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845482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1.17KB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及课时分配
课时合计
讲课
实验
实践
1
绪论
2-4
第一章
6
5-8
第二章
8
9
第三章
10-11
第四章
4
12
第五章
13-14
第六章
15-16
第七章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媒介文化与社会生活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
1.掌握媒介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2.了解媒介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3.了解媒介文化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1.媒介与媒介社会
2.媒介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3.媒介文化的特征
4.媒介文化的社会功能
本章重点、难点:
1.媒介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2.媒介文化的社会功能
本章参考文献:
1.陈默,《媒介文化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2.(英)尼克·
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13年12月。
本章思考题:
1.简述媒介文化的定义。
2.简述媒介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媒介与媒介社会
一、社会环境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一)社会环境决定大众媒介的制度
(二)社会环境决定大众媒介的发展水平
(三)社会环境决定大众媒介的职业理念和经营方式
二、媒介传播活动的构成
(一)传播者
(二)传播媒体
(三)传播内容
(四)受众
(五)传播效果
三、媒介活动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相互作用
(二)相互调节
第二节媒介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一、媒介文化的定义
(一)媒介文化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
二、媒介文化的特征
(一)技术性
(二)商业性
(三)娱乐性
(四)模式化与机械复制
第三节媒介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媒介文化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
二、媒介文化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但其发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
第二章影视文化与社会生活
1.掌握大众意识形态
2.了解电影、电视的媒介社会学评价层面。
1.中西影视发展概述
2.影视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1.影视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1.(美)詹姆斯·
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传播》,商务印书馆,2012年12月。
2.刘彤、杨嫦君,《影视文化生态与传播范式:
现象、案例与思考》,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
1.理解好莱坞与文化帝国主义
2.理解肥皂剧所包含的大众意识形态
第一节中西影视发展概述
一、电影发展简史
(一)西方电影发展脉络
(二)中国电影发展脉络
(三)蒙太奇
二、电视发展简史
(一)西方电视发展脉络
(二)中国电视发展脉络
三、影视媒介文化的特征
(一)综合性
(二)类型化
(三)电视的日常生活性
第二节好莱坞模式与电影产业
一、好莱坞的电影发展简史
二、好莱坞的制片制度
(一)大制片厂制
(二)明星制
(三)对市场的密切关注
三、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
(一)西部片
(二)歌舞片
(三)强盗片
(四)科幻片
四、好莱坞与文化帝国主义
(一)文化帝国主义
(二)媒介帝国主义
(三)好莱坞的文化输出与媒介帝国主义
第三节肥皂剧的大众意识形态
一、肥皂剧
(一)文本特点
(二)制作流程
二、肥皂剧与大众意识形态
(一)贴近日常生活
(二)女权主义与父权制意识形态
(三)接受心理
第三章流行小说与社会生活
1.掌握流行小说的基础知识
2.掌握流行小说的媒介社会学评价层面。
1.流行小说概述
2.言情小说与社会生活
3.武侠小说经典化
1.武侠小说与中国人的江湖情结
1.向荣,《消费社会与当代小说的文化变奏》,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2.孔庆东,《江湖·
侠客·
情》,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1.以金庸作品为例,评说中国人的江湖情结。
第一节流行小说概述
一、中国流行小说发展脉络
二、西方流行小说发展脉络
第二节言情小说
一、浪漫小说与言情小说
二、言情小说的创作法则
(一)环境:
真空与现实的交错
(二)情结:
模式化与曲折性
三、言情小说的意识形态
(一)女权主义:
复制父权制
(二)拉德韦:
抵抗父权制
第三节武侠小说
一、武侠小说简史
二、武侠江湖的构成要素及组合
(一)武
(二)侠
(三)情
(四)武侠的江湖世界
第四章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
1.掌握流行音乐的基础知识
2.掌握流行音乐的媒介社会学评价层面。
1.流行音乐与消费主义
1.陈倩,《西方流行音乐发展概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
2.托尔格,《流行音乐》,商务印书馆,1997年9月。
1.分析流行音乐在现代消费社会的特点
2.自选某一位流行歌星或某一流行音乐乐队做具体分析,研究其流行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第一节流行音乐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和城市化的兴起以及大众传播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音乐形式,它具有通俗性、娱乐性、商业化等大众文化的一般特点。
二、资方流行音乐简史
(一)爵士乐
(二)摇滚乐
(三)乡村音乐
(四)其它流行音乐
三、中国流行音乐简史
(一)20世纪20年代末—40年代
(二)20世纪70年代末—
第二节流行音乐与消费主义
一、MTV:
视觉拼贴
(一)视觉拼贴:
意义的放弃或丧失
(二)声画配合:
意义增殖的可能
二、演唱会
(一)形体
(二)服装
(三)行为姿态
(四)舞台效果
第五章网络文化与社会生活
1.掌握网络文化的基础知识
2.掌握网络文化的媒介社会学评价层面。
1.互联网的发展与网络社会的崛起
2.网络文化与公共领域
1.网络文化与公共领域
1.郭良,《网络创世纪:
