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719617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52
- 大小:90.57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人被害,凶手是人是鬼
安东说的没错,他抽出的这根腿骨在法医鉴定下,推测为离体二到三年,绝对不可能是教堂原有的骨头,但也不可能是刚失踪的哈尔的。
警方在取得有关当局许可后,对教堂内所有的骨头进行了全面的搜查。
四天后,其搜出了61块新鲜的骨头,分别属于5个人,都是成年男子,年龄在20~50岁之间,而其DNA都与哈尔的不符。
这些离体时间并不长的骨头最短才几天,最长不超过5年。
根据法医的鉴定,安东甚至推测骨头是5年内逐年取出的,一年1人,之后被安放在人骨教堂内。
传说19世纪曾经有一位被称为“骨魔”的工匠瑞特,曾经用新鲜的入骨去代替那些腐朽的骨头。
11月27日,出现瑞特会重返教堂献祭的传言。
于是警长费格林带领着警员在入夜后来到教堂,他孤身一人走进教堂,其余的则埋伏在外面,所有人口都严密看管。
12点时,原本亮着的灯光忽然熄灭了,警员大惊,想冲人教堂,本来好好的门居然被锁死,教堂内传来了警长惊恐的叫声和枪声。
警员用专用锁具打开大门,发现警长昏倒在地,除警长外室内没有其他人也没发现血迹。
警长在被送到医院后醒了过来,讲出自己遇到了“骨魔”的过程,一团黑糊糊的影子持着一根森森的白骨,骨上滴着液体,似乎是鲜血。
警长对着黑影开了一枪,黑影无动于衷既而发出恐怖叫声,扬起白骨,敲向警长……难道警长遇到的真的不是人?
警员在现场再次发现了人类新鲜的骨头,是一根右手食指骨,仿佛向人们作出轻蔑的姿态,这根指骨被证实是哈尔的。
很遗憾,他遇害了!
骨魔非魔,真凶令人骇然
警长住院养伤之时,安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他发现教堂新鲜骨头DNA测试与目前已有的失踪人口对不上号,于是他调查了流动人口,果然与一名流浪者的DNA相吻合。
另外,在遇袭的前一天早上,安东在办公桌上发现了一个白森森的人类颅骨和被交叉绑住的两根臂骨,这白骨被证实属于第七名受害者,也是今年死在骨魔手下的第三个人。
白骨怎会出现在安东的办公桌上?
除了安东,所有人都认为,除了骨魔没有人做得到。
但安东相信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是人的行为,是谋杀!
安东将现有的线索和一些现象联系起来:
凶手首先必须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将他们骗到自己的房间杀害,经水煮处理脱骨,并一再在警方眼皮底下作案却毫无漏洞。
因此凶手可能是个外表看来品行良好但心理极度变态的成年单身男子,拥有独立的离教堂不远的房子,而且熟悉人体内部构造和刑事常识,还要身手敏捷,胆识过人。
通过推理,安东得到了大量的推测,他指挥警员在以教堂为中心,半径5公里的圆圈内进行搜索,果然警方找到了这样的房子。
几个上山的孩子也向警方抱怨说,那里总有恶心的臭气。
警方在房屋附近展开拉网式搜索,发现了大量人类的碎骨和软组织。
他们申请了该处的搜查令,却意外地发现这栋房子的主人居然是他们熟悉的人……
安东带着鲜花去看望警长,警长急切地追问案子破了没有,安东却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870年瑞特受雇于当地旺族,为圣巴巴拉教堂装修。
瑞特对人骨拼凑图案产生了狂热的兴趣,不惜杀人取骨,但当时没人发现他的罪行。
到了21世纪,他的一个后代继承人继承了他这种变态的爱好,再次采取了杀人取骨的方法,从2000年到2004年共杀害了5个流浪者。
在2004年11月19日,当他将一个新受害者的骨头送进教堂时,被偷留在教堂内的美国游客发现,他只得将其杀害。
为怕人们追究出更多的细节,他又散布谣言,让骨魔登台,粉饰自己的杀人罪行。
最后,为了加强谣言的可信度,他偷偷把白骨放在警察局里威胁侦察者,甚至不惜伤害自己,制造密室伤人事件,试图把警方视线再次引到骨魔上来。
只可惜警方找到了他杀人取骨的别墅,大量的证据让人毋庸置疑。
安东对着面色惊慌的警长说:
“凶手就是你,费林格警长。
费林格只得承认罪行,在安东稍不留神之际,他拿出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思考讨论
1.人骨教堂的新鲜人骨真的是“骨魔”所为吗?
