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711657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30KB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师指名背诵;
全班齐诵。
(3)师导入新课:
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生机勃勃的暮春田园风光!
今天我们又将走进范成大向我们展示的充满自然美的田园生活。
(4)课件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认识“杂”字。
师指名读诗题,相机指导:
“杂”读平舌音,“兴”读第四声。
指导书写。
师范写“杂”字,生边看边书空。
师提醒生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写成“木”。
了解题意。
师引导:
“杂兴”就是各种兴致;
“四时”在这儿表示一年四季,那么整个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预设:
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生齐读诗题。
2.简介诗人。
(1)师引导:
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
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
(2)师指名回答。
(师相机出示课件)
(3)生自由读简介。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诗中的生字。
(出示课件)
4.检查自学,指导识记,读通、读顺本诗。
(1)生自主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
稀x蜻qn蜓tí
n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形声字识记示例:
“蜻蜓”是一种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右边的“青、廷”分别是这两个字的读音。
(3)师重点指导“蜓”字的书写: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强调右边不要写成了“延”。
(4)检查课文预习。
课件出示全诗。
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引导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小声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读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小声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指名交流。
师小结:
金黄的梅子、又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还有结了油菜籽的稀稀疏疏的菜花……范成大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多美呀!
联系生活实际来读诗,能带我们快速进入诗的意境。
5.指导读出节奏。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师指名读,相机指导:
“二二三”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的完整,有时可以分为“四三”或者其他节奏。
(3)师生合作朗读。
(师)“梅子金黄”——(生)“杏子肥”。
(师)“梅子金黄杏子肥”——(生)“麦花雪白菜花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
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板块二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主读诗,感受诗中的“景美”。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流利,也很有节奏,读出了诗歌特有的韵味。
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通过了解诗歌大意来感受诗人的情感。
(2)生通过分小组读诗、想象画面、看注释等方法交流学习。
(3)指名交流。
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你读懂了什么,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1:
我仿佛看到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挂满枝头。
(相机出示梅子、杏子挂满枝头的图片)
示例2:
读着“麦花雪白菜花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疏疏的残朵;
一眼望去,全是雪白的麦花。
(相机出示麦花、菜花图片)
(4)理解“菜花稀”。
油菜花在每年三四月间开放,花开时,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形成金黄色的花海,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
到了四五月间,油菜花败落了,结出许多油菜籽,菜花就变得稀稀疏疏的。
这就是诗句中的“菜花稀”。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诗人范成大在初夏的乡村,看见了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雪白的麦花和因结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疏的油菜花,顿时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出口成诗。
(2)师指名读。
(3)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师引读: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跨越时空来到诗人范成大所在的这个美丽的乡村,当我们置身于这迷人的风景当中,情不自禁地大声吟诵的诗句是哪两句?
生: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引导想象画面朗读。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大胆想象,自由交流。
这简简单单的14个字,描绘了一幅美若仙境的画卷,我们仿佛置身于美妙的田园,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品读这两句诗。
(板书:
景美)
配乐齐朗读。
3.想象画面,品读诗中的“人忙”。
我们和诗人范成大一同游览的哪里是乡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2)预设:
农民在地里干活。
(3)引导理解“无人过”。
作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人们繁忙的劳动场面,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干活的呢?
示例:
我是根据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中的“无人过”推断出来的。
初夏的时候白日渐长,正是农忙的时候。
村子里没有行人,勤劳的农民们一定是下地干农活去了。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师继续引导想象:
联系前面的诗句和图片,想一想,农民们在地里忙着干什么呢?
人忙)
初夏的时候,农民们要把成熟的梅子、杏子摘下来,去麦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
他们早出晚归,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师质疑:
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农民们在田地里热火朝天地干农活,却要写“无人过”呢?
侧面描写。
诗人只用了3个字就让我们想象到农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到果园里摘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不辞劳苦地去麦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的情景,婉转含蓄,化繁为简。
这就是诗的魅力啊!
(4)引导体会乡村的“宁静”。
篱笆前没有人经过,显得那么安静。
诗人在篱笆边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蜻蜓、蝴蝶飞舞的图片。
作者为什么要写蜻蜓和蝴蝶呢?
