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课件文档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731362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89
- 大小:94.80KB
标准化课件文档Word格式.docx
《标准化课件文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课件文档Word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业监测为基础,狠抓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的实施。
21世纪,农产品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2001年12月1日加入WTO,加强农业标准质量安全的研究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点工作。
三、国内外标准化现状
1、国际标准化现状
21世纪以来,各国把国标标准化放在标准化战略的突出位置。
1999年,欧盟“欧洲标准化战略”决议
1999年6月-2001年9月,日本完成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2000年3月,加拿大标准化战略,将健康、安全、环境、贸易、产业等方面标准化作为重点领域。
2000年9月,美国完成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2001年,ISO发布“ISO2002-2004年标准化发展战略”
发达国家国家标准的标龄一般较短,通常为5年。
三大国际标准化机构(ISO、IEC和ITU)改进管理模式,ISO将单一的国标标准按照不同的等级形式分解为:
国际标准(ISO)、技术报告(TR)、技术规范(TS)、公共适用规范(PAS)
2、国外采用国际标准的概况
WTO/TBT协议规定一个重要原则:
各国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都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以免造成贸易技术壁垒。
(1)、发达国家:
标准化历史长、经验丰富,自成体系。
关心本国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尽可能使国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大量国际标准以发达国家标准为基础)
(2)、发展中国家:
很少由发展中国家制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成为发展中国家共识。
3、我国农业标准的现状与发展
(1)、标准的数量少,配套性差,导致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缺乏足够的技术依照(标准设计的农产品种类不足200个销售的达1000多)。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农药残留限量标准3000多项,美国9000多项,欧盟17000多项,中国仅有194项。
(2)、标准的技术内容陈旧,制修订工作滞后,导致不少农业标准推广实施的可操作性差。
我国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龄在5-10年的占60%,10-15年的占15%,15年以上5%。
(3)、国家标准总体水平偏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我国主导起草的ISO和IEC国际标准仅13项,基本是非关键性标准。
(4)、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尚属空白,使我国标准化工作缺乏宏观指导和对全局的把握。
(5)、对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实施的力度不够,导致农业标准化的覆盖面有限。
把握农业标准的发展方向,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处理好标准数量与标准质量的关系。
二是处理好科学研究与标准制定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全面普及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四是处理好标准推广与标准实施监督的关系
五是处理好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的关系
第三节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
首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
其次,促进现代管理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第三,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
此外,要转变职能,履行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二、充分认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现实基础,进一步明确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努力方向
当前我国农业标准化具备一定的基础,表现在:
一)是法规体系建设有了积极进展
二)是实施工作有了积极进展。
三)是监管工作有了积极进展:
部、省、地市县检测体系
四)是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有了积极进展。
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坚持多措施并举,注重政府推动。
二是要与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打造品牌,注重市场引导。
三是要强化农业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注重农户参与。
四是发挥区域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注重因地制宜。
五是充分发挥农机推广机构的作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各项工作,抓紧启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活动
一要在科学性、实用性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二要在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标准实施。
三要在检验检测上下工夫,大力推进对标准实施的监督。
四要在全过程质量认证和培育品牌上下工夫,大力推进质量认证工作。
五要在优化行业管理资源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管理观念改革。
四、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把农业标准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要牢固树立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的指导方针。
二要强化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要合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四要推进法制建设与机制创新。
第四节农业标准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一、当前我国农业标准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一)、调整经济结构与增加农民收入
1.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
2.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加快优质化、专用化。
3.发展加工业,提高附加值。
4.转移劳动力,拓宽增收渠道。
(二)、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1.加大扶持龙头企业的力度。
2.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
3.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4.切实加强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
5.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6.升华粮棉流通体制改革
7.加强农业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入WTO后农业标准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一)、机遇
1.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2.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逐步取消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歧视性限制,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
3.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产业化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4.有利于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传统农业改造,推进农业现代化。
5.有利于较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队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以及外贸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二)、挑战
近期,国际市场农产品成本和价格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生产(如小麦、玉米、大豆等)受到较大冲击。
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园艺产品、畜禽产品),由于质量、卫生安全水平不高,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不仅大规模出口困难,而且国内市场可能被国外农产品占领。
