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一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789825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179.75KB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一文档格式.docx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一文档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
(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题A,并提问:
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
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
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
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1)师:
序奏部分穿插了什么音响?
生:
小鸟的鸣叫。
(2)师:
序奏部分的节拍是几拍子?
序奏部分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
八六拍、舒缓的。
(3)师:
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3.听赏插部B。
播放《森林水车》插部B并提问:
插部B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长笛。
4.听赏插部C。
播放《森林水车》插部c并提问:
插部C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木管与弦乐。
5.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
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用图式表示,可以有多种方案,但教师应注意:
主部主题A应该用同样的符号或标记来表示,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图式来表示。
序奏和尾声也各不相同。
如:
……□○□△□≈
用颜色来表示乐曲的结构,道理与用图式表示相同。
主部主题A应该用相同的颜色,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乐曲为回旋曲式,正确的曲式结构为:
序奏A(主部主题)B(插部一)AC(插部二)A尾声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只要结构形式与上相同,就是正确的。
四、表现乐曲
1.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积极开动脑筋,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序奏、主部主题A、插部B、插部C四个部分。
学生按照分组,分别讨论。
2.分组汇报(以下分组供参考)。
(1)第一组(序奏):
用竖笛吹奏序奏部分。
(2)第二组(主部主题A):
模仿水车运转动作。
(3)第三组(插部B):
女生的舞蹈。
(4)第四组(插部C):
打击乐器伴奏。
如果教师、学生能力较强,第四组也可由男生、女生舞蹈来表现:
当木管乐器组演奏时,男生舞蹈;
当弦乐组演奏时,女生舞蹈,好似男生、女生欢乐地对话。
随音乐完整表现乐曲。
注意:
①因乐曲序奏部分是G调,如果用C调竖笛吹奏,与乐曲调高不符。
故乐曲序奏部分,教师不播放录音,让学生吹奏竖笛替代。
②播放《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开始,学生随录音开始表演。
五、课堂小结
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
这首乐曲与我们曾经欣赏过的《在钟表店里》《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音乐。
它音乐形象鲜明,描绘了森林中水车的转动、人们欢乐歌舞的热闹场面,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课后反思:
学生对这首乐曲很感兴趣,听乐曲之前一定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找到答案,有利于集中学生听乐曲的注意力。
采用先整体感受乐曲旋律,后分段进行教学讲解,最后再整体欣赏,这样的教学方法非常有针对性,欣赏的主次很分明,教学环节非常清晰,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到很清楚,不糊涂
用动作表现听到的所有声音,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还很好的将学生听的注意力很容易的集中起来了
介绍水车和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美文讲解,更有助于学生很好的学习,记忆主题旋律更深刻更持久
加上动作,用拍手,拍腿为乐曲伴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聆听能力,辨别能力
要关注学生,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眼神,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
教师要及时的对动作进行规范,做起来才不会显的太乱
