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docx
- 文档编号:1872764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8.81KB
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docx
《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
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
摘要:
意象是构成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诗人寄托感情的载体,更是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体现。
要正确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就必须深入到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去。
关键词:
文化因素;意象;中国古代诗词
Abstract:
ImageisaveryimportantconceptinclassicalChinesepoem.Imageisnotonlycarrierofthepoet’semotions,butalsorepresentationofprofoundChineseculturaltradition.OnlywhentranslatorsgodeepintotheChineseculturecanheorshetranslatetheimagesinclassicalChinesepoemscorrectly.
Keywords:
culturalfactor,image,classicalChinesepoem
1引言
中国是诗的国度。
中国古代诗词,这个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流连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津梁”[1]()。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承载中国深厚文化传统的载体。
正确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传达意象中蕴涵的深刻文化意蕴,是翻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从文献上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然而意象中的文化因素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
本文拟从文化因素角度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旨在揭示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体现。
2关于意象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论中一个固有的概念,从古到今,有不少文艺理论家给出了关于诗歌意象的论述:
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深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日生思。
意象应生和,意象乘曰离。
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与外在之象,读者在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时的内在之意。
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感情。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意”即诗人的主观感情,二是“象”即客观物象。
诗人把他们的感情寄托在客观的物象上,通过描写客观的物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例如,“美女”这个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并非仅仅是指美人。
在《诗经邶风》中有“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的句子,这里的“美人”拓展为一个人心中怀慕的对象。
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在这里,屈原把自己比喻成“美人”。
所以《乐府诗集》指出:
“美人者,以喻君子。
言君子有美行,愿得明君而事之;若不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
”在这里,“美人”这个意象就有了明确的文学意象。
3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文化历史关照
对于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象,如果脱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很难把握和体验其中的含义。
例如“杨柳”这个意象。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柳树,但是在他们的语言中,“杨柳”没有意义上的牵连。
而在汉语中,由于“柳”与“留”同音,从《诗经》开始就把“杨柳”作为惜别的特征。
在《诗经下雅采薇》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这句话定下了离愁别绪的基调,以后就被历代文人所使用。
在王维的《渭城曲》中,有“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千古绝句。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说“风吹柳花满店香”;杜甫《和裴迪送客》说“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在这些诗歌中,杨柳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人们惜别的媒介物。
在翻译中,如果把“杨柳”翻译渭“willow”,这仅仅是做到了语言上的转换,只是在英语中找到了“杨柳”这个词的对应符号,而没有把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翻译出来。
所以钱穆说:
“一考中国文字之发展史,其聪慧活泼自然而允贴,即足以象征中国全部文化之意味。
”()
4实例中分析文化因素在意象翻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的匠心与智慧的体现,是诗人凭着审美直觉或灵感在生活中得到的,它凝聚着被人们所默认的某些特定的内涵和情思,是中华民族心理文化结构的物态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系统的一部分。
以下将通过实例来分析文化因素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中的体现。
a: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b:
Thelotusbloomfeelsshybesidetheladyfair,
Thebreezeacrossthelaketakesfragrancefromherhair.
Anautumnfuncannotconcealthatsheisbored.
Invainbeneaththemoonshe’swaitingforherlord.
“秋扇”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义为,扇子到了秋天就没有用了。
在这里比喻妇女因年老色衰而失宠。
早在乐府诗中就有:
“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纂。
”在这个译文中将“秋扇”译为“autumnfun”就不能充分传达出诗中这一层文化意义。
(2)a: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
《金谷园》)
b:
Duskcomes,theeastwindblows,andbirdspipeforthamournfulsound;
Petals,likenymphs,frombalconies,comestumblingtotheground.()
“坠楼人”指的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绿珠。
据说绿珠有倾国倾城之貌。
孙秀欲占为己有,就派人向石崇讨要,但是遭到石崇的拒绝。
因此孙秀假传诏书来捉拿石崇,这时石崇正在楼上举行宴会。
绿珠因石崇为自己获罪,说道:
“当效死于君前”,然后纵身跳下楼台,香销玉损。
在这里诗人用“坠楼人”暗示出美人与花一样,其结局都是悲惨的。
译文中用“nymph”这个词来翻译“坠楼人”。
而“nymph”指的是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居于山林水泽的仙女。
同“绿珠”给读者的印象是两个不同的人物。
原诗是一位美貌而忠心的宠妾,而译文却让人联想到像一位雅典娜一样的女神。
又如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张廷琛等译为:
Howisit,whenflowersfall,Wemeetagain,Amidtheselovelysouthernscenes?
()
在这里“落花”象征李龟年的遭遇,李龟年是颇受王公贵族所喜爱的歌手,然而几十年之后,他却颠沛流离,以卖唱为生。
曾经的辉煌就像落花一样随着岁月流逝而不再有。
诗人在这里借别人的遭遇来感叹自己的景况。
在译文中,没有传达出这一悲凉的色彩,却给人一种老朋友久别重逢的高兴。
(3)a: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
《商山早行》)
b:
Journeyedforthwithtenderthoughtsofhome,
Atbreakofdayoftravelers’bellsareheared.
Behindthethatchedinn,crowingcockandsettingmoon;
Upontheplankedbridge,footprintsinthefrost,
Mountainpathsstrewnwithoakleaves,
Orangeblossomsbrightagainsttheoutpostwalls,
RemindmethatIdreamtofDuLing.
There,thewildducksmustbemassingonthecurvingshores.()
这首诗是运用意象叠加的成功典范。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山路”、“枳花”、“驿墙”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副远行图。
游人住在茅店里,听到鸡声,便动身起床,在月色之下赶路。
天气凉了,降霜了,游人走在桥上,脚印印在了霜上。
山路上铺满了落叶,让游人涌起了一股乡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勾起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李白在《静夜思》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已经打上了深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霜”这个意象带有悲凉的色彩,代表了秋天。
在这个译文中,译者把这些意象直译了出来,像原文一样叠加在一起,创造出的意境就逊色了一些,这样诗中的文化意义就有所走失。
从上述这些实例来看,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这个融合了中国古代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在写入诗中的时候,就融入了诗人从生活中获取的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
而这些意义随着历史的前进就成为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成为了民族的象征。
在翻译意象的时候,就必须深入到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象的含义,才能正确翻译出意象的深层意义。
5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文化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色彩纷呈,意义深远,是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翻译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就必须注意到文化对意象所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真正欣赏意象的含义,准确翻译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参考文献:
[1]汪涌毫.骆玉明,中国诗学[M].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1999.
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
三联书店,2002.
吕淑湘.中诗英译比录[M].北京:
中华书局,2002.
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理论探索[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因素 中国古代 诗歌 意象 翻译 中的 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