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维新思想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89322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51.88KB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维新思想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维新思想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维新思想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材料“而究其意之所极,贾市为利而已”可知,郭嵩焘认为西方侵华的目的是倾销商品获得利润,故C项正确;
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4.(2016·
四川眉山、广安、遂宁一模·
29)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
“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
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这表明王韬( )
A.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
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C.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D.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
【考点】早期维新思想;
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说明王韬没有认识到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本质,即法在王上、议会是权力的中心,故A.C项错误;
王韬认为“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体现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
王韬主张保留君主,与卢梭思想不同,故D项错误。
【答案】B
维新思想
5.(2016·
山西高三第一次联考·
7)有文章指出,在历史上曾起过抗拒西方入侵作用的“传统的民族主义”到戊戌前后已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障碍。
而当时出现的一种重要思想理论则起到了“打破传统民族主义障碍,使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得以重新确定”的作用。
下列符合材料中的“重要思想理论”的是( )
A.扶清灭洋
B.进化论
C.中体西用
D.民主和科学
【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扶清灭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故A项错误;
进化论是维新派从西方引进的思想观念,与材料信息“起到了‘打破传统民族主义障碍,使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得以重新确定’的作用”相符,故B项正确;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提出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民主和科学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2016·
湖北黄石高三9月调研·
29)某著作中写道: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 )
A.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
B.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
C.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
D.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
【解析】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改革的鼻祖,其目的在于利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以减少顽固派的反对,推动维新变法,故A项正确;
康有为“尊孔”是为了维新,推行西方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关于借鉴西方的信息,故C项错误;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等信息表明,康有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革,不是仅仅为了立孔子权威,故D项错误。
【答案】A
7.(2016·
9)严复在1913年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
“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
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
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
”材料实际表达了( )
A.对物质文明的崇拜
B.对“国性民质”的质疑
C.对“西学”的全盘否定
D.对中华文明的重新肯定
【解析】题干中“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说明严复对物质文明持批判态度,故A项错误;
题干中“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说明严复认为“国性民质”十分重要,故B项错误;
题干中材料并未表现出严复对“西学”全盘否定,故C项错误;
题干中“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体现出了严复对中华文明的重新肯定,故D项正确。
8.(2016·
浙江嘉兴高三基础测试·
16)1895年严复指出:
“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标者何?
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由此可见,严复认同的“自强”路径有( )
①学习西方科技②推翻君主制度③提高国民素养④倡导民主科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考点】维新思想;
排列组合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中“标者何?
……练军实”表明学习西方科技,故①正确;
依据材料中“1895年严复”的信息可知,当时是戊戌维新兴起,而严复主张君主立宪制,故②错误;
依据材料内容“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说明要提高国民素养,故③正确;
注意“民主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9.(2016·
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9月质量监测·
6)严复认为宋代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今日变法如果不从根本上痛下功夫,必然会重蹈王安石的覆辙。
为此,严复提出的变法主张可能是( )
A.立宪法、改
B.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
C.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D.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解析】根据材料“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说明严复的变法主张是从民众角度提出的,立宪法、改_官制、定权限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
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是洋务派主张,故B项错误;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符合材料“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的信息,故C项正确;
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主张,故D项错误。
10.(2016·
湖南张家界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
10)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年,军机处章京陈炽在《庸书》中说“琉球、越南、缅甸,其亡不旋踵也;
日本,变法者也,而至今存也,强且富焉;
暹罗、朝鲜,欲变而末变者也,其势岌岌然如不终日。
”下列属于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
A.“商战”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解析】早期维新思想家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通过与外国列强进行“商战”挽救民族危机,与材料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
洋务运动时期主张“自强”、“求富”,希望挽救民族危机,与材料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力图改变中国被动落后的不利局面,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与材料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
梁启超作为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推动者,极力主张在清王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
_