让学生能够持久的记忆主题旋律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以培养学生音乐表现为主,加强对歌曲整体的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歌曲享受到美的愉悦。
理论依据:
本课的核心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并通过分析、讨论获得答案。
引导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学习。
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瑞典民歌,为带再现的二段曲式结构的大调歌曲。
歌曲中出现了几处六度大跳,学生在演唱时会出现音准问题。
另外,歌曲中AB两乐段的第二乐句,都是以前一乐句为原型,作下行二度自由模进,使歌曲听起来更活泼,更上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从二年级就要求会演唱附点八分音符,试唱过《音乐小屋》《蜻蜓》等歌曲的曲谱,本课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旋律,并解决连续的下行五度和上行六度音程的音准。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曲谱,试唱为学习本课作准备。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采用练习音程——分乐句感受歌曲——完整聆听——练习曲谱——歌曲演唱等步骤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旋律特点,用听、说、唱、辨等手段进行实施。
4、技术准备
用word文档打出的曲谱,扫描的歌篇;
用音乐软件做出的歌曲音乐;
自制旋律卡片,用ppt制作的课件等;
各种软件制作的音乐、图片、乐谱紧密结合,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使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明了。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
本课重点为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夏天的阳光》
而难点则是解决歌曲旋律中出现的大跳音程以及一字一音的演唱。
解决方法:
教师范唱+找旋律特点+打拍+划手势图+练习演唱
另外此歌曲我反复演唱后发现,歌曲定调略高,二年级学生演唱起来会有些吃力。
所以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难点。
解决办法:
教师示范+提示学生演唱方法+指导学生练习
教学目标设计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歌曲,感受这首瑞典民歌欢快的音乐风格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启发学生观察、分析、了解乐句之间联系,旋律发展手法。
通过演唱曲谱,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3、知识与技能
结合歌曲教学,指导学生用非连音唱法演唱歌曲《夏天的阳光》
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曲谱知道这是一首瑞典民歌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本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分别为:
初始环节、发声练习
实施环节、学习歌曲
结束环节、分析乐段
三个环节紧密相连。
一、音程接龙、发声练习
阶段目标:
练习三度音程,上行与下行交替演唱,解决音准。
1、出示旋律
练习:
师生接唱三度音程,教师做着柯达依手势提示学生。
要求:
音准。
用比较弱的声音演唱
2、大跳音程练习(难点)
出示:
下行五度音程练习演唱
指导学生演唱
3、指导节奏
讨论:
对比一下,哪种好?
附点音符XX
结论:
(有附点音符的更加活泼跳跃)
指导学生演唱,并启发学生准确演唱连续的附点音符,最后一小节用手势左右拍腿打出附点强弱动作。
设计意图:
练习演唱附点音符,并进一步熟悉旋律。
板书:
夏天的阳光瑞典民歌
二、聆听歌曲,学习演唱
学习歌曲曲谱,准确演唱附点音符后进行歌曲学习,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感受欢快的歌曲情绪,了解歌曲为瑞典民歌。
1、学唱曲谱
1出示标题:
瑞典民歌《夏天的阳光》
②这是一首瑞典民歌《夏天的阳光》,聆听音乐找出与发声练习相同的旋律
③聆听瑞典民歌,感受连续出现的附点音符节奏。
④学生自学曲谱
方法:
听琴演唱指导音准
此处的3和2两个音容易唱不准,尤其是2,很容易唱成3,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学生在音乐书上将两个音符圈出进行提示的方法,这样学生再演唱就会注意。
连续的附点音符演唱,我会用范唱的方法
指出演唱时要用非连音唱法,这样能够表现歌曲的灵巧,活跃性。
2、学唱歌曲
引导学生自己填词演唱,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意境。
①、随音乐默唱
②、随音乐轻声哼唱
③、教师范唱
并指导歌曲中间部分——提示咬字清晰,演唱准确
选择:
此歌曲应用什么样的演唱方法?
非连音唱法演唱或连音唱法?
让学生观察歌谱,可以试唱一两句。
答案:
非连音唱法,因为曲谱中几乎没有连音线,而且附点音符本身就给人跳跃的感觉。
所以不适合连音唱法。
3、探索旋律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音乐的奥秘,自己找到答案。
思考:
歌曲中有什么旋律特点?
启发学生观察歌曲旋律、分析弄清旋律进行特点
以前一乐句为原型,作下行二度自由模进
还有开始两个乐句也是。
(略)
这样创作有什么效果?
