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754997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5.23KB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你是怎样明白的?
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快乐和友情?
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
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
(全都躲)
(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艾滋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
艾滋病是透过血液等传播,跟艾滋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
其实,有许多像德诺这样染上艾滋病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支持,老师期望同学们都能像艾迪一样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完美。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三):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
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二、自学生字新词
⑴读准生字的读音
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状况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
默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
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四):
第一课时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
揭题:
三个儿子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②再读故事,边读边想,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检查识字状况
3.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红,这些句子也是课堂上要多次用的)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4、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句式。
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
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
(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指名生读)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四、写字
1、请学生说说哪个字书写时要注意。
2、示范写胳膊,晃荡,停几个字。
3、指生上来板书,指出优缺点。
4、学生书写。
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这一点十分不错。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五):
一、导入新课,解读课题
解释赠。
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诗。
(生回忆《赠刘景文》)生答:
赠的意思就是送。
Ww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学习生字:
(1)画出生字词,透过拼音认读,自己读----指读----齐读
(2)指导写字
3、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
5、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
(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
6、再带着这种感觉读
7、抽生读、齐读
8、学生汇报此刻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
9、师生配合朗读古诗A、教师读题目以及作者和诗句前3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B、调换C、学生齐读全诗
三、体会意境深情诵读
四、读写结合深化主题
拿出练习纸把此时李白、汪伦最想说的,或是自己最想说的把它写出来。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是这堂课的难点。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六):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
教师联机出示地图,让学生自己找出西沙群岛。
(出示课件地图页)为同学们讲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以假想参观的方式进入西沙。
很快便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
自主探究,交流汇报。
此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以读为主线,首先让学生点击课文朗读,自由欣赏,初步感知课文。
(教师适时抛出西沙群岛什么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件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
让学生到西沙小站尽情地畅游)
第三环节:
网络搜索,知识拓展。
经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也了解到课本上仅仅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一部分,自然想了解得更多。
于是教师请同学们点击西沙遨游、海洋链接,进入网络去探索更神秘的西沙群岛。
教师巡视点拨,个别辅导。
这时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也能够结伴而学,收集感兴趣的资料
第四环节:
全课总结,情感升华。
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的检索加深了对课文资料的理解,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自然而然地倾泻出对祖国的热爱。
让学生来总结自己的收获,感情自然充沛,到达了教育教学的最高潮。
本节课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形象、生动地启迪学生思维,为学生理解课文资料,鉴赏语言文字,带给条件。
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检索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提高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潜力。
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所流露的情有着更加真切的感悟,帮忙学生抓住西沙群岛的特点,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整节课教师旨在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平等、愉快的氛围中,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探知,培养学生多方面潜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地发展。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七):
科目:
语文
课时:
一节课
授课者:
樊荣彦
听课时间:
2016年2月28日
课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春游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咏柳》
1、①我说你拼。
举例:
亻+以是什么字,组词。
②我说你解。
柳,右边是木,左边的笔顺是什么?
2、点名背诵(要字词清晰、有节奏)。
3、①安老师给的词句的意思,回答是哪一句原句。
②转换一下,说一说原句的意思。
4、群众背诵。
二、导入
1、由柳引出是春天来了,放幻灯片完美的春天。
2、师:
从幻灯片中看到了什么?
或者想到了什么?
生1:
柳树。
生2:
白云、草。
(回答中若有不是春天的解说一下)
听过迎春花吗最早开的是什么花桃花有一些人就浏览了桃花,来看看他们看到的都是什么呢?
春游湖。
3、自读两遍、齐读。
三、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子
1、解释字蘸
谁能解释这个字?
生:
过年吃饺子,要蘸东西吃。
2、说读音夹板书:
jiā(夹子)
ji(夹袄)夹岸的意思呢?
两岸边。
很好,接近了。
把夹岸的意思写在书上,就是:
排列在岸的两边。
3、师:
你还对哪一个词语不明白呢?
春雨断桥人不度
这一句都不懂吗?
明白春雨吗?
明白,春天的雨
那断桥呢?
断了的桥,都断成两半了。
这些你都明白,那你不明白的是什么呢?
不度?
恩。
过不去的意思。
说到这,有人能告诉我这一整句的意思吗?
春雨把桥断了,人过不去。
解释的很棒。
春雨过后,湖水已漫过桥面,人们就无法过河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撑。
小舟要动,需要怎样呢?
划。
划,也能够说撑(动作演示)。
这句的意思就是:
柳荫下小舟撑出来。
还有吗?
夹岸桃花蘸水开,怎样桃花蘸水开呢?
想想蘸的意思,蘸的是什么水呢?
桃花还在树上绽放,可能是湖水吗?
不是。
那是露水吗?
就那么一小滴?
那你认为是什么呢?
雨水。
对了,还有雨水。
你想,雨水不断地落在桃花上,越积越多,怎样形容这样的桃花呢?
