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832136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70.76KB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出
A.纸币方便了商品交换B.官商勾结牟取暴利
C.流通支付手段发展D.货币形式多样化
4.清代学者阮元在杭州开书院,不尊孔孟,而专祀许慎、郑玄等人,事经史之学,并旁及小学、天文、地理、算法等。
可见其
A.发展了宋明理学的认识论B.强调了儒学经世致用精神
C.促进了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D.萌生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5.对于清廷上谕中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传统解释是“一定要把‘中华之物力’,有多少就拿出多少来,巴结这些武装占领了首都的‘与国”’。
当今学者指出,针对庚子赔款的谈判,从上下文看,上谕是要谈判大臣“以最小的代价,以尽可能少的‘中华之物力’,来‘结与国之欢心”’。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不同时代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截然不同
B.后者否定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说法
C.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情境,无法认识历史真相
D.历史阐释应以充分占有和解读史料为基础
6.顾颉刚在《悼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说:
“有一天我去取北大《日刊》,哪知早已被同学们一抢而光,原来这天报上登着这些女同学的名字,大家要先睹为快呢!
”这种现象反映出北大
A.汇聚了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B.开始以女子为主要招生对象
C.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传统的学校D.办学宗旨突破工封建旧道德
7.张之洞曾提出:
“铁路之设,有形之利在商,无形之利在国;
有限之利在路商,无限之利在四民。
运费栈租,此有形有限之利也,征兵、转饷、通商、惠工、畅土货、出矿产、增课税、省差徭、广学识、开风气、速政令、去壅蔽,此无形无限之利也。
”其观点可概括为
A.大规模建设铁路有利亦有弊B.铁路是促进社会转型的关键
C.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转向铁路D.铁路建设是社会变革的前奏
8.1930年,中共曾规定“没收王公寺庙的牲畜归牧民分配”。
几年后,这一规定被调整为“已经没收分配者,其地权即为分得土地人所有;
未经没收分配者,其地权仍属于原业主所有”。
这一变化
A.是对错误宗教政策的否定B.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演化的产物
C.是新形势下对旧势力的妥协D.是宗教禁锢向宗教自由政策的转变
9.1919年,孙中山致信时任粤军第二军前敌总指挥的蒋介石,“我所求者,惟期主义,政策与我一致,即我所谓服从我三十年来之共和主义”。
“兄性刚而疾俗过甚,故常龃龌难合。
然为党员重大之责任,则勉强牺牲所见降格。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A.孙中山对蒋介石阳奉阴违不满B.孙中山始终倡导实行共和政治
C.国民革命在当时已经埋下隐患D.国民党内出现严重的理论分歧
10.观察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南京国民政府1937~1949年货币发行量(单位:
亿法币)
A.实行货币贬值政策后出口大增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日趋恶化D.这是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主要原因
11.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
“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这种代表组成
A.说明旧的阶级结构已被新的阶级结构取代
B.为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奠定了基础
C.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基本建立
D.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
12.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学者指出,“在斯大林与麦卡锡(美国参议员,反共代表)之间,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
在该学者看来,“明智”的选择是
A.坚持独立自主B.加强与美苏的联系
C.联合反霸D.倡导和平共处
13.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中国正式决定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建立1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5年3月,正式动工兴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一发展趋势表明
A.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B.改革开放向多层次、宽领域方面发展
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逐渐清晰D.特殊经济区域成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14.1892年,宋恕首先提出“易西服”的主张,“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结果他遭到猛烈批驳,“莫不掩耳而走,怒目而骂,以为背谬已极,名教罪人”。
这一“结果”出现的社会根源是
A.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强烈抵制B.国人未区分西方文明与侵略
C.礼法尊严的传统根深蒂固D.西服流行损害了顽固派利益
15.“文革”时期,文艺作品《金光大道》被要求进行诸多修改,如抗美援朝部分的小标题《堵挡》改为《阻击》、《让房》改为《让房破阴谋》。
这些改动
A.说明文艺创作遭遇严冬而萧条B.说明文艺作品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C.与当时国家发展环境基本一致D.说明政治斗争扼杀了文艺作品创新
16.为适应战争需要,古代雅典政府向公民征收战争税。
下表是战争背景下雅典政府的战争税征收情况。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面临瓦解的威胁B.雅典逐渐走出战争的威胁
C.雅典人的战争税税负不断减轻D.雅典民主制推动了经济发展
17.英国有着悠久的议会传统,但有学者却不认同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确立了近代代议制民主。
