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762411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3.47KB
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Word格式.docx
《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50,见表1。
由于容量所限,兴丰和番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将于2012年填满封场。
由此可见,在生活垃圾生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垃圾现状处理能力却趋近极限和饱和。
从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来看,除了兴丰卫生填埋场和李坑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外,其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多数不达标并且基本接近饱和状态,见表2。
如果不新增垃圾处理设施,到2012年,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只有李坑焚烧发电厂一期和二期合计3000t的处理能力,缺口约9000t。
表12008年广州生活垃圾日处理量t/d
表2广州市十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
1.3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主要由回收市场和垃圾分拣者完成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较早。
2004年,由广州市环卫局主编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由国家建设部作为国家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随后,市环卫局又印发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方案》和《垃圾分类标志和分类方法》,将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等5大类。
广州市生活垃圾回收主要依托废品回收市场来进行,垃圾分拣主要由垃圾拣拾者、环卫工人、家庭等来完成,分拣出来的废弃物通过废品收购站收运后交由利废企业处理利用。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垃圾拣拾者队伍从业人员约10万多人,废品收购站及临时性的收购点约5000个(其中有登记注册的2160个),每年约480万t废弃物被回收利用,其中含生活垃圾回收利用160多万t。
2广州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造成土地资源紧缺
目前,广州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以广州中心城区垃圾填埋处理占垃圾处理量的87.5%,焚烧处理不到12.5%。
按照目前广州垃圾产生量及人口增长的情况,如果继续采取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广州每天约需要土地0.067hm2,一年要增加土地24hm3,这对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广州来讲,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2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建设不尽完善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在广州已实施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
原因主要有:
①在垃圾回收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地方市民在前端分类,环卫工作人员在后端处理上又都混淆在一起。
②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垃圾回收人员往往只回收有经济价值的垃圾,而对那些缺乏经济价值但仍有回收用途的垃圾不回收。
③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没有分开,餐厨垃圾湿的成分较多,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既不方便处理,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2.3生活垃圾处理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在垃圾处理的投资结构中,大量资金用于后端填埋厂和焚烧厂建设,广州每年投在垃圾分类和回收的资金投入约2000万元,而建设一个垃圾处理厂通常要5亿~6亿,也就是说95%以上的资金用于末端处理,这明显是一种被动的垃圾处理方式,而在发达国家,2/3的资金花在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和管理上。
(来源: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4对垃圾处理厂所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欠缺
到目前为止,广州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垃圾处理厂的生态补偿机制,例如,兴丰卫生填埋厂建在白云区,南沙区的垃圾要经过42km的运输距离运送到白云区兴丰填埋厂处理,但南沙及其他区对白云区未有任何生态补偿及财政转移支付,区域之间的补偿机制严重缺失。
2.5未能形成从垃圾收集、运输到处理完善的产业链条
目前,广州垃圾分类回收主要由废品回收市场和拣拾者自发进行,政府缺乏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统一规划,垃圾的收集、运输、再利用和终处理等环节是脱节的,没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在相关政策的刺激下形成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企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垃圾产业体系。
2.6政府对垃圾焚烧的引导不利,媒体不负责任和有失公允的报道
居民对垃圾焚烧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是政府在这方面的疏导和引导不利,导致居民过度恐慌,使政府建设垃圾焚烧厂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
3广州生活垃圾增长预测和终端处理成本比较
3.1广州城区生活垃圾增长预测
(1)广州城区历年生活垃圾处理量及增长情况(该预测所指的广州城区是指除番禺、花都、增城、从化之外,包括南沙区在内的城区)。
见图2。
图2广州城区历年生活垃圾处理量及增长情况
由图2可见,2002年~2007年广州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量增长迅速,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超过6%。
2007年以后广州中心城区的终端垃圾处理量增长缓慢,不到3%,2008年的增长率甚至只有0.24%。
其中主要原因:
一是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广州的外来人口大量减少;
二是广州经济转型对低端劳动力需求有所减少。
(2)根据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垃圾增长规律,采用对数增长预测。
①根据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欧洲和日本)人口和城市化与生活垃圾的增长规律,城市生活垃圾增长主要受人口增长的影响较大,而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生活垃圾的增长影响较小。
②今后10a-15a内,广州人口增长不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2009年广州市总人口约比2008年减少30万~50万。
对数预测比较符合世界大多数城市和广州未来发展的实际,如图3所示。
广州城区2015年、2020年和2025年垃圾处理量分别约为306万t、320万t和331万t。
图3广州市2010-2025年生活垃圾增长预测
3.2广州现有垃圾处理模式的土地需求
按照目前焚烧1000t的规模,广州每年填埋垃圾的土地需求,根据前述所采用的对数增长预测,在现有的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模式下,到2015年,2020年和2025年,广州中心城区每年垃圾填埋的土地需求每年分别为27.15hm2、28.41hm2和29.41hm2。
