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德育.ppt
- 文档编号:1886704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PPT
- 页数:52
- 大小:5.18MB
第六章德育.ppt
《第六章德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德育.ppt(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学校德育第一节第一节德育的概述德育的概述一、德育定义一、德育定义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二、德育的意义
(一)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一)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目标三、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概念
(一)德育目标概念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现代德育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
(二)德育目标特征
(二)德育目标特征历史性;社会性;价值性。
四、德育内容四、德育内容
(一)德育内容的概念
(一)德育内容的概念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二)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
(二)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1.德育目标德育目标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4.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三)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三)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根据20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民主法纪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节第二节德育过程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在德育目标指导下,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将德育内容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教育者所期望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本质
(一)德育过程的结构
(一)德育过程的结构1、教育者及其活动、教育者及其活动2、受教育者及其活动、受教育者及其活动3、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二)德育过程的本质1、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发生的心理与行为的互动过程。
2、促进受教育者品德的发展与完善是其出发点。
实现受教育者道德的社会化是德育过程运行机制的连接点。
德育过程是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统一。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2、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现有的道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3、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自身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三节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育原则一、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客观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目标和德育客观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导向性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1、含义: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坚持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要求教育者坚定不移地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结合起来。
(2)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把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做一个方向正确、言行一致的人。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1、含义:
、含义:
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据学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思想状况,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思想状况,提出不同层次和程度的教育要求,选择提出不同层次和程度的教育要求,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有的放矢,因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材施教。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第一,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第二,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掌握其第二,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掌握其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
(三)知行统一原则(三)知行统一原则1、含义:
、含义:
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教育,提高道行系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实际锻德认识水平,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实际锻炼,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炼,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第一,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第二,强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第二,强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第三,全面评价学生的行为。
第三,全面评价学生的行为。
第四,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第四,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的原则1、含义、含义:
指教师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
指教师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通过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通过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教育个人,又要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个人,又要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与发展,把教育集体与教育个体辩证形成与发展,把教育集体与教育个体辩证统一起来统一起来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教育培养好集体。
第一,教育培养好集体。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第三,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第三,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教育结合起来。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含义: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进行正面引导,以说服教育为主,又要有强制性的纪律约束,督促其严格执行。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2)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引导学生,注意培养后进生转变的典型。
(3)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含义:
、含义:
指在德育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指在德育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其积极因素,克服和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其积极因素,克服和转化消极因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转化消极因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
第一,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
第二,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第二,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极因素。
第三,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地进行思想斗争。
第三,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地进行思想斗争。
(七)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七)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1、含义:
、含义: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关怀和爱护学生,又要对尊重、信任、关怀和爱护学生,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提出严格的要求。
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提出严格的要求。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尊重信任学生,激发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第一,尊重信任学生,激发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和上进心。
第二,宽严适度,严而有格。
第二,宽严适度,严而有格。
第三,形成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第三,形成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八)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八)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含义:
、含义: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应有目的,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有计划地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和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和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有序进行。
后连贯,有序进行。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学校内的影响要一致。
第一,学校内的影响要一致。
第二,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第二,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第三,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结合起来。
第三,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结合起来。
二、德育途径二、德育途径
(一)道德课程
(二)渗透在学科教育中的道德影响(三)校内外组织及其活动三、德育方法三、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师生在德育过程中为实现一定德育目标而灵活采用的、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一)语言说理法
(一)语言说理法语言说理法是主要运用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以提语言说理法是主要运用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方法。
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方法。
说服教育的主要形式有:
说服教育的主要形式有:
1、讲解与报告;、讲解与报告;2、谈话与讨论;、谈话与讨论;3、指导阅读;、指导阅读;
(二)形象感染法
(二)形象感染法主要通过事实、典型人物、情境等直观形象主要通过事实、典型人物、情境等直观形象向学生进行说理、引导和感化,以使学生获得向学生进行说理、引导和感化,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道德体验、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健康直接的道德体验、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健康的品德情感的德育方法。
的品德情感的德育方法。
1、参观访问、参观访问2、榜样示范、榜样示范3、情感陶冶、情感陶冶(三)实践锻炼法(三)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受到实际锻炼,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受到实际锻炼,培养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培养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常规训练法常规训练法活动锻炼法活动锻炼法(四)品德评价法(四)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是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
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
品德评价三种方式:
品德评价三种方式:
表扬奖励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批评惩罚操行评定操行评定(五)自我教育法(五)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影响下,学生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影响下,学生主动提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主动提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行自觉的思想提高和行为转化的方法。
行自觉的思想提高和行为转化的方法。
指导学生自我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指导学生自我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
(2)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
(4)拟定和执行自我教育计划。
)拟定和执行自我教育计划。
第四节第四节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指包括一定观点和理论,一系德育模式是指包括一定观点和理论,一系列原则、策略方法和途径的德育实施体系。
列原则、策略方法和途径的德育实施体系。
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皮亚杰皮亚杰、科尔伯格科尔伯格
(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基本德育观1、了解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使其道德向更高阶段发展。
2、用“道德两难法”引发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
3、发挥道德生活情境和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
4、不能用权威向儿童灌输道德观念。
(二)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1、道德两难问题设计运用
(1)道德两难问题必须涉及两条不能兼顾的道德规范。
(2)道德两难问题可以虚构,也可以是事实。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认为,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个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德育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