该学者这种判断的标准应是
A.议员是否具有阶级性B.议会是否成为国家机关
C.议会是否以人民主权为宗旨D.议员是不是底层民众的代表
18.马丁·
路德的职业理论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侍奉上帝,事关灵魂的救赎,必须全力做好。
信仰与工作结合,形成一种工作崇拜”。
这种理论
A.加速了德意志统一的步伐B.有利于近代德国工业的崛起
C.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D.动摇了神学世界观的统治地位
19.“在非洲,仅在沿海地区有一些奴隶贸易站;
在印度,欧洲人也被限制在沿海少数几个贸易站,实际上还没有开始影响辽阔的内地;
在东亚,尽管西方人要求进一步交往,但还是被严格限制在广东和九州。
”这种状况表明
A.麦哲伦尚未实现环球航行B.西方工业革命已完成
C.世界政治格局尚未根本改变D.亚洲国家开始崛起
20.19世纪初,蒸汽机热效率不到8%,而人们对蒸汽机的研究主要从蒸汽机的实用性、安全性和燃料的经济性等方面来判断它的优劣。
可见当时
A.工业科技有了较大的发展B.应用技术需要科学理论的突破
C。
蒸汽机尚不能广泛应用D.生产对动力来源提出革命性要求
21.“闻是日会堂公议,出示逐散巴里各乡民勇;
又各营派兵四万,携带火器,前往(巴黎城内)比述梦(梭蒙高地)、纲马山下(蒙马特尔)。
拟取回大炮四百余门……官兵到时,乡勇阻其前进。
将军出令施放火器,众兵……倒戈相向。
”这一史料反映出巴黎公社革命
A.是工农对资本家的斗争B.得到了部分士兵的同情
C.得到旧军队的大力支持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22.下表反映了苏联集体农庄的形成过程。
对表格所包含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集体化高潮也是其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时期
B.该统计资料明显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四项指标说明苏联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隐患
D.苏联千业化过程中对农民的掠夺过于严重
23.1946年9月,苏联驻美大使在报告中写道:
“美国鼓吹的对苏联采取‘强硬路线’的政策,是目前通往大国合作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这一表述
A.把导致关系紧张的责任方认定为美国
B.有力地回击了美国实施的全面“冷战”政策
C.旨在遏制苏联和东欧势力的扩张
D.体现了美国加强对欧洲的政治控制
24.下面是某次国际会议参会国(图中深色
阴影部分)分布图。
这次会议
A.讨论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
问题
B.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开辟了道路
C.是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开端
D.为以后的“美苏对峙”奠定了基础
25.下面是据WTO《2006年世界贸易报告》整理而成的2005年、2006年世界进口贸易分布图。
该图反映出
A.亚洲已经逐步成为全球贸易新的中心B.非关税性壁垒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C.进口贸易总量与贸易自由度成正相关D.取消贸易壁垒拉大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0分。
其中第26~28题为必考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35分;
第29~32题为选考题,每小题15分,考生可根据要求选做其中一道,共1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谈到中国文明时,不时地与世界其他各地的文明相比照。
如他将秦统一中国的情形与马其顿统一希腊各城邦相比较,将汉帝国与当时的罗马帝同相比较。
在将东汉灭亡(公元3世纪)后的中国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5世纪)后的西欧相比较时,他得出结论,“随后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
但是,他同时还认为,“这种稳定既是好事,又是坏事”。
真正使学者们静下心来研究中西方封建社会比较问题的时机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这一时期,许多学术界的大家都参与了讨论,中西比较方面的论著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相当的深度。
如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古代东方社会的特点、奴隶制和封建制的标准、封建社会形成的条件和途径等问题上,各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然而,探讨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资本主义萌芽迟迟得不到发展”的框架下进行。
——摘编自李泉、赵世瑜《中国通史教程:
古代卷》等
材料二在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周谷城认为,“部分与全局,同在而有别,有别而同在;
部分不能不影响全局,但全局终必决定部分”。
“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约着:
既不是空洞的‘一’,也不是弥漫的‘多’。
”——摘编自《周谷城与中外历史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9世纪时)中国社会“稳定”又是“坏事”的依据,并分析当时“中西方封建社会比较”的研究时机“真正”出现的历史背景。
(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周谷城的观点。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说理充分,表达清楚)(4分)
27.法律是促进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法律移植和继承是各国法律发展的重要途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万民法的规范属于实体法律规范,并不是现代国际私法大多适用的冲突规范(法律适用规范),因而不是现代意义的国际私法。
但我们在罗马法中已经寻求到了一些冲突解决方式,并被现代国际私法所发展和沿用。
——摘编自《国际私法和古罗马万民法的法学意义统一性》
材料二日本明治三年颁布的《新律纲领》“系以中国之唐、明律为蓝本”,朝鲜半岛从三国时代就开始受到中国律令的影响,《高丽史·
刑法志》记载:
“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乎唐。
至于刑法,亦采唐律,参酌时宜而用之。
”越南的李、陈、黎、阮朝的典章制度大都取法于中国,其条目与中国唐、明、清法律大部分相同。
——摘编自[日]桑原口藏《中国法制史论丛》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里的影响定义为对外国国家制度的形成、法律原则及法律理论的发展所起的因果性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在绝大部分时候是比较积极的。
