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散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802245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66.14KB
北京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散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
《北京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散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散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只是一钩新月,孤独地发着清辉,甚至只是一炳烛光,只能照亮近处,温暖周围。
⑽但光芒自有力量,哪怕微弱。
历代仕儒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以微风细雨滋心润物的方式点化冥顽、教化苍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凝成古代君子的品格,塑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如长风浩荡,如丰碑凛凛。
⑾两千多年来,仁、义、礼、孝、德等诸多儒家元素,写进我们的课本,嵌入我们的名字,镌刻在广袤神州楼阁宅院的门联匾额上,约定在古老国度的家训族规乡风民俗中,流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民族道德星空的北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道德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谐观等,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绿叶葱茏。
⑿光必有影,丰碑的背后有影随形。
⒀孔子对周礼的尊崇导致了后人对复古循旧的固守,儒家对官本位、权力等级意识的强调禁锢了人的能动性,极端的愚忠愚孝愚贞观念造成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爱亲”之仁与“利国”之仁往往存在矛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常常出现两难。
孔子编经,秦人灭经,汉人尊经,唐人注经,宋人疑经,被焚毁、被打倒,被尊奉、被扬弃,儒家学说命运多舛。
许多要素被发扬光大,一些精华被毁灭殆尽,不少糟粕被渲染放大,各种唯心成分如杂草丛生。
经过两千年长途旅行的古老儒学,仍需要“洗洗澡”、“治治病”,一掸陈年的积垢。
⒁儒学是人学不是神学,儒教是教化不是宗教。
儒家是思想舞台的要角,但不是政治舞台的主角,更不是历史舞台的长角,许多文化责任不能由儒家独担,更不能让孔子全部买单。
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不是全体。
只有去伪存真、正本清源,才能还原真实的孔子。
⒂中国是孔子的故园、儒家的摇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
当代中国所遵循的创新理论之所以生机勃勃,是因为其中国文化底蕴深厚,这就是中国特色。
如何在波澜壮阔的科技浪潮中绽放思想的光芒,在此起彼伏的战争狼烟中发出文明的信号,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确立道德的标杆,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精神的里程碑与灵魂的红绿灯,这是儒家的新担当。
文过饰非与吹毛求疵,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如果把孔子思想从我们的血管、骨骼中抽空,中华民族就会思想贫血、精神缺钙,中华文明就没有了生命的底色。
⒃青史不泯,经典不老。
我们应该高声吟诵民族的经典,就像基督徒读《圣经》、穆斯林背《古兰经》。
一个心中没有神圣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民族,一个不珍视自己经典的民族是没有力量的民族。
⒄揣一本《论语》在胸口,人在长河中行进,心在长天里漂洗。
回头看月,淡云轻拂,那玉盘上分明写着四个字:
光而不耀【1】。
(取材于刘汉俊同名散文)
注释:
【1】语出《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20.在第④中□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旗媒舟灯B.灯媒旗舟
C.媒旗舟灯D.舟旗灯媒
21.解释第⒂段中加点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
文过饰非:
吹毛求疵:
2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⑵段写孔子比“古希腊三贤”年长,表明了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学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B.第⑹段列举诸多事例意在说明孔子的公平、博爱、和谐等理念已经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
C.第⒀段写儒家学说命运多舛,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本身存在着不足,必须要消污去垢。
D.第⒃段以《圣经》、《古兰经》类比,表明儒家经典在当今应当得到国人的尊重与珍视。
23.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是指古代由中国经波斯到欧洲的商路,为沟通中西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B.“和而不同”,指表面能与人和睦相处,心里却不苟同,是儒家处理问题的重要原则之一。
C.“程朱理学”,指宋代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有“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
D.“老子”即《师说》中提到的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也称《老子》。
24.请以本文题目为上联,根据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3分)
上联:
天下一轮春秋月下联:
25.本文语言富于表现力,请对下面的语句加以赏析。
(5分)
①“协和万邦”是共性的“最大公约数”,“和而不同”是个性的“最小公倍数”,如何求“和”,我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
②他只是一钩新月,孤独地发着清辉,甚至只是一炳烛光,只能照亮近处,温暖周围。
26.有人认为从行文的角度看,应先写“孔子是中国的”,后写“孔子是世界的”。
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分)
【朝阳】
乡魂
一
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
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
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
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一起。
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
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
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
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
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
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
怎么弹响?
