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758409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93KB
茶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茶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倒进茶末,再倒人原来舀出的水,直至最后从茶镘里舀出茶汤倒进茶碗里,这一切都是在风
炉上进行,人们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风炉.它成为人们注视的中心.而风炉在所有茶具中的
体积又是最大,如果它的式样没有任何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话,必然要影响这个煮茶过程的观
赏效果.所以陆羽才会那么重视风炉的式样及其装饰.
但是到了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茶艺的重心不在风炉上,而是在茶盏中击拂使之产生更
100
多更白的泡沫,人们的视线也就集中到茶盏上.于是盛行黑釉茶盏,并且日益讲究其纹样的艺
术性,诸如兔毫纹,金毫盏,银毫盏,油滴斑,鹧鸪斑,虎皮斑以及木叶纹,剪纸贴花等等,不一而
足.至明代盛行散茶冲泡,茶壶又成了最重要的茶具,而紫砂茶具中最受人珍视,艺术成就也
最高的就是紫砂壶.
在现代茶艺活动中,人们在高度重视茶具的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茶具的艺术性和观
赏性,进行精妙的排列组合,在茶桌上形成一道静止的视觉艺术,有如一幅引人人胜的静物画,
被称之为”茶席设计”,而且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经常在茶文化活动中展示,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欢迎.【1)
由此可见,茶具在茶艺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二.茶具名称
由于历代饮茶方式的变化,茶具随着发生变化,因此茶具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总括起来古
今大致有下列l0类34种用途不一的茶具,其名称分别是:
(一)生火器具
1.炉即烧水的火炉,唐代称风炉,以陶土烧制,也有用”铜铁制之”.一般呈圆筒形,下有
三短足,中有通风口,内有隔,以燃木炭.上有三短突,可安锅,瓶以烧水.宋代的风炉也有用
方形或圆形的火盆代替火炉.
2.笛装木炭的篓子,一般用藤或竹篾编织.
3.火箕两支夹火炭的圆柱形筷子,用铜,铁或竹木制成.
4.扇用来扇风使炉中火旺的器具,用鹅毛,纸,绢等材料制成.
(二)煮茶器具
5.镘以生铁铸成的煮茶水的锅,口沿较宽,上有两个方形耳,便于提取而不烫手.也有
用陶瓷烧制的,甚至有用石头雕成的,称为茶铫.古代富贵人家用银子制成,陆羽认为虽然很
洁净,但过于奢华.
6.交床放置铁锅(钹)的十孚木架,是钹的附属物.
7.汤瓶这是宋代才开始盛行的烧水瓷瓶,瓶身较瘦长,放在火盆和炉上烧水用以冲点茶
汤.
8.壶用陶瓷制成的烧水用的水壶.明代盛行散茶冲泡后,用它来泡茶,故也称茶壶.
(三)炙茶器具
9.竹夹竹子制成的夹子.取竹子有节的一段,节以上剖开成两片,用来夹住茶饼在火上
口j考炙.也可用精铁,熟铜制作,唐代皇宫甚至用银子制作,更为耐用,豪华.这是唐宋时期烹点
茶饼时的专用工具.
l0.纸囊装茶饼的纸袋子.用白而厚的剡藤纸(产于浙江剡溪,今嵊县境内)双层缝制,
贮放烘烤好的茶饼,不让香气散失.
(四)碾茶器具
11.碾用坚实的木材制成的碾子,中间有碾槽,可供碾轮来回滚动,将茶饼碾碎.唐宋宫
廷贵族也有用金银制成.
12.磨以石制成,用以将茶饼磨成茶粉,盛行于宋代.
l0l
13.罗即筛子,用于将碾好的茶末筛成细粉.它是用大竹片弯成圆圈,中间的细网用纱
绢制成,网眼很细,可以晒成很精细的茶粉.
14.合即盒子,用竹木或金银制成,用来盛放茶粉.现代装茶叶的容器则称茶罐.
