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基础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638050
- 上传时间:2022-12-3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93.47KB
变电站基础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变电站基础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基础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心控制室为两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154.2平方米。
三、主要实物工程量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中心变配电所
1
土方
M3
1260
2
垫层
C10素混凝土
33.6
3
基础承台砼
C25钢筋混凝土
134.4
4
框架柱
98.6
5
框架梁
367
6
平板、屋面砼
297
二
总变电所(框架结构图纸未到,工程量暂未统计)
2473
47.6
143.8
三
中心控制室
997
基础碎石垫层
173.8
基础砼
C30钢筋混凝土
250
138.43
218.2
现浇有梁板楼屋面
M2
7
现浇砼墙
厚250mm
542
8
墙体砌筑
1600
9
钢筋制安
吨
122
10
轻钢龙骨吊顶
1726
11
内外墙贴面
1340
12
水泥砂浆地面
1056
13
楼地面贴地砖
1748
14
室内抗静电全钢地板
276
15
屋面防水保温
16
彩色塑钢门窗
180.4
17
彩色铝合金隔断
M
234
1、测量控制
1.1平面控制
1)根据业主就近提供的控制点,用导线法测设施工区域内控制网格,其控制点的埋设按规范要求进行。
2)方格网采用J2经纬仪测角,电磁波测距仪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测角误差为±
2.5,方位角闭全限差为+5,导线全长相对闭合限角为43。
3)所设控制网必须经业主复测确认合格方能使用,并进行不定时的复测,并验证其准确性。
4)所有控制点必须设立保护措施,以防意外破坏而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1.2高程控制
为了总体的保护及使用方便,高程控制网站平面控制网布设采用DSI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的要求进行施测。
2、土建施工一般工序
测量放线→基坑开挖→砼垫层→破桩头→基础弹线放样→钢筋绑扎→模板制作→预埋铁件及地脚螺栓固定→砼浇筑→养护→拆模→验收→回填。
3、土方工程
3.1.动土开工前打桩队与土方开挖队完成装置区桩的交接,土方开挖队掌握桩的施工情况,并对桩进行复测。
3.2.根据图纸设计,其中110KV变电所,基础为-3.3m,因考虑地下水丰富,采用用轻型井降水,工作如下:
a根据图纸把基础大样放出,在四周开挖井点降水沟。
b插井点降水管,其降水支管采用Φ48钢管,间距为1.2m。
c安装井点降水机,开始降水。
d降水2天后,开始土方开挖。
中心变点所和中心控制室基础为-1.2m,可采用基坑排水,基础土方开挖后四周设300mm宽排水沟和集水坑,用潜水泵配合进行排水。
3.3.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边的方法,其机械用WY06反铲,翻斗车配合外运。
多余土方外运至我单位项目部现场预制场东侧,严禁乱拉乱放。
3.4.在挖有桩的基础时,要根据桩位布置情况,合理安排开挖顺序,拟采用先中间后四周,或分段开挖,以免开挖时,损坏桩头及运输不畅。
对机械挖不到的地方由人工清理。
3.5.桩头采用空压机配合风镐破除。
破除时,应先测量其桩头的标高,并用钢钎沿四周剔出3-5CM的深槽,以免大面积破除时而使桩头破坏和不平。
3.6.破桩时必须按梅花形分布破除,以免互相影响,截桩时,必须采用吊车或三角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截除的桩头必须按甲方要求进行建筑垃圾处理。
3.7.破桩后应对桩位进行复测,发现桩移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书面汇报给现场工程师,请设计院进行处理。
3.8.开挖基坑的土方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筛选,留足现场需要的回填土,以避免二次倒运。
为保证边坡的稳定和下道工序的施工方便,留在槽边的土方应距槽边1.0米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米。
3.9.土方回填与压实
⑴回填工序:
基坑清理→砼验收→检验土质→分层回填夯实→密实度检测找平验收。
⑵回填土尽量利用槽边留下的土,但不得含有杂质和建筑垃圾,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合适。
⑶土方回填前,必须对砼基础进行验收,待检验合格并办理好隐蔽手续方可进行回填。
⑷土方回填前必须对基槽进行清理,对建筑垃圾和塌方进行处理,而且清除积水,严禁带水回填。
