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683265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122
- 大小:147.85KB
古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古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既富矣,何加焉?
”子曰:
“教之。
”《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
“夫令名,德之兴也。
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
”无论对于我们的修身,还是对于整个国家的治理,古文献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二、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你在学习、工作和平常的阅读中是否已经遇到了一些文言的成语、典故、引文等语料?
试举两例,说明文言在现代语文生活中也是不可少的。
成语中保留了很多的文言的成分,如“安然无恙”中的“恙”为“疾病、灾祸”义;
“不耻下问”中的“耻”就保留了古代汉语中动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耻”;
“不胜枚举”中的“枚”是量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个”,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枚”的使用范围却是如现汉的“个”般广泛的,后来使用范围缩小,只用于“一枚印章”词类的组合中;
“釜底抽薪”中的“薪”保留了“柴”的意义;
“面授机宜”中的“面”是“当面”的意思,也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在成语中的保留;
“沐”到了现代汉语中常和“浴”一起组成一个词,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是个单音词,是“洗头”的意思,这个意义保留在了“栉风沐雨”这个成语中。
三、在学习古代汉语这门课之前,你都学过哪些文言文?
读懂的程度如何?
能背诵多少?
这些就是你学习本课程的起点,你应当从这里开始,进入对古代汉语课的自学。
答:
小学、初中、高中课本中的古诗词以及文言文都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不过现在是系统的学习,对比之前零散不成系统的知识来说,现在的学习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较以前有所提高。
在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在此基础上,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一.汉字的性质
根据记录语言的主要角度或主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
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为表意文字.它的形体结构是通过描写事物的外形或勾画事情.动作的情境来反映词义.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为数很多.例如”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在发展过程中,由主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轮廓来反映词义,发展为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这就是汉字中的指事字.会意字.例甲骨文:
指事字:
上下刃亦朱
会意字:
莫吹啓祝折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
例:
皇煌簧惶蝗江河湖海淮遊泳泅渡
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其中有一个义项与记录这个词的字形最为贴切,可以直接解释字形构造的理念,我们这把个义项称为本义.是现有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词义.
二.汉字的结构
需要掌握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要先掌握一个概念”造意”.造意是汉字形体中可分析的意义信息,来自原初造字时的一种造字意图,例如:
”初”字从”衣”从”刀”,它的造意是”用刀裁衣”,裁衣是制衣的开端,这个形象用以表现”开端””开始”的词义,”开端””开始”就是”初”的本义.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分析造意的方法。
(一)象形
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型的造字方法
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户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
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有少数例外,它所表示的是这种实物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例:
高大).还有一种称为”合体象形”(例:
向眉栗血)
(二)指事
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刃亦”等;
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
(三)会意
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两种类型:
1.形合会意字:
通过部件的象物性的组合来表示新意构成新字.字中构件摆放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别构意的手段,不能随意摆放.例:
从,牧,莫,舂。
甲骨文、金文中的会意字基本上是形合会意字。
2.义合会意字:
也就是会意字的造字方式从构件物象的组合发展为构件意义的组合.是语义的组合而不是物象的组合.例:
臭,息,法,明
(四)形声
形声即根据事类(指意义)而造或选取一个字作为义符,再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标声,即取譬相成,构成新字.
1.形声字类型(最早的是在象形字上增加声符构成的,如星.鸡;
有追加义符构成的形声字,如捨.趾;
较晚的时候,有拼合义符和声符而成的形声字,如江,河.绝大多数形声字并不是拼合而成的,而是追加义符构成的。
)
2.形声字义符的表义特点(一个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该字所记录的词义所属的范围,而不能表明其具体的词义.义符既然只是表示词义的范畴,那么范畴可以有大小宽窄之别,因而同用一个义符的诸多形声字,其具体含义虽然彼此相关联,但是这种关联可能是相同、相近、相通,也可能是相逆、相反。
3.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
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形在一角,声在一角.
4.省声字和省形字(为了字形结构的匀称或出于简化的目的,省去字的形符或声符的一部分;
省声字:
产夜雷;
省形字:
弑,耈.)
