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璀璨星球八续完 太阳系边缘奥尔特云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691672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5.81KB
太阳系的璀璨星球八续完 太阳系边缘奥尔特云Word文档格式.docx
《太阳系的璀璨星球八续完 太阳系边缘奥尔特云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系的璀璨星球八续完 太阳系边缘奥尔特云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5
VX3星,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2005年9月11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圣卡塔利娜山萨拉·
莱蒙(SarahLemmon)山天文台发现,是已知的第三大远日点的小行星,它的近日点位于木星的轨道内,直径7公里,半长轴2394.494亿公里(1,600.619天文单位),近日点6.22568亿公里(4.161609天文单位),远日点4782.7623亿公里(3197.076391天文单位),轨道周期23,390,008天(64,038.36年),平均轨道速度0.51公里/秒。
2006
SQ372星(小行星308933),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是由安德鲁·
贝克(AndrewBecker),安德鲁·
帕克特(AndrewPuckett)和杰里米·
库比卡(JeremyKubica)在2006年9月27日首次从2005年9月13日拍摄的照片中发现,半长轴1443.47亿公里(964.9002天文单位),近日点36.1743亿公里(24.180978天文单位),远日点2850.7685亿公里(1905.619422天文单位),轨道周期22,466年,平均轨道速度0.674公里/秒。
平均直径110公里,尺寸60-140公里,质量约1.7×
1018公斤。
2007
TG422星,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是在2007年10月3日由安德鲁·
贝克尔(AndrewBecker),A.W.Puckett,J.库比卡(J.Kubica)发现。
平均直径约350公里,半长轴774.927×
109公里(518天文单位),近日点53.228×
109公里(35.58天文单位),远日点1495.998×
109公里,(1,000天文单位)轨道周期约10400年。
2009
MS9星(小行星418993),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由J.-M.Petit,B.格拉德曼和J.J.Kavelaars发现,直径大约30-60公里,远日点696天文单位,近日点11.002天文单位,半长轴353天文单位,轨道时期6481.05年(2367202天)。
2010
NV1星(小行星336756),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直径约44公里,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286天文单位,是在2010年6月1日由美国宇航局在地球轨道上的红外空间望远镜红外测量探测器发现的,远日点616.5天文单位(92,220,000,000公里),近日点9.4004天文单位(1,408,990,000公里),半长轴308.92天文单位(46,820,000,000公里),轨道时期5540年(2,022,000天)。
2010GB174星,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是目前发现距太阳第十个最远的星球,2010年4月12日在夏威夷岛冒纳凯阿天文台发现。
直径223公里,半长轴553.519×
109公里(370±
28天文单位),近日点71.808×
109公里(48天文单位),远日点1035.231×
109公里(692±
53天文单位),轨道时期7150±
827年。
2012
DR30星,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直径约185-200公里,2009年3月31日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库纳巴拉布兰附近的斯丁泉天文台发现,半长轴2208.093×
109公里(1,476天文单位),近日点21.767×
109公里(14.559天文单位),远日点4396.738×
109公里(3070天文单位),轨道周期56,755±
215年。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库纳巴拉布兰附近的斯丁泉天文台
VP113星,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直径约450公里,距离太阳80.5天文单位至435天文单位,是目前发现距太阳第八个最远的星球,2012年11月5日由查德威克·
A·
特鲁希略和斯科特·