15.则则就是茶则,是量茶器具,用海贝,蚌壳或是铜,铁,竹,木制成匙状,煮茶时用它来
舀茶粉放人锅中烹煮.
16.拂末用羽毛做成小拂尘,碾茶后用它拂扫茶粉末.
(五)贮水器具'
可容一斗水,水方用坚实木材制成的盛水容器17.
18.漉水囊滤水的器具.用生铜或竹,木作骨架,用青竹丝编织水囊.再用绿油布做一
个布袋,用以贮放漉水囊.
19.瓢舀水的器具,用葫芦壳剖开制成,或用梨木雕凿而成.
2O.熟盂用瓷或陶制成的盛水器具,主要是用来盛熟水.
(六)存盐器具
21.鹾簋用瓷器制成的盒子,用来存放食盐(因唐代煮茶要加盐).形状有的像盒子,有
的像瓶或壶.唐代皇宫还有用金银制成的,极尽奢华.
22.揭用竹子制成的取盐器具,类似小匙.
(七)点茶器具
23.茶盏瓷制的小碗,宋代饮茶是将茶粉放在茶盏中用开水冲点,使之产生泡沫.斗茶
时盛行黑釉茶盏.
24.盏托用瓷,木或漆器等制成的托子,用来衬托茶盏,以防烫手或溅湿.
25.茶筅用竹片制成的小刷子.竹片带节的一头较厚重,另一端剖成丝状,用来击拂茶
汤使之产生泡沫.
(八)饮茶器具
26.碗用瓷器制成的供人们饮用的盛茶汤器具.唐代盛行用碗来喝茶.宋代则使用较
小一点的茶碗,称作茶盏.
27.杯用陶瓷制成的饮茶小杯子,明代盛行壶泡法,将在茶壶中泡好的茶汤倒进小茶杯
饮用.
28.畚用白蒲编织成的装茶碗器具,一般可以装1O个茶碗,这是唐代使用的辅助茶具.
29.札用棕榈皮制成的调茶器具,用茱萸木夹住缚紧棕毛.或用一节竹管装一束棕榈
皮,外形像毛笔状.这也是唐代时期使用的辅助茶具.
(九)洗涤,清洁器具
3O.涤方用楸木板制成的盛废水器具.
31.滓方制作方法与涤方相同,用来盛茶渣.
32.巾用粗绸制成的手巾,用来擦拭各种茶具.
(十)存放器具
33.具列用竹,木制成的床形或架形的收藏或陈列茶具的器具.
34.都篮用竹篾制成盛放各种茶具的器具,外面用宽的双篾做经,再用细篾缚紧.内部
编织成三角形,外部编织成方形.
102
以上34种茶具中,最重要的是碾茶,煮茶,点茶,泡茶,饮茶的器具,其他都是辅助性的工
具,有许多随着时代的前进陆续被淘汰了,如古代的碾茶和点茶的一些茶具(如碾,罗,筅等)现
在都不用了.而且由于现代茶艺活动的蓬勃发展,人们也创造出一些新的茶具,如闻香杯,公
道杯,茶漏等.
三.茶具质地
茶具质地主要有金,银,铜,铁,锡,瓷,陶,漆等.根据使用者的身份和经济能力的差异,他
们所使用的茶具质地也有所不同.就一般而言,陶瓷茶具是主流,几乎任何阶层的人士都要使
用,无非精粗不同而已.
(一)金银茶具
古代王公贵族们为了炫耀他们的显赫地位,讲究排场,喜欢使用一些金银茶具.唐代茶书
汤器之不可舍金.”“惟富贵者具焉,以金银为汤器”书中说”,富贵汤”《十六汤品》中就有一道.
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胶.”《大观茶论》也说”瓶宜金银”,”碾以银为上”,蔡襄《茶录》
则说茶匙”黄金为上”.不过也许是因为黄金比重太大,而且性软,一般都是采用银质鎏金,既
轻巧坚固又灿烂辉煌.各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不少这类金银茶具.如:
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出土了7件唐代大中年间的银质鎏金茶碗托盘,器身錾文自称
“茶托子”.
