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函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754608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1.60KB
外国文学函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外国文学函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函授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则。
它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的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即24小时,必须只有一个地点。
在理论上把“三一律”系统化的是布瓦洛。
它的优点是剧情集中,紧凑;
缺点是人物类型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2.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
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真实而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
3.奥林匹斯神统
奥林匹斯神统是古希腊神话中最重要的神的系统。
它以宙斯为首,由宙斯的亲属为主要成员,包括宙斯、赫拉、阿波罗等12位主神,因居住于奥林匹斯山上而得名。
它按照父权制方式组织起来,以家长为中心,大家同吃同住同议事,共同掌管着宇宙和人间的万事万物,反映的是父系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情况。
4.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现代主义文学公认的开山鼻祖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福楼拜的《情感教育》。
5.荷马史诗
是古希腊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它们各有24卷,均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据说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它以扬抑格六音步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作为古代史诗的典范之作,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人集体意识的结晶。
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就是希腊民族精神的建构过程。
6.百科全书派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
《百科全书》的主编是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
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7.湖畔派
湖畔派是18-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作品充满神秘的大自然气息,前两位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从内容到形式都引起一场变革,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此歌谣集的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8.流浪汉小说
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
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
9.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
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0.启蒙运动
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
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12.摹仿说
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
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三、简答题(20分,每小题10分)。
——最少答6句话以上
1.请简要归纳一下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一、思想特征:
(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作家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要求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对由金钱孳生出的社会的恶德败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对下层人民的苦难表示同情,希望统治阶级以仁爱为怀,改善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
(3)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反人性的弊病,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艺术特征:
(1)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
(2)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请简要归纳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
一、象征手法的运用。
《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加工而成的小说,它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层寓意且寓意很深的作品。
作品丰富的象征寓意无疑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例如:
用大海象征变幻无常的社会生活;
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等。