就用到了蘸。
看看这幅图(幻灯片演示)。
为什么要这样形容桃花呢?
作者是去干什么的?
看景。
看的哪啊?
(指向题目)
西湖。
是去游览西湖的。
那么他看到了哪些景色呢?
桃花、树。
湖、燕子。
生3:
划船。
刚才有同学说划船也很对,那你看他第四句为什么要写到小舟呢?
好看。
能够渡河。
因为它第三句有提示,人不度,人都过不去,这时小舟撑出来了,猜一猜第四局写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幻灯片上的
惊喜。
那要怎样读出来呢?
(挑人示范朗读)
4、齐读两遍挑人读齐读自读齐读
四、巩固
1、闭上双眼,根据老师的语言描述让学生自由想象并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画面。
2、去掉幻灯片的文字,试着背诵。
3、我会组词
夹度撑阴燕断(一人领读两个人轮读)
齐读词组。
4、图片展示。
意见:
总体来看,这堂课很精彩。
复习导入解释重点字词由词引句义完整翻译整首诗引题目再导向重点句子读背组词图片。
环节完整,效果很好,重点很突出。
从课堂完整度来说,缺少了当堂作业。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八):
《雷雨》听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一、导入:
闭上眼睛听雷雨的声音,引出课题
二、预习:
自己读读课文,那几段是写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
(教师的语言很简洁明了,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任务。
三、检查预习:
1-34-67-8
读了课文,你明白是一场怎样的雨?
四、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句子写雨下得很大?
能够用横线画出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好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第五自然段:
雨越下越大,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谁能说说,为什么树房子都看不清了。
用因为所以说说。
因为所以
还有谁会说?
因为雨下在窗户上,所以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你会说吗?
跟你的同桌说一遍。
很多小朋友这天很能干,一说好就坐好了。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错,很简洁,也很有效)
还有哪句话写出了雨很大?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你明白什么?
哗哗哗,说明雨很大
我仿佛看见有人用脸盆在倒水。
谁能读出雨很大的感觉?
读
谁能读得更大一点?
更急一点?
我们一齐读读好吗?
(老师读第一个哗,女同学、男同学分别读第二第三个)
五、学习第一段:
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一些现象,默读1-3小节
1、默读:
找找大自然有哪些变化?
2、交流:
云压
结合写压:
你写的时候会注意哪点?
---竖撇点
老师示范,点明写字的要求:
抬头
(老师示范的时候学生自己在写,没有到达示范的作用。
呵呵,还要明确一点任务)
写好的同学想想,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记住?
(怎样写,怎样记最好一齐教,让学生在写的时候就记。
但是这是小节。
怎样的云压下来了?
(黑沉沉)
你能读一读吗?
我觉得不够黑啊!
满天的乌云,说明什么?
很多
学生:
还有厚厚的云
很多、很厚、黑沉沉的云压下来,这时候是多么的闷呀?
出示:
蝉为什么一点也不叫呀?
(太闷了)
3、还有哪些也变了?
风
树枝会怎样乱摆?
摇来摇去歪了飘呀飘
大风还会吹到什么?
灰尘蜘蛛
学习蜘蛛
(训练学生的说话潜力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低年级这很重要。
会连贯的表达,自然语文潜力就得到了提高。
学习:
垂想象一下,蜘蛛是怎样逃走的?
还有什么表现?
闪电越来越亮(用竖线表示)
雷声越来越响(用圆圈表示)
大家能读出来吗?
(这个创意很搞笑,对于调节课堂的氛围很有好处。
训练:
把渐渐放到下面的句子中:
天黑下来了。
粉红色的花儿开放了,真美呀!
太阳像个大火球,浅水洼中的水干了。
4、积累:
学习下雨的词语:
乌云密布等
六:
下课
总体感觉:
1、教师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楚,思路明晰
2、能够注重学生各方面潜力的培养。
如:
说话、想象等
3、教师本身的素质很好,语言表达简洁明了,指令明确
推荐:
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是不错的,但是缺乏主体性:
学生自己的学习、创造性的表现,这一类的东西很少。
为什么?
因为老师引导、指引、指令性学习行为过多了。
也许这和低年级课堂教学特点有关。
在情景的营造上,学生是被动理解的,是不是能够创造一种互动的、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更快乐的学习。
当然,说说容易,做做难。
听了阎春燕老师的课,还是感觉获益匪浅的。
谢谢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九):
《画风》听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我们已经学过画风了,一齐来学习。
读儿歌:
宋涛
我们拿出小手一齐怕节奏一齐读好不好?
一齐读
我们在读的过程也就学了一些生字,来读一读
谁再来读一读。
嗯,多好呀。
这两组词你有什么发现?
赵小艺是花旗帜飘风车转的,
还有什么发现?
上一行是人物,后面一行是什么东西怎样样
真聪明,我们一齐来读读。
下面的东西都是他们画的是不?
(板书:
旗帜风车)
这些东西和文章画风有什么关系?