在浙江省临安县唐墓中出土过1件银质风炉.
在江苏省丹徒县丁卯桥出土1件长流银注壶,还有1件银茶托.
在江苏省丹徒县以及西安市的唐墓中都各出1件双耳银锅.
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出土1件银茶托.
在内蒙古奈曼旗的辽墓中出土过银执壶和银盏托.
在福建茶园山宋墓中出土过1件银汤瓶和1件银托盏及1件银茶碗.
但最引人瞩目的是1987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一套唐代皇帝僖宗所供
奉的宫廷茶具,其中就有1O件鎏金银茶具,分别是:
鎏金鸿雁流云银茶碾(附有鎏金团花银锅轴),
鎏金仙人驾鹤纹银茶罗.
鎏金飞鸿纹银则.
鎏金飞鸿纹银则银匙.
系链银头箸.
鎏金人物画银坛子.
鎏金银龟盒.
鎏金摩羯纹银盐台.
金银丝结条笼子.
鎏金镂空飞鸿毽纹银笼子.
这些金银茶具制作精妙,巧夺天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们与同出的秘色瓷器和琉璃
器皿组成~套金玉满堂式的宫廷茶具,所显示的是皇权至尊,君临天下,威摄臣民的皇权威严.
与陆羽《茶经》所提倡的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完全背道而驰.
103
(二)铜,铁,锡茶具
这一类茶具较少,主要是用作烧火煮水之用,如风炉,钹等.陆羽《茶经》中就说”风炉以铜
铁铸之.”“镘以生铁为之.”“炭挝以铁六棱制之.”蔡襄《茶录》”砧椎”中也说:
”砧以木为之,椎
或金或木铁.”这里的”金”指的是铜.又说”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
链,不入用.”在”汤瓶”条目中也说:
”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大观茶论》”碾”条
目中也说”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可见,古代确实使用铜铁之类的茶具.考古发掘中目前只
在河南洛阳的宋墓中出土过一件铜荷花瓣托盏.
锡器茶具主要兴起于明代泡茶法盛行之后.多作为烧水,泡茶,藏茶之用,如锡壶,锡罐
等.如明代张源《茶录》在”茶具”一则中说:
”银者宜贮朱楼华屋,若山斋茅舍,惟用锡瓢,亦无
损于香,味,色也.”罗廪《茶解》说:
壶”或锡或瓦,或汴梁摆锡铫.”“注,以时大彬手制粗砂烧缸
色为妙.次用锡.”黄龙德《茶说七之具”中说:
”若今姑苏之锡注.”程用宾《茶录》则说:
”惟从
锡瓶煮汤为得.”冯可宾《齐茶笺》”论茶具”也说:
”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可见锡茶壶确曾在
江南民间流行.至今在婺源等茶区还有用锡壶烧水泡茶和用锡罐贮藏茶叶的.
(三)瓷器茶具
人们就使用青釉瓷作为酒器,早在汉魏南北朝时期.这是使用时间最长也最广泛的茶具.
和茶具,到了唐代,除了青釉瓷器之外,还广泛使用白釉,黄釉,褐釉以及彩绘瓷器茶具.陆羽
四之器》”锓”记载:
”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可见瓷器茶具已
被视为高雅的器具.在”盘”这条目中陆羽比较了各地名窑烧造的瓷碗的品质高下:
”越州上,
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次,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
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
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
寿州瓷黄,茶色紫;
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由于白,青,黄,褐等不同釉色会影响茶汤颜
色的视觉效果,因而有上下之分,但却反映了全国各地使用瓷器茶具的广泛程度.
在各地的考古发掘中也出土了大量的瓷器茶具,主要是茶瓶和茶碗一类.其中的越瓷青
瓷茶碗和茶瓶,邢窑白瓷茶碗,寿州窑黄釉瓷注瓶和茶碗以及黑釉瓷注壶,鼎州窑青釉瓷,洪州
窑黄釉茶碗,定窑的白釉茶碗和瓷托盏……等等,都是非常精美的瓷器茶具,可以作为《茶经?