谢泼德在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的观察中发现,在2014年3月26日宣布。
2014年4月距太阳83天文单位。
半长轴39,344,239,810公里(80.5±
0.5天文单位),远日点66,571,052,150公里(445±
13天文单位)。
轨道周期1,558,933±
65,537天(4,268±
180年)。
2013
RF98星,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于2013年9月12日在智利的托洛洛山美洲天文台发现,尺寸约50-120公里,远日点662±
20天文单位(867.679×
109公里),近日点36.09003天文单位(54.305×
109公里),半长轴349天文单位(462.263×
109公里),轨道周期2,383,820天(6526年)。
2010年BK118星,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是一颗彗星,于2010年1月30日由美国宇航局在地球轨道上的广域红外测量探测器(WISE)太空望远镜发现。
是一个直径大约20-60公里的彗星,是一个逆行的彗星轨道,轨道周期为8000年。
远日点792天文单位,近日点6.1000天文单位,半长轴399天文单位。
BL76星,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2013年1月20日先锋号发现,由于没有看到气体,所以不知道它是不是彗星。
估计直径为15-40公里,轨道周期为29900年。
远日点2499.6天文单位(3739.3489亿公里),近日点8.3622天文单位(12.5689亿公里),半长轴1,254天文单位(1875.9589亿公里)。
韦斯特彗星(西方彗星CometWest),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1976年正式命名为C/1975V1,1976VI,1975年的彗星,是1976年夜间天空中最亮的物体之一。
1975年11月5日,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北部观测站的理查德·
M·
韦斯特(RichardM.West)在吉多·
皮萨罗(GuidoPizarro)9月24日拍摄的录像中发现了一颗彗星的痕迹。
他还从同一个天体地区的其他摄影板上寻找彗星,并在1975年8月10日和13日的照片上也发现了彗星的痕迹。
1976年2月25日,这颗彗星来到了近日点(最接近太阳),当日白天,这颗彗星在太阳附近被望远镜首先看到,在日落之前不久,肉眼发现成功了。
从2月25日到27日观察人员报告说,这颗彗星足够亮,可以在全天候进行研究。
2月29日达到0.79天文单位/1.188亿公里,是最接近地球的路线,1976年3月1日,这颗彗星在黎明时分出现,这颗彗星达到-1等星等,深度约为1千米,尾巴长至少2千米。
在3月4日从地球上看到它的壮丽发展到了全尺寸。
3月7日,尾巴迅速发展到30至40度,可以看到尾部还有一条10°
长的等离子尾巴,而且还有一个宽的扇形,从尾部横向延伸出来。
3月9日在距离金星1.115亿公里的距离上行驶。
近日点0.197天文单位,远日点70,000天文单位(1.1光年),平均轨道速度95.0公里/秒,抛物线轨迹,轨道周期估计560,000年。
由于彗星在太阳3000万公里范围内通过,观察到的核分裂成四个碎片:
1976年3月7日12时30分左右,收到有关彗星分裂成两部分的报告,3月18日早上又形成了另外两个碎片。
1976年3月的韦斯特彗星1976年3月9日拍摄的韦斯特彗星德国慕尼黑加兴镇,1990年9月14日成为一个城市,是研究中心和许多大学及非大学研究机构的家园,拥有多个科研院所和科研实验设施,包括直线加速器和研究型核反应堆。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德国慕尼黑加兴(Garching)总部,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建立拉西拉天文台、帕瑞纳天文台和位于安托法加斯塔地区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镇以东大约50公里的海拔超过4,800米的拉诺·
德·
查南托天文台(LlanodeChajnantor)。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郊外的拉塞雷纳东北方向150公里处的拉西拉天文台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郊外的拉塞雷纳东北方向150公里处的拉西拉天文台2智利拉西拉天文台智利拉西拉天文台智利安托法加斯塔以南120公里处,海拔2,635米的帕瑞纳天文台2016年3月22日-23日夜半时候拍摄的帕瑞纳天文台智利帕瑞纳天文台智利拉诺·
查南托天文台射电望远镜12米的亚毫米天线运往拉诺·
查南托天文台
哈雷彗星(Halley'
s
Comet),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
哈雷(1656年至1742年)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
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
