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程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882935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6.13KB
最新新课程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新课程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程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
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
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
拓展和加深
第三,在某些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9.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下列原则。
①正确处理
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
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③
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④
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⑤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⑥
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10.“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在于:
①
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②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关注的是
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⑤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1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它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
关注每一位学生。
②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③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2.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①
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3.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14.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15.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6.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17.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下列变化: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8.“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
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尊重有过错的学生;
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19.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①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0.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
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
方法和思维
同时也包括
价值和做人
21.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
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
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
三个阶段。
新课程理念知识测试题二
2.新课程中所提到的“三维目标”是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
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
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
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4.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②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④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5.新课程提出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如下:
(1)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①建立
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②重视采用
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
③将考试
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2)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①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
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
、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③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
“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①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②以学校评价为基础,
建立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
6.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②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③体现
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④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
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⑤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⑥评价主体多元化。
⑦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7.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应包括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
8.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
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新课程体系①强调培养学生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②强调培养学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③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文明卫生的习惯
⑤强调培养学生
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0.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
选修课程
,开设技术类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
为主。
积极试行
学分制管理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2.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
的变革。
1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目前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呢?
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
,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二是
校外的课程资源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
,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14.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
建立促进课程
不断发展
的评价体系。
15.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
①由传授者转化为
促进者。
②由管理者转化为
引导者
③由居高临下转向
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
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
“学习共同体”
16.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一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需要一些新的技能:
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②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
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17.在新课程中,新的学习方式带来一些挑战: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③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④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策略将发生下列变化:
①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③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④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⑤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
“走进新课程”复习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4.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6.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7.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8.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1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走进新课程》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
10、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
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1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 D.赫尔巴特
1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D.加涅
1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
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 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18.在“对话?
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1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2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2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
2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
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2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2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2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26、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7、(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
28、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
C、综合化
29、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
30、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
31、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2、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
(2)实践与思考;
(3)民主化;
(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33、(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4、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
(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3)多元智能理论;
35、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36、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37、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38、(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9、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4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A)
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④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
41、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A\B\C)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42、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A\B\C)
A.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B.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C.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3、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B)
A.国家统一管理课程
B.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C.学校自主管理课程
44、下列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A\B\C)
A.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B.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C.信息化课程资源
4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A\B)
A.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B.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C.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
46、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A\B\C)
A.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
B.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C.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47、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A\B\C)
A.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B.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C.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8.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B\C)考试、选拔方式。
A.学生自由选择
B.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
C.综合评价的
49..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A\B\C)
A.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
B.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C.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50、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新课程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