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力学规律的选择和综合运用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647146
- 上传时间:2022-12-3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54.30KB
专题九力学规律的选择和综合运用Word格式.docx
《专题九力学规律的选择和综合运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力学规律的选择和综合运用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9—1
例2.(2002年全国)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是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A.
B.
C.2
D.2
本题考查两小球相互作用的过程分析,考查应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雷区诊断A、B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且随着形变量的增加.弹性势能增加,系统总动能减少,当二球的速度相等时,两球压缩最紧即形变量最大.设A球的初速度为v0,二者压缩最紧时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
mv0=2mv①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v02=
×
2mv2+Ep②
由以上二式可解得v0=2
例3.(2000年京、皖春季)相隔一定距离的A、B两球,质量相等,假定它们之间存在恒定的斥力作用.原来两球被按住,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松开两球,同时给A球以速度v0,使之沿两球连线射向B球,B球初速为零.若两球间的距离从最小值(两球未接触)到刚恢复到原始值所经历的时间为t0.求B球在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
要求通过过程分析、做图得出何时二者间距最小及二者的位移关系.
会根据不同过程的特点列出相应的物理方程.
此题解题关键是要细致地分析A、B两球的相互作用过程,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深入挖掘隐含条件,找准各量之间关系.
松开A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A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未达相同速度前,A在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B球大,故在相同时间内A发生的位移更多些,故A、B间距逐渐减小.达到相同速度后,A仍减速,B继续加速,此后B球速度要大于A球速度,即在相同的时间段内,B的位移开始大于A的位移,这样,A、B之间距又开始增加.故可判断当A、B速度相等时,A、B间距最小.
开始A、B相距l,距离最小后,A、B间距再恢复到l,也就告诉我们,在这一过程中,A所发生的位移与B所发生的位移相等.如图9—2所示.
图9—2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了重要临界条件或重要中间状态,找到正确的位移、速度关系,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正确解答以m表示每个球的质量,F表示恒定斥力,L表示两球间的原始距离.松开后,A球做初速为v0的匀减速运动,B球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设在两球间的距离由l变小到恢复到L的过程中,A球的路程为LA,B球的路程为LB;
刚恢复到原始长度时,A球的速度为vA,B球的速度为vB.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vA+mvB
由功能关系,得FLA=
mv02-
mvA2
FLB=
mvB2
由于初态和末态两球之间的距离相等,故有LA=LB
由以上解得vB=v0,vA=0
当两球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设此时球的速度为u,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u设a为B球的加速度,则有:
vB=u+at0
得:
a=
例4.(2001年全国)
“和平号”空间站已于今年3月23日成功坠落在南太平洋海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从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开始,经过与大气摩擦,空间站的绝大部分经过升温、熔化,最后汽化而销毁,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于销毁和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E′通过其他方式散失(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能量).
(1)试导出以下列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散失能量E′的公式.
(2)算出E′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坠落开始时空间站的质量M=1.17×
105kg;
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h=146km;
地球半径R=6.4×
106m;
坠落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可看作g=10m/s2;
入海残片的质量m=1.2×
104kg;
入海残片的温度升高ΔT=3000K;
入海残片的入海速度为声速v=340m/s;
空间站材料每1kg升温1K平均所需能量C=1.0×
103J;
每销毁1kg材料平均所需能量μ=1.0×
107J.
1.处理本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审题能力,通过理解题意,建立生动的物理情境,抽象出物理模型.
2.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要求考生会确定某一状态的动能和势能,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参考平面的确定).
3.本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运算能力.
本题重点考查了能量守恒的思想.空间站从运行到销毁
的过程中,原有机械能一部分用于销毁,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另一部分散失(E′),总能量保持不变.
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既有动能又有重力势能.考虑到坠落空间范围重力加速度认为不变,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可确定空间站重力势能.由重力充当向心力可建立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的动力学方程,由此确定其动能.
注意在解题过程中,中间进行公式字母运算找到E′表达式,无须中间进行数字运算,否则会增大题目难度,耗费大量时间.
