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663807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135.56KB
第章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第章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个子站组成。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分析与监测系统能24h连续自动地在线工作,工作内容是:
为获取各种监测数据、数据传输、数据处理。
如图6-1所示。
一、子站的建立与组成
子站按其任务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评价地区整体的大气污染状况设置的,装有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包括校准仪器),气象参数测量仪和一台环境微机;
另一种是为掌握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浓度等参数变化情况而设置的,装有烟气污染组分监测仪和气象参数测量仪。
子站内设有自动采样和预处理系统、环境微机及信息传输系统等。
如图6-2-1所示。
仪器装备框图
1.监测子站的布设
(1)监测子站的数目:
空气质量监测,由于各类污染源的分布互相交错,使污染物的空间、时间分布变得十分复杂。
监测子站数目的设置,取决于监测网覆盖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及分布、污染程度、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可根据以下几种方法确定:
按人口密度确定;
按污染物活性不同确定;
按环境标准确定;
按统计学置信水平确定;
但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经济力量。
一般来说,在城市近郊区建立若干个监测子站,在清洁的远郊区建立一个背景子站。
(2)监测子站的位置:
监测子站获取的监测数据应能反映一定地区范围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波动范围,故监测子站位置的选择应包括以下地区:
预期浓度最高的地区;
人口密度高的、有代表性污染浓度的地区;
重要污染源或污染源类型对环境空气污染水平有冲击影响的地区;
背景浓度水平地区。
2.监测项目
(1)气象参数:
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太阳辐射等;
(2)污染物监测项目:
SO2、NO2、NO、NOx、CO、O3、H2S、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总碳氢化合物、甲烷、非甲烷烃等。
根据各监测子站所处位置的不同,所代表的功能区特点也会不同,那么选定的监测项目也会有所不同。
常规必测项目一般有:
SO2、NO2、CO、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
3.采样系统
采样系统分集中采样和单独采样两种方式。
集中采样系统指在每一子站设一总采气管,由抽风机将大气样品吸入,各仪器的采样管均从这一采样管中分别采样,但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应单独采样。
单独采样系统指各监测仪器分别用采样泵采集大气样品。
实际工作中常将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如图6-2。
采样气路系统图
4.监测仪器组成与分类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是空气质量连续监测仪器。
要求监测仪器必须具备自动连续运转能力强、灵敏、准确、易维修、维修频次低等特性。
常用空气质量连续监测仪器如下:
(1)脉冲荧光法SO2监测仪(TEModel43)
该方法的监测原理是用脉冲化的紫外光(190~230nm)激发SO2分子,处于激发态的SO2分子返回基态时放出荧光(240~420nm),所放出的荧光强度与SO2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测出SO2的浓度。
工作原理见图6-48。
该法响应快、灵敏度高,且对温度、流量的波动不敏感,稳定性好,作为连续监测仪器较为可靠。
(2)化学发光法NOx监测仪(TEModel14B/E)
该方法的原理是:
一氧化氮被臭氧氧化成激发态二氧化氮,当其回到基态二氧化氮时放出光量子,其发光强度与二氧化氮的浓度成正比。
反应式为:
NO+O3--NO2*+O2
NO2*--NO2+hν
当测定样品气中的氮氧化物(NOx=NO+NO2)时,必须先将二氧化氮通过催化剂(金属丝网、活性炭、Mo-Al2O3等)还原成一氧化氮,然后再测定。
该法采用一氧化氮标准气进行动态校正,不用吸收液,因此可使误差大大减小,在低浓度范围更为准确。
同时反应迅速,很易求得瞬时值,且线性好,范围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如图6-49。
(3)气体过滤器红外光谱CO监测仪(TEModel48)
该方法的原理是非分散红外法的一种改进,采用了气体过滤器相关技术,基本原理是基于在有其他干扰气体存在下,比较样品气中被测气体红外吸收光谱的精细结构。
仪器中装有一个可转动的气体过滤器转轮,此轮一半充入纯CO,另一半充入纯N2,当红外线通过CO一侧时,相当于参比光束,通过N2一侧时,相当于样品光束,转轮后设有一多次反射光程吸收池(池长40cm,反射32次,光程长12.8m)保证有足够的灵敏度,气体过滤器转轮按一定频率旋转,此时对吸收池来说,从时间上分割为交替的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可以获得一交变信号,而对干扰气体说,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是相同的可相互抵消。
该法的灵敏度好,设备简单,由于采用固态检测器,避免了非色散红外法微量电容检测器易受震动的影响,使仪器运行可靠。
(4)紫外光度法O3监测仪(TEModel49)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O3对紫外光(波长254nm)的吸收,直接测定紫外光通过O3后减弱的程度,根据吸光度求出O3浓度。
该法设备简单,无试剂、气体消耗。
(5)气相色谱(FID)法及光离子化(PID)法非甲烷烃监测仪
(BaselineModel1030A及HNUModel201)
1 氢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
空气样品先经色谱柱分离成甲烷及非甲烷烃两个峰,用FID先测流出的甲烷,再测反吹出的非甲烷烃,反应周期约5min,仪器有内装的微处理机,用户可自行编制程序来完成分析过程,并可随时进行基线校正、积分值的计值等。
气相色谱法的主要问题是精度较差,作为连续监测仪器需要较多的维护。
2 光离子化检测器:
即以高强度的紫外光作为激发源,紫外光照射到被测定的烃类化合物上产生电离,用离子检测器测定电离强度即可求出烃类的浓度。
该法的主要问题是所选用的紫外光源只能对C4以上的烃类产生电离,C4以下的烃不产生电离。
但该法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色谱柱分离,也不需要氢气源,仪器非常简单。
(6)可吸入颗粒物连续监测仪(IP)
光散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计的设计原理是使一束平行可见光通过含可吸入颗粒物的大气,由于光线受到粒子的阻挡而发生光散射现象,其散射光强度的变化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成定量关系,因此当仪器用标样标定后,即可直接显示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值。