四之器》的实物例证.
然而最令人振奋的是秘色瓷的发现.
秘色瓷是唐代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它是专供宫廷使用瓷器,民间不得使用和仿造,因有稀
见之色,故称为秘色瓷.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赞之日: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
来.”但向来无人得识它的真面目.直至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批瓷器,同出的《物帐碑》
记载:
”瓷秘色碗七口”“瓷秘色盘子,孽子共六枚”,千年谜底终于揭开.秘色瓷碗为葵口,呈五
瓣,外壁是金银团花,内壁纯白,釉色比一般越窑产品更为青绿,犹如碧玉,胎体厚薄匀称,釉质
晶莹润澈,是为难得之精品.这样的茶碗贵如金银,也非一般金银茶碗所能代替.亦可见瓷器
在茶具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宋代的瓷器生产更为发达,各大名窑争奇斗艳,改变了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出现了色
彩缤纷的瓷艺世界,青瓷,白瓷,影青,黑釉,彩绘,各种釉色琳琅满目,汝窑,官窑,哥窑,定窑,
钧窑(以上被称位五大名窑),龙泉窑,磁州窑,耀州窑,建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等各地名窑生
104
产的瓷器茶具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各地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瓷器茶具也不胜枚举.
宋代斗茶盛行,以茶汤泡沫越白越持久为胜.因此使用黑釉茶盏以衬托泡沫之白,于是产
自建窑和吉州窑的黑釉茶盏就大受欢迎,并且发展为多种纹样的产品.斗茶的关键动作是点
茶,而点茶需要用瓷质汤瓶烧水来冲点,因而白釉和影青的瓷汤瓶迅速发展起来,与建盏成为
当时最重要的两种茶具,我们在各地出土的宋辽金元的墓葬壁画中都可看到这两种茶具的身
影,出土的考古实物就更是多不胜数.
明代以后,废除饼茶,饮茶方式改为散茶撮泡,即将茶叶放在壶中用开水冲泡,茶壶以及茶
杯就成为最重要的茶具,以至将这种泡茶方式称之为壶泡法.明清的瓷器生产进入了鼎盛时
期,青花和各种颜色釉及彩绘技术的普及,使得瓷器茶具出现万紫千红,绚丽夺目的景象,也使
茶具的装饰艺术高度发达,从而大大增强了茶具的艺术性,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也丰
富了品茗艺术的文化内涵,促进了茶艺在明清时期走上了成熟的道路.
因此,瓷器茶具在中国品茗艺术发展过程中是作出重要贡献的.
(四)陶器茶具
陶器茶具主要是指明代中期兴盛起来的紫砂茶具.
紫砂器是属于陶器类的茶具,发源于江苏省宜兴县丁蜀镇.当地特产一种澄泥陶土,颜色
绛紫,制成的成品称作”紫砂器”,简称紫砂.紫砂泥并非一般的泥土,它是一种块状岩石,质坚
如石,开采后经露天堆放数月风吹雨打,自然松散如黄豆大小,再用石磨或轮碾机碾碎,用筛网
筛选后,倒在容器中加适量的水拌匀,就地掇成泥块,俗称生泥,再用木槌压打数十次,才成为
吸孔率介于一般陶器,传热导性低,冷热急变性能好,紫砂器可塑性好.可以制作器物的熟泥.
和瓷器之问,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同时,紫砂泥原料呈现数十种天然色泽,使得紫砂茶具质
朴高雅,异彩纷呈,极受茶人们欢迎.
紫砂器兴盛于明代中期,万历二十五年许次纾的《茶疏》记载:
”(壶)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
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康熙《常州府志?