美国宪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对其他普通法国家的示范作用。
例如拉丁美洲等国家自独立开始对美国法律制度的广泛借鉴,如联邦制、总统制、司法审查等都在这里复制。
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深受美国宪法的影响。
——《美国宪法对美国及世界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万民法不是“现代意义的国际私法”?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日本、朝鲜和越南会大量借鉴中国唐、明、清时期的法律?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在哪些方面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法律观念和制度的地域性特别强,它依赖于一种久远的文化传统,植根于一套模式化的社会结构之中。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阐述法律移植和继承的基本原则。
(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以下是1930年一位英国政要草拟的应对经济危机的策划案(摘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策划案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12分)
2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土地兼并,可以说是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
解决得好,其他社会问题就会比较容易地得到处理;
解决得不好,甚至会危及政权的稳定。
董仲舒认识到土地兼并的危害之大,他在前人思索的基础上,提出了“限民名田”思想。
他说:
“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然后可善治也。
”
寥寥数语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其“限民名田”思想中蕴含着精深的儒学思想。
正是因为“限民名田”中蕴含了这些思想,限田论才能够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徐伟《董仲舒“限民名田”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董仲舒“限民名田”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直接目标。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董仲舒的“限民名田”思想。
(8分)
30.(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912年1月28日,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正式成立。
各省参议员到会者40余人,其中革命派占3/4以上,会议推举同盟会会员林森为参议院议长,陈陶遗为副议长(旋即辞职,王正廷继任);
设全院委员会、常任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分别负责审查有关事件。
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案,其中最重要的是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2月,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袁世凯拒绝南下,参议院又被迫同意袁在北京就职,放弃了原来建都南京的主张,并于4月5日决议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南京临时参议院也同时北迁,并改组为北京临时参议院。
(1)根据材料,指出南京临时参议院的性质并说明依据。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历史影响。
(9分)
31.(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
“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战争宣言中虚伪地说他“做了一切努力来促进和平谈判”,只是由于德国突然向俄国宣战,才不得已卷入战争。
立宪民主党人米留可夫在杜马配合沙皇的宣言,声称:
“我们必须集中一切力量保护我们的国家免受外国仇敌的侵略……为欧洲和斯拉夫民族不受日耳曼人统治而斗争。
”狂热鼓吹世界政策的德皇威廉二世竟说:
“我们并未受征服欲的驱使”,德国所进行的是一场“防御战争”。
首相贝特曼·
霍尔维格公然为德国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进行辩护,而这种辩护又得到了93名德国著名知识分子的呼应。
他们在宣言中强词夺理地说:
“如果我们没有在比利时先下手,那就等于自杀。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
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官员关于一战爆发原因的观点,并简析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爆发后俄、德两国态度的共同之处。
32.(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纪念曼德拉,因为他是改变历史的少数伟人之一。
曼德拉主导了通过非暴力方式实现南非种族和解的全过程,拔除了全球最后一个公开的种族隔离堡垒。
纪念曼德拉,还因为他在执政生涯中体现出的权力观。
曼德拉治下的南非同样经历了转型期社会的所有冲突:
经济不振、犯罪率飙升、潜在种族篱笆难以打破。
当人们不再视曼德拉为神明之时,曼德拉却表示心感宽慰。
同时,他对自己在新南非政治格局过于重要的位置也时时感到怵惕,在任期届满后,曼德拉全身而退。
此后,他刻意削弱自己身上的政治符号,对权力毫不恋栈。
曼德拉及其支持者在种族废墟基础上,将南非初步建设成一个族群合作的社会,其难度可想而知。
曼德拉告诉我们,基于人道主义的宽容和解,是最有效的办法。
新南非成功地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形象,提升了南非的国家品牌。
如今,南非已是金砖国家组织成员和非洲大陆的旗帜。
曼德拉留下的精神遗产中,或许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如何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国家利益的同时,减少机会成本。
——摘编自徐立凡《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曼德拉》
(1)根据材料指出,为建设新南非,曼德拉是怎样做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纪念曼德拉的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 中原 名校 豫南九校高三 一轮 复习 质量 检测 历史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