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880160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91.44KB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docx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
汾阳二中2018—2019年度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周练测试题(三)
(时间:
60分钟分值:
105分)考查内容:
必修三后四单元及选修一
命题人:
李冬审核人:
李晓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
1.梁启超《变法通议》:
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
梁启超说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
A.赞赏日本学习西方的成效
B.对比中日双方学习西方的不同内容
C.表达对德相认识的肯定
D.反思洋务弊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是探讨中日双方学习西方的不同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同,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材料是探讨中日双方学习西方的不同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同,而不是强调内容的不同,排除B;材料的主旨不是对德相认识的肯定,排除C;材料强调日本和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不同而导致结果不同。
日本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面强大,中国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而落后。
从而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故选D
2.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中国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
随后,根据这一地图的形制重新刻印的地图不断出现,甚至万历皇帝也令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
这批地图
《坤舆万国全图》(翻刻版)
A.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
B.动摇了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
C.带动了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
D.诱导了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批地图内容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的世界认知不同,从而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故选A项;虽然这些地图冲击了中国的思想世界,但并未动摇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故排除B项;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这批地图同样未能带动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故排除C项;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愈发严重,外交政策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变,故排除D项。
3.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
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
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
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
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
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
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中日两国在发展民族经济上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方式,由此造成两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不同命运,故选A项;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处于封建社会,遭受外来列强侵略,与中国社会形态类似,故排除B项;中日两国所处的国际社会大环境是相同的,没有根本性差距,故排除C项;该学者的观点中没有涉及两国对外经济联系的内容,故排除D项。
4.中国国民党在一次宣言中指出:
“国民党人,因不得不继续努力,以求中国民族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这次宣言发表于
A.1919年
B.1921年
C.1924年
D.1927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表明中国国民党意识到革命成功必须依靠民众。
结合所学,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联俄联共合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选C。
5.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
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
这些扫盲运动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中国前期的四次扫盲运动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识字率,扫盲运动并非一般意义的文化教育,而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塑造,是希望由此塑造农民对新国家的政治认同,故选B项;义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高科技水平需要大学科研人员的钻研,扫盲运动不可能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排除C项;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经费的支撑,并非扫盲运动,排除D项。
6.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
“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
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留学,去了英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高等院校做研究生。
由此可知当时
A.经济发展渴求专业人才
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D.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成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和“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留学”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渴求专业人才,故选A;材料没有反映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排除D。
7.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希腊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
此处的“创新”体现在
A.否定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
B.文学艺术作品与宗教的融会贯通
C.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
D.借人文主义否定了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反对禁欲主义.提供人的追求与享受,故选C项;文艺复兴只把矛头指向了封神神学,未牵涉到政治层面,也未批判否定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的对比,排除B项;文艺复兴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排除D项。
8.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启蒙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再到“全盘西化”。
这一过程中
A.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复兴
B.资产阶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C.西方文化因素比重渐趋增大
D.中西合璧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依据材料可知,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再到“全盘西化”意味着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这体现了西方文化因素比重渐趋增大。
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再到“全盘西化”意味着向西方学习程度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丧失,最后被彻底否定,并未走向复兴;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中体西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主张,资产阶级并不占主导地位;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在这一过程中并未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9.据史料记载,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
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曾前后三次大规模进行类似的“圈地运动”。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动因超过了政治动机
B.一度破坏了汉族农耕经济
C.满足手工工场的发展需求
D.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可知清初圈地主要是圈占汉人土地,分给满人,汉人失去土地或沦为流民,或成为满洲的依附民,严重破坏了汉族农耕经济,故选B项;清初圈地主要是安抚满洲贵族,解决八旗士兵的军饷问题,安置其眷属,尽管也有民生方面的考虑,但主要目的是确保满洲贵族的特权,维护统治基础,故政治动机超过经济动因,A项错误;清初圈地既不是为了满足手工工场的发展需求,也不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故C、D项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清朝“圈地运动”的影响,由材料“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可知清初圈地主要是圈占汉人土地分给满族人,汉人土地的圈占破坏了汉族的农耕经济。
10.早年,孙中山认为:
“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
“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早年,孙中山认为:
‘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到后期“孙中山进一步指出:
‘……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可知其对农民阶级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所以选C项。
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前后认识的变化,没有体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故A排除;B项中,三民主义的核心不是民生主义而是民权主义,故排除;材料主要讨论的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并不涉及社会主义,故排除D项。
【点睛】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的变化,“早年,孙中山认为:
‘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到后期“孙中山进一步指出:
‘……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强调的是孙中山思想的变化,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农民是革命的基础,对于农民的认识上升到政治高度。
11.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
B.血缘观念的淡化
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宗法血缘观念比较浓厚,同时比较重视个体家庭,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设立的,故D项错误。
12.1943年10月,美、苏、英三国开会讨论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并计划发表共同宣言。
美国国务卿赫尔利当时指出:
“如果在宣言问题上排除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方面都会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
”由此可知,中国
A.在反侵略战争中提高了国际地位
B.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战后国际秩序
C.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负的关键
【答案】A
【解析】
材料“如果在宣言问题上排除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方面都会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
”表明中国在国际战略中的平衡作用加强,说明中国的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要求,B不正确;C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D夸大了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排除。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如果在宣言问题上排除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方面都会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的把握,并结合中国抗战的国际意义加以回答即可。
13.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
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C.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D.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
【答案】C
【解析】
孙中山将共和与尧舜禹自治共和时代联系起来,并认为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这说明孙中山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批判君主专制,没有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故A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继承儒家传统文化,故D项错误。
14.自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汾阳市 第二 高级中学 学年 下学 第三次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