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乌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867540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77
- 大小:70.10KB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乌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docx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乌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乌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乌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乌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
船舶工程技术(中乌合作项目)
专业代码:
520406
二、招生对象与修学年限
招生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
修学年限:
3年(全部在甲方校园学习)。
三、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具备国际视野、适应先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修造理念,掌握熟练的生产设计、生产管理、船舶检验等工作的基本技能,拥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适应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修造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四、人才培养规格
1.职业范围
序号
面向行业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1
船舶修造企业
船体监造、精度管理、船体技术、船体工艺定额员、船体检验、质量管理、项目管理
船体放样工(中级)或船体装配工(中级)或船舶焊工(中级)
2
海洋工程、压力容器等钢结构制造企业
放样、构件加工、装配与焊接
船体放样工(中级)或船体装配工(中级)或船舶焊工(中级)
3
船检部门
质量检验员、验船师
船体放样工(中级)或船体装配工(中级)或船舶焊工(中级)
4
船舶设计部门
生产设计
CAD中级证书
2.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知识
①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②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语言文字处理、外语等通用知识。
③具有船舶生产设计、船体装配、生产管理、船舶检验及其相关岗位所需的船舶性能、船体制图、船体结构、船舶原理、船体修造工艺等知识。
④了解全球化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修造业发展趋势与问题。
(2)能力
①培养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修造企业各部门的岗位生产与管理技能。
②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文字处理、人际沟通以及职业外语表达能力。
③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④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生产策划与创新能力。
(3)素质
①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诚信、吃苦耐劳的品格。
②具有敬业、负责的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
③具有从事现代制造业的设计生产理念、职业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五、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支撑课程
实训项目
证书要求
1.船体型线和结构放样;构件号料;
1-1船体放样;
1-2构件号料。
会熟练运用船体放样软件;能识读套料图
船体修造工艺
船体放样
船体放样实训
船体装配与检验实训
船体放样号料工中级证书
船体装配工中级证书
2.船用金属材料检验
2-1钢材检验;
2-2焊接材料检验;
2-3铸钢件和锻钢件检验。
会选用船用金属材料,能检验金属材料
造船材料热处理
船舶焊接
船舶焊接
船舶焊接中级证书
3.船体制造与修理
3-1钢材预处理;
3-2船体构件加工;
3-3船体部件装焊;
3-4船体分段装焊;
3-5船台总装。
会分析施工图纸;会使用现代设备技术;能加工、装配、焊接船体构件
船体修造工艺
船体结构与制图
船体装配与检验
船体装配与检验
船体结构制图综合实训
船体装配工中级证书
4.船体建造施工工艺编制
4-1船体建造工艺方案制定
懂船厂生产能力、设备的加工能力;
会编制生产的工艺流程
船体修造工艺
船舶认识
企业认识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
5.船体建造检验
5-1放样和号料检验
5-2船体构件加工检验;
5-3船体部件装焊检验;
5-4船体分段装焊检验;
5-5船台总装检验。
5-6船体密性试验;
5-7船体完工检验。
懂建造检验的基本方法;会使用检验工具;会填写报验单;能沟通
船体建造精度控制
船体装配与检验
船体建造质量检验
船体装配与检验
船体装配工中级证书
6.船舶生产设计
6-1船体生产设计;
会使用船体生产设计软件;
船体结构规范设计
船体生产设计
AutoCAD绘图基础
船舶设计原理
船体生产设计实训
CAD中级证书
7.造船生产管理
7-1制订船体建造工程计划;
7-2按照工程计划组织实施造船生产。
会编制生产计划;能组织和控制生产计划执行情况、交流沟通
船舶原理
船体专业英语
船体专业英语能力训练
六、培养模式
(一)强调技能型和外向型结合,以符合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培养外向型的高端技能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产管理人才。
(二)强调中外教师相结合。
中方教师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能力;外方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引进国外船舶制造技术与理念。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以理论传授、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
改革教学方式,推行多媒体和“生产性情景模式”教学方式,实务课程引入模拟训练内容,逐步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
课外实践包括假期社会实践、参观活动等。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兼顾,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生产与管理问题和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七、课程体系
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构建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描述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与考证要求
学时
学分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与法律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能力,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学内容:
1.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2.追求远大理想,坚持崇高信念;
3.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4.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5.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6.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7.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8.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德;
9.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通过实践活动教学,使学生增强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分析、判断能力,培养作为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好子女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54
3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加深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思想新理论的积极意义,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备一定的政治鉴别能力。
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精髓;毛泽东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外交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理论。
通过实践活动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国情、省情和校情,培养学生关键的职业能力:
如合作能力、解决矛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学能力、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科学严谨、吃苦耐劳的精神。
64
4
3
实用英语
教学目标:
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学内容:
最基本的英语听力技能,口语技能,阅读技能,翻译技能,写作技能
学生能否具备最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能否通过B级测试。
132
8
4
英语听说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强化英语实际应用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
英语听力技能,口语技能。
学生能否利用已学英语知识进行英语听说方面的实践。
32
2
5
体育与健康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通过游泳学习能使学生熟悉水性及水上漂浮,同时能初步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
教学内容:
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等等。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会适合自己身体的锻炼方法,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128
4
6
军事理论
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了解我国的国防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知道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初步掌握我军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知道世界军事发展现状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了解高科技军事精确制导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夜视侦察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及指挥自动化等军事高技术方面的概况;理解当代高技术战争的形成及其特点,知道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教学内容:
1.中国国防要素、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领导体制、国防建设成就、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2.国防教育;3.国防战略环境;4.军事技术。
36
1
7
军事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
通过军事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
1.队列训练;2.内务整理;
3.教唱军歌4.观看爱国主义电影
5.国防知识讲座。
60
2
8
始业教育
教学目标:
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相关规定,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及职业方向,缩短角色转换的适应期,以最快、最好的方式适应高等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发展目标和奋斗目标,更好地完成专业学习任务。
教学内容:
1.理想信念;2.专业认识;
3.制度文件;4.人际交往;
5.安全教育;6.诚信教育;7.图书信息。
16
1
9
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
32
2
10
形势与政策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理解政策的途径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
教学内容:
1.“两会”精神解读(上半年);
2.党的重要会议精神解读(下半年);
3.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评析;
4.区域、行业和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等。
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把握时代特点,了解国际动向,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分析、解决社
会问题的能力。
64
1
11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职业、创业的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生涯规划技能及生涯评估技能。
3.素质目标:
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具备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导论;2.职业自我认知;
3.职业世界认知;4.职业生涯决策;
5.职业生涯计划行动;6.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舶 工程技术 专业 合作项目 人才培养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