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新编优质肥牛肉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735737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181.58KB
完整新编优质肥牛肉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下载.docx
《完整新编优质肥牛肉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新编优质肥牛肉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萧县创亿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属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自有资金4000万元。
技术力量雄厚,高级畜牧师3名,中级工程师7名。
该厂现有管理人员10名,熟练工人20名,其中技术工人15人,普通工人20名。
四、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18亩,总建筑面积44000平方米,总投资9568万元。
项目达产后年均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年均新增利润2000万元以上,为国家缴纳税收1000万元以上,带动3000农户致富,为农户创造养殖纯收入5000万元以上,可解决2000多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可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工程:
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实施,租用土地178亩,建设养殖3000头预肥牛养殖场,引进预肥牛3000头。
基建工程主要为场地平整、道路建设、牛棚建设、道路建设、水电工程、办公生活区建设等。
第二期工程:
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扩租土地40亩,建设养殖1000头母牛的养殖场1个,引进能繁母牛1000头。
建设粪污处理工程,发展农户养殖优质母牛0.5万头,发动农户种植牧草1000亩。
第三期工程: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建设小型饲料加工厂1个、30000立方米青贮窖1个、沼气池1个,发展农户养殖优质母牛1.5万头。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萧县创亿畜禽养殖农民专业优质肉牛养殖基地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总占地面积
亩
218
二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44000
三
建筑容积率
%
43.5
四
建筑密度
1.3
五
主要原材料消耗
折标煤
1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8162.62
2
电
万度
139
170.83吨
3
水
万吨
1800.16
15.75吨
4
煤
吨
六
绿化覆盖率
30
七
总投资
9568
工程费用
9000
其它费用
300
预备费
68
建设期利息
5
铺底流动资金
200
八
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前
年
含建设期3年
九
财务内部收益率
27.10
十
投资利润率
14.04
十一
投资利税率
19.25
五、项目综合评价
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通过肉牛养殖提高自然资源转化利用效率,变自然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辐射带动当地农牧业及相关行业有序发展。
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实现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高效产业,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对推动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生产方案设计完整。
经济分析表明,该项目各项财务指标科学合理,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水平,财务净现值合理,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项目在财务各项指标上是可行的。
该项目实施后,能改善项目区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牧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可以直接带动500多户农牧民从事肉牛养殖业,户均增收5000元,直接安排70多个就业岗位。
此外,对周边地区农牧民的致富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总之,该项目符合萧县推进现代农牧业经济建设的有关政策,立项条件优越,建设条件较好,资金来源结构和投资结构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成熟,市场前景看好;
各项财务指标合理,能够辐射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并且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增收。
改革开放30多年,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加快畜牧业发展,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
根据安徽省、宿州市畜牧发展规划,结合我县的资源优势,搞好绿色养殖示范带建设,发展绿色肉业生产将是促使我县畜牧业向优质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对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安徽省萧县黄牛无论是役用还是食用,在国内都是属于牛类中的优良品种。
在食用方面,因其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并富含钙、锌、硒等无机盐,是一种深受人们欢迎的美味佳肴和强身滋补佳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食肉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牛肉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喜食的人日益增多,食用量逐年加大,市场上牛肉供不应求,价格累累上涨。
目前,我县内的黄牛养殖多是家庭牧养形式,这种牧养形式受草原面积所限,难以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生产数量非常有限。
因此,随着牛肉食用量的逐年加大,市场上的供求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县每年由商贩从外地倒运进来的肉牛达几万头,既增加了费用又降低了牛肉的质量,而且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牛肉的市场潜力是相当大的。
很显然,仅仅依靠过去那种牧养方式是无法解决这一供求矛盾的。
因此,许多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都采取了比较先进科学的圈养方式进行饲养,即使没有草原也照样进行规模发展,如山东省的许多地区、阜阳市都有着典型的成功经验,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实践中看,该项目实属投资虽大、见效快、易行可靠的好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农业经营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指出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需要