二
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
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
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
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
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
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
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
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
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
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
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
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
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
祖父喜欢用薄胎细瓷的小碟小碗吃饭。
他晚年患糖尿病,吃米都必须先用铁锅炒过。
他从不叫我吃他的饭,因为炒过的米少了养分。
宁波临海,这里的人吃起海鲜精熟老到。
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便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
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
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儿呢?
我心头情感一涌,忽然张开眼睛,想对老法师大喊一声:
爷爷!
奇怪,祖父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的,三十年过去了,什么缘故使我隔着岁月烟尘,如此动情地呼叫他呢?
是我走到故乡来了,还是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
三
前两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
忽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同胞到宾馆来访,见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写一个“冯”字。
原来是此地冯氏宗亲会的成员。
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
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
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
一位冯姓长者对我说:
“你是咱冯家的骄傲啊!
”
我看见坐在侧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识,心有所动,问道:
“您家乡在哪儿?
“宁波。
”他一开口,便带着很重的乡音。
我听了,随即说:
“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宁波。
他马上叫起来:
“现在就是一家,我们好近呀!
”随即急渴渴向我打听故乡的情形。
多亏我头年途经故乡,有点见闻,才不致窘于回答。
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忽而大发感慨:
“全都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手一指叫着:
“那是我去捉过鱼的地方!
”然后逼我讲出更多细节,仿佛直要讲得往事重现才肯作罢。
这老乡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对面拼命问,使劲听。
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
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天国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
他脱口吟道:
“。
”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
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转换话题,那些人却笑眯眯摆手说:
“不碍事,你再给他多讲讲吧……”
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散发出微醺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享着一种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乡恋。
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
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
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
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
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
(取材于冯骥才的同名散文)
1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次来到宁波,作者却毫无心灵感应,他不禁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
B.作者儿时觉得宁波话怪腔怪调,到故乡后,却觉得乡音入耳,格外好听。
C.对三十年前去世的祖父的思念,使作者心中萌生出的故乡情愈发强烈了。
D.作者对故乡宁波并不熟悉,只好杜撰些见闻来应付海外同乡急切的打探。
20.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今时明月他乡客,旧地故人往日情
21.下列文中画线的词语中,加点词的运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牵肠挂肚B.慈眉善眼C.可剖肝胆D.血脉相通
22.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为什么强调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
23.本文第二部分中详细描写了天童寺的老法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4.本文结尾写道:
“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丰台】
咆哮的大渡河
①西出成都,车行百十里,便有种苍凉的气息扑面袭来。
首先遇见的是矗立在雅安县界公路边的那组“茶马古道”群雕,黑铜色人马,一瞧便有“壮行”的味道。
接着翻越二郎山,“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冈。
”这是解放初修建川藏公路时的歌谣。
二郎山是进藏途中的第一险地,高三千多米,峻峭险奇。
盘山公路弯弯绕绕,攀崖过涧,好不吓人。
山的东面是片绿色,郁郁葱葱,常常云遮雾罩,细雨霏霏。
一过山口又是另一重天地,满山只见石头不见树木,一派荒凉,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
这时候,我才猛然忆起“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那句话,原来这“不毛”确无夸张之意。
②二郎山脚下,便是大渡河。
③这是一条何等壮阔的河流!
它发源于雪域高原,蜿蜒千余公里,劈开万重高山;
较大的落差,使河水湍急,哗然有声;
折阻的山涧,又使它如雄狮发愤,咆哮怒吼,引得惊涛拍岸,卷雪千堆。
④站在大渡河边,我读了几十年的红军长征故事,也才有了真切的感受:
红军当年走的道路,是何等偏远,何等艰难,何等险恶。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支血肉之躯组成的队伍,能够跨越这不可逾越的障碍,从国民党军队铁桶似的堵截中杀出重围?
⑤带着疑问,我造访了地处大渡河中游的安顺场。
安顺场三面临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使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小场镇闻名遐迩,蜚声中外。
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全军覆没,留下的是悲哀的史料;
而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却击破了蒋介石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创造了强渡大渡河的奇迹,于是这里便成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⑥与抢渡成败直接相关的有两种传说。
一说是石达开当年在安顺场被困了一个来月,无法渡河。
本来其间有一个极好的机会,然而当时正值石达开得子,他要大摆宴席,庆祝三天,结果错失最佳时机。
另一说是当年红军火急赶往安顺场时,本来国民党守军要将渡口和渡船付之一炬的,但因其部队将领在这里还有很多家产,舍不得抛弃,结果给红军留下了抢渡的船只。
至今在安顺场的渡口,还特地塑造了一只渡船模型,瞧那高昂的船头,不既是对红军勇士的赞叹又是对敌军贪婪成性的嘲讽吗?