正确解答
(1)根据题给条件,从近圆轨道到地面的空间中重力加速度g=10m/s2.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坠落过程开始时空间站在近圆轨道的势能为
Ep=mgh①
以v表示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速度,由牛顿定律可得Mg=
②
其中r为轨道半径,若以R地表示地球半径,则r=R地+h③
由②、③式可得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动能为Ek=
Mg(R地+h)④
由①、④式得,在近圆轨道上空间站的机械能E=Mg(
R地+
h)⑤
在坠落过程中,用于销毁部分所需的能量为Q汽=(M-m)μ⑥
用于残片升温所需的能量Q残=cmΔT⑦
残片的动能E残=
mv2⑧
以E′表示其他方式散失的能量,则由能量守恒得
E=Q汽+Q残+E残+E′⑨
由此得:
E′=Mg(
h)-(M-m)μ-
mv2-cmΔT⑩
(2)以题给数据代入得
E′=2.9×
1012J
例5.(1998年全国)
一段凹槽A倒扣在水平长木板C上,槽内有一小物块B,它到槽两内侧的距离均为
,如图9—3所示.木板位于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槽与木板间的摩擦不计,小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系数为μ.A、B、C三者质量相等,原来都静止,现使槽A以大小为v0的初速向右运动,已知v0<
.当A和B发生碰撞时,两者速度互换.求:
图9—3
(1)从A、B发生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的时间内,木板C运动的路程.
(2)在A、B刚要发生第四次碰撞时,A、B、C三者速度的大小.
本题涉及到多物体,多次相互作用的问题.涉及到应用运动和力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关系等重要知识点.
对物理过程分析,抓住重要的时刻和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找到关键的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都是正确列出方程进行分析求解的关键.
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对试题所给的物理情境进行分析,弄清楚物理过程,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该题易判断出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求解,但两规律都需对物体运动的末状态速度进行判断.这就需要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因素.第一次碰撞后,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C做匀加速运动,在第二次碰撞之前,B、C两物体能否持续这种运动,就需从运动状态变化的根本原因——受力来分析,B、C两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是由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而该力存在的基础是B、C能否发生相对运动,这就要求分析A、B发生第二次碰撞之前能否达到共速,这就是该题的“题眼”.另外,再注意到每次均为弹性碰撞,即每次碰撞A、B速度均互换.
该题能充分体现力学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在动力学辅助下应用功能关系及动量守恒求解,而在分析动力学因素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又是相辅相成的.
正确解答
(1)A与B发生第一次碰撞后,A停下不动,B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由于摩擦,B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而C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两者速率逐渐接近.设B、C达到相同速度v1时B移动的路程为s1,设A、B、C质量皆为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1①
由动能关系,得μmgs1=
mv20-
mv21②
由①得:
v1=
v0
代入②式,得s1=
根据条件v0<
得s1<
L③
可见,在B、C达到相同速度v1时,B尚未与A发生第二次碰撞.B与C一起将以v1向右匀速运动一段距离(L-s1)后才与A发生第二次碰撞.设C的速度从零变到v1的过程中,C的路程为s2,由功能关系,得
μmgs2=
mv21④
解得s2=
因此在第一次到第二次碰撞间C的路程为:
s=s2+L-s1=L-
⑤
(2)由上面讨论可知,在刚要发生第二次碰撞时,A静止,B、C的速度均为v1.刚碰撞后,B静止,A、C的速度均为v1.由于摩擦,B将加速,C将减速,直至达到相同速度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⑥
解得v2=
因A的速度v1大于B的速度v2,故第三次碰撞发生在A的左壁.刚碰撞后,A的速度变为v2,B的速度变为v1,C的速度仍为v2.由于摩擦,B减速,C加速,直至达到相同速度v3.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v2=2mv3⑦
解得:
v3=
v0.
故刚要发生第四次碰撞时,A、B、C的速度分别为
vA=v2=
v0,vB=vC=v3=
注:
第
(1)问的解法是很多的,下面列几种解法,仅供参考.