二、含蓄、凝练的意境。
海明威对桑提亚哥充满歌颂的感情,可是他却以冷静、客观的笔调叙述老人的故事,将自己的感情凝聚在艺术形象里。
冷静客观的叙述是《老人与海》的一个重要叙事风格。
简约、准确、流畅而客观的叙述,正是《老人与海》重要的艺术风格。
第三,是简约、清新的文化。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对词汇、句式、语气、对话模式和语法等运用了他个人的偏好,显示了他的电报风格语言特色。
他采用具体而感性的表达方式,将作者、对象和读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程度。
《老人与海》的文体正是如此。
3.请简要归纳一下西方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段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
2、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
3、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
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等等。
4、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
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
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但他们是好人,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4.请简要归纳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1、采用主观色彩极重的表现法,反对客观的描写法;
强调主观随意的自由联想。
2、在语言形式上,现代主义文学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不同文体、标点符号甚至拼写方法、排列形式,来暗示人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
3、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现代主义文学不注重塑造个性鲜明、性格典型的人物形象,而着重表现人的全面异化,表现人与社会、人与物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异化。
4、现代主义在艺术形式上特别注重追求新奇怪诞的艺术表现手法。
上述特征主要表现在象征主义诗歌、意识流小说、荒派戏剧、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学当中。
(也就是说现代文学追求作者自我的观念和新颖,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突出作者的自我感受)
5.请简要归纳一下什么是“拜伦式的英雄”。
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东方叙事诗”和《曼弗雷德》等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
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
但他们又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看不到前途,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
这类形象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战士的斗争精神,但也有浓厚的悲观色彩。
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6.请简要归纳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一、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3、酷爱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二、艺术特点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四、论述题(50分,每小题25分)。
——最少答400字以上
1.请简介《俄底浦斯王》的故事梗概,然后对俄底浦斯王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忒拜国王拉伊奥斯年轻时曾经劫走国王的儿子克律西波斯,因此遭到诅咒,他的儿子俄底浦斯出生时,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
然而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斯国王和皇后,由他们当作亲生儿子般地扶养长大。
俄底浦斯长大后,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
他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岔路上与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这个人正是他的亲生父亲。
后来他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题,解救了忒拜,因此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约卡斯塔为妻,生了两儿两女。
之后,忒拜灾祸与瘟疫不断,国王因此向神只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
最后在先知的揭示下,俄底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奥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
震惊不已的约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俄底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忒拜王国流放自己。
1、杰出悲剧中的英雄人物
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可勒斯同名杰出悲剧的英雄人物。
他道德高尚、聪明机智、处事公正,虽然他还没有出生就被打上“弒父娶母”的原罪印记,但是他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
(1)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王是人力的代表,得知自己弑父娶母的恶运后,对于这个与生俱来的宿命,他从逃避、抗争到坦然承受,力图避免犯下这可怕的罪过。