衬托村中的安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5)师生合作朗读。
白昼渐渐变长,篱笆外没有人来往。
诗人看到了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满怀喜悦之情,出口成诗“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热爱)
师生合作朗读。
(6)引导想象画面。
此时此刻,诵读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注释等自主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板块三反复吟诵,品悟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1)创设情境,带着想象朗读。
如果你就是诗人,此刻正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你陶醉其中,诗意正浓,于是作了一首《四时田园杂兴》。
现在请你大声地吟诵这首诗。
(生齐读)
(2)引导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勤劳忙碌的人们,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啊!
你舍得离开这里吗?
想把它带走吗?
美美地再读读吧,把它记在心里。
(生齐读)(板书:
赞美)
(3)指导背诵。
经过反反复复地吟诵,相信范成大的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已牢牢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了。
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师指名背诵。
2.课堂总结,激发兴趣。
师:
诗人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诗歌传递给了世人。
我国古代的田园诗人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读读,增强自身的文学底蕴。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情。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教学反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人文底蕴,教师要把学生引入诗境,自己必须批文入情,和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在课堂上才会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点燃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备课前,我看了一些有关古诗教学的理论知识、课堂实录及《四时田园杂兴》的背景资料介绍,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在与同级同科教师讨论后,结合四年级的年段特点,决定以“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为教学重点,予以突破。
下面我就结合这两点谈谈我的教学感受。
一、借助注释,引导方法
我觉得,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解词理句解诗意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于是,在预设中我想大胆“放”手让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质疑,协作解疑,了解古诗的大意。
然后在交流中巧妙的“扶”,在疑惑处启发,思维阻塞处疏导,词句关键处点拨,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交流中,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前一节古诗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预习做得非常充分,都已经批注了诗意,他们毫不费解地照本宣读,根本没有真正字字句句疏通晓义。
于是学生在自学时已经了解到的诗意,上了课后,还是处于同一种水平,也就没有真正习得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与其他教师讨论后,决定对这个环节再进行精心打磨:
第一步,一句一句理解。
如果学生预习充分的,就由意到词回扣,如果学生说起来比较困难的,就解词理句来点拨。
第二步,在学生基本会说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仅仅把意思带进去说,还缺少什么呢?
想想还可以补进什么!
让学生再次练习,加上时间、地点、景物、场景等说得更加具体,说得流畅。
然后再来交流评价。
这样一来,层次清晰了,教学就显得更丰满,更扎实了,让学生真正经历了“解词一理句一连意”这么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
也为之后迁移运用借助注释的方法,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之“梅子金黄杏子肥……”作好了铺垫。
二、体味诗境,拨动琴弦
钱正权老师曾说过:
“引领学生走进诗词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去寻求诗词地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也就是说通过诗词的语言文字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读者要读出诗情须发挥想象。
”于是,在预设中,我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充实画面的物象,丰满图画的内容。
诗的前两句,我尝试通过“梅黄杏白”、“麦白菜稀”这些充满色彩感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可在试教中发现,学生说来说去是插图中的,始终处在解诗意的层面,没有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学生没有悟到诗情,课堂就缺少那诗味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教师缺少课堂的观察能力,不会捕捉动态的信息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领悟诗境。
讨论后,决定把原先分割成几块的“想象——朗读——感受——朗读”,融合起来,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诵读。
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展现了“昼长人稀”、“蜓飞碟舞”的两个画面,以动衬静,显得更静,这样,一幅宁静安详的乡村生活画面就呈现出来了。
以上提到的两点也是我们在试教中讨论最多的,在最后的教学中感觉重点一落实的还可以,重点二教师的引领还可以再放一些,学生的那种情感体验可能会更到位。
反观自己的整节课,觉得还可以适时融入一个“写”的环节。
比如,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着运用这些名句,或者改写诗的内容等,让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句子“活”在学生的心中,也是很有必要的。
诗人范成大追求的是那种和谐的生活,我希望自己的课堂也时时充满着和谐的气氛,因而我将继续不懈地去努力,去追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四时 田园 其二 十五 教学 设计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