提出开发肉牛业的开发因素是其独特的资源和条件优势。
全市具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具有发展养牛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3、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发展肉牛生产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养牛风险小,投入少,收益高。
由企业带动农户,农户负责母牛和牛犊的饲养。
企业负责架子牛的收购并强制育肥,将会大大提高农民养牛的积极性。
养牛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既可以拓宽农村地方财税,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
4.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一方面缓解牛肉供共需矛盾,确保有效供应。
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市场牛肉供不应求,其价格不断上涨,牛肉和猪肉同比价已由几年前的1:
1上升到目前的3:
1.同时,人们的膳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偏少,影响了人们体质的增强,若系统开发肉牛深加工提供优质化、多样化、高档化的牛肉绿色食品,有利于优化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
从生态学观点看,牧草和农作物秸秆,以技术处理后养牛,通过其生物学功能转化为肉,成为能供人体直接消化的多种氨基酸,与其它利用方式相比,更具合理性和高效性。
此外,通过养牛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地力,形成“牛多—肥多—粮多—秸秆多—牛多”的良性循环,不仅能减轻畜牧业依赖的负担。
发展肉牛养殖,对保护土质资源,增加粮食供给,确保“米袋子”充足,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6.实现我县畜牧业发展战略变化的需要。
目前,我国畜牧业产值接近农业总产值的50%,但是畜牧业仍处于分散粗放阶段,产业链条不长。
据国内外农业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证明,当畜牧业形成产业化后,使其与种植业产值之比为1:
1左右时,农业产业才能达到结构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种植业和畜牧业相得益彰,这要求畜牧业要从传统的生产型向现代的产业化型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地产地销为主的畜产品购销体制向培育市场、放开经营、搞活流通和贸易多元化转变。
通过系列的开拨肉牛基地,引导千家万户农民进入日益发展的市场,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生产经营规模化发展,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牧科教等一体化,用产业化推动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安徽位于我国的中西部,是中原肉牛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支持发展的重点地区。
近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府对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养牛业十分重视,将畜牧业作为安徽省贫困落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措施。
宽松的政策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养牛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11年全省存栏肉牛已达675.16万头,全年出栏牛185.86万头,牛肉产量25.74万吨。
养牛业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项目区农村历来具有养牛的传统习惯,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成熟的配套技术,并形成了以皖北黄牛为代表的全国重要的优质牛主产区。
特别是皖北黄牛与国外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肉牛品种杂交,其后代的产肉性能明显提高。
据实验测定,西本杂一代在放牧条件下,其初生重、6月龄、12月龄体重,净肉率分别比本地牛提高49%、36.9%、48.8%和58%,18月龄育肥牛日增重可达1000克以上,已接近世界肉牛品种的增重水平。
另据有关部门进行的黄牛育肥及屠宰测定,以安徽北部牛为代表的黄牛牛肉品质,已达到世界公认的肉用品种牛,并且品质远远优于国内其他黄牛。
但是近年来我省优质黄牛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屠宰加工严重滞后于养殖业的发展,致使全省相当一部分优质肉牛以活畜廉价出售,现有的屠宰加工大部分由农民自由进行,工艺技术落后,屠宰量低,没有形成规模。
即使有一定规模的屠宰厂,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屠宰,高档次的部位肉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产品档次低品种单调,优质肉牛的高附加值难以实现,严重影响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
为了充分开发我省优质黄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走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建设现代化、规模化的肉牛饲养及屠宰加工企业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市场供求及前景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三高”病人越来越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的猪肉,在肉类消费中所占比重正在不断下降,而牛肉特别高档牛肉的消费量则稳步上升,需求略大于供给。
牛肉中蛋白质占20%,而脂肪仅9%,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牛以吃草为主,主要分布在远离城市的草原和山区,这里的牧草未受工业和农药污染,加上牛本身抗病力强,饲养时极少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所以牛肉完全是天然绿色食品。
有资料统计,我国人均牛肉年消费量仅有7公斤左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市场空间非常大,而且我国活牛已获准对沙特、科威特、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中东伊斯兰教国家出口,因此,无论从国内市场还是国际需求看,牛肉市场前景都非常广阔。
特别是18月龄以下的高档牛肉更是很多星级饭店的必需品,每公斤可卖到40-60元,优质育肥牛的市场价格为20.00元/公斤左右,不但价格高,而且供不应求。
根据全国城市现有年人均牛肉制品占有水平和递增速度预测,到2012年国人口将达到14亿,全国人均收入将在现有的水平上提高一倍,牛肉类消费每年平均递增3%-5%,牛肉需求量占到20%以上。
目前,我国人均牛肉占有量为4.3公斤,而世界平均为9.8公斤;
如果人均牛肉占有量提高1公斤,需要13亿公斤牛肉,需多出栏1000万头肉牛;
我国正在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若人均牛肉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需要增加5800万头肉牛。