79年,最近一次出现1986年3月8日和5月,在1986年4月11日距地球最近,约6300万公里。
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
远日点35.082天文单位,近日点0.586天文单位,半长轴17.834天文单位,轨道周期75.32年,尺寸15×
8公里,平均直径11公里,质量2.2×
1014公斤,平均密度0.55克/立方厘米,自转周期2.2天(52.8小时)。
1986年出现的哈雷彗星1986年出现的哈雷彗星1986年3月8日拍摄的哈雷彗星哈雷彗星轨道1986年3月21日拍摄的哈雷彗星和银河系
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远日点5.6829天文单位(850,150,000公里;
528,260,000英里),近日点1.2432天文单位(18589万公里;
11556万英里),半长轴3.4630天文单位(518,060,000公里;
321,910,000英里),轨道周期为6.45年,旋转周期约为12.4小时,最高时速13.5万公里/小时(38公里/秒;
84,000英里/小时)。
平均尺寸约4.3×
4.1公里(2.7×
2.5英里),外形尺寸:
大岩:
4.1公里×
3.3公里×
1.8公里;
小岩:
2.6公里×
2.3公里×
1.8公里,体积18.7立方公里,质量(9.982±
0.003)×
1012公斤,平均密度0.533±
0.006克/立方厘米,表面温度230至180开尔文(摄氏-93至-43)。
1969年9月20日,苏联天文学家克里姆·
伊万诺维奇·
丘留莫夫(KlimIvanovychChuryumov)(1937年2月19日
-2016年10月14日)和乌克兰天文学家斯韦特兰娜·
伊万诺夫娜·
格拉西缅科(SvetlanaIvanovnaGerasimenko)在基辅大学天文台首先发现。
它在2015年8月13日来到近日点(最靠近太阳)。
欧洲空间局于2004年3月2日发射罗塞塔号探测器,于2014年8月6日与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相遇,2014年8月6日探测器到达彗星30至10公里的距离上绕过彗星,在2014年9月10日进入轨道,罗塞塔号的菲莱陆器于2014年11月12日降落在彗星的表面,成为第一艘登陆彗星核的飞船,虽然它的电池电量在两天后耗尽,与菲莱的通信在2015年6月和7月短暂恢复,但由于太阳能功率下降,罗塞塔号与着陆器的通信模块在2016年7月27日关闭。
2016年9月30日,罗塞塔探测器在在马埃特地区的彗星上硬着陆,结束了其使命。
格拉西缅科彗星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一表面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一表面罗塞塔号2014年10月28日距离地表约7.7公里处拍摄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一表面照片罗塞塔号2014年10月24日距离地表约7.8公里处拍摄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一表面罗塞塔号2015年1月31日拍摄的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罗塞塔号2014年8月接近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时获得的86幅图像组成
罗塞塔号菲莱登陆器2014年11月着陆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罗塞塔号2014年12月10日拍摄的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的破烂悬崖罗塞塔号2015年3月28日拍摄的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冰气在逃逸。
罗塞塔号2015年4月15日拍摄的丘留莫夫·
罗塞塔号2015年7月7日拍摄的丘留莫夫·
罗塞塔号的菲莱陆器在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上空罗塞塔号的菲莱陆器降落在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丘留莫夫·
格拉西缅科彗星和2014MU69彗星的尺寸比较
2014
MU69星(小行星486958),以前称为PT1和1110113Y,是位于太阳系最外层的柯伊伯带上的一个彗星,是天文学家在2014年6月26日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的。
远日点46.552天文单位,近日点42.364天文单位,半长轴44.458天文单位,轨道时期296.44年(108,274天),尺寸20公里+18公里。
新视野号完成了冥王星飞行后,将在2019年1月1日抵达2014MU69星,此时它将在人马星座距太阳43.4天文单位。
2017年8月4日的2014
MU69星
AZ60星,奥尔特云的一个天体,是一颗彗星,于2013年1月10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圣卡塔利娜山萨拉·