此外,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仪器还有:
β射线可吸入颗粒物测定仪、压电石英晶体可吸入颗粒物测定仪。
现在许多监测站采用具有10μm切割机的大容量采样器24h连续取样,经手工分析后再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存储。
5.校准系统的组成
校准系统包括校正监测仪器零点、量程的零气源和标准气气源(如标准气发生器、标准钢瓶)、校准流量计等。
在环境微机和控制器的控制下,每隔一定时间(如8h或24h)依次将零点气和标准气输入各监测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完毕,环境微机给出零值和跨度值报告。
6.子站数据处理和传送
子站环境微机及时采集大气污染监测仪的测量数据,将其进行处理和存贮。
各子站的数据收集和监测仪器工作的控制是由一台微机进行的。
它每0.1s从各数据通道读一次监测数据,每半秒做一次半秒平均,每秒做一次秒平均。
以后,每10s又对秒平均做一次平均,每分钟又对10s平均做平均,然后再做5min平均。
所有的5min平均值都保存起来,准备传输给中心。
子站环境微机的工作方式有两种:
一是被动工作方式,二是自主工作方式。
当中心站的计算机运行正常时,子站环境微机受控于中心计算机而运行,称为被动工作方式。
此时中心站每隔5min向各监测子站自动发出指令,各子站接到指令后,向中心站传送回发5min内各监测仪器测得的平均数据。
受中心站命令,子站可以重发某时的数据或随时抽检保存在子站的某些数据。
当子站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状况出现异常时,如氢焰灭火、站房温度升高等,子站向中心站发回状态信息及报警信号,以便中心站及时掌握调整。
当中心站的计算机或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时,为使数据不丢失,子站微处理机承担起就地控制运行、收集存贮数据等功能,待中心站或通信设备正常后,再集中地把中心站未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回去,称为子站进入自主工作方式。
子站微处理机可存贮16h每5min数据,无论子站或中心站,通信设备故障不超过16h,数据不会丢失。
子站工作原理如图6-50。
二、中心站
中心站是整个系统的心脏部分,它是所有测量数据收集、存贮、处理、输出、控制系统和其他科研计算的中心。
整个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效能,中心站是关键。
为了确保数据收集和进行较多的科研计算和管理,采用两台计算机,一台作主机与系统相连,在线运行;
一台作辅机进行计算管理。
当主机发生故障,辅机可代替运行。
中心站工作原理如图6-51。
其运行方式为:
1.由中心站定时向各子站轮流发出询问信号,各子站按一定格式依次发送回数据,对数据进行差错校验及纠正。
有疑问时可指令子站重发。
具有随机查询子站实时数据并收集子站运行状态的功能。
2.对数据进行存贮、处理、输出。
定时收集各子站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处理,打印各种报表,绘制各种图形;
建立数据库,完成各种数据的贮存。
3.对全系统运行的实时控制。
该系统包括:
通信控制;
对子站监测仪器操作的控制,如校零、校跨度、控制开关、流量等;
对污染源超标排放时的警戒控制。
第三节空气污染指数(API)
一、API指数的含义
1.空气污染指数(AirPollutionIndex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
即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其结果简明直观、使用方便,适于表示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指数,是一种分段线性的数学模型。
在某区间变化的API指数是该区间对应污染物浓度的线性函数,通过浓度的内插来求得API指数。
我国城市空气常规监测指标主要为SO2、NO2、TSP,API指数主要以此三项污染物监测浓度为计算依据。
有些城市,如北京市空气质量日报则给出PM10、SO2、CO、NO2和O3等五种污染物质的API指数以及污染等级。
2.API指数的计算方法
API=A(I-1)+[C(I)-B(I-1)]·
F
API=max(APIi)
式中:
C(I)——污染物实测值;
A(I)、A(I-1)——某API指数区间的API指数上下限值;
B(I)、B(I-1)——与A(I)、A(I-1)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F——对应API指数区间的斜率;
APIi——某一污染物的分API指数;
API——空气整体的API指数。
3.空气质量的等级
是根据API指数定义的,我国规定的API指数与空气质量的等级关系。
当API指数分别为50、100、200时分别对应于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一、二、三级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值,500则对应于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的污染水平。
表6-14给出API指数和各种污染物浓度限值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是根据监测得到不同污染物的现有浓度,并通过与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浓度限值表中对应污染物浓度的比较来判断API指数区间,在此范围内通过线性插值求得不同污染物的API值。
最后取各种污染物API指数的最大值作为空气质量的API指数。
在实际工作中可利用已绘制好的图表来减小工作量。
利用监测得到的污染物浓度,在图中直接查得相应的API指数。
例如TSP的API指数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如图6-52所示,当空气中TSP的监测值为0.400mg/m3时,从图6-52中可查出APITSP=150。
同理可求出APISO2、APINOx和APIPM10的值,比较四种污染物的API分指数值,数值最大者即为空气的API指数值。
再由空气的API指数值可以确定空气质量等级。
API分指数值最大的污染物称为当日首要污染物。
作图查出的API值与运用公式计算的API值相同,读者可任意选择浓度区间进行验证。
附表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GB/T27630-2011
2011-10-27
2012-3-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
2002-11-19
2003-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1996-1-18
1996-10-1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9137-88
1998-4-30
1998-10-1
附表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11
2011-7-29
2012-1-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
GB14621-2011
2011-5-12
2011-10-1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451-2011