把问题抛出,激发学生思考,联想。
4、完整演唱歌曲
运用不同方法巩固歌曲
1用自由演唱,小组演唱等形式巩固歌曲
2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生唱一声部,师唱二声部)
总结:
演唱形式为合唱歌曲
三、分析歌曲乐段(结束环节)
启发学生观察、分析、了解乐句之间的联系,并分出乐段。
知道本课是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歌曲。
1、划分乐段
预设:
学生能分出两个乐段,但不了解什么是再现。
2、简单讲解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一乐段中第四乐句在二乐段后再次出现,我们管这种形式叫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这册书里我们还会学习两首这种曲式结构的歌曲。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能用非连音唱法演唱歌曲《夏天的阳光》
2、知道这是一首瑞典民歌
3、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为是带再现的两段体
教学反思:
“夏天的阳光”是小学二年级的音乐教材内容。
这节课,我努力运用新课标的理念展开设计,紧扣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变训练为体验,让学生自主去体验、去感受。
运用图片、乐谱、课件等教具,以及儿童化的语言,既拉近了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也调动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切从兴趣入手,低年级孩子们“好玩、好奇、好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通过各种游戏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把枯燥的音乐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给了学生,让孩子们在玩中掌握了知识,感受到了夏天的阳光。
在这堂课中,我立足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全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将知识点贯穿于各种有趣的游戏中。
创设情境,设计了许多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环节。
融入了游戏、个性化记忆、创作、探索,把音乐学习生活化、活动化、趣味化,变知识的讲解为学生积极的想象、探究、感悟、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
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主动,学得兴味盎然,对知识点掌握牢固。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教学设施落后,教具中图和鼓的效果够理想。
二是学生比较害羞,参与发言的学生面不够广。
有些学生不敢上台去表演、展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C大调,3/4、2/4变拍子。
歌曲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3/4拍两乐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
其间八分休止符因与译词的紧密结合,使其顺畅上口。
第二部分旋律2/4拍,仍为两乐句,级进的旋律由于在节奏上采用的切分节奏形式,使每个音得到强调,旋律富有动感,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人们明朗而热情的情绪。
歌曲反映出乌干达人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了一点点:
由于我校学生来自乡村和城市等多地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别,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
学习乐理知识有时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个别学生会感到厌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上课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方式进行。
我的竞赛中每次都设有奖励分和处罚分,奖励分主要是奖励给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个别能抢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个人也可以为小组获得奖励分;
处罚分则是针对小组中有违反纪律的现象。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每堂课下来大家都要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星星多,同学们以得奖励分为荣,以被扣分为耻辱,学习热情高涨。
为了得到更高的奖励分同学之间学习上也是互相帮助,达到了我在教学设计中面向全体的目的。
同学们在学习本课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就是不能完整的唱下来,经常性的跑调,这是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
2. 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的内涵
3、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
2.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学会音乐,理解内涵
2. 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同学们在脑与手、脚配合过程中有些不协调。
2、难点:
要教会同学们脑与手、脚的协调性,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
2、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
(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师;
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
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
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
2/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
3/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
教师提示:
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再来一边
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
9、唱着歌,走一走
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
顺时针走三拍子
逆时针走二拍子
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小结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第一节课教案上设计的是直接学习第一课的歌曲《早上好》和乐曲的欣赏。
但实际上没有这样上。
第一节课当我走进教室看到二一班的孩子们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先给孩子们上一节课堂常规训练课。
针对二一班学生的情况,(说话、做小动作、对音乐课不重视、行为不积极、散漫),我临时安排了一节课堂常规训练课,结果效果非常好。
到开始给后面几班上课的时候,我对临时上的训练课的内容做了一些修整,内容如下:
1、向学生致新学期欢迎辞,做自我介绍。
2、向学生提出新学期音乐课堂要求:
课前的准备要求;
课堂中老师讲课时的纪律要求;
下课时的礼仪要求。
3、介绍老师上课用的教具——录音机、电子琴的运送要求,并要同学们注意爱护。
4、分音乐小组,共分三个小组:
dol组、re组、mi组。
介绍纪律星、唱歌星、创编星的奖励办法(即课堂上设定的奖励机制)。
5、学习《师生问好歌》,请同学们编创《师生再见歌》,并随琴和老师进行训练演唱。
6、复习以前学过的歌曲,为以后的课前唱歌打好基础。
以上的内容作为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我以后的这两次音乐课上,仍然不断地进行提醒和强调,学生在音乐课上的表现明显地好于以前,加上三颗星(红色——纪律星,绿色——唱歌星,黄色——创编表演星)的奖励和比赛,学生的注意力和自我约束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为本学期能够愉快、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小麻雀》是一首儿童歌曲,3/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
歌词作者结合儿童心理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理、惹人喜爱的小麻雀。
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小跳与级进相结合,起伏得当,使得旋律流畅、优美,第三句旋律在较低音区重复,与前面形成对比,形成“转”句,使第四句重复第一、二乐句的素材,形成呼应,结束全曲。
二年级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的重点是边唱边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教学目标:
1、通过拍手、听唱等方法学唱歌曲《小麻雀》,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有表情的表现歌曲,体验大自然之趣,音乐之美,感受人与人之间友爱之美。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尝试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创伴奏。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背唱歌曲。
2、为歌曲编创伴奏。
教学内容:
歌曲《小麻雀》
教学用具:
钢琴(或电子琴)、打击乐器(三角铁、碰铃、双响筒、铃鼓、木鱼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早上好》,随音乐做律动。
二、导入。
师:
森林王国小学开学了,小动物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学校。
你们猜猜小麻雀一路上是怎样去学校呢,请仔细听音乐,让音乐来告诉我们!