由此可见肉牛养殖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潜力巨大。
二、市场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竞优势分析
与市场同类产品分析,本项目产品具有较多的竞争优势和较强的竞争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交通优势。
萧县东邻江苏徐州市25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
南接淮北29公里,西距河南商丘市150公里,北连山东济宁130公里,县城距合肥、南京、济南、郑州4省会均为3小时路程,距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
陇海、符夹铁路纵横穿境,连霍、合徐高速公路于县境内交汇,310、311国道,301、101、202省道与县乡道路交织成网,境内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0公里,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内外相联的立体交通网络,承东启西,南引北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大大降低了销售运输成本,同时保证了肉食品的新鲜度;
2、低成本优势。
萧县创亿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自己的饲草料种植基地,大大降低了肉牛养殖业的饲料成本;
此外,项目区周围土地肥沃,牧草资源丰富,降低了广大农牧民的养殖成本,为公司+基地+农牧户经营模式的持续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技术优势。
以山东临沂万通大型肉牛养殖场、江苏农牧科学研究院为新技术、新品种依托单位,以萧县畜牧局为直接技术指导单位,充分利用这些单位的科研和技术优势,引进、吸收新技术,为肉牛养殖业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
4、产品质量优势。
项目区自然环境优越,无污染型企业,公司在抓好本公司绿色饲草料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严把饲草料购进关,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或无公害食品的规程狠抓牛肉的质量,提升产品的质量。
5、皖北肉牛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打入了香港市场,具有较好的国际声誉。
同时,根据有关部门进行的黄牛育肥及屠宰测定,我国的黄牛牛肉在肉块的重量、色泽、大理石纹状、嫩度、多汁性、蛋白质、熟肉率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公认的水平。
在全国五大品种牛肉中尤其以鲁西肥牛、皖北黄牛品质最佳。
目前,国内涉外饭店、高档宾馆需要的高档牛肉基本上从国外进口;
该项目以萧县特有的优质肉牛为基础,以生产高档牛肉为目标,其产品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
同时,当地肉牛价格低,劳动力丰富,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项目建成后,产品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市场风险分析
1、养殖业最大的风险是动物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危害。
经过近几年动物疫情的冲击,国家主管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力度和投入明显加大,重大动物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动物防疫整体能力明显加强。
公司有专职的兽医为公司和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即使有疫情发生,也能有效化解风险,使损失降到最低点。
2、产业政策的变化是风险因素之一。
养殖业是国家努力扶持的产业,是联系种植业、饲料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的纽带,在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不能排除今后国家的产业政策发生调整,不能排除金融政策的变化、银行利率的调整,不能排除国内税收、税率的变化,所有这些可能会不利于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公司要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谋求加强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适时调整经营决策。
3、原料成本尤其是饲料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化也是项目的风险因素之一。
针对饲料成本可能提高这一风险因素,公司应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化解饲草料涨价风险,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化解产品价格降低的风险。
此外,牛肉市场价格虽有波动,但从市场变化的整体趋势看,牛肉价格还是不断上升的。
因此,从长远角度看,价格风险较小。
三、产品方案、模式
(一)产品方案
1、育肥牛品种(系)
(1)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鲁西黄牛、秦川牛的纯种;
(2)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等优良品种改良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
2、肉牛规格
(1)生产白牛肉用的3月龄育肥犊牛;
(2)生产红牛肉用的19月龄内育肥牛;
(3)1.5~2.5岁的育肥牛。
3、肉牛新品系
培育肉牛新品系,创优质肉牛品牌。
4、肉牛饲料规格
每代40公斤的配合饲料。
(二)产品质量标准
(一)符合中国无公害肉牛生产标准。
(二)符合欧共体肉牛生产的标准。
(三)产品销售
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作广告,宣传育肥牛,积极参加肉牛产品交易大会,利用公司的销售网络,销售育肥牛及牛肉制品。
四、经营策略
(一)经营原则和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生产基地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纽带,按产、加、销一条龙,牧、工、贸一体化的要求,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从而实现资金、技术等各生产要素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经营方针
按现代肉牛生产方式,吸收国内外发展经验,结合实际,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饲养部分能繁母牛作为示范,辐射带动农户饲养能繁母牛、架子牛和育肥部分商品牛,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育肥部分架子牛,按“公司+基地+协会+农户”,龙头连基地建成产加销,牧工贸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达到现代肉牛繁殖、饲养和育肥规模化生产的目的。
即农民出“力”,公司出“资”,利用畜牧兽医网络组织实施技术服务(预防、治疗、配种、饲草种植)。
(三)养殖户、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职能划分
1、养殖户选择具备一定条件和有发展养牛积极性的农户,或申请加入本项目建设,有优先获得技术培训和一定数量资金的权利,其主要职能是利用自己的圈舍、能繁母牛、劳力、草料资源、资金等发展养牛生产,将部分架子牛(按合同原则上实行随行就市并实行最低保护价)销售给公司。
农户经济效益体现在出售“架子牛”时,并对自己所养牛承担责任和风险,农户效益的高低则决定于自己的饲养规模和水平。
在养牛业效益低于整个养殖行业平均社会利润时,农民专业合作社按合同给予保护价收购。