⑦粗一想来,在生死危急关头,一个是为小儿庆典,一个是为保个人家资,竟置家国大义于不顾,终致丢了河山,也掉了脑袋,真是不可想象!
再往深处思索,却又不以为奇了。
翻开历史,读到太平天国,谁不扼腕痛惜?
革命初期,天国领袖们保持着良好本色,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也赢得了节节胜利。
但是,进了南京,立了国号,他们却开始追求享乐,并恶性膨胀,迅速走向腐败堕落。
石达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逼到大渡河边的,面对强悍的湘帅曾国藩,不思如何力挽狂澜,却贪欢恋犊,在刀口上寻乐,岂有不败之理?
而七十二年之后,又是在大渡河边,演绎的又是相似的一幕。
面对红军的到来,四川军阀暴露出贪婪腐败本色,那时的中国,官僚腐败,政客横行,军阀割据,可说是无民不刮,无财不贪,无欲不纵,无恶不作!
所以说,安顺场的守军为一己之小利,给红军留下了改写历史的渡船,也就不足为奇了。
⑧溯河而上,闪过座座险峻山峰,便到了泸定桥。
泸定桥真是座险桥,至今那粗粗的几根铁索上,虽已横竖铺就了齐整的木块,但走在上面仍颤颤巍巍。
从桥上看下去,河水打着漩涡,闪着浪沫,滚滚奔流。
倘从桥上掉下去,绝对是瞬间冲走,踪迹难觅。
我小心翼翼地过了桥,登上西边的观音阁,居高望去,东边的桥头堡紧锁,那么坚固。
想当年堆上沙包,筑起工事,只需一挺机枪,桥上战士就插翅难飞;
更何况当时早已抽去木板,仅剩9根光滑的铁索!
但我们的22位勇士竟几乎全部攀爬过了桥,飞夺桥头阵地,令人慨叹。
在我们的感慨中,又有人说,当时红军勇敢无敌是一个方面,但据说我们的地下党也建了一功:
在头天夜里带了一袋现洋,买通了守桥的营长,他们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抵抗。
我想也说得通,红军乃虎狼之师,只要你略有喘息,便能风卷残云,险中取胜。
⑨离开泸定桥,车行很远了,大渡河的咆哮声还在耳际回响。
其声时高时低,时促时缓,似叹!
似怒!
似嘱!
我想,大渡河来自三江源头,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河。
母亲如此经年累月地呼喊,她是要告诉她的子孙们什么呢?
我陷入了苦苦的沉思。
(取材于朱法元同名散文)
2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渡河发源于雪域高原,流经满山葱郁的二郎山脚下,由于落差较大、山涧折阻,故而咆哮怒吼。
B.大渡河中游的安顺场是地势险要的小场镇,因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而闻名遐迩,蜚声中外。
C.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是座险桥,红军冒着枪林弹雨,从铁索上攀爬过桥,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D.大渡河不仅因水流汹涌而具有水利资源利用价值,更因为红军“抢渡”“飞夺”而具有教育意义。
2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
B.“华夏”一词为中国的古称,类似称谓还有“赤县”“神州”等。
C.“国号”是建国者确立的国家称号,中国古代的国号即朝代名称。
D.“母亲河”一般是对与人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的亲切称呼。
23.第⑥⑦段插入两个传说,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4.第⑨段说“母亲如此经年累月地呼喊,她是要告诉她的子孙们什么呢”,请结合全文,概括“她”要告诉“子孙们”的到底是什么。
(8分)
25.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双音节词语。
链接材料: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那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取材于《黄河大合唱·
保卫黄河》歌词)
本文作者视大渡河为母亲河,大渡河的“咆哮”如母亲的呼喊;
而在《黄河大合唱·
保卫黄河》中,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咆哮”则是之声、之声、之声。
海淀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
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
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
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
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
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
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
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
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
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
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
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
鱼翔浅底,乌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
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
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
楼高势险,古榕成
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
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
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
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
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
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
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
有的同学竞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
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
“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
”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
“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
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
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
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
“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
”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
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
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
先生,久仰了!
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
他边走边感慨:
“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荼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
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
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
“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
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
“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
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
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
……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
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
“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
”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语文 试题 分类 散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