很可悲,他始终没有逃出命运的摆布,抗争归于失败,但是在俄底浦斯同命运的关系上,却体现了他积极的思想。
(2)正直善良,敢于承担责任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在剧中的正面主人公,作为一名开明君主,以民-主和法制治国,关心人民疾苦,处事公正,执法如山。
在忒拜发生瘟疫之时,他亲自走出王宫,倾听乞援人,为了拯救城邦他坐立不安。
得到神示后,发现矛盾越来越集中到自己身上时,他为了拯救民众,又残酷地惩罚自己,并自我放逐。
用这种悲壮的斗争的照亮了人生阴暗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们的精神;
可以把他们打-倒,却不能将他们征服。
因此,在俄底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底浦斯真正成为敢于承担责任,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2.悲剧人生与命运
面对命运,俄底浦斯越是真诚地避免犯罪,却越使自己陷入罪恶之中;
而且他越是为人民排忧解难,却越使自己临近毁灭。
悲剧对命运问题的处理,表现了雅典正直的公民对已经显露衰颓趋向的城邦政治的惶惑心理。
悲剧对命运的谴责,实际上是表现了对越来横行无忌的社会邪-恶势力的抨击,这种势力是社会美的摧残者。
索福克勒斯处理的主题是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
2.请简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故事梗概,并对哈姆雷特这个人物进行评析。
丹麦的国王突然驾崩,其弟克劳斯登基为王,并娶了他的嫂子为王后。
对已故国王的儿子哈姆雷特来说,这一切比父亲去世更难以忍受。
这时,父亲的鬼魂出现了,道出了克劳斯谋害了他的事,要求哈姆雷特替他报仇,但要宽恕他的母亲。
为了避免他的叔父对他产生怀疑,他开始装疯卖傻,连心爱的奥菲利娅也不认识了。
正好这时有一个剧团进城表演,他便着手写了揭露他叔父罪状的剧本,让他们上演,看戏的克劳斯大惊失色,匆促离场,哈姆雷特看到他心虚跪地忏悔,终于验证了鬼魂的话。
后来,王后奉国王旨意叫他进宫,他很伤心地责备他的母亲,误杀了布帘后偷听的首相——奥菲利娅的父亲。
克劳斯让他去英国避凶,却暗中叫英皇杀了他,但哈姆雷特识破了他的阴谋,中途折返。
奥菲利娅遭失恋之苦加上父亲无辜死去,终于精神崩溃,坠入湖中溺死了。
她的哥哥雷欧提斯从法国回来为父报仇,克劳斯乘机唆使他用毒剑与哈姆雷特决斗,最终他击败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也用夺来的毒剑刺中了他。
王后误饮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毒发身亡。
雷欧提斯在临死前揭发了克劳斯的阴谋,克劳斯也被哈姆雷特用毒剑刺死了。
临死前,哈姆雷特留下遗嘱,要好友霍拉旭向世人讲述这段悲惨的故事,以警示后代,然后王子带着不尽的遗憾,告别了人间。
1、哈姆雷特是一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
他的性格是鲜明的、丰富的,也是发展的。
哈姆雷特是丹麦一个年轻的王子、乐观的青年,生活是闲逸的、舒适的,为追求知识,他来到了人文主义的中心——德国的威登堡大学读书,在那儿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人生和世界充满了美好的理想。
2、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
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
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
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
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犹豫彷徨、烦闷不安、自谴自责,精神上痛苦到了极点,甚至想到“活下去还是不活”的问题。
3、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
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4、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
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3.列举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比较各自的艺术特点。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埃斯库罗斯
1.埃斯库罗斯不以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见长,而以置景的浪漫、形式的光怪陆离著称。
2.他的文风刚健雄奇,文字古朴瑰丽且形象化,表现力特强。
3.作为最具诗人气质的剧作家,他擅长创造隐喻(包括转喻、提喻等),无需刻意思索,似乎信手拈来。
4.取材于人间社会,海阔天空,善用象征手法,通过栩栩如生但不一定清晰地形象渲染作品的境界,配合情节的展开。
索福克勒斯
1.索福克勒斯作品有着精妙的结构,巧妙地构思,善于铺垫和安排事件,匠心独运。
2.善于描写人物,塑造了形形色色、个性鲜明的形象。
3.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并注重句式结构的设计,精心安排词句的位置,成功的使用了对称修饰中的很多形式。
欧里庇得斯
1.对待神的问题上,由怀疑神意的正确性走向接受偶然因素是制约宇宙和世界的而重要力量观点。
2.欧里庇得斯着力于苦难的直观描述,被亚里斯多德称为最擅长编写悲苦场景的诗人。
3.欧里庇得斯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感觉。
4.诗人偏爱女性题材,因为女人比较软弱,更容易受害,而且感情丰富,更具细致入微的见解,通过对女人遭遇的描述,诗人揭露神的残酷,显示人的理性观念的局限。
5.语言明晰流畅,说理性较强,重视话语的修辞效果,善于用文字塑造形象。
4.请简介紫式部《源氏物语》的故事梗概,并对光源氏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评析。
日本天皇桐壶帝之子,因天皇不希望他卷入宫廷斗争,因此将他降为臣籍,赐姓源氏。
故事围绕着他和一系列女子的爱情展开:
源氏行冠礼后娶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他意。
于是源氏追求长得像自己已故母亲的桐壶帝宠妃藤壶,两人乱伦生下后来即位的冷泉帝。
源氏到处偷香窃玉,强行占有了伊豫介的后妻空蝉,还向比他的婶母六条妃子求欢,并同时辗转在花散里、末摘花等众女子之间。
后来他找到了藤壶的侄女紫姬,长得和藤壶很相似,便收为养女,教养成心中思慕的理想女性,待紫姬长大成人后就据为己有。
葵姬生下夕雾小公子时,因六条妃子生魂附体而过世,之后紫姬被扶为正夫人。
