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装舞会》讲课稿.doc
- 文档编号:1868532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6.50KB
《化装舞会》讲课稿.doc
《《化装舞会》讲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装舞会》讲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装舞会》教案
[德]亨利希·曼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以小见大的笔法。
2、了解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
3、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及资产阶级的奢华无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以小见大的笔法。
2、了解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以小见大的笔法。
2、了解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化装舞会是欧美上流社会在公司年会或大型庆功会、时尚派对上的一种安排,常是需要戴面具或者伪装自己方可参加。
化装舞会形式别致高雅,给人新鲜和刺激,还可以给陌生人相识提供机会。
除此之外,还分别有一部图书、一部电影、一部歌剧、一个热门游戏的名字。
此外还是动画电影中一个邪恶组织的名字。
二、作者简介:
亨利希·曼(1871—1950),德国小说家,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的哥哥。
因此,通常文学史研究当中也习惯将这对兄弟作家合称“曼氏兄弟”。
亨利希·曼生于1871年5月27日吕贝克城一个富商家庭,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当过书店店员和印书馆职员,曾在慕尼黑念大学,后专门从事写作。
1894年后相继发表《在一个家庭里》、《在懒人的乐园里》和《垃圾教授》(1905)、《臣仆》等作品,走上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
三、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编纂(zuǎn)幢(zhuàng)褴褛(lánlǚ)裸露(lù)哽咽(gengye)
帷(wéi)幕癖(pǐ)好猝(cù)不及防吓唬(hu)挥霍(huo)
2、解释下列词语
【编纂】编辑,撰述;按照一定的题目、体例和方法编辑档案文献的活动。
【褴褛】指衣服破烂,不堪入目。
【癖】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积久成习的爱好;特殊的爱好
【猝好不及防】猝:
突然,出其不意。
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挥霍无度】挥霍:
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申为用钱没有节制;无度:
没有限度。
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
四、内容赏析
活动一:
阅读课文,带着如下问题尝试复述:
1.“我”出生于怎样的家庭?
2.文章写了“我”犯了个怎样的错?
3.化装舞会的场景是怎样的?
4.“我”见到穷妇人之后有哪些行为和动作?
5.这件事对“我”有何影响?
活动二:
研读文本11、12节,体会“我”家化装舞会的奢华。
1.找出渲染化装舞会高贵与奢华的句子,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
句子:
“大厅里的舞会莫名其妙……温暖的香气。
”“我看见了被柔和的灯光……毫不疲倦地旋转着。
”原因:
突出的表现出贫富差距,为下文自己打碎一个穷人的盘子而深感愧疚埋下伏笔。
2.作者在这两节中主要从哪些方面表现舞会的?
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
参加舞会的人:
(毫不疲倦、奉承、挥霍无度)
舞厅的装饰风格:
(柔和、明快、金碧辉煌)
舞会的内容:
(跳舞、游戏)
3.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
明确:
直接描写:
被柔和的灯光照耀着的裸露的肩膀。
比喻:
像珠宝一样闪烁的头发;
像生命一样发光的宝石
4.总结:
这是一场豪华、高贵、奢侈的上流社会的娱乐。
活动三:
研读文本15-18节,体会另外一场化装舞会的特点,回答问题:
1.那个妇女是谁?
明确:
那个妇女就是女仆施蒂娜。
2.作者为什么要把她比作“良心雕像”?
明确:
是她用扮演一个穷人的方式告诉了一个富家子弟一个盘子对食不果腹的穷人是多么的重要,她让“我”的良心得以发现,所以作者把她比作一个“良心雕像”。
3.作者是如何来弥补自己的过失的?
明确:
“我”因为是一个孩子,所以只能以自己的玩具和书来弥补过失,说明“我”的心灵已经被触动了。
4.这一场化装舞会的主角她有什么特点?
明确:
“穷妇人”,衣衫褴褛、声音低沉。
5.总结:
生活穷困,缺衣少食。
活动四:
阅读文章最后一节,回答问题:
1.如果没有人挨饿,如果没有打碎盘子,施蒂娜的导演是否有必要?
明确:
即使没有人挨饿,没有打碎盘子,施蒂娜的导演也是必要的,她利用这个机会让“我”懂得了世上既有富人,也有穷人。
富人不屑一顾的东西,对于穷人也许是非常必要的。
2.文章最后一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
文章最后一句话说明这件童年的往事对作者人生的意义。
活动五:
讨论体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讨论:
作者为何在文中花那么多笔墨来写“我”家的化装舞会?
明确:
渲染这场舞会的高贵与奢华,借此表现贫富差距
总结:
两场化装舞会通过对比,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作者对穷人的同情和对这不公平社会的控诉,体现了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
活动六:
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讨论:
【问题一】作者为什么称那妇女为“良心雕像”?
明确:
因为这件事让作者看到了社会中底层人的生活,看到了贫富对比,学会了同情,还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补偿。
【问题二】怎么理解“施蒂娜是个很好的演员,她演出了她自己导演的一幕悲剧”。
明确:
施蒂娜导演的这一出戏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富家子弟第一次目睹了社会的真相,感受到穷人的生活,知道了世界的不平等,这对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很大影响。
活动七:
体会本文心理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心理描写的语句,并读一读:
2.合上课本,说说“我”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当“我”闯祸时,“我”心怦怦直跳;
当施蒂娜告诉我“她会来我家找我时”,“我”害怕;
当上床后,“我”还在担心;
当“我”想到“她和她小儿子没饭吃”时,“我”感到难受;
当家里舞会开始时,“我”非常高兴;
当听说那妇女来找“我”时,“我”极其紧张。
当“我”听了她的话,“我”又很难过;
当“我”给她一些补偿后,“我”放松、平静了;
当送出去的东西都回来时,“我”不能理解;
当施蒂娜笑了时,“我”醒悟了。
3.体会其作用:
【其一】心理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其二】这些描写能让读者看到这件事对作者的影响,从而加深对文章所表现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1:
写作特点:
(1)运用心理描写推进故事情节。
(2)通过故事体现作者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及对社会的意义。
2: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一个女仆导演的化装舞会这件小事,表现了对作者幼小心灵的触动和教育,让作者也让读者明白了世上的贫富差距,从而希望人们多存怜悯之心。
六、作业布置:
1.假设你是施蒂娜,当你看到“我”闯的这个祸后,会有怎样的想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合理展开想象,以《当那个碟子被打碎后……》为题,用第一人称写作一篇文章,注意突出“施蒂娜”的心理活动。
2.完成课后练习一作业。
七、板书设计:
化装舞会
父母组织的化装舞会女仆导演的化装舞会
特点:
豪华衣衫褴褛
高贵声音低沉
奢侈
心理变化:
害怕—担心—高兴—紧张—同情—平静—醒悟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装舞会 化装 舞会 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