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精编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780572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13KB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精编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精编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精编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规划内容
4.3规划重点
4.4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第五章实施措施与对策
5.1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5.2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网络体系
5.3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分享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5.4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抢救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5.5充分挖掘地带性物种资源,科学引进外域物种,丰富本地物种资源
5.6注重植物空间配置结构,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技术
5.7加强法制建设与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保障
5.8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第一章生物多样性概况
1.1地理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
***地处内蒙古中部,南邻山西省,西与呼和浩特市毗邻,东依河北省,北与蒙古国接壤。
1.1.2自然概况
***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部分地区兼有高原气候、山地气候的特征。
主要气候特点是:
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大陆性气候特点显着,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明显,灾害性天气种类多、影响大。
***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平原、平原等,多呈带状分布。
阴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横贯全市中部,将***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
阴山北部为后山地区。
区域内的内陆河主要包括黄旗海、察汗淖尔、塔布河等水系,总面积2.916万平方公里。
***南部属黄土丘陵区,多为栗钙土,腐蚀质含量高,有利于乔、灌木生长;
阴山山地,大青山南坡由栗钙土,褐土组成垂直带,阴山丘陵区有栗钙土过度为淡栗钙土、腐蚀质含量低。
1.2社会经济概况
1.2.1行政区划与人口
全市辖*区*市、*县、*旗,*个旗县市区,**个乡镇苏木(街道),1513个村委会、居委会(嘎查)。
截止2012年底,全市实有人口288.77万人,年末从业人员117.68万人,人口密度53.04人/平方公里。
1.2.2经济概况
到2012年底,地区生产总值690.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1.6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19%;
第二产业371.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79%;
第三产业207.1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0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13元,农牧区人均纯收入50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67元,牧区人均纯收入4080元。
***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呼、包、银经济隆起带和京津唐经济圈的结合部,属环渤海经济区的范畴。
东距北京320公里,距出海天津港400公里,西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30公里,南倚煤都大同100公里。
北与蒙古国接壤,距我国北方最大的陆路口岸二连浩特300公里。
***不仅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而且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
*
1.2.4旅游资源
***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交通便利。
美丽的大草原,巍巍青山,良田沃野,***阴山山脉和蛮汉山山脉山势优美,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绿树成荫、树木参天;
黄花沟,以盛产黄花得名,且风力发电成为又一独特景观;
位于旗下营西北16公里处的红召旅游点,四面环山,水草丰美,鸟语花香。
第二章规划总体思路
2.1规划的必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消失速度加剧。
城市物种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范围内动、植物的组成程度,成为城市环境发展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检验标志。
同时城市绿地系统人工植物群落的构成,还承担着为城市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的作用。
培养、保护城市物种的多样性,编制制定城市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
4、《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5、《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行动计划》,1994年;
6、《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4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9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4年;
9、《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名录》,1991年;
1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年;
11、《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3号);
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态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号);
14、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15、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16、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城[2005]43号);
17、《***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1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
2.3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年。
2.4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系统,以及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为目标,提高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5规划原则
1、坚持优先保护原则。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保护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的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名木古树、原始生境。
2、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
禁止掠夺性开发生物资源,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持续利用技术研究,科学合理有序利用生物资源。
3、坚持公众参与原则。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3.1生物资源现状
***植物资源共包括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两大门,81科495种,植被类型复杂,主要包括草原植被、草甸植被、荒漠植被、山地森林植被、山地灌丛植被等。
其中:
草原植被是由多年生的旱生草本植物所组成的植被类型,分布很广,并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三个类型。
山地草甸植被主要分布于大青山、灰腾锡勒的顶部,以蒿草为主,伴生种有珠芽蓼、达乌里龙胆、翠雀等中生植物。
荒漠植被是旱生性最强的植被,北部高平原的低洼地上,分布有一个荒漠植被亚型------草原化荒漠,主要有丛生小禾草群落、葱类、红沙小灌木、藏锦鸡儿、天然柠条等。
山地森林植被类型比较多,主要是白桦、山杨一些天然次生林。