凶手到底是人还是鬼?
这一凶案的侦破过程反映了什么哲学原理?
2.捷克库那哈拉市著名的圣巴巴拉入骨教堂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人骨教堂用的是真的人骨吗?
美国青年哈尔被谁所杀?
3.面对费林格警长制造的有“骨魔”存在的大量假象,安东为什么仍然相信杀人者是人而不是鬼?
安东的胜利给人以什么样的启示?
案例点评
这是一宗杀人取骨案,也是一宗变态杀人案。
这一案件由于发生在教堂,而且又受到许多神秘现象遮蔽,所以曾一度陷入僵局。
这一案件最初是由警长的助手安东发现线索,他发现在教‘堂里由人骨装饰的神坛上有新的人骨,于是认定许多游客的失踪跟教堂有关,但在调查中又受到许多离奇现象的干扰。
首先受到“骨魔”重返教堂献祭的传言干扰。
相传19世纪曾有一位被称为“骨魔”的工匠,他曾用新鲜的人骨去修饰教堂,于是在案件调查中就出现了“骨魔”复活的传言。
其次是警长遭“骨魔”袭击事件。
最后,在警员安东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人骨,也被宣扬是“骨魔”所为。
但冷静的安东认为,这是个物质世界,决不存在什么魔和鬼之类的东西,这一定是人的行为,是谋杀。
经过一系列周密调查,终于使真相大自。
安东的想法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学道理,即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精神的东西都以物质为基础,没有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精神之物。
在许多人都认为杀人是“骨魔”所为的时候,尤其是安东的警长还绘声绘色地描述如何遭到“骨魔”袭击的时候,安东还是坚持杀人者不是“骨魔”,而是人。
经过周密的调查之后,最后终于发现,警长费林格就是杀人犯。
这是一次唯物主义的胜利。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讲述了一个美国青年哈尔在捷克那哈拉市著名的圣巴巴拉人骨教堂失踪,后被侦破是警长所杀,而不是“骨魔”所为的故事。
说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精神的东西都以物质为基础,没有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精神之物。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主要通过对在人骨教堂失踪的美国青年哈尔的侦破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世上并没有“骨魔”的存在,是人所为。
在使用本案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只对故事情节感兴趣,而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觉认识到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纯粹精神之物。
(资料来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案例10:
发现X1835
宇宙之砖随着科学的进步、物理学的发展不断被超越,被更新。
随着原子核、质子、中子的发现,l932年,科学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原子核结构的理论: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一个质子的质量是一个单位、电量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里质子的数目等于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也等于元素在门捷列夫周期表里的原子序数,又等于核外电子数;
一个中子的质量是一个单位,电量是零,中子数目等于原子质量数与原子序数之差。
从此,在研究物质组成的道路上人类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建立起了研究基本粒子的组成和结构及其运动的粒子物理学。
物质世界里人们探求自身的奥秘的脚步迈得更加踏实和坚定了。
粒子物理学的目标是探索物质的基本组元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但是它研究的是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从几千年前人们对物质的基本结构建立了最初的认识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中子、质子,可以称作粒子物理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但是在此之后,粒子物理学很快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需要插入的是,对基本粒子的研究使得人类不光是对物质的组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使得我们对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伴随着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除了已知的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以外,还存在两种新的相互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这四种相互作用的比较参见下表:
物质之间四种作用力性征比较对照表
力的类型
发生作用的距离
力的强度
传递此力的粒子
粒子的质量
引力
延伸到非常大的距离
10-38
没有发现