从汉字发展的角度来看,形声造字法突破了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方法的局限,使许多词义无形可象、有意难会的词也能构造出记录符号,使汉字体系具有无限的自足能力,以适应记录不断发展的汉语的需要。
同时,形声字所形成的半音半义的构形格局,加强了汉字与汉语的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为汉字的识别、理解和记忆提供了方便。
从上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汉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汉字适应了汉语的各种变化,仍然出色地承担着记录汉语的任务。
汉字体系之所以一直适应汉语的发展,形声字的产生是其重要的原因。
(五)转注
学术界通常认为”转注”指的是汉字孳乳的一种方式.即某一个字由于意义的引申而产生分化字,分化字之间就是转注的关系.转注与前四书性质不同,并不是一种汉字结构的类型就可以了.
(六)假借
假借和转注一样,也不是汉字结构的类型,只是补足早期字不足的一种手段,或者因为有些虚词无法造字,只好借用一个与该词同音的字来记录,如:
其莫
*在六书中,前四书很明显谈的是汉字的结构形式,而转注和假借与汉字的结构没有关系.但六书是一个总体,所以我们也需要大致了解一下”转注”和”假借”这两个概念.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总的趋势是向便于识记.易于书写演变,也就是从象形性向符号化演变.
分两大阶段:
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
古文字阶段包括:
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秦系小篆.
今文字阶段包括:
隶书和楷书.
(一)殷商甲骨文
甲骨文是以汉字的书写载体命名的字体称谓,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形体特点:
笔画瘦削,多有方折,刀笔味很浓.从构意手段上看,甲骨文主要是象形文字,即通过部件的象物性及其组合来表示语言中的语义,以达到时记录语言的目的.
(二)西周金文
金文也是根据文字书写的载体而命名的,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钟鼎上的文字有阴文和阳文两种,阴文叫款,阳文叫识,故金文又叫钟鼎款识.形声字的大量增加,是汉字构形系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是根据文字的通行时代而命名的.分作两大派系:
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
秦系文字上承西周金文,下启小篆,是汉字发展主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战国文字的主流.
(四)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规定采用的标准字体.得名于其形体特点.小篆成为正统文字,一方面得益于秦朝利用国家权力进行推广,另一方面也是汉字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小篆的线条粗细均匀,分布均衡,由象物性的线条到符号化线条演变,是汉字书写元素所发生的重要变化,是汉字符号化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为汉字向笔画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如此,小篆以后,汉字便进入了今文字时期.
(五)隶书
隶书是起源于战国晚期,到汉代趋于成熟的一种新型字体.隶书有秦隶.汉隶之分.秦隶又叫古隶,汉隶又叫今隶,得名于用途,是因为事务繁多,需要提高书写速度而产生的.
汉字由篆文向隶书演变过程叫隶变.
(六)楷书
楷书本名真书或正书,后因其结构严谨,堪为楷模,故改称楷书.萌芽于东汉,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完全成熟于汉唐,一直沿用至今.
由汉隶演变为楷书的过程,叫做楷化.
*有一部分汉字,按照隶书和楷书来分析结构,往往不能得到构字理据,需要向上追溯到古文字,恢复较早的结构.
课后题:
一、汉字的性质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来帮助理解词义?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的形体结构是通过描写事物的外形或勾画事情、动作的情境来反映词义的。
作为表意文字,在汉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占绝大多数,即象形字为数最多,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其勾意的手段不断增多,出现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的构形方式,如指事字和会意字。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汉字的形声字即是如此。
由上可以看出,汉字是音义构形的文字,这就使汉字的形体与它所记录的词的意义直接发生了联系,我们可以从汉字形体中来探求其记录的词的意义。
二、有一种分析汉字的方法,把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你认为前四书中,哪一种是独体字,哪一种是合体字?