白桦林主要分布于大青山、蛮汉山等地,山杨林分布地区和生境与白桦林相似,且往往与白桦林相伴生,主要集中分布在卓资县上高台林场、保安林场林场、凉城县蛮汉山林场、察哈尔右翼中旗那日斯太林场、兴和县苏木山林场的阴坡上。
山地灌丛植被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高山柳灌丛、虎榛子灌丛、铁杆蒿灌丛群系。
高山柳灌丛分布在蛮汉山苏木山顶和海拔1800m以上坡地的阴坡上;
虎榛子灌丛系分布华北山地常见的一种灌丛,苏木山、蛮汉山、大青山都有分布;
属半灌木的铁杆蒿分布在全市各个较大的山体上。
***野生动物资源可以简单的分为四大类:
(1)珍稀濒危保护动物;
(2)野生药用动物;
(3)野生毛皮动物;
(4)鼠、虫害及其天敌资源。
***野生动物组成:
*************************
3.2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的园林绿化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植物种类也不断增加。
常用植物有百余种,其中乔木树种有九十余种,常绿乔灌木有20余种,城市绿化树种单调,季相变化少,尤其是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树种亟待丰富。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园林生态景观的丰富度。
虽然城市绿地系统基本形成,但城区间绿地与绿量空间分布不均匀,生态功能较弱,生物多样性保护手段单一;
城区外围防护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规模质量需要提升,城市道路改造缺乏对树木的长期性保护规划;
园林绿化多样性配置,缺乏乔木为主的复层群落结构,三维绿量低,难以有效发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
城市生活废弃物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影响了植物生长及其功能的发挥。
根据***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性质以及自然状况等,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主要依据生态类型划分。
在生态系统类型考虑上,林地(指森林及其次灌草类型)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作为乌兰察布乡土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基地,城区与植物园、动物园等是多样性迁地保护的主体,河流、湖泊是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主体,而农田则是农业品种保护的关键;
在水平空间布局上,以中心城区与周围乡镇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形成迁地保护向就地保护过渡的保护方式与策略的分布格局,形成高的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在多样性保护功能上,中心城区与周边六个乡镇形成园林绿地多样性与乡土植物多样性迁地保育中心,显着提高人口密集区域的高观赏生物多样性与持续利用,改善生态功能;
在城市规划区以外形成以林地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生境保护与高的乡土生物多样性就地保育中心,形成乌兰察布都市生态屏障。
第四章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
4.1规划目标
以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为总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绿化建设格局。
高度重视和保护城市规划区的各种自然群落和生态群落,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广泛研究开发利用,营建更加丰富的城市绿化生态类型,增加动植物迁地保护种群。
完善城市园林植物选择应用规划,建立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保护基地,系统开展乡土生物资源调查。
制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措施,做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并重、以就地保护为根本途径,就地与迁地保护相结合。
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多样性,结合引种驯化,增加园林植物种类,科学构建园林植物群落,发挥生物多样性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功能。
提高城市各类绿色空间的生物品种,改变物种和功能较单一的局面。
以湿地、山林、河网水系、乌类保护区等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建立各种自然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山林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和其它保护地。
利用***独特的环境优势,合理组织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环境协调共生,建设生物多样、绿地结构合理、城市形态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4.2规划内容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内容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
4.2.1遗传多样性的保护规划
城市地区环境条件严酷,立地类型多样,为物种的自然选择提供了选择压力。
在环境压力下,利用植物所含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异,如基因飘变、突变等,可能得到适于这种环境的变种、变型和栽培品种等。
为此,在园林绿地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选育这些种类,以提高特种的遗传多样性。
***动植物资源丰富,但在当地绿地系统所应用的园林植物数最较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筛选出生长良好、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推广到园林绿地,逐步提高绿地系统的植物物种丰富度。
积极培育具有抗风病虫害、治理污染、生态保健能力的品种:
严格划定自然保护区、山林生态保护区、保留地等类型的保护区,保护区域内的物种,尽可能保存更多的稀有濒危植物。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就是用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使之全方位的造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是根据光、温、水、土、污染类别、污染程度等环境特征,对绿地生境系统进行划分,列出名录,明确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为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和丰富城市绿地系统的类型多样性提供依据。
在河湖岸和城市污染区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防护绿化体系,在乡村发展各类生产防护绿地,尤其要在城郊过渡地带或城市郊区建立郊区风景林、生态公园及各种形式的大型绿地。
4.3规划重点
在城区发展的同时,构筑***外围生态环境功能区结构。
通过有效地控制城市发展用地的蔓延,注重保护外围山水环境,营造绿色生态空间,从而建立一种既接近自然,又对周围环境干扰最少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人工与自然相生相荣、生态系统复合的生物多样保护格局。
4.4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1)重点控制中心城区与组团间、组团与组团间,通过河流、重要交通设施及基础设施、生态湿地、果园、基本农田、生态保育区等要素形成的绿色隔离空间,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防护林带建设的关系,加大对城区周边、荒山、荒丘、荒滩和裸地的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水平,改善周边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生态系统。
(2)依托中心城区外围分散组团式空间布局,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思路,在各组团建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并通过区外的绿环、绿带、绿廊和绿色空间,相互连接、延伸,由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环城绿色空间、区间绿化景观走廊和近郊风景林地等,共同组成中心城区外围多功能,大尺度的区域绿地系统。
(3)加强城市与道路网络绿化和美化的科学性及乡土植物的利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管理,提高中心城区现有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4)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生态要求,在完善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带状公园和街旁游园,形成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四级配套的完整体系;
城市外围边缘以片状和带状绿地相结合,主要发展大型园林绿地和生态景观林地。
(5)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区各类绿地的建设和改造中广泛体现生物多样性,大力实施立体绿化工程,尽可能发挥藤本植物在屋顶、墙面绿化的优势,发挥高大乔木的骨干作用。