根据番禺、花都、增城、从化的人口现状和未来发展变化,整个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将是上述城区垃圾处理量的1.5倍。
在现有垃圾处理模式下,2015年、2020年和2025年,整个广州分别需要40.75hm2、42.62hm2和44.09hm2的垃圾填埋用地。
实际垃圾终端填埋法处理总社会成本高达100亿元左右;
采用焚烧法处理的社会总成本也将高达50亿元。
3.3填埋和焚烧的成本-效益比较
在现有技术条件和处理方式的情况下,网络民意代表、媒体、乃至专业研究人员在比较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方式的时候,往往更多地看到垃圾焚烧的高额投资成本,而忽略了垃圾填埋的最大成本,即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
根据价值补偿标准,利用微观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采用填埋的方式下,广州城区垃圾填埋采用租用法测算,年社会总成本约为15亿元;
采用价值补偿法测算,年社会总成本约为30亿元,见表3。
由于租用法并没有考虑未来的土地增值,两种测算方法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考虑到土地增值趋势后,二者结果大致相等。
从垃圾终端处理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看,焚烧成本大概只有填埋成本的50%左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国家和地区更多的采用焚烧而非填埋的原因。
如果广州采用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的终端处理模式,未来广州每年可节约用地约33.35hm2,比目前的处理模式节省80%的处理用地。
德国因为垃圾发电的效益明显,更是从国外进口垃圾进行发电。
表3广州城区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成本测算
该项测算没有考虑二恶英问题。
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测算,垃圾焚烧产生的此类气体只占国民经济社会活动产生总量的1%左右。
此外,该项测算没有过多地考虑垃圾发电的效益,如果把垃圾发电效益考虑在内,粗略测算可降低总成本5%-6%。
4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行动内容
4.1着力推进垃圾分类,建立覆盖“集运理”全过程的分类处理体系
“化危为机”,推进垃圾分类。
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在全市建立起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管理体系。
明确分类原则。
对垃圾分类要设定近、中、远期的不同目标,在当前推广阶段,争取达到分离干、湿和危险品垃圾,或者只要分离占垃圾成分较大比重的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通过干湿分离,有利于焚烧厂原料热值的提高,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
探索餐厨垃圾处理技术。
使占比很大的餐厨垃圾在进入垃圾压缩站以前已经部分得到分离和处置,打通原料处置、收集运输、集中处理、产品销售整个产业链,使餐厨垃圾有一个完整的处置通道。
环卫分类处置要先行一步。
环卫部门要对市民的垃圾分类进行对接,不同的垃圾要有不同的处置方式,环卫部门要增加设备投入,设置分类设施,进行人员培训,巩固和扩大垃圾分类成果。
4.2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进一步打通垃圾减量化的产业通道
设计源头减量化的制度安排。
提倡生产者责任延伸,促使生产企业建立废弃物减量和回收机制,减少包装物的产生,回收和处置废旧电池、灯管、电子产品等。
政府要对企业的废弃物减量化和回收给予适当的鼓励,建立奖惩机制。
建立资源回收的网络化社会系统。
充分利用广州业已充分发育的资源回收产业,形成由市民、废旧物质回收企业、环卫部门、包装物产出企业等相关链条组成的网络化社会系统,给予税收、工商、场地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鼓励用经济手段回收有再生价值的废旧物品,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
提高资源再生企业科技和工艺水平。
政府要加强对这些地区和企业的监管,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污染问题进行整改,同时扶植大型企业进入这个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提高产业规模和人员素质,用先进的生产要素替代落后、污染的生产要素,使得垃圾回收的后处理产业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4.3构建以焚烧为核心的终端处理体系,稳步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焚烧发电无论在无害化和减量化程度、土地资源占用方面都优越于填埋,因此,广州城市发展的垃圾处理战略,是建立以焚烧发电厂为核心,包括餐厨垃圾堆肥、资源再生利用、危险品集中处置的综合体系。
强化项目示范效应。
环卫部门要加强对李坑垃圾焚烧厂的管理,保证焚烧发电厂的各项运行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要成为垃圾焚烧的一个示范点,有计划邀请各界人士参观,打消市民对于垃圾焚烧的疑虑,为今后其他项目的推出扫清障碍。
4.4优化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垃圾焚烧厂选址
集约化利用土地。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既要顾及垃圾运输的经济半径和服务范围,也要考虑发电厂的征地绿化成本,尽量把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分拣回收、堆肥、炉渣建材制造和填埋、污水处理等相关项目集中连片设置,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适度隔离、绿化环绕。
根据国内外有关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选址要和民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尽量留有余地。
在厂周围征地、租地大量种植常绿乔木,起有效阻隔和吸附烟尘的作用。
靠山进山、靠水傍水。
在山地较多的区域,可以利用森林公园核心区建设焚烧发电厂。
在靠江近海的区域考虑利用未开发的江州、离岛,或者通过填海成陆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垃圾储运方面,充分利用江河水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量,减少汽车运输对空气和路面的污染。
4.5完善管理运营机制,加强和改善政府时企业的市场选择与运行监管
根据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灵活处置环卫产业的资源配置。
焚烧发电产业需要顾及环保、效益和社会形象,如果企业运营方式以外资来主导,容易出现管理失控等间题。
因此,在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吸收的基础上,由国有控股企业运作垃圾焚烧产业,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
稳定垃圾收集基层员工队伍。
从垃圾收集的层面来看,当前广州城区的保洁工作,是通过公开招标形式产生选择竞标单位,通常是价低者中标。
这种经营模式,降低了基层清洁工人的收入,影响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加大了垃圾分类收集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
因此,要考虑适度改变经营机制,提高基层清洁工人的收入,稳定职工队伍,从而提高广州环卫工作的质量。
4.6以“低碳、环保、减物质化”为导向,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是垃圾处理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首先需要减少包装物的产生,提倡简约包装和有机包装,引导鼓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包装材料,废止对产品的过度奢华包装。
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鼓励使用环保购物袋;
提倡合理饮食和自助餐,反对铺张浪费和大吃大喝,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 生活 垃圾处理 思路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