11.(2016·
河南中原名校学术联盟高三复习前期摸底·
10)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
这是因为此书( )
A.否定了孔子圣人的地位
B.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
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
D.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
【解析】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说明几千年以来人们信奉的儒家思想不是孔子开始提出的思想,是后世不断修订的,并没有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相反地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故A项错误;
《新学伪经考》动摇了长期以来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也就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因此遭到他们的攻击,故B项正确;
在《新学伪经考》中并未直接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故C项错误;
《新学伪经考》主要是维新派进行理论性的宣传阶段,并没有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且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故D项错误。
12.(2016·
北京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
28)1912年5月7日梁启超发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指出:
“今虽新政治之始建,忙乎未有端倪也。
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物者既已拨去。
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
这表明梁启超当时( )
A.全面肯定维新变法纲领
B.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
C.反对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D.接受共和体制的现实
【解析】从材料“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可知梁启超认为在现行的制度下改良政治更为容易,A项不是材料内容的全面概括,故A项错误;
从“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物者既已拨去”可知,作者肯定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反映出作者不是全力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
材料中对推翻清政府持肯定态度,故不是反对暴力推翻清政府,故C项错误;
从“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可知,作者承认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政治变革会更加容易,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民主制度的接受,故D项正确。
13.(2016·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
9)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
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日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
这说明( )
A.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用性
B.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
D.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
【解析】与“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日立宪立宪”相符,故A项正确;
“今日立宪之声”,反映了社会舆论,但不等于“立宪运动”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
立宪运动是改革,而不是“民主革命运动”,故C项错误;
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的标志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与“1905年”不符,故D项错误。
14.(2016·
北京东城高三第一学期期中·
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
究其极,不无流弊。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主张( )
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解析】材料与中体西用无关,故A项错误;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体现了君主立宪制,故B项正确,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科学,故D项错误。
15.(2016·
6)康有为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两位重要历史人物。
他们思想主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 )
A.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解析】康有为、孙中山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A.B.D项错误;
康有为主张改良,孙中山主张革命,故C项正确。
16.(2016·
四川高三名校联盟测试一·
31)康有为将孔子形象从万世师表的“圣人”转化为开宗立派的“教主”,将儒学改造为孔教。
但并没有得到清政府及时人赞同。
A.清政府加紧了舆论控制
B.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
C.康有为未关照传统心理
D.康有为思想较为激进
【解析】清政府加紧了舆论控制缺乏足够的论据支持,故A项错误;
材料“将儒学改造为孔教。
但并没有得到清政府及时人赞同”可知康有为的激进主张并没有动摇入学的正统地位,故B项错误;
材料“康_有为将孔子形象从万世师表的“圣人”转化为开宗立派的“教主”,将儒学改造为孔教”可知康有为结合传统儒学及万世师表的“圣人”孔子,为维新变法制造法理依据,故C项错误;
材料“圣人”转化为开宗立派的“教主”,将儒学改造为孔教”康有为激进的利用传统儒学及孔子形象为变法制造合理依据,但是世人短时间难以接受,故D项正确。
17.(2016·
河南洛阳一模·
9)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
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
A.削弱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
C.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D.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解析】材料中是摧毁,不是削弱,故A项错误;
康有为维新思想并没有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
维新变法主要是否定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故C项正确;
康有为主要是改良思想,故D项错误。
18.(2016·
四川成都一模·
29)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晚清“西学东渐”中常见的现象。
下列著作中,最能体现该现象的是( )
A.《四洲志》
B.《天演论》
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
【解析】《四洲志》是清代中期的著作,没有体现以中学比附西学,故A项错误;
《天演论》是晚清时期全面翻译西方的著作,不符合题干中“以中学比附西学”的要求,故B项错误;
《孔子改制考》是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将中国儒家思想同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因而符合“以中学比附西学”的要求,故C项正确;
《文学革命论》是民国时期的著作,故D项错误。
19.(2016·
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
8)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
通过私人社团和常常是学术协会、阅读小组、共济会、宗教社团这种机构的核心,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
这些早期的公共领域逐渐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并且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转到了政治领域。
据此分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应始于( )
A.维新变法时期
B.清末“预备立宪”
C.辛亥革命前后
D.新文化运动期间
【解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始于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在维新运动发起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和成立强学会,与材料中“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通过私人社团和常常是学术协会、阅读小组、共济会、宗教社团这种机构的核心,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越来越转到了政治领域”相符,故A项正确;