从阿帕网到互联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刘文富,《网络政治:
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
1.结合“虚拟社区”和“虚拟身份”的概念思考互联网在社会层面和个人身份层面的重要后果。
2.讨论网络狂欢的力量来自何处,是出于网络自身的自由,还是媒介文化的本性,还是后现代状态下所有文化的共同特征。
第一节互联网的发展与网络社会的崛起
一、互联网的历史
(一)阿帕网
(二)网络浏览器与互联网的兴衰
二、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一)人与人的互联
(二)作为交流工具的互联网
(三)开放性及其挑战
三、网络社会的崛起
第二节网络与公共领域
一、公共领域与当代民主
(一)公共领域的定义
(二)政治自由的关键在于存在一个积极主动的市民社会
二、互联网空间
(一)大众媒体的商业化、与政治集团的联系,以及权力的严重不均窒息了公共领域的活力。
(二)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互联网文化给公共领域的复活带来了希望。
三、各种批评观点
(一)互联网是一种技术,技术本身是不会完成公共领域的恢复的。
(二)数字鸿沟
(三)公民利用互联网取得民主,最后结果取决于公民和政府的力量博弈。
第六章广告文化与社会生活
1.了解广告文化的基础知识。
2.掌握广告文化的媒介社会学分析层面。
1.广告文化发展简史。
2.广告创造意义。
3.广告文化背后的权利与意识形态
1.广告如何创造意义
1.迈克·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2.苏特·
杰哈利,《广告符码:
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简要阐述广告的发展与大众传播技术的关系
2.自选案例,分析广告中的意识形态是如何作为一种“虚假意识”存在的。
第一节广告简史
一、广告的基础知识
(一)广告的定义
(二)广义的广告与侠义的广告
二、广告简史
(一)古代广告
(二)近代广告
第二节广告如何制造意义
一、虚假需要与异化
(一)广告是生产商从来为销售产品制造出足够的消费市场的一种武器。
(二)虚拟需要
二、符号价值
(一)符号价值是在品牌有形资产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无形资产价值。
(二)认识通过符号的中介来把握世界。
(三)广告合理化的即是4在于广告的符号意义。
三、作为拜物教的当代广告
(一)拜物教fetishism
(二)广告的力量源于商品的生产过程被掩盖而带来的意义缺失。
第三节广告文化背后的权利与意识形态
一、广告的双重言说
(一)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
(二)广告主的运作是把商业利益扮演成公共利益
二、性别
(一)性别是广告最常用的符码
(二)广告迎合文化中的一些陈腐观念和不平等权利关系,制造各种幸福生活的谎言和神话。
三、阶层区分
(一)广告从以产品中心到以情境为中心,从强调产品功能到强调产品所包含的社会意义都与消费社会的到来有关。
(二)广告对消费伦理的宣传和对身份、地位、阶层意识的依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社会和道德问题。
第七章视觉文化与社会生活
1.了解视觉文化的基础知识
2.了解视觉文化的媒介社会学分析层面
1.视觉文化的定义
2.视觉的政治
3.视觉的消费
1.视觉的消费
1.马尔科姆·
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
2.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
视觉文化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理解视觉消费的各种因素。
2.搜集某一方面的视觉文化现象,比如关于网络自拍照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节视觉文化
一、视觉文化的定义
(一)强调图像、语言的二元结构
(二)偏重历史的构建
(三)着意于符号表意实践
二、视觉文化研究的路径
(一)美学研究路径
(二)历史研究路径
(三)社会学研究路径
第二节视觉的政治
一、看的方式
(一)瞥视
(二)凝视
(三)扫视
(四)瞟
二、福柯的全景式凝视
三、性别凝视
四、“男色”消费
第三节视觉的消费
一、视觉、消费与炫耀性消费
二、视觉快感与大众欲望
三、视觉争夺与注意力经济
四、视觉文化的霸权
五、实验、实践内容无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要求:
侧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媒介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20%)和期末考核(80%)构成,都以百分制计算,总成绩不超过100分。
平时考核由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期中小组讨论专题组成。
期末考试采取实际操作,以对指定的媒介文化与社会生活相关现象的评价分析文字为考核形式。
七、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英)尼克·
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13年,标准书号:
8。
《媒介社会学:
信息化时代媒介现象的社会学解读》,张宁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标准书号:
2。
八、说明
本大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新兴的科学方法论,力图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体系,较准确、全面地概括媒介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期望能较好地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反映媒介文化与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必需和最重要的内容;
2.结构科学,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中外媒介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最新理论趋势和发展潮流;
3.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方法技术相结合;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体现媒介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应用学科性质。
本大纲供全校本科生选修通识选修课使用。
同时,由于本大纲所列内容属于媒介文化与社会生活中最必要、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知识,也可供其他专业根据培养要求和课程性质,予以使用。
大纲制定人:
(课程组负责人)苏新力
大纲审定人:
教研室主任:
教学院长(主任):
制定日期:
2018年10月10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南 财经政法大学 课程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