不知道
弱力
约小于1O-17cm
10-13
中间玻色子w+、w-和Z0
约90吉电子伏
电磁力
1O-2
光子
强力或核力
约小于10-13cm
1
胶子
假定为0
1934年,日本科学家为了解释核子之间的强作用短程力,基于同电磁作用的对比,提出这种力是由质子和(或)中子之间交换的一种具有质量(电子质量的200~300倍)的基本粒子——介子引起的。
1936年两位科学家安德森和尼德迈耶在实验的基础上确认了一种新粒子,这就是后来人们被称为μ子的粒子。
1937年人类终于在宇宙线中又发现了μ子。
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π介子和奇异粒子等粒子。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帮助人类制造出了高能加速器,又发现了大批新粒子。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粒子”是指比原子核更小的下一个层次的微小颗粒。
这样,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粒子有几百种之多,但是它们当中绝大多数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是在高能实验室中产生出来的。
对于如此众多的基本粒子,科学家们根据作用力的特点,将它们分为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
其中强子是所有参与强力作用的粒子的总称,它们由夸克组成。
已发现的夸克有六种:
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桀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顶夸克被称为“最后的夸克”,是由美国研究人员于l995年新近被发现的)。
现有的粒子中绝大部分是强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
轻子只参与弱力、电磁力和引力作用,而不参与强相互作用。
轻子共有六种,即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尚待发现)。
电子、μ子、τ子是带电的,所有的中微子则不带电,传播子也属于基本粒子。
传递强作用的胶子共有8种,1979年它们在某一现象中被间接发现,但至今尚未被直接发现。
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使人们开始怀疑这些基本粒子的基本性。
基本粒子的概念,面临着一个突变。
夸克模型的提出使得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相对于原子)和万分之一(相对于原子核)。
可是,夸克和轻子有没有结构?
它们是不是最基本的?
基本粒子是否还能再分下去?
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在等待着人们去解答。
2006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在京宣布,由来自中、美、日等国的二十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其中包括国内的18所大学和研究单位)的一百多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组织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的北京谱仪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新粒子,暂时将其命名为X1835。
这个新粒子是在分析J/4粒子衰变到一个光子和三个介子的过程中被发现的。
它的质量值约为18.35亿电子伏特,即1835兆电子伏特,约为3.3×
10-27千克,略低于二佰的质子质量值,寿命很短,仅为约1O-23秒。
早在1974年,丁肇中教授和里克特教授分别独立地发现了J/4粒子,并为此获得诺贝尔奖。
自从丁肇中教授发现粲粒子J/4以后,粲粒子的衰变被公认为是寻找和研究这些新型粒子的理想场所。
粒子物理学家一直猜测应该存在新型粒子,这个新型粒子应该包括由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多夸克态粒子、由胶子和夸克混合组成的混杂态粒子以及由胶子组成的胶子球。
如果实验上发现这些新型粒子,将是粒子物理研究的重大突破,但是新型强子的寻找已进行了几十年,至今尚未确认一个。
在过去两年中,包括北京谱仪实验在内的世界上许多高能物理实验发现了许多新粒子,很难用普通夸克模型来解释。
夸克是自然界物质的最小组成单元之一,自然界已确认的参加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均由2个或3个夸克组成。
X1835粒子有可能是在高能物理实验中寻找了几十年的新型粒子。
粒子物理学家对其基本结构进行了各种猜测。
有些粒子物理学家认为X1835有可能与两年前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在J/4粒子辐射衰变到质子一反质子过程中观测到的可能的新粒子是同一个粒子,因而可能是质子一反质子束缚态(一种由六个夸克组成的新型粒子)。
还有一些粒子物理学家则认为它可能是胶子球或常规介子等。
该新发现在2005年7月1日瑞典举行的国际规模最大高能物理大会上报告时,大会主席评价说,“这是2005年最重要的成果”,因为“这可能是首次观测到物质和反物质可以通过强作用力形成束缚态的证据,因而非常重要”。
但是,最终确定X1835粒子的基本性质,需要更大量的数据,并进行深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1.宇宙之砖是什么?
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可分的吗?
2.X1835粒子是怎样被发现的?