1906年,
清廷宣布“预备立宪”,资产阶级改良派展开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立宪运动,与题中“应始于”不符,故B项错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前后与题中“应始于”不符,故C项错误;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题中“应始于”不符,故D项错误。
20.(2016·
四川达州一模·
30)梁启超《变法通议》说:
“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
……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
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此材料主要意在( )
A.推进中国法制改革
B.推进共和宪政建设
C.推动公民参政议政
D.广泛借鉴外国法律
【解析】材料“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
……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梁启超认为法律乃国家立国之根本,意在加速推进当时中国法制建设,故A项正确;
共和宪政建设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
公民参政议政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梁启超主张“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是为解决“定国之本也”的现实困局,故D项错误。
22.(2015·
广东佛山高二第一学期期末·
8)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维新派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 ),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括号内的内容是( )
A.变法,发展资本主义
B.革命,发展资本主义
C.变法,发展社会主义
D.革命,发展社会主义
【解析】维新派主张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发展资本主义,故A项正确;
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B项错误;
维新派是资产阶级派别,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
维新派主张改革,走资本主义道路,故D项错误。
23.(2016·
湖南株洲一模·
11)在光绪帝最后的书单中,有不少财政方面的书籍,如《经济通论》《理财新义》《欧洲财政史》等,这些书籍常常开篇即论公财与私财、皇室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区分。
这表明了( )
A.光绪帝力主君主立宪
B.财政人才的立宪梦想
C.清末新政侧重于财经
D.“实业救国”思潮的传播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光绪帝阅读的财政方面的书籍,无法体现其主张君主立宪,故A项错误;
从“这些书籍常常开篇即论公财与私财、皇室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区分”,可反映出书中内容强调了民众和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以君主为核心,具有君主立宪色彩,故B项正确;
清末新政出现于1901年,与光绪帝在位期间不符,故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兴办实业的内容,故D项错误。
24.(2016·
湖北宜昌一模·
32)谭嗣同《仁学》: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下列与材料思想相似的是( )
A.社会契约
B.民主共和
C.理性判断
D.三权分立
【解析】“共举一民为君”“而民择君也”“则且必可共废之”等反映出谭嗣同主张社会契约,故A项正确;
材料中谭嗣同主张保留君主制,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强调个人的分析力、判断力,与理性判断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的思想,没有涉及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25.(2016·
河南郑州一模·
20)维新派早期维新思想中的民权思想内涵并不丰富。
梁启超关于人民到底有哪些权利,并不能明确指出,平等、自由等皆是其在戊戌政变后才提出来的。
严复在变法期间影响最大的也只是《天演论》,宣传的是赫胥黎的进化论学说。
A.维新派并不宣传民权
B.维新派仍维护封建统治
C.西方启蒙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有限
D.西方民主思想还未传人
【解析】材料中“民权思想内涵并不丰富”不等于不宣传,故A项错误;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虽然“内涵并不丰富”“不能明确指出”,但非“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
材料中“平等、自由”来自于西方启蒙思想,但“内涵并不丰富”“不能明确指出”,故C项正确;
材料中“平等、自由”来自于西方启蒙思想,不是未传入,故D项错误。
26.(2016·
四川资阳二模·
28)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
赫胥黎原著直译文:
在生物界,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
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
因此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
严复译文(与上文对应):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
曰物竞,曰天择。
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
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以今日之见,严复译文( )
A.打上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
B.真实地反映了赫胥黎的原著
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D.阻碍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
【解析】赫胥黎主张生物界的自然选择,严复主张扩展到社会领域适者生存,体现了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烙印,故A项正确;
严复改变了赫胥黎的本意,故B项错误;
社会达尔文主义没有正确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故C项错误;
严复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故D项错误。
广东汕头高三期末·
29)甲午战后的“戊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是爱国救亡为目的的政治思想运动。
其影响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
B.全面颠覆了民族传统与守旧观念
C.有效促进了思想启蒙与救亡意识
D.深刻变革了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
新文化运动;
比较异同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甲午战后的“戊戌新文化运动”并不能沉重打击帝国主义,故A项错误;
甲午战后的“戊戌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面颠覆民族传统和守旧观念,故B项错误;
两场运动的最大意义是思想启蒙与救亡意识的觉醒,故C项正确;
两场制度都没有变革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故D项错误。
28.(2016·
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
6)“宗其理(指天演之术)而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帜其学曰‘群学(社会学)’。
‘群学’者何?
荀卿子有言: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
”(严复《原强》)这说明严复( )
A.利用传统文化介绍西方思想
B.认为进化论与儒学功能一致
C.提出西方思想源于中华文化
D.主张以救亡图存为首要任务
【解析】题干中“宗其理(指天演之术)而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帜其学曰‘群学(社会学)’。
……荀卿子有言:
”认为西方的天演进化论与荀子所提的观点相似,说明其利用传统文化介绍西方思想,故A项正确;
题干中并未提到进化论与儒学的功能一致,故B项错误;
题干中并未提到西方思想源于中华文化,故C项错误;
题干中并未提到救亡图存思想,故D项错误。
29.(2016·
湖北武昌高三元月调研·
27)梁启超曾说:
“海禁既开,外侮日亟,曾文正……创制造局首以翻译西书为第一义……同文馆及西士设教会于中国者,相继泽录,至今二十余年……故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
”这反映了当时( )
A.洋务运动超越封建改革范畴
B.民族觉醒促进变革意识发展
C.多读西书是宣传革命的手段
D.国人传统知识结构根本动摇
【解析】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一次自救运动,并未超越封建改革,故A项错误;
曾国藩翻译西书,意在挽救清王朝统治,“而梁启超所提倡的“自强”“自立”,意在宣扬维新思想,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说明随着西学的传入,变革意识在发展,故B项正确;
梁启超宣扬改良主义,所以他倡导的欲“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模拟 试题 分类 汇编 维新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