物产篇》记载:
”惟壶,
则宜兴有茶壶,澄泥为之……精美绝伦,四方争购之.”《桃溪客语》也说:
”阳羡瓷壶自明季始
盛,上者金玉等价.”并且相继产生供春,时大彬,惠孟臣,陈鸣远,陈鸿寿,邵大亨,黄玉麟诸名
家,”名工代出,探古索奇,或仿商周,或摹汉魏,旁及花果,偶肖动物,或匠心独运,韵致怡人,几
案陈之,令人意远.”“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
不群,别饶韵格.”【2)因此紫砂壶就成为当时茶人们的宠物,”名公巨卿,高人墨士,恒不惜重价
购之.”【3)于是紫砂器盛极一时,竞与景德镇瓷器并驾齐驱,有”景瓷宜陶”之称.
人们不但生前喜欢使用紫砂壶,甚至死后也随身下葬,企图继续享受.因而在一些明清墓
葬中也时有紫砂壶出土.如:
1966年在南京市中华门外大定油坊桥一座葬于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墓葬中出土了
把紫砂提梁壶.
196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乡一座葬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墓葬中,出土了一
把六角紫砂壶,壶底竖刻”大彬”两字.
1975年在广东省陆丰县的一座明末清初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把紫砂”孟臣壶”.
1977年在上海市金山县的一座葬于清代嘉庆八年(1803年)墓葬中出土~把”曼生自铭竹
节紫砂壶”.
l05
1984年在江苏省无锡市甘露乡肖塘坝一座葬于明代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墓葬中也
出土一把时大彬的三足圆壶.壶把下方刻有”大彬”二字.
1987年在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乡庙浦一座葬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墓葬中出土一把
“紫砂三足盖壶”.壶底刻有”时大彬制”四字.壶内还保存有一些茶叶,据鉴定可能是炒青绿
茶.
此外,在清代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艘沉船上也发现了10件紫砂茶具,据研究是船员随身
携带的茶具,不管是自用还是准备送人,都说明至少在清代紫砂壶已经就走出国境了.实际上
国外的一些博物馆也收藏了不少明清紫砂器.
在清代功夫茶艺中,必备的茶具就是紫砂器.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
功夫茶》记载:
”壶出
宜兴窑者最佳.”民国翁辉东《潮州茶经?
功夫茶》也说:
”茶壶,俗名冲罐,以江苏宜兴朱砂泥制
者为佳.”台湾连横《茗谈》中更说:
”台人品茶,与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
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以豪,且不足待客.”
由此可见紫砂壶具在功夫茶艺中的显赫地位.
(五)漆器茶具
在漆树上割取的漆液经过加工成为熟漆,用它髹于各种质料的胎骨上再加以打磨就成为
漆器.目前所知,漆器茶具可能出现于唐代,至宋代就已经流行.宋代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
就有”漆雕秘阁”,给它取的姓名字号是”承之,易持,古台老人”,说的就是雕花漆器茶盏托.它
是用来”承”托茶盏的,不易烫手,故”易持”.《茶具图赞》总共只记载12件茶具,漆雕秘阁就占
其一,可见漆器茶具在宋代并不少见.考古发掘中也时有漆器盏托的形象及实物出土.如河
北宣化辽墓壁画,北京石景山金墓壁画,内蒙古赤峰元墓壁画中都有漆盏托的形象,且都绘成
其形制和纹饰与《茶,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南宋时期的三色漆雕盏托.应该是黑漆托,黑色.
具图赞》中的”漆雕秘阁”非常相似.江苏省常州博物馆收藏一件武进出土的南宋木胎漆盏托,
外髹朱漆,内髹黑漆.托盘呈荷叶形,制作颇为精致.1972年在江苏省宜兴县和桥出土一件
南宋素漆盏托,通体髹红黑两色调配的漆,盏口,托口和圈足落地处还漆上黑边作为装饰,颇为
典雅.漆做的茶碗也有出土,如1959年在江苏省淮安县杨庙出土一件北宋时期的木胎漆茶
碗,口沿为六出花瓣形,通体施以紫漆,纯素无文,光莹而润滑.
漆器茶具在明清以至近现代都还有生产,但并不普遍,难以和陶瓷茶具相提并论.
此外,明清时期,还有人用犀牛角,象牙,玉石甚至竹木雕制茶具,但多属于雕刻工艺品之
类,并非实用茶具,暂且从略.