上节课说风摸不着,看不到,是谁说的?
陈丹
谁来读读这句话
陈丹说:
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陈丹是说有人画出来吗?
没有人画得出来
我们所有的陈丹一齐肯定的说说
学生读
有人画的出来吗?
有
请你看课文,谁能画出来?
是怎样画出来的?
读书
谁画出来了
赵晓艺陈丹
(出示课件)
读(旗杆、弯弯的大树乌云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的转)
这些他、她是谁?
陈丹宋涛赵晓艺
谁能把这些人的名字带进去读?
弯弯的好像读得个性好我好像看到很多动词呀从那些地方看出画的是风呀?
转最能体现飘乌云斜斜的雨丝
风画出来了吗?
画出来了
谁能读出来?
你们最喜欢风车是吗?
我们一齐读
(落实意识很好。
学生读得不好,老师随机的点拨和指导,让孩子读好,读准。
课堂的氛围很好,学生的用心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自己随便选几句,好好的读一读
(给所有孩子读的机会,满足孩子的内需)
黄老师自己来读一读好吗?
好
读(把呼呼读成呼叠词的改成单词)
老师少读了一个字
这样好不好
不好
那我们读读看,哪个好?
叠词好。
少一个字感觉就差远了,是不是?
是
出示图片
一张张画加上了风,就显得更美了
多美的画呀,因为他们画上了什么了,才显得更美了?
刚开始不是不能画吗?
可见他们想了很多的办法
一齐看课文4-8自然段,看看他们怎样想办法的?
赵晓艺眨眨眼想了想---动脑筋了
陈丹书我也学会画风了(老师没有评价,学生举手说他有意见,多了一个字)
陈丹高兴吗?
高兴
原先不会画,此刻都会画了,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呀?
一群聪明的孩子
是呀,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看,风真的来了---出示:
三个小朋友这样正说着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红旗吹飘了,风儿藏在舞动的红旗里了;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小树吹()了,风儿藏在摇摆的小树里了;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雨丝吹()了,风儿藏在()的雨丝里了;
一齐读这句话
老师加上一个题目,就变成一首小诗了。
我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一齐来写写好吗?
风来了,风来了,
风把()吹()了,
风儿藏在()的()里。
学生写
(孩子是快乐的,所以写作就快乐了。
孩子们愿意写,是基于前面老师的引导和示范。
感觉示范的速度太快了,不明白学生能否理解。
写作的双重目的很好:
理解课文、迁移课文、学习写诗歌。
这样的训练意识很好)
谁来交流一下。
交流。
陈诺: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小草吹弯了,风儿藏在弯弯的小草里。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头发吹飘了,风儿藏在飘飘的头发里。
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诗歌好吗?
好(交流)
看来我们班有很多的小诗人呀!
课后写出来、读出来,还能够配上图画呢。
还能够配上音乐
是呀!
我们古代就有很多的诗人写过这样的诗,一齐来学习《风》
(到这个环节学生过于兴奋了,所以老师还要适当的整肃一下纪律)
解落三秋叶,风吹万杆斜
还有呢。
我们一齐学学叶圣陶的《风》
老师范读一段
谁也能学着说说这样的诗句?
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很不错,看来模仿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技能是很对的,呵呵)
其实呀,生活中风的作用很大。
这节课我们就到这儿。
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十):
《朱德的扁担》听课记录
一、新课导入
课题质疑,生齐读课题《朱德的扁担》提出问题。
二.授新课
1.讲解朱德扁担的读音与字体、偏旁。
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纠正轻声的读音。
3.先点名读第一自然段,再齐读第一自然段。
4.提问:
从第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朱德是什么人)
5.齐读第二自然段,解决问题:
朱德的扁担是用来干什么的?
(挑粮食)
6.欣赏朱德同志条粮食的图片,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7.齐读描述朱德形象的句子,你从满满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8.阅读课文,想一想:
(1)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2)从这个藏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之后,战士们为什么又不藏了?
9.引导学生逐个解决问题,齐读课文,边读边解决。
(由朱德同志与战士一齐挑粮,同甘共苦,同时教育班干部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
10.总结课文,学生在课前对课题的提出质疑,此刻解决:
(1)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朱德记?
(2)朱德为什么要挑粮?
(3)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带领队伍和毛泽东同志会师?
三、总结课文
生齐读课文,师总结朱德同志身上的优良品质。
四、布置作业
回家把朱德的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
战士藏扁担尊敬热爱
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
同甘共苦
听课反思:
符老师教态很自然,很会引导学生,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但透过老师设计的精美幻灯片和精心的引导和提问,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课堂上,整堂课都是书声朗朗,课堂气氛简单活跃。
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衔接合理、自然,时间把握十分好。
设计的拓展问题相当好,并引导学生作答,既帮忙学生理解课文,又使学生训练了说话、思考潜力;
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听课 记录 精选 10 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