2011-1-24
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452-2011
2011-4-2
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453-2011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7632-2011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4-2010
2010-9-27
2010-10-1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5-2010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6-2010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7-2010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8-2010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131-2010
2010-12-30
2011-3-1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6132-2010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
GB26133-2010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
GB21522-2008
2008-4-2
2008-7-1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
2008-6-25
2008-8-1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2-2008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950-2007
2007-6-22
2007-8-1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952-2007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
2006-9-1
2006-10-1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04
2004-12-29
2005-1-1
GB13223-2003
2003-12-30
2004-1-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2001-11-12
2002-1-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1996-3-7
1997-1-1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171-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996-4-1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1993-8-6
1994-1-15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
GB14762-2008
2009-7-1
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
中国第Ⅲ阶段)
GB14622-2007
2007-4-3
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
GB18176-2007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GB20891-2007
2007-10-1
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951-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
及测量方法
GB20998-2007
2007-7-19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3847-2005
2005-5-30
2005-7-1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
GB11340-2005
2005-4-1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
污染物排放限值
GB14763-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
GB17691-2005
2007-1-1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18285-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III、IV阶段)
GB18352.3-2005
2007-7-1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阶段)
GB19756-2005
2006-1-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9758-2005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4762-2002
2002-11-18
2003-1-1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8322-2002
2002-1-4
2002-7-1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7691-2001
2001-4-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Ⅰ)
GB18352.1-2001
附表3相关监测规范、方法标准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604-2011
2011-2-10
2011-6-1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
HJ618-2011
2011-9-8
2011-11-1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629-2011
2011-11-1
烟度卡
HJ553-2010
2010-1-5
2010-5-1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HJ583-2010
2010-9-20
2010-12-1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584-2010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HJ590-2010
2010-10-21
2011-1-1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
20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污染 连续 自动 监测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