三、新授歌曲。
1、根据问题听音乐,播放动画《小麻雀》。
小麻雀是怎么去学校呢?
2、出示歌词再听范唱。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麻雀?
3、边拍手边听音乐,感受三拍子和音乐速度。
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让我们轻轻地来为歌曲打拍子。
(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拍腿)我们还可以怎么拍?
(顺便提一下三拍子的强弱特点)
4、跟着琴哼唱,感受四句乐句旋律特点。
四句乐句旋律以“起承转合”形式展开,特别要注意第三乐句的音是四句中最低的,唱的时候要注意。
5、跟着音乐轻声唱,并边打拍子。
6、跟着音乐变化形式唱。
现在让我们想象自己就是那只懂礼貌、对别人友爱、开心的小麻雀,一起来唱唱。
A、集体齐唱。
B、男女接唱。
纠正问题。
7、看图随音乐分组编创动作,之后进行展示,学生相互学习动作。
再此基础上跟随音乐学生进行表演。
请学生简单点评,老师再点评。
8、请学生按书本提示,来编创“小花猫”的歌词和动作,请学生进行表演,之后请其他同学来点评。
四、拓展尝试,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
A、先将学生分三组,先用拍手来创编简单节奏为歌曲伴奏。
如:
第一组是拍手XXX
第二组是拍腿XXX
第三组是拍肩膀XXX
之后,让学生想想怎样使这种节奏为歌曲伴奏,听上去更丰富、更美?
(比如可以第一组先拍,第二句第二组拍,第三句第三组拍等等)
B、变化节奏。
第一组为拍手XX0
第二组为拍腿0XX
第三组为拍肩膀00X
C、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进行伴奏,请学生进行表演。
D、综合表演。
分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来表演歌曲。
五、结束。
小结:
同学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相互懂礼貌是多么棒的事情啊,这样世界也会更美丽!
波斯纳提出:
“经验+反思=教师成长”。
反思本课教学,本人在这节课中采取了体验式教育,对学生的评价采纳了综合评价方式,也就是说教学效果不再是看学生这首歌唱熟到什么程度,而是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等。
让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参与,对京剧及京剧脸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还余兴未尽!
真正做到了在乐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提高!
应该说本节课的实施在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修养方面做了比较成功的探索。
第二课幸福的歌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快乐的啰嗦》
2、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3、聆听《夏天的阳光》
4、表演《彝族娃娃真幸福》
5、表演《乃哟乃》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的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彝族娃娃真幸福》。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3、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三、教材分析:
1.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快乐的啰嗦》是作曲家张式业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编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
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带有舞曲性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
2.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阳光下的孩子》是是由张名河作词晓丹作曲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朝气蓬勃的音调,欢快的情绪,歌唱了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
3.歌曲《夏天的阳光》
《夏天的阳光》是一首瑞典民歌。
第一部分为四乐句,旋律起伏跌宕,带有附点的节奏,具有一种推动力,给人一种奋进的感受。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采用了器乐曲常用的加花手法,使得旋律更为活泼、跳跃,表现了瑞典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生活的乐观情怀。
4.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彝族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
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
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加上全曲采用了
“×
×
×
/×
/”“×
/”等明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节奏型贯穿始终,以及“阿里里”这一彝家韵味的衬词的运用,极富民族色彩,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5.歌曲《乃哟乃》
《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
旋律中只用do、mi、sol三个音,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音版 小学 年级 上册 音乐 精品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