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遂宁资阳雅安广元眉山六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816391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90.87KB
四川省广安遂宁资阳雅安广元眉山六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四川省广安遂宁资阳雅安广元眉山六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遂宁资阳雅安广元眉山六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生化反应,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联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详解】A.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A错误;
B.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水,B错误;
C.有氧呼吸产生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
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在水解时会消耗水,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水的存在形式以及生理功能,识记各个生理过程进行的具体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有关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通过催化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增加机体产热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明显降低
C.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甲状腺影响其分泌
D.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补充甲状腺激素可以直接口服
【答案】D
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详解】A.激素的作用是调节,有催化作用的是酶,A错误;
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错误;
C.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甲状腺,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不会被消化酶分解,所以可以直接口服,D正确。
故选D。
【点睛】主要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相关知识需要识记。
4.下列与基因表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能将DNA的双链解开成单链
B.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向DNA时由宿主细胞提供酶
C.当tRNA与mRNA的终止密码配对时翻译过程就停止
D.线粒体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答案】A
转录、翻译的比较:
转录
翻译
时间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U、T-A、C-G、G-C
A-U、U-A、C-G、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详解】A.转录时,RNA聚合酶结合到DNA分子上将DNA分子解开螺旋,A正确;
B.细胞本身不含逆转录酶,所以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向DNA时由病毒自身所带的逆转录酶催化,B错误;
C.终止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与其配对,C错误;
D.线粒体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性状,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特别是翻译终止的条件。
5.下图是真核细胞中部分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关于这些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中没有结构①,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B.蓝藻无结构②,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由细胞呼吸提供ATP
C.结构③能储存遗传信息,无结构③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D.结构①②③中均含DNA,都能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中
分析图解:
图中①是线粒体,②是叶绿体,③是细胞核。
1、线粒体:
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
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
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结构①线粒体,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蓝藻无结构②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由光能提供能量,B错误;
C.结构③细胞核能储存遗传信息,无结构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但没有细胞核,C错误;
D.图中①是线粒体,②是叶绿体,③是细胞核,①②③中均含DNA,都能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中,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能够明确图中数字编号指代名称;
识记线粒体、叶绿体的分布和功能;
识记原核细胞的特点;
识记细胞核的分布;
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
6.研究发现大豆种皮有黄色(俗称黄豆)和黑色(俗称黑豆)两种表现型,若用黄豆与黑豆杂交,F1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F2表现为1/4黄豆、1/2花脸豆、1/4黑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大豆种皮颜色的黄色由显性基因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控制
B
F1种皮细胞基因相同,但不同种皮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C.F2大豆种皮颜色的表现型及比例,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将花脸豆与黄豆进行杂交,子代出现纯合花脸豆的概率是1/2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用纯合黄豆与纯合黑豆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花脸豆,F2表现为1/4黄豆、1/2花脸豆、1/4黑豆,符合1:
2:
1的比例,说明该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花脸豆全是杂合子。
【详解】A.由于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说明黄色和黑色都表达,因而没有显隐性之分,A错误;
B.镶嵌显性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个体发育过程中黄色基因和黑色基因在不同部位选择性表达,B正确;
C.花脸豆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将花脸豆与黄豆进行杂交,花脸豆全为杂合子,子代出现纯合花脸豆的概率是0,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根据题干信息得出这对基因是共显性的关系,而花脸豆是杂合子。
7.下图曲线表示不同光质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不变)。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结束后,转变成____。
据图分析,该植物在黄光条件下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依据是___。
在CO2浓度相同时,白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原因是_____。
(2)如果向培养植物的温室内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后杀死该植物,提取细胞中的产物分析发现,短时间内CO2就已经转化为多种不同的化合物。
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物质,请写出实验的设计思路:
____.
【答案】
(1).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能(3).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在增大(4).白光中含有多种波长的光,光合色素能从中捕获更多的光能(5).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后进行检测,当只检测到一种含14C的物质时,该物质就是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
1、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和CO2浓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
2、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其他波长的光吸收相对较少。
【详解】
(1)叶绿体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由图可知,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在增大,故该植物在黄光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
在CO2浓度相同时,白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原因是白光中含有多种波长的光,光合色素能从中捕获更多的光能。
(2)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的本质,需要通过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分组实验,当只检测到一种含14C的转化物时,说明该物质是二氧化碳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结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考查,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识记、熟记教材中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有助于该题实验的设计。
8.棉花栽培中,适时打顶(去顶芽)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但打顶后的棉株叶片在花铃后期会出现早衰,进而影响棉花产量。
为探究打顶后棉叶出现早衰的原因,科研人员在花铃后期检测了不打顶、打顶、打顶+NAA(打顶后立即用适宜浓度的NAA溶液处理)三组棉株叶片内相关激素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l)不打顶的棉花植株会出现明显的顶端优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的特点。
打顶能提高棉花产量的原因是____。
(2)据图分析,打顶后棉株叶片出现早衰的原因是____。
请据此研究结果,提出提高棉花产量的措施:
____。
【答案】
(1).两重性
(2).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使棉株多开花多结果(3).脱落酸的含量上升(4).适时打顶,同时补充适量NAA抑制叶片早衰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
2.脱落酸: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1)顶端优势指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
顶芽浓度低,优先生长。
故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打顶能提高棉花产量的原因是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使棉株多开花多结果。
(2)据图分析,叶片出现早衰现象的原因是脱落酸的含量上升,促进叶片脱落;
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棉株需要适时打顶,同时补充适量NAA素更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点睛】本题考查与植物激素相关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9.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
右图是MND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
(l)据图判断,谷氨酸是____(填“兴奋”或“抑制”)型神经递质。
图中突触后膜上NMDA的作用是____。
(2)MND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问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最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吸水破裂,据图推测突触后神经元吸水破裂的原因是____。
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渐冻人”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答出三点)。
【答案】
(1).兴奋
(2).识别谷氨酸、运输Na+(3).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内渗透压升高(4).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
突触的结构: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
(1)因为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所以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
从图中看出NMDA可以识别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同时蛋白质通道打开,将Na+运入细胞。
(2)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成Na+过度内流,造成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
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
【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从图中分析出得病的原因,在结合突触结构解决问题。
10.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株和绿株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育种工作者用紫外线照射某一纯合紫株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F1代有紫株679株,绿株1株(甲)。
针对F1代产生绿株甲的原因,有人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
基因突变;
假没二:
含有基因D的片段缺失(注:
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的个体死亡)。
(1)该植株颜色性状中,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是____。
F1代紫株会产生两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原因是____。
(2)若假设一成立,则这种变异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____。
若假没二成立,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绿株甲花粉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得到验证,原因是该时期会发生____,这种染色体行为便于将异常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进行比较。
(3)若要用杂交实验证明假设一和假设二谁成立,可将绿株甲与F1紫株杂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再将子二代植株都进行自交,统计子三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三代____,则假设一成立;
若子三代____,则假设二成立。
【答案】
(1).紫株
(2).F1代紫株的基因型是D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和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有丝分裂间期”,或“DNA分子复制期”)(4).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5).紫株:
绿株=1:
1(6).紫株:
绿株=3:
5(7).紫株:
4