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3.从原子核结构到夸克模型再到X1835粒子的发现,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随着物理学对世界物质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也直接影响到哲学上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近代物理学曾把原子看成是不可再分割的“宇宙之砖”,这曾有力地支持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唯物主义观念。
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的放射现象、电子和原子结构的发现,对传统的物质、运动、时空等旧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物质不是客观存在,只不过是人的感觉复合而已,曾一度使唯心主义喧嚣一时。
为此,列宁曾在20世纪初专门写了一部哲学著作《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并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
在物理学上,从原子核结构到夸克模型再到X1835粒子的发现,说明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在对物质结构的无限分割中,始终不会改变“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
由此可见,列宁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这既肯宗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既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又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本案例介绍了人类对宇宙之砖的不断认识过程。
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这一切变化和过程说明了客观实在的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
人类对宇宙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尤其是对“宇宙之砖”的不断精细化理解。
本案例从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到发现了原子核结构,再到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特别是被暂命名为X1835的新粒子发现,可以看出宇宙的物质本质及其基本结构的无限可分性。
在使用本案例时最好结合宇宙的起源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来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把握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无限可分性。
案例11:
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
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科学事实):
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
物质世界是“本原”性的存在,而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
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
为什么会有“聪明”的哲学家搞这种唯心主义呢?
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胡说”,唯心主义者简直是一群无法理喻的“疯子”。
之所以会对唯心主义作这个简单地理解,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旧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素朴实在论”,是以一种“表象思维”和“常识思维”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唯心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
列宁指出: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段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
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412页。
)列宁的这段论述是极其深刻的。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人们在理解人的认识的时候,却往往是从认识的某个环节出发,把它作为解释人的认识的出发点。
由此便造成了认识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而这些却恰恰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这里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理论问题,就是“逻辑先在性”问题。
在对人的认识非直线的思考中,也就是在对人类认识的复杂性的思考中,我们首先应当考虑“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时间先在性”是易于理解的:
它是对经验事实(包括科学事实)的陈述,即表述经验对象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
对于这个问题,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就存在论的意义来说,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因而“物质”是“意识”的“本原”;
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客观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内容而存在,因而“客观世界”是“意识内容”的“本原”。
这种回答,不仅符合人类的经验常识,而且不断地被科学所证实。
正因如此,旧唯物主义才对哲学唯心主义感到大惑不解:
把意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这不是纯粹的“胡说”吗?
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这种简单的认识,并从而认清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就必须引进“逻辑先在性”问题。
“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
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
显而易见,相对于“时间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问题是难于理解的,它需要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总体上看,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问题,可以分为“自在”与“自为”两种情况。
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与演化,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唯心主义的演化,是同片面地夸大以至歪曲这两种情况的“逻辑先在性”密不可分的。
“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问题,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工具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如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所说的逻辑优先地位,并不是说先有事物的本质、后有事物的现象,而是说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自身的产生、演化和灭亡。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之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之所以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是因为事物的本质较之事物的现象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
需要认真思考的是,这种自在意义上的本质对现象的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只能是成立于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的“逻辑”之中,是人们在自己的认识活动中以“逻辑”关系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产物。
就事物自身说,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
而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却必须肯定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从而以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去把握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现象。
一旦人们把这种认识的“逻辑”对象化给事物本身,就会把这种认识中的“本质”看成是独立于“现象”之外,并且决定事物存在的某种“本原”的东西。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之所以“野蛮地”(列宁语)把“理念”与“事物”割裂开来,认为“理念”是“事物”的“原型”,而“事物”不过是“理念”的“摹写”,其根源就在于柏拉图歪曲地“夸大”了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
古代的哲学唯心主义主要是“野蛮”地“夸大”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性”。
所谓自为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
马克思说: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
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
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5页。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就是人与世界的主一客体关系,在这种主一客体关系中,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即从“逻辑”上看,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客体之所以是客体,是以主体存在为前提的;
没有成为主体对象的存在,只是某种“自在之物”,而不是主一客体关系中的客体。
这说明在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是以“我”(主体)的“逻辑先在性”为前提的。
进一步说,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客体,客体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主体的对象,又是以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为前提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你要欣赏音乐,你就要有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
如果你不懂音乐,再美妙的乐曲也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
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X光片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张黑白相间的图片,而不具有任何诊断价值。
这就是主体的“经验”、“知识”、“思想”等等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
再进一步说,在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3页。
)因此,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意识”、“激情”、“意志”、“目的”等等,也具有一种“逻辑先在性”。
毫无疑问,主体对客体的“优先地位”,只能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在性,而决不是主体的情感、意志、思维等等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
但是,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哲学,在“认识论转向”的过程中,却歪曲地“夸大”了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第一章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