举例说明。
前四书中象形、指事是独体字。
象形通过描摹一个事物的轮廓、形态等来构形,所描摹的轮廓、形态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达一个意义,是不可分解的。
如日字,是用描摹出的太阳的轮廓来表达太阳这一事物,日不可分解。
指事通过指事性或区别性的符号提示来构拟字形,多数情况下是在一个象形字上增加标识符号来记录词义。
虽然有时我们可以把标识符号和做标识的形体分解开来,但标识符号本身不是独体字,所以我们仍把这种指事字看做独体字。
如刃字,我们可以分解出标识符号点和做标识的象形字“刀”,但点非独体字,所以“刃”是独体字。
会意和形声是合体字。
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一个新字,显然是合体字。
如莫字,合“日”和“”两个独体字会意。
形声即义符和声符相结合来构字,义符根据事类(即意义)而造或选取,声符则选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也是合体字。
如江字,义符为“水”,声符为“工”,两个独体字构成一个合体字。
三、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指出它们是前四书的哪一种;
并试着用这些字说明汉字形与义的统一。
期,形声。
从月其声。
《说文》:
“期,会也。
”期,是会合的意思,其与义符“月”的联系,照段玉裁的解释为:
“月犹时也。
要约必言其时。
”
礼,会意兼形声字。
从示从*,*亦声。
“所以事神致福也。
”与祭祀相关,所以从示从*(行礼之器)会意。
磨,形声。
从石麻声。
义旁为“石”,是磨的材质。
琢,形声。
从玉*声。
“琢,治玉也。
”与义符“玉”相照应。
社,会意。
从示从土。
“社,地主也。
力,象形。
“力,筋也。
象人筋之形。
心,象形。
惑,形声。
从心或声。
“惑,乱也。
”义与心相关。
问,形声。
从口门声。
“问,讯也。
”义与口相关。
间,会意。
从门从月。
“间,隙也。
”门有缝而月光可入,从门月会意。
阁,形声。
从门各声。
“阁,所以止扉者。
”义与门相关。
四、阅读下面短文,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曰: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世说新语·
德行》)
陈仲举(陈藩)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他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任所),就问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探望他。
主簿说:
“大家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去官府。
”陈仲举回答说:
“周武王在商容家门口双手扶轼(以示敬意),(敬贤礼士)席不暇暖。
我去拜访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同步强化练习
一、单选1、下列哪种字采用的是最高阶段的构意手段(形声字)
2、下列各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车闻亦武)
3、下列汉字的形体不是古文字阶段的是(隶书)
4、下列各组汉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马人耳牛)
5、下列各组汉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上下刃亦)
6、下列各组汉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莫吹折祝)
7、下列形声字中,形在一角的是(颖修赖腾)
8、下列汉字不属于省声字的是(殺)
二、古文背诵题
将下列文句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三、释词题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迷惑、糊涂)。
2、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如乎其身。
(凌越,超越)
3、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旧)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去声,扶助盲人走路的人,助手)
5、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
(“伺”的借字,改读sì
,窥视,探查)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作用。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副词表已然状态,已经)
2、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句首语气词表示揣度可译作“大概”)
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地点,可译作在到)
4、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句首语气词)
(“之于”的合音,之,代词指阳货。
于,介词引进动作发生的地点)
四、简答题
下面汉字均为形声字,试分析其结构,并概括其反映的汉字形声字义符和声符的位置。
雖(从虫唯声。
)旌(从方生声)哉(从*口声)辯(从言辩声)裏(从衣里声)務(从力务声)。
雖哉務是形在一角,旌是声在一角,辯裏是内形外声。
五、古文标点题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
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
“若谢我,当释罪。
”企生答曰:
“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
”既出市,桓又遣人问:
“欲何言?
”答曰:
“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
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桓亦如言宥之。
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世说新语·
六、古文阅读题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
“来!
予与尔言。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
(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的字。
1、见(求见,拜风这里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拜见。
)2、豚(小猪,这里指做熟的小猪。
)3、时(“伺”的借字,窥视探查)4、亟(屡次)5、岁(时光,岁月)
(二)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并说明它们是前四书中的哪一种
1、陽(从阜易声,形声字)2、塗(从土涂声,形声字)3、好(从女从子,会意字)4、月(篆文作月,象形字)5、諾(从言若声,形声字)
(三)把阳货对孔子说的那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过来!
我有话要跟你说。
”阳货说:
“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爱吗?
”阳货自答:
“不可以。
“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聪明吗?
”阳货又答: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
第二课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
在古代汉语课中,我们学习有关汉字的性质和结构的知识,除了掌握汉字科学的结构规律之外,主要目的是在探求词义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来瞭解词义,掌握词义.
