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必修2第七章第12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776917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76.24KB
生物高考必修2第七章第12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物高考必修2第七章第12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必修2第七章第12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A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a的频率
0.01
0.19
0.51
0.75
0.84
0.90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适应新环境
C.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据表可知,A和a基因的频率在发生变化,故该生物不断进化;
a基因的频率在逐渐增大,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新环境;
假设1970年AA占X,Aa占Y,aa占(1-X-Y),则A基因的频率=X+Y/2=0.1,a基因的频率=1-X-Y+Y/2=0.9,Y值不能确定。
5.(2013·
西安质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的特征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突变产生抗药性,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新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故A正确;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B正确;
细菌的抗药性突变在接触青霉素以前已经发生,青霉素只是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故C错误;
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D正确。
6.(2012·
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生物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处于劣势的一方被淘汰,故种间竞争是生物之间相互选择的过程,A项正确;
化石是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依据,B项正确;
外来物种入侵也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影响,使得某些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项正确;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项错误。
1.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这些变异进行定向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故A选项说法错误。
2.(2013·
广州模拟)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
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并不都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物种间有些物种交配也可以产生后代,如骡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后者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选A。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的本质是( )
A.药物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药物对病菌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
C.药物能诱导病菌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药物对病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使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从自然选择学说的角度看,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是由于药物对病菌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保留了抗药性强的个体,淘汰了抗药性差或无抗药性的个体。
4.瓢虫体色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
某瓢虫种群中,BB个体占18%,bb占4%。
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18%、82% B.36%、64%
C.57%、43%D.92%、8%
某瓢虫种群中,BB个体占18%,bb占4%,则Bb占78%,故B=18%+78%/2=57%,则b=43%。
5.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1/2)×
[1-(1/2)n]。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
①发生了隔离 ②发生了基因突变 ③发生了自然选择
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⑤D.④⑤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经过n代自交后,A和a的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说明没有发生生物的进化,也就不会出现自然选择,更不会出现基因突变,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隔离;
但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
6.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 )
A.显性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频率
B.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C.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
D.基因频率若发生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产生
根据题意可推知,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64,故隐性基因的频率为0.8,显性基因的频率为0.2;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该种群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代中基因频率与上一代相同;
基因频率改变只能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7.(2013·
龙岩教学质检)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
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本题联系实际生活,主要考查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在自然情况下,自然选择对水稻的非糯性(Y)与糯性(y)不起作用,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Y与y的基因频率基本保持不变;
而在自然情况下,自然选择对水稻的抗病(R)和不抗病(r)都起作用,选择了具有抗病能力的,淘汰不抗病的,因此导致R的频率增大,r的频率减小。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B.①②
C.①③D.①④
选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一般情况下,物种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以达到生殖隔离,但有些物种的形成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产生生殖隔离,比如植物多倍体的产生;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9.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野生型和煤烟型桦尺蠖分别在不同地区释放,几天后重新捕获,得到如表所示结果。
地区
煤烟型
野生型
未污染的(多赛特)
释放数
473
496
重新捕获数
30
62
已污染的(伯明翰)
601
201
205
32
A.通过上述数据可以推算出未污染地区野生型总数
B.在未污染地区煤烟型的桦尺蠖存活率更高
C.两地区的桦尺蠖的基因频率完全相同
D.两地区的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
只知道重新捕获时野生型的总数,不能计算出未污染地区野生型总数。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未污染地区煤烟型的重新捕获率更低,说明其存活率更低。
两地区的桦尺蠖属于同一种物的两个不同种群,但由于环境不同,导致两地区的桦尺蠖基因频率存在差异。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11.
某昆虫种群产生了一次基因突变,使原来浅体色群体中出现了少数深体色的个体,其基因频率变化如图。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约在第10代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A基因,随后A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C.若第24代时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
AA10%,Aa20%,aa70%,则下一代种群中a基因频率小于80%
D.环境变黑有利于深色个体生存,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该种群基因库中A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新物种即将产生
由图像分析可知,大约在第10代A基因开始出现,随后A基因频率逐渐增加,最后接近于1,这表明A基因的等位基因逐渐被淘汰;
第24代时,a的基因频率为1/2×
20%+70%=80%,由于a基因逐渐被淘汰,所以第25代a的基因频率应小于80%;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物种间产生了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表明生物发生了进化。
12.(2013·
湖北八校联考)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种群的基因库指同种生物构成的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甲岛和乙岛都有不同种的鸟类。
13.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
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
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_______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_______。
(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________(是/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
在3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在这三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
(5)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________。
原因是:
(6)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
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基本条件。
(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发洪水后,A的基因频率=55%+40%×
1/2=75%;
a的基因频率=5%+40%×
1/2=25%,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是迁移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因素在起作用。
(3)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
在3代自交后,AA的基因型频率=55%+40%×
1/4+40%×
2/4×
1/4=72.5%,aa的基因型频率=5%+40%×
1/4=22.5%。
Aa的基因型频率为5%。
A、a基因频率分别是A=72.5+5%×
1/2=75%,a=25%;
由于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生物并未发生进化。
(4)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
AA=Aa>aa,那么,经过长期选择,A基因频率会不断增加,而a基因频率会不断减小,但因为AA的繁殖能力等于Aa,故a基因不会消失。
(5)若两种植物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
(6)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案:
(1)种群 基因库
(2)75% 25% 不是 (3)72.5% 5% 22.5% 没有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4)AA=Aa>aa A (5)物种 生殖隔离已经形成 (6)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
14.Ⅰ.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________发生改变。
Ⅱ.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表所示。
甲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个体数
20
22
4
12
3
9
8
2
100
乙
196
168
36
400
(3)甲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
(4)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
(5)已知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
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
Ⅰ.
(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且产生的后代可育,这表明地雀A与地雀B属于同一个物种,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B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同一物种,因此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和B,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B与C。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海洋环境的变化。
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是不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Ⅱ.(3)种群的基因库指的是某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
(4)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20×
2+22+20×
2+12+2×
9+8)/200×
100%=0.7。
(5)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400×
2×
104×
10-5=80。
Ⅰ.
(1)地雀A和B 地雀A、B与C
(2)海洋环境的变化 基因频率 Ⅱ.(3)基因库 (4)0.7 (5)80
15.(探究创新题)蚱蜢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危害禾本科植物,多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
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蚱蜢多为绿色,生活在干草丛中的蚱蜢多为黄褐色。
为证实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
(2)实验步骤:
①选择绿草丛区A和____________区B。
②收集蚱蜢,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绿色蚱蜢和黄褐色蚱蜢若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捕捉蚱蜢,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区域不同体色蚱蜢回收率的柱形图。
区域
项目
黄褐色蚱蜢
绿色蚱蜢
绿草丛区A
500
回收数
52
150
干草丛区B
600
60
(4)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评论:
①由于季节的变化,使绿草丛区变为干草丛区,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②已知蚱蜢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为了进一步探究蚱蜢的绿色与黄褐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杂交。
F1中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的数量比为1∶1。
请利用F1的蚱蜢,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
a.实验步骤:
b.结果与分析:
(1)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2)①干草丛
③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蚱蜢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中
(3)如图
(4)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5)①绿草丛区和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体色的蚱蜢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②a.选择F1的雌雄绿色蚱蜢杂交;
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 b.若后代出现黄褐色蚱蜢,则绿色为显性性状;
若后代全部是绿色蚱蜢,则绿色为隐性性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高考 必修 第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