莱蒙(SarahLemmon)天文台发现,轨道周期为8500年。
远日点1,450.1天文单位,近日点7.9103天文单位,半长轴729.00天文单位,轨道周期19683.37年(7189352.7天),直径40公里,尺寸62.3±
5.3公里,自转周期9.39±
0.22小时。
在2014年11月达到近日点,离太阳7.9AU(在土星轨道之内),直到距离太阳7.2AU才开始发现,并开始释放气体,被证明是彗星。
2015
ER61星,是一颗彗星,是在内奥尔特云的物体,2015年3月15日发现,当时距离太阳8.44天文单位。
2016年1月30日在距太阳5.7天文单位的时候被证明为彗星,2017年4月19日距太阳约1.2天文单位,最接近地球。
核心直径大约8-20公里。
远日点2,487天文单位(372.0547×
109公里),近日点1.059天文单位(0.1554×
109公里),半长轴1,244天文单位(186,1021×
109公里),轨道时期7591年。
太阳系的柯伊伯带至奥尔特云是整个太阳系的最外围,最外的太阳圈是一个恒星-风力气泡,是由太阳支配的空间区域,它以大约400公里/秒的速度辐射太阳风和带电粒子流,直至它与星际介质的风相撞。
碰撞发生在终止冲击处,距离星际介质的太阳迎风约80-100天文单位,距离太阳下风约200天文单位。
在这里,风急剧减速,凝结并变得更加动荡,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太阳风圈的巨大椭圆形结构。
这个结构被认为它看起来非常像彗星的尾巴,在上风向延伸40个天文单位,但沿顺风方向多次拖尾;
来自卡西尼和星际边界探测器航天器的证据表明,星际磁场的约束作用迫使它变成了气泡形状。
大约在230天文单位,就是冲击弓的震动,引起太阳在银河系中行走时形成的等离子体的“尾流”。
日光层的外边界是太阳风最终终止的边点,也是星际空间的起点。
太阳系中的太阳引力场主导着周围恒星的引力大约两光年(125,000天文单位),太阳系在与星际介质互相的引力场中,以太阳光的辐射来抵抗星际介质的辐射及引力,保护太阳系中各个星球的正常轨道运转。
太阳系外围的假设奥尔特云半径约超过5万天文单位,是太阳系同半人马座南门二α星互相排斥各自的辐射及引力场所。
在这个范围里运行的塞德纳星是一个巨大的红色物体,有一个巨大的椭圆形轨道,从近日点的76天文单位到远日点的940天文单位,已深入到奥尔特云内,轨道周期需要11,400年才能完成。
目前,已知太阳系最远的物体,如韦斯特彗星,距离太阳约70,000天文单位(1.1光年),想象太阳引力有多么的强劲。
在近邻的半人马座的星球上看太阳系,整个太阳系就是一个亮光点,根本就看不到我们太阳系内还有数以万计的行星、小行星、矮行星、卫星、彗星等等,这就是在太阳光辐射下,太阳系才能正常运转,地球上的人们才会免受外来星球的各种强劲的辐射干涉。
太阳系边缘
太阳系边缘,如图中的这个例子说明,由多色(蓝色和绿色)气泡代表着被称为高能中性原子的粒子发射的辐射量值。
高能量的中性原子从厚的边界被称为太阳圈。
我们太阳影响的区域和星际介质之间的区域,星际之间的星星之间的辐射。
红色区域表示最热,是最高压区域;
紫色表示最冷,是最低压力区域。
黄色的圆圈就是我们的太阳。
两个旅行者航天器正在线路中显示出他们的路线,目前正在穿越日光层。
在太阳风中,太阳风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减速并升温。
图片还显示了卡西尼,它仍然在我们的太阳系内,绕着土星旋转,最终坠落在土星上。
黑暗的内圈表示由终止冲击所限定的体积,形成了从太阳流出的超音速太阳风突然减速的地方。
被称为太阳日光的外圈,是太阳系外的边界,是星际介质与太阳风平衡的地方。
在这个泡沫的左边是假定的弓形激波的曲线,星际介质在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太阳圈行进,在与日光层相撞时减速。
星际磁场与附近流动的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时,会形成一个弓形边界,星际辐射的弓形震动(弓形冲击Bowshock)就像水流经岩石时形成的波浪一样,是星际辐射同太阳光辐射的斥力及引力场。
太阳圈
太阳系最边点(Heliopause),是太阳风和星际介质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被称为内日光层的区域,是日光区终止震荡之处,是星际外面看到太阳的日光处。
是太阳光和太阳风被星际介质阻挡的理论边界,太阳风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推回周围恒星发出的恒星风及恒星辐射的能量,该处使得宇宙射线逐渐增加,还是星际介质和太阳风压力平衡的边界。
旅行者1号和2号驶入太阳圈先驱者11号前往星际空间,1973年4月6日发射,2015年7月19日距离地球90.716天文单位(1.35709×
1010公里;
8.4326×
109英里)。
2008年10月19日发射的星际边界探测器(IBEX),将探索太阳系边缘太阳系最边缘点,太阳风和星际介质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被称为内陆的天球的区域太阳系边缘星际介质辐射穿过气泡状的日光层区域半人马座A星
2010年,旅行者1号探测到了约113天文单位(1.69×
1010公里)附近的“停滞地”。
太阳风速度降到零,磁场强度加倍,来自星系的高能电子增加了100倍。
从2012年5月开始,在120天文单位(1.8×
