发展---传染病
明末吴又可提出传染病病因新见解:
“戾气”学说。
《温疫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
清代
叶天士口授顾景文整理《温热论》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五)近现代----中西医汇通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一)中医理论
(二)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
(三)中药方剂知识与经验
(四)养生保健技能及生活科学
二、中医学的学科优势
(一)综合性
“环境-社会-心理-生物-人伦”医学模式
(二)实用性
(三)诊疗手段的非损伤性
(四)注重自身内因,重在调整状态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精、气、血、津液与神的统一
“形与神俱”、“形神合一”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天人相应”
(1)人与四时、昼夜相应
(2)人与地理区域相应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
恒动观念:
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念,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
(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辨证施治):
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证:
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
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邪正之间的关系。
论治: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也就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哲学基础:
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主导思想:
整体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基础:
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诊疗特点:
辨证论治
第三节中医学的认知方法
一、中医学认知方法的总体特点
注重整体联系
讲究系统原则
注重捕获灵感,强于顿悟,长于非逻辑思维,而拙于形式逻辑
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强
二、
具体的有特色的中医认知方法
司外揣内(以表知里)
援物比类
心法和顿悟
试探和反证
司外揣内:
是过观察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认知方法。
黑箱方法:
通过对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测知对象内部的大致联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现代控制论方法。
藏象: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
“象”,征象、形象之意。
“藏象”就是指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反映于外部的征象。
援物比类:
又称“取象比类”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援物、取象),从而认为两者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比类),并此由推导出被研究对象某些性质特点的认知方法。
事物的五行归类中,直接归类就是应用的援物比类的认知方法。
参考内容:
揆度奇恒(比较法)——即考察所研究事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即比较鉴别事物的正常与异常。
(正常面色,常色——病色;
正常舌象——病舌;
正常脉象,常脉,平脉——病脉等)
演绎法(推衍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其以一般的共性结论为依据,来推论个别的尚未被人认知的新事物。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事物的五行归类中,间接归类就是应用的演绎法的认知方法。
)
类比法(援物比类法)——即将两类事物进行比较,依据两者已知的共性来推论它们在另外特性上也是相同的。
心法:
(儒家修身养性的内省法)是指研究过程中对某些问题殚心思忖,反复琢磨,终于心领神悟,获得独到见解的一种认知方法。
顿悟:
指对某些问题苦思冥想后,突然独有所悟,一下子进入明彻的境界。
(原为佛教用语,与逐渐理解相对而言,与通常所说的“灵感”相通)
获得心法和顿悟需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具备非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技巧;
二是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并立足事实,对有关问题锲而不舍地追究深思。
(人脑的非逻辑思维类似于电脑的超级链接。
试探:
是指对复杂的对象先作一番考察,尝试性的提出初步设想,采取一些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调整,完善或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逐步逼近的认知方法。
(“审病法”、“消息法”)
例如:
难以辨别病证属实属虚,可先投小剂量的补益药或泻下药,根据病人服药后的反应,以明辨病证
正治——是逆患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反证:
是指从结果来追溯或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认知方法。
审症求因:
是指通过对症状和体征的仔细审辨甄别,从结果出发去追索反推出病因的认知方法。
(是典型的反证法,中医学关于“六淫”的认识,大多是这样形成的。
反证法是依据“输出结果”来推断“输入信息”或黑箱内在结构的认知方法,与司外揣内(以表知里)有些类似之处。
第四节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
一、世界医学发展的态势——调整与融合
二、中医学发展现状
(一)中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1、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从业队伍的壮大
2、中西医结合的成就
(二)中医走向世界
1、中医学中的合理观念:
天人和谐的天人观;
注重生存和健康,强调顺应自然的养生观;
把生命看作是自我协调、自趋稳态、疾病则是这种协调失序,治疗则又追求“以平为期”的稳态观念;
注重自身“正气”的发病观;
重视心身合一、协调的心身观等。
2、中医基本理论和一些核心概念:
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及方药理论、针灸学说等。
3、中医学发展的“瓶颈”:
难用现行的科学理论标准作出评价。
(“主观臆断多,客观指标少。
”)
4、中医学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中医学的优势病证: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身心性复杂病症、病毒感染等。
三、中医学术发展展望
(一)中医理论——亟待重新认识和阐发
(二)中医临床——众多优势有待弘扬
(三)拓展新的领域——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学说,不是就事论是地谈“五物”,而是把具体的物质特质及其客观规律,升华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客观世界的差异性、多样性,成为一种整体直观而又生动活泼的思维原则。
五行学说通过“取象比类”法,用五种物质特点,概括为五种属性。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
基本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
两层涵义:
一是指行列、次序;
二是指运动变化。
五行(five-element;
fiveelements):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之间的运动和变化。
“四种元素”说:
古希腊哲学认为组成物质的四种元素为土、空气、火、水
(二)
五行的特性
《尚书·
洪范》曰: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特点性质
木曲直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火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土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从革肃杀、潜降、收敛。
水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三)
事物的五行归类
1、
直接归类
(援物比类:
2、间接归类
(演绎法(推衍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其以一般的共性结论为依据,来推论个别的尚未被人认知的新事物。
五行系统---提出了物质(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以此作为阐述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
注:
事物的五行归类方法,有一定的和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用之探求自然规律、解释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时,需要有透过现象,寻求事物本质的心态。
(四)
五行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另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生的结果,是物态的转化,并形成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状态!