当前我国农业供大于求、相对过剩,若国外农产品大量涌进,加剧国
内农产品销售难度,影响农民增收,影响社会稳定。
(三)、国外农业标准化体系的现状与发展
国际和国外发达国家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比较完善,表现在:
1.制定农产品标准的目的明确
2.标准与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执行有力。
3.产品标准先进实用
4.实施标准的配套措施健全。
(四)、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壁垒保护农业的主要措施
1.利用技术法规设置技术壁垒:
很多法律法规直接或间接与进口贸易有关
2.利用技术标准设置技术壁垒:
发达国家标准多欧盟对进口动物源产品含抗生素的检测标准为0.1-0.3x10-9(1万立方米水滴入一滴录酶素就超标),至此对我国动物源产品全面封关。
3.利用合格评定程序设置技术壁垒
4.利用包装与标签设置技术壁垒
5.利用商品检疫检验设置技术壁垒
6.利用绿色环境设置技术壁垒
(五)、我国农业标准体系现状与国际对比分析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不能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
3.不能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的需要
4.标准技术水平普遍偏低
5.缺少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控标准
6.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相关检测方法标准少
7.植物检疫标准体系不健全
8.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低。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差距
1.缺乏配套性
2.缺乏系列化
3.缺乏先进性
4.缺乏实用性
(六)、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发展应该做的工作
1.进一步加快农业标准制(修)定,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2.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实施,保障消费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3.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进一步推行农产品流通领域标准化,建立诚信、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5.围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需要强化龙头企业标准化,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6.进一步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力度,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7.合理使用TBT、SPS等非关税贸易措施,保护国家和农民权益
8.建立相应的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
9.加强农业标准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第二章标准与农业标准化
第一节基本概念
关于“标准”的概念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文件,即是标准。
该文件需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标准”定义的含义:
1.制定标准的基本出发点:
“一定范围获得最佳秩序,最佳效益,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2.标准产生的基础:
综合成果(科学、经验等)为基础
3.标准产生的依据:
共同(共同性)、重复(重复性)使用
4.标准的本质属性:
是对其活动或结果规定共同遵守的准则,统一
5.标准的对象:
指实施某种目的所进行的活动
6.标准的形式:
标准有固定格式和制定、发布程序
关于“标准化”的概念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化的显著作用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的特征:
1.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
2.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核心,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是要通过制订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
3.标准化的根本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是从整个国家和全社会考虑的,涉及到各个领域。
4.标准化的活动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农业标准的概念:
为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农业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并以促进最大社会效益为目的。
农业标准的含义
1.制定农业标准的目的是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大社会效益。
2.制定农业标准应有一个具体范围:
可以是一个企业、地区、国家、全球等
3.农业标准的本质属性:
是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遵守的准则,即统一的规定
4.制定农业标准的对象:
为实现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活动或其结果
5.农业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非领导意志)
6.农业标准的基础是有关农业成熟的科学技术和经验
7.农业标准有固定的格式(GB/T1.1)和制定、发布程序
关于“农业标准化”的概念目前,我国对“农业标准化”概念还没有给出明确统—的定义
现在比较被认同的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以缩小标准化概念的内涵的方法来下定义,即在标准化的概念中加上限定词“农业”。
认为:
农业标准化是在农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另一种观点认为,标准化概念本身就包括农业。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
农业标准化定义:
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成果和经验的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目的。
第二节标准的性质与分级
一、标准的性质
强制性标准:
指我国标准化法律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地方强制性标准在本区域内强制执行。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进口,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我国在加入WTO谈判中,已经阐明了强制性标准属于我国技术法规,并得到了世界贸易组织及各成员国的认可。
农业强制性标准范围
(1)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农药、兽药及其他重要的
农业生产资料标准;
(2)农产品安全卫生标准;
(3)农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4)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标准;
(5)通用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标准;
(6)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的农产品标准等。
推荐性标准:
是指国家、行业和地方制定的向企业和社会推荐采用的标准。
国家和行业发布的推荐性标准,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企业已经明示执行的推荐性标准也应认真贯彻执行。
推荐性标准一旦纳入指令性文件,将具有相应的行政约束力。
企业产品标准没有强制性和推荐性之分,一经发布都应认真贯彻实施。
二、我国农业标准的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四级。
即: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在这些标准中,上级标准是下级标准的依据,下级标准是上级标准的补充。
对同一种事物和概念制定的标准,在上级标准发布后,下级标准即行废止。
1.农业国家标准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农业技术要求,制定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代号、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其中,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标准的代号为GB/T
国家强制性标准编号:
GBXXXXX--XXXX
代号顺序号年代号
2.农业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农业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行业标准(含标准样品)。
农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农业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行业标准编号由代号、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
(1)农业行业强制性标准编号NYXXXX—XXXX
代号顺序号年代号