①mv0=2mv1,所以v1=
设Δs为B相对C运动的路程,由功能关系有:
μmgΔs=
·
2mv21,所以Δs=
由于B、C两者运动的方向相同,Δs+sC=L,
所以sC=L-
②mv0=2mv1,所以v1=
设B与C相对滑动的时间为t,由动量定理,
对C:
μmgt=mv1-0,所以t=
所以sB=
t=
,sC=
=
所以s=sC+L-sB=L-
③B与C相互作用的过程中,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此过程画出v—t图线,如图9—4所示.
图9—4
从图中可以看出,C物体的位移为B物体的位移减去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而B物体的位移为L.
s=L-
v0t,而
v0=aCt,aC=μg
所以t=
,所以s=L-
排雷演习
1.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如图9—5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9—5
A.从P到c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
B.从P到c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等于人克服弹力所做的功
C.从P到b的过程中人的速度不断增大
D.从a至c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2.有两个物体a、b其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它们的初动能相同.若a和b分别受到不变的阻力Fa和FB的作用,经过相同的时间停下来,它们的位移分别为sa和sB,则
A.Fa>FB且sa<sB
B.Fa>FB且sa>sB
C.Fa<FB且sa>sB
D.Fa<FB且sa<sB
3.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如图9—6所示,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块与两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6
A.若F1=F2,M1>M2,则v1>v2
B.若F1=F2,M1<M2,则v1>v2
C.若F1>F2,M1=M2,则v1>v2
D.若F1<F2,M1=M2,则v1>v2
4.据报道,1994年7月中旬,苏梅克——列韦9号彗星(已分裂成若干碎块)将与木星相撞,碰撞后彗星发生巨大爆炸,并与木星融为一体.假设其中的一块质量为1.0×
1012kg,它相对于木星的速度为6.0×
104m/s,在这块彗星与木星碰撞的过程中,它对木星的冲量是________N·
s,损失的机械能是________J.(木星质量远大于彗星质量)
5.如图9—7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环形轨道,在轨道内放入两个质量分别是M和m的小球(可看成质点),两球间夹着一短弹簧.开始时两球将弹簧压缩,松手后,弹簧最后不动,两球沿轨道反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相遇.在此过程中,M转过的角度θ是多少?
如果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是E,则从松手到两球相遇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图9—7
6.一劲度系数k=800 ./m的轻质弹簧两端各焊连着一个质量均为m=12kg的物体A、B.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9—8所示,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在上面物体A上,使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4s,B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
图9—8
求:
(1)此过程中所加外力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此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
7.有两块均匀薄物块,长度均为0.75m,在平台上静止时,相对位置如图9—9所示.A物块质量为5kg,B物块质量为3kg,两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在A物块上,作用时间为2s,A与B发生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为使B物块能从平台右侧滑下,试求恒力最小为多大?
图9—9
8.如图9—10所示,质量M=4kg的木滑板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滑板右端固定着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m,这段滑板与木板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A的质量m=1kg,原来静止于滑板左端.当滑板B受水平向左的恒力F=14N作用时间t后撤去,这时木块A恰好到达弹簧的自由端C处.假设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跟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m/s2,试求:
图9—10
(1)水平恒力F的作用时间t.
(2)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9.一平板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今有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以2v0和v0的初速沿同一直线从小车C两端相向水平滑上小车,如图9—11所示.设A、B两物体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质量也为m.
图9—11
(1)由开始滑上平板车到两物体都静止在小车上为止,B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大?
经过的时间是多长?
(物体A、B可视为质点)
(2)为使A、B两物体不相碰,小平板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大?
10.如图9—12所示,质量为M、长L=1.0m、右端带有竖直挡板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A,以水平速度v0=4.0m/s滑上B的左端,然后与右端挡板碰撞,最后恰好滑到木板B的左端,已知M/m=3,并设A与挡板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可以忽略,求:
图9—12
(1)A、B最后速度;
(2)木块A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
(3)在图9—13所给坐标中画出此过程中B相对地的v—t图线.
图9—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九 力学规律的选择和综合运用 专题 力学 规律 选择 综合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