四.茶具种类
茶具种类的划分有各种标准,如以时代划分,以地域划分,以民族划分,以质地划分,等等.
由于茶具是饮茶的器具,是为饮茶服务的,随着时代前进,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茶具也必然要
随之变化,因此以饮茶方式作为划分茶具种类的标准比较合适.
大体而言,人类饮茶方式相继有四种,即瘫茶,煮茶,点茶,泡茶,因而茶具的种类也可划分
为四种:
痞茶茶具
至今为止,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还不甚清楚,当时所使用的茶具也难以准确判别.只能从
106
文献资料中做点推断.
三国张揖《广雅》记载:
”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
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种饮茶方式当是一种古老的方法,不知
当时叫什么饮茶法.好在陆羽《茶经?
六之饮》中有段相似的记载: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
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瘫茶.”看来,《广雅》记载的饮茶方
法应当称之为”疮茶法”.
瘫茶法使用些什么茶具呢?
《广雅》说:
”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这”瓷器”是什么器物,《广雅》没有明讲.但从
《茶经》的”贮于瓶缶”来看,这瓷器就是瓶或缶两种容器.瓶是小口细颈鼓腹的容器,唐代称之
为茶瓶,根据出土文物观察,唐代的茶瓶形状类似今天的茶壶,只是其腹部不似今天茶壶那样
圆鼓,而是较长一点,有把和短流.缶则是一种小口鼓腹的罐子,没有把手,也没有流.有时在
肩部会有系(耳),可穿绳以便携带.
此外,既然要”以汤浇覆之”,就要有烧水的锅或者水壶以及炉灶,一般应该是铁或是陶瓷
制成.喝茶时还要有茶杯或是茶碗之类的饮器.捣碎茶饼也需要有专门的木槌,炙茶也要有
夹子.
因此,只从饮茶的角度来推断,瘥茶的茶具至少应该有下列几种:
1.烧水的炉灶.
2.烧水的锅或壶,罐.
3.烘炙茶饼的夹子.
4.浇沃茶末的瓷瓶或瓷缶.
5.饮用茶汤的瓷碗或瓷杯.
6.从瓷缶中舀出茶汤倒进碗杯中的勺子.
二.煮茶茶具
五之煮》记载?
据《茶经.煮茶法盛行,特别是陆羽《茶经》问世以后的唐代中期,到了唐代.
当时煮茶的方法是:
先将茶饼烘烤去掉水分,用茶碾将茶饼碾成粉末,用茶罗筛成茶粉,再放到锅里去煮.煮
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如鱼眼一样的水珠并微有声响,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点盐到水中
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此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再用竹夹在锅里
搅打使水形成旋涡状,然后将茶粉从旋涡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
涛溅沫”,称为三沸.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煮好了.最后分成五碗
奉给客人品饮.
显然,煮茶比瘫茶复杂多了,茶具自然也要增多.至少有烧火的炉子,烧水的锅(《茶经》称
钹),烤茶的夹子,碾茶的茶碾,筛茶的筛子(《茶经》称罗),搅打开水的竹夹,舀茶的瓢,盛茶汤
的茶碗.陆羽对茶具非常重视,专门辟了一章”四之器”开列全部茶具的名单:
烧火器具:
炉,笛,笑,炭,火夹.
炙茶器具:
竹夹,纸囊.
碾茶器具:
碾,拂末,罗,合,则.
煮茶器具:
镬,交床.
1O7
存盐器具:
鹾簋,揭.
饮茶器具:
碗,畚,札.
贮水器具:
水方,漉水囊,瓢,熟盂.
洗涤器具:
涤方,滓方.
存放器具:
具列,都篮.
就煮茶法角度而言,最重要的茶具是烧火的炉,碾茶的碾和罗,煮茶的镀和饮茶的碗,其余
都是辅助性的器具.
三.点茶茶具
从唐代晚期开始,民间开始流行点茶法,到了宋代,点茶法就成为主流.
据蔡襄《茶录?
论茶》记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具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