2、“五行相克”:
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和削弱作用。
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克的结果,避免了物质生化的过剩,或者不必要的物态转化,从而使物质世界始终保持生态的平衡协调!
3、五行制化
“五行生克制化”:
指五行依次相生,间有相克;
依次相克,间有相生。
相生相克是同时存在的、相互联系的,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有序,生化不息,克制有常,共同维持着事物的协调平衡。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生我”“我生”的双重关系;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克我”“我克”的双重关系。
4、五行相乘:
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乘——乘虚侵袭)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5、五行相侮:
指五行之间反向相克的异常变化。
(侮——欺侮,恃强凌弱)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相乘和相侮发生的条件:
A.某一行太强;
B.某一行太弱
注意:
相乘、相侮属于“非常态”的五行相克。
五行相乘相侮的结果,使五行系统失去正常协调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四种相互关系运动,相互重叠、相互交叉,形成了五行系统网络联系的多重交叉特性:
五行系统和五行律,是一个“功能中心论”模型,是对复杂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高度抽象!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起到了三个作用:
一是利用五行来分析归纳脏腑等组织器官的特性或属性;
二是借助五行生克制化来分析和研究各脏腑系统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是运用五行生克的异常来阐释病理情况下各脏腑系统的相互影响。
因此,五行学说不仅用于理论阐释,并可用于临床诊治。
解释生理现象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木:
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等
肝—喜条达舒畅,恶抑郁遏制---主疏泄
火:
温热、升腾、向上等
心—“禀阳气”—阳中之阳——主神
土:
生化、承载、受纳等
脾——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
金:
肃杀、潜降、收敛等
肺—“华盖”—主宣发肃降、朝百脉
水:
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
肾—“先天之本”—藏精、主水
2、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
解释病理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1)母病及子(顺传):
病变由母脏累及子脏。
例:
肾病及肝,母病及子肝肾精血不足
2)子病犯母(逆传):
又称“子盗母气”,即病变由子脏及到母脏。
肝病及肾,“子盗母气”肝血虚至肝肾阴虚
2.相克关系传变
相乘:
指相克太过而为病。
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土肝脾不和
相侮:
指反克为病。
肝病及肺,“木火刑金”肝火犯肺
指导诊断疾病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能与肝病有关
面见赤色,口中味苦,脉见洪象——多被诊断为“心火亢盛”
指导临床治疗
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难经·
七十七难》)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金匮要略》)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
2、
确立治则与治法
(1)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虚则补其母”具体治法:
滋水涵木(滋肾养肝、滋补肝肾)
培土生金(补脾养肺)
金水相生(补肺滋肾)
益火补土(温阳健脾)
“实则泻其子”具体治法
肝旺泻心
肾实泻肝(相火偏亢,泻肝火)
2)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原则——“抑强”,“扶弱”
具体治法
抑木扶土(平肝和胃、调理肝脾)
培土制水(温运脾阳)
佐金平木(泻肝清肺)
泻南补北(泻火补水、滋阴泻火)
此外:
五行学说还可用于指导脏腑用药和针灸取穴,以及帮助纠正精神情志病变等。
五行学说毕竟具有一定的机械性,不可盲目地套用,在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分别处理。
第三节正确对待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五行学说是科学的理论,不是迷信邪说。
㈠阴阳五行学说,是来源于实践的科学理论。
㈡中医药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从宏观的高度整体地看待研究人体生、老、病、死的运动变化规律。
它的研究对象——活着的整体的人;
它的研究方法——“整体构成”,“整体系统”;
它的思维方式——把“人”置于自然的和社会的大环境之中,把人体看作是自然界的缩影;
把人体的各个局部置于整体的统率之下。
所有这些,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㈢现代科学成就,也验证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
天体的结构和运动基本符合阴阳运动规律;
分子、原子的结构和运动也基本符合阴阳运动规律;
现代分子生物学所揭示的蛋白质核酸结构与组合,也基本符合阴阳运动规律;
二、阴阳五行学说的局限性:
综观古今中外的医学科学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宏观(整体)——→微观(局部)——→宏观(整体)
↑↑↑
粗线条的实证研究系统论方法
大框架的实验研究控制论方法
(初级)————→(中级)————→(高级)
西方医学,早期朴素的宏观整体研究阶段,理论不完善,持续时间较短,就进入了微观(用解剖的以及物理的、化学的方法)研究阶段,而且研究的很深很细,取得了大量的实证材料。
但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缺陷:
即忽略了整体调控的研究。
到本世纪中叶,出现了神经-体液学说,以及后来用“系统论”“控制论”方法,从整体的高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
但基本上仍然是以微观研究为主。
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朴素的宏观整体研究方法,全面渗透到医学领域各个学科,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强大的理论体系,并且控制着我国医学发展的进程,历代研究虽有进展,但都未能突破这一理论体系,迄今仍停滞在古典的朴素宏观整体研究阶段。
⑴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等的表述,只是粗线条大框架的描摹,未能触及更细更深层次的内涵;
⑵理论纯属直觉感受的抽象、推演,带有很强的“意会性”和“神秘”的气质;
⑶理论表述模式化倾向,缺乏特异性。
因此,这种理论虽然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限制了中医药学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
我们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整理研究我国自己的传统医学,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医学理论体系。
第三节阴阳学说
哲学:
是人们通过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总括,升华而成的关于一般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
对中医学影响深刻的中国古代哲学:
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是我国古代的哲学范畴的理论;
是我国古代的人们,认识和阐述宇宙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重要理论;
是我国古代社会、自然,包括天文、地理、历算、农业、医学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共同的基础理论。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相互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阴阳为“天地之道”:
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灵枢·
病传》:
“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
一、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
(yinyang)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如:
天—地
阴阳
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
内—外
1、阴阳对应——宇宙的普遍现象。
就其总体而言:
与其对太阳的向背有关:
趋向太阳的一方——用“阳”代表;
背向太阳的一方——用“阴”代表。
引申:
“阴”“阳”是相对的,它代表事物的“两端现象”,即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代表某一特定的事物。
是用于分析、认识多种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基本规律
阴阳动态模型──“太极图”
太极——至大、至高,无所不包。
代表一个整体,是宇宙和自然一切事物的总代表。
大——可以代表宇宙天体;
小——可以代表一个分子、原子。
阴阳鱼——事物/或现象存在着“阴”“阳”对应关系;
鱼眼——隐含阴/阳各包含着对方的“基因”: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S形曲线——阴阳相互依存,不断运动变化,保持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和谐的动态关系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所代表的一方,各有其相似的特性:
阳—比较活跃,具有积极、主动的特性。
阴—不太活跃,多处于宁静、被动的状态。
阳的特征:
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无形、兴奋等。
阴的特征:
相对静止、内向、下降、寒冷、晦暗、有形、抑制等。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
如:
天为阳,地为阴;
男为阳,女为阴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内。
如:
天与地,是对宇宙而言;
男与女,是对性别而言。
3、阴阳的相对性
一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
明、暗
4、阴阳的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
腑为阳,脏为阴;
心肺在上属阳,肝、脾、肾在下属阴。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交感
2、
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
3、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成)
4、
阴阳消长平衡——量变
5、
阴阳相互转化——质变
1、阴阳交感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正是由于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或雌雄二性之精的构合,有形的万物
才能产生,新的个体才能诞生。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2、阴阳的对立制约
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两种属性。
水与火,寒与热。
对立双方又具有相互牵制、约束的特性。
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3、阴阳的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
互用---不断资生、促进助长对方
⑴“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
无上就无所谓下,无左就无所谓右。
⑵“阴”“阳”双方互以对方为“生”“长”“化”的条件。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⑶阴阳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孕育着对方的成分,也就是阴中有阳的“基因”,阳中有阴的“基因”。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①阴阳消长的总体规律
当阳盛时,阴始至;
阴盛时,阳始至;
当阳渐长时,阴渐消;
阴渐长时,阳渐消。
在阴阳消长的过程中:
阳处于上升状态时,——阳中之阳,阴中之阳;
阴处于上升状态时,——阳中之阴,阴中之阴。
阴阳消长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渐变过程!
消和长均为量的变化
②阴阳平衡
阴阳之间的消长运动如果是在一定的范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进行的,这种消长运动往往不易被察觉,或者变化不显著,事物在总体上仍然呈现相对的稳定,此时就称作“平衡”。
阴阳的消长变化若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一定的范围,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动态平衡和相对静止遭到破坏,这时又往往表现为异常的病理状态。
——阴盛则内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等。
③阴阳消长平衡的特点
有一定的范围(或限度)……有度性;
有一定的规律……有序性;
保持相对稳定……和谐性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可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
阴阳转化,有两种情况:
阴阳相推,如:
一天中的昼夜相推;
一年中的寒暑相推。
阴阳“顿变”,如: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例:
下雨之前,常有特别闷热的天气)
阴阳转化,有一定的条件:
“极”——阴阳消长达到一定限度;
“重”(chó
ng)——阴/或阳过盛。
阴阳转化的结果,是形成新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阐释人体组织结构
概括生理功能
说明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诊断
(五)
指导疾病治疗
(六)
指导养生
一、人身有形,不离阴阳
宇宙是一个“太极”,人体是一个小“太极”。
——人体贮存着宇宙和自然的全部信息。
㈠人体的阴阳对应现象:
解剖部位:
表----里、背----腹、左----右、内┄外等等
器官组织:
脏----腑、皮毛----筋骨、气----血、卫----营等
机能状态:
兴奋----抑制、亢进----衰退、强壮----虚弱等
阳·
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导论 阴阳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