一.汉字形义统一的条件
(一)只有早期汉字和有规律演变的字形才是形义统一的
早期汉字例如甲骨文.金文.还保留着汉字的构形理据,是形义统一的,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字形来探求词义,小篆也还保留了许多古文字的特点,许多字形的构形理据还是很清楚的,可以作为以形索义的依据.例:
祝.閒
汉字经过隶变,进入今文字阶段,书写元素演变为笔画,汉字的象形性彻底消失.但是,大多数汉字的演变是有规律的,符合演变规律的字形,其构形理据仍然保留.例:
秉.元.見.水
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探求词义.这在训诂学上叫做”以形索义”.
汉字在形体演变过程中,也有一些非规律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讹变”.例如:
春,為
追溯早期字形的过程,训诂学上叫作”复形”.
(二)只有本字本义才是形义统一的
1.本字是是对借字而言的.本字是指专为记录某个词所造的字,它的形体是以这个词的某一义项为根据而造的.例如:
”亦”是”腋窝”的本字,”汝”是”汝水”的本字,”莫”是”暮色”的本字.
本字是据词义而造的,是形义统一的.但是,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同音借用的现象很多.由于文字假借而使某字具有了与字形完全无关的意义,称作假借义或借义.在遇到文献中的假借字时,必须根据借字的语音追溯本字,训诂学上称为”溯本”.
2.本义是对引申义.假借义而言的.讲解汉字一定要用本义来讲,才能合乎原来的造字意图,如果用引申义特别是远引申义讲字形,就会牵强附会.
引申:
词在应用过程中,会从本义出发,沿着本义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按照民族心理和习惯,不断引申出很多新的意义,这就是引申.一个词只有一个本义,但可以有多个引申义,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第比较疏远,分化形声字就是因为某些引申义与字形发生脱节之后,为了达到新的形义统一而产生的。
引申义虽然与字形关系疏远,但毕竟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是可以追溯的;
而假借义则与字形没有任何联系.
二.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求
1.纯表意字与词义的探求
人们一般把没有示音符号的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称为纯表意字.在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探求词义时,纯表意字通过整体构形与词的本义发生联系,而形声字则是通过义符与本义发生联系.
2.形声字与词义的探求
形声字是通过义符发生联系,因为大多数形声字的义符都能够标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当需要在某个词的多个义项中确定本义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看哪个义项与该字的义符所标示的义类相同,或关系最近。
相同或相近的是本义,其他是引申义,或是假借义。
如:
发的本义是射箭,驰的本义松开弓弦。
三.从汉字的结构探求词义的重要参考书-《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文字学著作.这部书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为了证实汉字的构意性质和形义统一规律而作的文字学著作.
它收录汉字的原则是”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即以小篆为字头,也收录一些古文.籀文字形.小篆是秦代文字,古文籀文是战国时期。
全书共十五卷,每卷分上下.第一卷至第十四卷是正文,第十五卷上是《叙》和部首表,卷下是《后叙》.据《后叙》载,该书收入篆文字头9353字,另收入重文1163字.
许慎对所收录的汉字的字形运用”六书”理论进行结构分析,证明汉字绝大多数都是由声符和义符(形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而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又是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的基础
一、如何通过分析字形来探求词的本义?
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对于纯表意的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而言,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探求词义,如上文“考点精析”中对于“豆”和“亦”的分析;
其次,对于形声字而言,探求本义要通过分析其义符,探求众多义项中哪个义符跟所标示的义类相同或相近。
如上文所举“发”和“弛”。
二、解释下列句中“益”的词义,指出哪个义项是“益”的本义。
1、少(益)嗜食,和于身。
2、如此者,其家必日(益)。
3、*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4、满招损,谦受(益)。
5、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渐渐地增多水涨益处更加
三、解释下列句子,解释加着重号的词。
1、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3、(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5、曰:
(直)不可百步耳,是亦走也。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0、诛其君而(吊)其民,如时雨降。
1、副词,就2、走向,趋向3、连词,既使,表假设4、跑,这里指逃跑5、范围副词,仅仅6、动词,种植7、半8、打开(粮仓)9、不要10、抚恤,慰问。
四、翻译。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此不知人之祸也。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憎恶他们,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
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
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而且反覆考虑这一问题,在他每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
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
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
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
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
这是不知道任用和怎么任用人的祸害。
一、单选1、《说文解字》的著作年代是(东汉)
2、以下同个字中,不是本义的解释的是(亦:
也)
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的是本字的一句是(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4、下列句子中,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