桐壶帝退位以后朱雀帝即位,源氏被迫离京隐居。
为排遣寂寞,源氏与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结合,后生一女,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
由于天降异兆,源氏奉召回京辅佐朝廷。
不久,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建造了六条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院里来住。
源氏近40岁时纳了朱雀帝之女三公主为正妻,紫姬终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
后来三公主与柏木私通,柏木悔恨交加,英年早逝,在生下私生子薰后,三公主落发为尼。
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壶乱|伦之罪的报应临头,心如死灰。
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隐遁出家。
几年后死去。
源氏之子夕雾与表姐云居雁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遭到云居雁之父的嫌弃。
夕雾思慕云居雁不得,与酷肖云居雁的藤典侍私通,后成为其侧室。
后来夕雾终于和云居雁结为连理,生育许多子女。
之后夕雾爱上了柏木遗孀落叶公主并在侍女们的帮助下得遂心愿。
源氏过世之后夕雾任太政大臣,位高权重。
源氏之子薰生性严谨,他爱上了八亲王的女儿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绝。
大女公子病故后,他寻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亲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补心灵的空白。
却被匂皇子假冒占有了浮舟,浮舟知道后,毅然跳水自尽,被人救起后削发出家。
尽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见,但终未了此心愿。
一、伪善、阴险和荒淫
源氏从一生下来便处于纷繁复杂的权力之争中,他被降为臣籍,赐姓源氏,完全失势,屡不得志,终日穿梭往返于烟楼雨巷、亭楼阁台中,他依仗自己的权势,糟蹋了不少妇女。
对待女性完全是出于本能的占有,从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也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率性而为的,完全视女人为男人天生的玩物。
源氏与许多女子成婚并不完全是基于爱情,而是同政治利益相联系,男女婚嫁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
不管是被贬期间,还是后来官复原职都不忘及时寻欢作乐,且精于利用女性来达到为自己拉拢和扩张势力的政治目的。
在迫于无奈时,他甚至会采取委曲求全或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法,使其阴谋一一实现。
二、厌恶、逃避、否定旧的政治势力
源氏属皇室亲族,最后官至太政大臣,但他在政治官场中却找不到丝毫人生乐趣,只能在儿女情长中寻找精神寄托。
在他的眼里,偌大的皇宫,不如一个小小六条院,太政大臣的官职同爱妻紫姬相比夕根本无足轻重。
他最终出家,正是要逃避令人生厌的可恶的政治生活。
源氏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贵族形象,他否定的既是他自己,他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是他所属的那个阶级。
从社会历史角度看,源氏的进步意义就在于他身为这个阶级中的一员,却不去维护这个必然没落的阶级,而是以出世对包括自身在内的阶级进行否定。
三、多情而又专一
源氏公子在爱情方面对凡是与他有过往来的女人,即使经过多年,他还是不能忘怀。
为了恋情,多情的他一生一世也不得安宁,他对越难得到的女人就越是追求,体现出他对女人强烈的征服欲,如他对空蝉、藤壶、胧月夜总是念念不忘,只要一逮着机会便不忘对其调戏偷情,而对已经得到的末摘花、明姬又不懂珍惜,肆意玩弄。
他既要羽庇荫泽他亲近过的每一个女人,又要在内心呼唤的驱使下去追梦,去呵护怜惜自己唯一的梦中情人。
处于分裂状态下的源氏,必然无法自如应对截然矛盾的现实。
终于,习惯于专宠的紫姬在失望和痛苦中结束了自己尚年轻的生命,而痛失爱妻的源氏在自己精心塑造的梦中情人化为泡影之后,也终于不得不直面自我心灵支柱的轰然坍塌,在破碎中走向生命的终点。
5.请简介《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梗概,然后对包法利夫人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包法利夫人爱玛对婚姻充满幻想。
按当时中上层资产阶级的习惯,她被送进修道院寄宿学校接受教育。
在封闭的修道院生活中,她只有靠读小说寻求乐趣,这些诱人的爱情故事使她看得入迷。
她幻想着自己是书中的女主人公,一心巴望出了修道院能找到一个充满诗意的情人。
但是实际生活远非爱玛想的那么美妙,她很快发现满怀激情嫁的丈夫包法利医生只是一个胸无大志、感情贫乏的庸人。
她在家庭生活里找不到幻想中的爱情,就到社会是去寻找“巴黎式的爱情”。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地主罗尔多夫,在他的引诱下,爱玛成了他的情妇。
罗尔多夫是逢场作戏,而爱玛却倾注了全部感情。
为了摆脱爱玛,他去了外地,爱玛的感情爱到致命的打击。
不久,爱玛又在卢昂遇到了莱昂。
这个在浪漫主义幻想中的青年早就有意于爱玛,正处于感情低谷中的爱玛和他一拍即合。
他们常常偷偷幽会,爱玛趣味越来越低,欲情也越来越强。
包法利的财产和积蓄经爱玛之手,源源不断地流入高利贷者的腰包。
慢慢地爱玛那炽热、无法控制的感情使莱昂生厌,他竭力想挣脱爱玛的感情,爱玛再一次陷入痛苦的深渊。
在高利贷者的逼迫之下,她吞下砒霜,完成了自我毁灭的进程。
(一)充满幻想,寻求激情的艺术型女人
她在修道院附设的寄宿女校接受贵族式的教育,避开了普通女孩每日缝缝补补的生活,在这里,眼睛看到的是美丽花卉,耳朵听到的是宗教神圣的音乐,弹奏的是优雅的钢琴,还可以品读描绘浪漫而又凄婉纯粹的爱情小说,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摇撼爱玛的心,她渴望纯粹的爱情能降临在她的身上,这使得爱玛原本单纯和质朴的心发生了改变。
出于她对新生活的热烈期盼,爱玛选择与包法利医生结婚,她急需要一种新生活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以实现自己的幻想。
然而,包法利医生与爱玛心中的理想伴侣相差太远,她变得矛盾,压抑,她是一个活在诗中的女人,她不懂真正的爱是很实际的,要落实到生活细节当中,脱离了生活去寻爱,终究是空梦一场。
(二)被爱与欲望吞噬的矛盾女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文学 函授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