绿地改造中注重优化绿地结构,采用优良植物种类,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
(6)强化中心城区绿地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园林植物检测、评价与信息系统。
通过园林植物知识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园林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市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7)强化城市公园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作用,定期进行绿化普查,完善城市绿地植物物种编目,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实施计划,丰富增加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
(8)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加大生态环保养护技术应用,推广应用无污染防治病虫害技术,避免不适宜的养护方法造成城市环境的污染,破坏城市生物多样性生存环境。
(9)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建立和完善园林植物栽培、管理的标准规程编制,提高整个行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10)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控意识。
外来物种侵入时,要依靠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及时发现、及时上报,以取得良好效果。
编辑整理入侵物种及防控教育普及材料,利用刊物、小册子、网络及媒体等进行传播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意识。
(11)加强湿地保护,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状况,提高植被覆盖度,给动物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使整个生态系统向良好循环的方向发展。
第五章实施措施与对策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彼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培育和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是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绿地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与对策:
5.1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总目标,成立生物多样性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和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绿化工作范畴,每年列出具体的保护目标和工作任务,将指标层层落实。
中心城外围与周边隔离空间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相关建设部门负责执行,中心城区由市、区园林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市园林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督导。
5.2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网络体系
在城市化进程中,统筹规划,塑造满足动物生存需求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是城市动物多样性长远发展的关键。
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进行科学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
依托城市中心城区与外围乡镇形成绿色隔离空间,通过绿环、绿带、绿廊等与市域大环境相连通,建立点、线、面、环相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城市区域绿地系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奠定基础。
5.3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分享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制定严格的宏观控制机制,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园林、林业、农业、旅游等专项规划、技术准则等,对规划、各类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开发建设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防止以“改造荒山”、“扶贫济困”、“旅游开发”等名誉实施毁林造林,以及由于经营不善造成森林大面积衰退,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空间,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
5.4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抢救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是就地保护,而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物种资源库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方式。
此外,在不影响生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栖息地的情况下,对一些因建设项目等因素影响的重要物种以及一些重点保护物种和具有重要经济、科研、文化价值的物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迁地保护。
5.5充分挖掘地带性物种资源,科学引进外域物种,丰富本地物种资源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创造高质量动物栖息环境的关键。
开展对城市地带性物种资源的调查,对地域性野生植物进行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研究,同时要有节制地引进域外特色物种,以构筑具有地带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
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中,通过植物园、动物园、专类园和有计划地建立重点物种的资源圃或基因库,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贮存;
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驯养利用工作,发挥动植物园、苗圃和城市大块绿地的条件及技术优势,以珍稀濒危物种的异地保护为主,形成植物多样性的载体,建立和完善珍稀濒危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保护遗传资源。
增加物种数量,提高物种丰富度,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5.6注重植物空间配置结构,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技术
根据城市绿地类型,建立和完善绿地植物配置结构,提高城市绿地植物配置质量。
园林植物配置遵循其生态习性,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系统,以乔、灌、草等植物科学合理配置,构成具有合理空间结构的植物群体复层种植结构,建立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种类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力求与环境、景观的协调。
同时要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创造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园林空间环境。
强化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保障城市绿地植物生态功能的发挥。
5.7加强法制建设与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保障
依据国家、省、地、市已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管理依据。
完善《***绿线管理办法》,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必须的绿地空间。
深入完善和落实城市园林植物选择规划,制定《***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建筑屋面、阳台种植设计规范》、《***园林植物引种管理技术规范》等技术管理标准,强化技术的应用与可操作性,形成系统、科学的技术保障。
5.8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要积极发挥各种自然保护组织和团体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件予以曝光。
通过举办夏令营、科普讲座等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氛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生物多样性 保护 规划 精编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