如果假设一成立,则该绿茎植株基因型是dd,如果假设二成立,则绿茎植株基因型是d,能产生两种配子,一种含d,另一种不含控制颜色的基因。
(1)纯合紫株后与绿株杂交,F1几乎全为紫色,说明紫色植株是显性性状,所以D基因控制的性状是紫株,纯合紫色植株基因型是DD,绿色植株基因型是dd,所以F1植株基因型是D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和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所以会产生两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2)基因突变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情况,便于将异常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进行比较。
(3)根据杂交步骤,如果是基因突变,则绿株基因型是dd,与F1紫株(Dd)杂交,F2表现为1/2Dd,1/2dd,表现型绿株:
紫株=1:
1,在将F2自交则子代F3紫株=1/2×
3/4=3/8,绿株=1-3/8=3/5,紫株:
绿株=3:
5。
如果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则绿株基因型是d,与F1杂交子代(F2)基因型及比例Dd:
dd:
d:
D=1:
1:
1,绿株:
1,F2自交由于缺乏两条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的个体死亡,因此自交时d和D的植株子代比Dd和dd的子代数目少,比例为3:
4,因此F3的紫株:
绿株=(1/4×
3/4+1/4×
3/4):
(1/4×
1/4+1/4×
1+1/4×
3/4)=3:
4。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难点是分析出只含D或d的植株子代数目比正常植株子代数目少,所以在计算时需要乘以相应的系数,由于有1/4的个体致死,所以需要乘以3/4。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1.为了研究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数量和种类,有人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需制备固体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
计算一称量一____一____一倒平板。
为了防止培养基被杂菌污染,倒平板时应该注意:
___(写出两点)。
(2)该实验在平板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___法。
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等特征(写出两点),可知手机上存在多种微生物。
(3)若按图中方法取样,测定某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数量,从10mL菌悬液中取出1mL,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8、40和4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个/cm2。
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结果偏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
【答案】
(1).溶化
(2).灭菌(3).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口经火焰灼烧、培养基从培养皿和皿盖之间的缝隙倒入、平板冷却凝固后倒置(4).涂布平板(5).形态、大小、颜色、隆起程度(6).1.6×
104(7).低(8).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平板划线分离法
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
不能计数
适用于好氧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
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适用于厌氧,兼性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其基本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五个步骤,为了防止培养基被杂菌污染,倒平板时应该注意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口经火焰灼烧、培养基从培养皿和皿盖之间的缝隙倒入、平板冷却凝固后倒置。
(2)由图中3组培养结果可知,该实验接种微生物
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不同菌落的形态特征不同,故可根据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可知手机上存在多种微生物。
(3)统计菌落数分别为38、40、42,一个方格的面积为5cm×
5cm=25cm2,该手机屏幕的细菌密度为=(38+40+42)÷
3÷
0.1×
10×
100÷
25=l.6×
104个/cm2,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活菌数目往往比实际值偏低。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培养基的选择作用,难点是在微生物计数时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
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l-GFP融合基因,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l,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如下图所示,图中El~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
(l)该团队在将Ll-GFP融合基因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据图推断它们是____。
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____,也是为了保证____的正确连接。
(2)为获得含有LI-GFP融合基因的牛,可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细胞核植入牛的____中,再进行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相关操作。
若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一次获得多头表型相同的转基因牛,在对处于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____。
(3)为检测Ll-GFP融合基因是否存在于克隆牛
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
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__作为PCR模板。
利用PCR技术进行DNA扩增时,除模板外,还必须提供的物质是__。
【答案】
(1).E1和E4
(2).Ll-GFP融合基因的完整(3).Ll-GFP融合基因与载体(4).去核卵母细胞(5).内细胞团均等分割(6).核DNA(7).与模板链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1)要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够正确表达,目的基因的首端应有启动子,尾端应有终止子。
甲是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ˊ末端而获得的L1-GFP融合基因,据此结合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
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如果用E2或E3,则目的基因不完整,而使用E1和E4这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保证了甲的完整,而且也保证了甲与载体正确连接,因此,使用的两种限制酶,是E1和E4。
(2)若要获得含有甲的牛,可采用核移植技术,即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牛的去核卵母细胞中获得重组细胞,并将该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成重组胚胎,再经过胚胎移植等获得含有甲的牛,若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一次获得多头表型相同的转基因牛,在对处于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3)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广安 遂宁 资阳 雅安 广元 眉山 六市高三一模理综 生物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