1010公里),旅行者1号探测到宇宙射线的突然增加,这是一个明显的接近日偏差的标志。
旅行者1号航天器1977年9月5日升空后,带有三个钚-238氧化物球体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
旅行者1号由于在太空中孤独行动,因为电力有限,它的部分仪器已经陆续停止运行,与地球中断了几年的联系,2010年12月13日证实,旅行者1号已经通过了低能量带电粒子的太阳风径向外流的范围。
美国宇航局于2011年12月5日宣布,旅行者1号2012年12月3日通过太阳日光层边点,已进入一个被称为“宇宙炼狱”的新地区。
在这个停滞的地区,从太阳流出的带电粒子慢慢向内转,太阳系的磁场强度加倍,因为星际空间似乎在施加压力。
来自太阳系的能量粒子减少近一半,而来自外部的高能电子的检测增加了100倍。
停滞区的内边缘距离太阳大约113天文单位。
2012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2012年8月下旬,旅行者1号航天器距太阳约122天文单位(1.83×
1010公里),进入一个他们称之为“磁性高速公路”的新地区。
2013年9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到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号已经成为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
至2013年8月,旅行者1号正以每秒17公里(11英里/秒)的速度背离太阳行驶。
2014年9月13日凌晨2点,旅行者1号离开太阳系飞向别的星球。
2016年5月18日到达了距太阳135个天文单位。
2017年9月5日,到达了距太阳约139.64天文单位。
2017年11月28日美国宇航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旅行者1号发出一条指令:
重启封尘了37年的推进器,想不到在经过19小时35分,穿透了211亿公里的路程,抵达了旅行者1号,11月29日终于收到来自深空的回复,全场瞬间泪目。
2017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已经成功修正旅行者1号的所有4个机动(TCM)推进器,用来帮助保持探头的天线指向地球。
使用TCM推进器将允许旅行者1号继续向美国宇航局传输数据两到三年。
截至2017年12月20日,旅行者1号航天器距太阳141个天文单位,仍与美国深空探测站进行通信,以接收日常指令并返回数据。
以后旅行者1号预计将在300年左右达到理论上的奥尔特云,并需要大约3万年的时间才能通过。
旅行者2号1977年8月20日发射,1979年访问了木星系统,1979年7月9日距离57万公里(35万英里)处最接近木星,它发现了木星周围的几个环,以及在木卫一表面九座火山的爆发活动。
1981年访问了土星系统,最接近土星的地方发生在1981年8月26日。
旅行者2号发现土星上最高的压力为七千帕,土星的温度是70开尔文(-203°
C),土星的北极温度是10开尔文。
于1986年1月24日距81,500公里(50,600英里)处最接近天王星。
天王星的极点附近发现了一层高度的雾霾,这个区域也被发现辐射大量的紫外线,这种现象被称为“日光”,平均气温约为60K(-350°
F/-213°
C)。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号最接近海王星。
结束了对海王星系统的探索,2014年12月以15.4千米/秒(55,000千米/小时)的速度正在穿越日光层。
旅行者2号目前正在进行扩展使命,截至2017年12月22日,已经运行了40年4个月零2天,距离太阳116天文单位(1.74×
1010公里),仍然通过太空网络与其保持联系。
在到达星际空间后,“旅行者2号”有望首次提供星际等离子体密度和温度的直接测量结果。
如果不受干扰的话,经过29.6万年旅行者2号应该在4.3光年的距离旁边经过天狼星。
旅行者1号旅行者1号1990年拍摄的地球和月亮旅行者1号带去的人类光盘旅行者1号带去的人类金色唱片,包含55种人类语言的问候、27种不同文化的古典音乐、115幅影像,有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
瓦尔德海姆致词的问候、太阳系各行星的图片、人类男女形象图、宇航员埃德·
怀特的照片、还有7分37秒的中国古典音乐“流水”以及四种中国方言。
旅行者1号带去的人类金色唱片里的宇航员埃德·
怀特的照片旅行者1号带去的人类金色唱片
旅行者1号1990年飞向外太空的轨迹旅行者1号1990年2月14日拍下地球最后一张“暗淡蓝色”的告别照,地球只是漫漫太空中的一个眯微的小不点旅行者1号由于在太空中孤独行动,因为电力有限,它的部分仪器已经陆续停止运行,与地球中断联系的时候。
旅行者1号目前正驶离距太阳约有119个天文单位(178亿公里)旅行者1号2017年在星际中漫游旅行者1号在深空中1982年太阳系行星排成一队列太阳系星球1977年至2030年从地球飞行的旅行者2号轨迹,旅行者2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阳系的璀璨星球八续完 太阳系边缘奥尔特云 太阳系 璀璨 星球 续完 边缘 奥尔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