2、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部分母牛的示范养殖,部分“架子牛”的集中育肥和销售。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职责是为农户有偿提供种牛、饲料、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将农户与大市场连接。
3、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协作与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协会,由协会代表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合作。
(1)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养殖与销售的协作服务;
(2)由各级畜牧技术服务组织承担为农户进行防疫、配种等技术服务;
(3)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向当地保险公司为养殖户投保,保险费先由公司垫支,以后从农户售牛款中扣还;
(4)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股的担保公司给农户担保向金融部门贷款;
(5)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组织推广实用养牛成果;
(6)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农民必须按合同将“架子牛”售给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得外销,按合同农民专业合作社亦不能拒收。
双方之一方有违约行为时,需赔偿一定数量的违约金等;
(7)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获利丰厚的情况下,可按农户交售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架子牛头数,让农户分享部分利润,即二次返利。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获利欠丰的情况下,风险自负或由各股东承担。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关系
在按产业化思路发展肉牛饲养业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是相互依托、各司其职、利益共享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农户是肉牛业之基础。
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原因,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相应的肉牛饲养业亦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还不可能将肉牛的饲养置于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中;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这一国情,决定了不可能有更多的精饲料用来养牛,高精料造成的高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市场也承受不了。
而采用农户分散饲养,在农村建牛棚可就地取材,有效利用天然牧草、农作物秸秆等资源,降低成本,还可开发农村大量剩余廉价劳动力,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较低。
但农户饲养形不成规模,饲养周期较长,既浪费了资源,经济效益也不高。
农民专业合作集中育肥肉牛,可缩短饲养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把资源合理永续利用与有效的经济增长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肉牛饲养业发展的龙头,在产业中起支撑作用,公司将千家万户饲养的架子牛进行集中育肥,将小生产同大生产相连,在生产与加工之间架起了金桥,农户在饲养架子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集中育肥和屠宰加工产业链中各有所得,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的前中后三个环节,可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
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大生产和大市场接轨,以不同消费者的消费档次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业内部必须做到利润的协调分配,促使整个经营进入良性循环。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之间形成资金、物资、信息和技术纽带的利益关系。
采用经济手段为主,辅以行政措施,借助于法律的威力,妥善处理并发挥好农户饲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产品和市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存中的地位和作用,肉牛产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消费者”多方利益共同体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白土镇位于两省(苏皖)三县(铜山、庸桥、萧县)交界的皇藏山区,北依徐州,南抵宿州,东临津浦铁路,连霍、合徐高速、301省道从境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发达。
全镇版图投影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万亩,宜林山坡面积4.7万亩,矿产资源丰富。
全镇辖6个行政村,34个支部(总支),总人口2.1万。
白土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本着“压粮扩经,强牧兴林”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型、科技型、高效型农业。
以萧县益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全镇共发展小麦良种繁育面积15000亩,杂交棉制种面积3200亩,黄瓜制种面积750余亩,无籽西瓜制种、辣椒制种也初具规模。
全镇的兔肉、公鸡、山羊养殖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并日趋合理。
201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76亿元,增长15.79%,农民人均收入4620元,增长17.8%。
为加快发展、实现富民强镇,白土镇委、镇政府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以激活民资为重点,围绕资源办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优势办工业的总体思路,已基本形成以石料开采、水泥制造、小麦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
全镇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
201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2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5亿元。
2011年,白土镇委、镇政府将继续坚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贯彻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新编 优质 牛肉 养殖 基地 建设项目 商业 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