3.农业地方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下列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农业地方标准编号由代号(含区位码)、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
如:
江苏省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
DB32/,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
DB32/T;
河南省分别为DB41/和DB41/T
四、农业企业标准
在农业企业(单位)范围内,对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农业企业标准编号由代号、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
企业产品标准发布后,应在30日内到当地县以上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Q/YYYXXX--XXXX
其中:
Q/YYY中Q表示企业标准,YYY为企业(单位)经工商注册的名称的3个主要字的汉语拼音大写字母。
第三节农业标准化
一、农业标准化的对象
农业标准化的对象,简言之就是农业。
概括起来说,农业标准化的对象包括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技术行业以及农业行政管理和农业服务。
二、农业标准化的内容
1.研究农业标准化活动的一般程序、规律(规划、计划、制定、修订、执行、效果评价、监督等)。
2.研究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如农业标准化理论研究、方法原理和管理原理等)。
3.研究农业标准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动规律(研究农业标准的种类、级别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等)。
4.研究对农业标准化活动的科学管理,包括管理机构体制、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农业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业标准化信息管理、农、业标准化与国际贸易、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农业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等—整套标准化活动过程的科学管理等内容。
三、农业标准化的形式
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存在方式,也是标准化过程的表现形态。
1.简化
(1)农业品种的简化:
品种多,应选择在某一地区适合的一、两个品种。
(2)农业技术的简化:
将复杂的农业技术简化成标准的典型实例。
2.统一化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统一化有两类:
一类是绝对的统一,不允许有什么灵活性。
制定农业标准化术语、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强制性标准。
另一类是相对的统一,它的出发点或总趋势是统一的,但统一中有灵活,依据情况区别对待,如一些推荐性的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化的统一化应把握四个原则:
(1)适时原则:
把握好统一的时机(如666、敌敌畏的废除)
(2)适度原则:
合理确定统一化的范围和指示水平,田间操作要符合实际。
(3)等效原则:
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为一种时,被确认的一致性与被替代的事须有功能上的可替代性
(4)先进性原则:
确定的一致性应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
3.协调化就是在标准系统中,只有当各个局部(子系统)的功能彼此协调时,才能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最佳。
4.最优化就是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四、农业标准化的特点
农业标准化的特点和农业本身的特点紧密相关的。
1.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
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相同标准化对象执行同一标准,其经济效果不一样。
2.农业标准化的地区性:
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标准不一样
农业生产受自然界的影响较大。
同一品种的农业产品因地区不同,其品质有很大的差异,同一农业技术因地区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农业标准化又具有很强的地区性。
3.农业标准化的复杂性:
农业生产周期长,制修订标准的周期也较长。
制(修)订农业标准所进行的生产试验,一般一年只能进行一次,稍有失误或试验失败,一等就是一年。
而制订一项农产品标准少则要有一年的统计资料,多则要有三年以上的统计资料。
制订一个农作物品种标准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制订种畜、种禽品种标准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就是推荐性的农业管理标准也要总结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通过试点验证才能完成。
4.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同步进行
文字标准来源于实践是客观实物的文字表达,但比较抽象,通过制作实物标准,便于贯彻实施。
第三章标准种类
第一节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
是对重复性的技术事项在一定范围内所做的统一规定,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指定的标准。
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有关方面协商,公认机构批准,特定形式发布,社会生产、建设及商品流通等遵守的技术准则和依据。
一、技术标准的对象
1.作为商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种子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和安全、卫生要求等。
2.农产品、种子的试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方法和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3.农业方面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
4.农业方面的环境、条件、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二、制定技术标准的目的
制定技术标准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
具体目的因不同类型的技术标准而有所区别。
1.保证技术事项符合预期目的
2.便于理解和协作
3.保证安全、卫生、保护环境和节省资源
4.保证产品接口和互换性
5.实现品种控制:
有关参数相互协调
三、技术标准的分类
1、术语标准:
为各种专用术语制定的标准:
GB/T18007—1999《咖啡及其制品术语》,
GB/T9289—1988《制糖工业术语》
2.基础标准:
指具有广泛的普及范围或包含一个特定领域的通用规定的标准
3、产品标准:
是规定一种产品或一类产品应符合的要求以保证其实用性的标准。
包括:
1.产品适用范围2.产品品种、规格和结构形式3.产品主要性能4.产品的试验、检验方法、验收规则5.产品包装、贮运、运输要求
4、质量标准: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的每一质量因素所确定的最佳平均值和允许的上限。
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等的检测方法以及其他事项制定的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
GB/T9956-1988《青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5、品种标准:
一定生态经济条件下,人们根据需要选择、培育、创造的某种饲养动物、栽培植物或农用微生物的一种群体,就是品种。
品种的标准就是品种标准。
GB/T8130-1987《太湖猪》
6、分级标准:
根据实际测得的质量因素平均值所规定的分等范围就是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是评价农产品质量和确定其经济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条件。
食用油新国家标准
据了解,新标准共涉及花生油、大豆油、葵花油等8种食用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食用油进行了更确切、更详细的分类。
今后生产的食用油产品一律划分为一、二、三、四等级(四级为最低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和二级油,仅标注“烹调油”、“色拉油”等含糊词汇将被禁止。
此外,特别要求花生油和大豆油的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原料中的大豆是转基因的必须说明。
7、包装标准:
为保障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贮藏、运输、销售中的安全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以包装的有关事项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
塑料购物袋新标准,中国食品产业网(2008年6月1日09:
15),厚度
必须≥0.025毫米。
颜色
直接接触食品的应为本色。
外观
不允许出现气泡、穿孔等。
安全
须有安全性说明和警告语,如“请远离婴幼儿”。
环保
须标有类似“为保护环境和资源请多次使用”的声明。
标识
直接接触食品的须标“食品用”字样;
明确标识公称承重,单位为千克;
明确标识生产厂家等。
8、试验标准:
与试验方法有关的标准,有时还补充其他与试验有关的其他规定。
9、方法标准:
一类是以试验、检验、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等方法为对象指定的标准,如试验方法等。
另一类是为合理生产优质农产品,并在生产、作业、试验等方面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化 课件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