⑸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填,每层铺厚度为250-300MM,打夯不得少于三遍,机械夯不到的部位,宜采用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00mm。
⑹回填土每层夯后,必须按规范要求密实度检验,待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土方回填。
4、模板工程
4.1基础模板
1)工序顺序:
弹线→安装基础模板→模板加固→固定预埋件→清理→预检报检。
2)在支立模板前,应从控制点引测至基础垫层,并用红漆将中心线进行标注,然后,根据模板图进行放样。
3)基础部分的模板拟采用组合型钢模板,用钢脚手杆进行支设,支设时必须保证其钢度和强度,以防变形、跑模。
4)模板支立完后,必须将模板内的杂物,泥土等清理干净。
5)砼浇筑用跑道和操作平台的脚手架必须单独搭设,严禁同模板支撑系统共用。
4.2框架柱
1)工艺流程:
测量弹线→抹找平层作定位墩→搭设脚手架→安装模板→安装预埋件→模板加固→调整清理→验收。
2)为了使本装置施工为精品示范工程,模板工程按清水砼工艺要求来制作,拟采用钢管管架和15mm胶合板面的大模板体系,以及施工脚手架,并与之配套的螺栓拉杆固定。
脱模剂采用30号纯机油和0号柴油按1:
4的比例混合使用,其粘结力小,脱模容易,砼表面观感好。
3)根据施工图纸用墨线弹柱模板的内边线和中性线,并用水准仪给出水平控制标高。
4)模板底口预先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5)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按位置线用同强度的细石砼做好定位墩台,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离地5-8c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防止模板位移。
6)为保证柱模的长度符合模数,不符合部分放到节点处理;
或以梁底标高为准,由上往下配模,不符合模数部分放到柱根部位处理。
7)在组装板时,考虑留出砼浇筑口和清扫口。
浇筑口沿柱高每2m设一个;
清扫口留置在柱脚一侧,柱子断面较大的,可两面留设,清理完毕,立即封闭。
8)排架柱,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
模板按柱子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一面的一边带一个角模),或两面一片,就位后先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U形卡将两侧模板连接卡紧,安装完两面再安另外两面模板。
9)为控制柱根部漏浆,首层柱采取在柱四周砌砖做找平层的方法,砖垛采用MU7.5机砖、M5水泥砂浆左筑,如图所示。
楼层直接在结构层上做找平层,在找平层与柱模板间夹10MM厚泡沫条,用以控制柱根部漏浆。
柱施工缝柱插筋
砖垛
回填土压实20厚水泥砂浆
10)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在柱子砼达到拆模强度时,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与梁模板连接。
11)框架柱施工时截面大样图。
12)砼预埋件位置要准确且表面与混凝土表面持平,安装时先在模板上标出预埋件位置,再用手枪钻在预埋件和模板相同位置钻孔,用直径M4-6mm的4根螺栓将预埋件紧固于模板表面(图)。
拆模时先卸去模板外螺栓帽,模板拆除后将螺栓割除,再用砂轮磨光机磨平。
预埋件安装应由专业班组负责,预埋件制作要求表面平整,无毛刺和翘曲变形。
4.3框架梁、平台模板
搭设支撑系统→弹线放样→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绑梁钢筋→安装侧模→支撑系统搭设→调整标高→安装平台模板→绑扎平台钢筋→清理→验收。
2)支设立柱前,底层地面夯实,并在立柱下垫通长脚手木板。
立柱双向加剪力和水平拉杆,离地面200-300mm设一道,往上每隔1.6m设一道。
3)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进行全面检查,严禁使用有弯曲、凹陷、裂纹的钢管,并抽样进行机械性能检验。
4)在梁底紧贴梁边处设双肢立杆,沿梁的长度方向间距取1.2m,板底立单肢立杆,间距为1.2m。
待施工图到后,必须对支撑系统进行验收,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和必要的安全储备。
5)梁下设通长横杆,能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在层高范围内双向设置横杆,梁下水横杆按双肢设置,并尽量靠近立杆,间距为0.6m。
6)双向设置剪刀撑,横向3排,每排4个,纵向4排,每排2个。
7)支梁底模板时要校核起拱高,起拱高度为2‰,随时核查梁底平整度。
8)如果梁截面尺寸较大,大梁侧模板由拉片连接固定,竖向设2排拉片,横向间距0.6m。
侧模组装时,要在梁两端拉线以保证梁侧面的平整度,侧模外用钢管作横肋,以保证大梁平直度,大梁间每1.2m设水平支顶,用定位筋控制梁宽度。
9)调整顶板支柱高度,调平大龙骨后,铺设平台模板,平台楼板支完后用水平仪检测模板高度,并调整模板平整度。
10)梁、板拟同柱一样采用大模板系统和相同的脱模剂,以保证砼外表面的颜色一致。
11)在施工过程中,将设置8个观测点,随时观测支撑杆的变形,最大变形以不超过1/200为满足要求。
4.4构造柱、圈梁、板缝模板
准备工作→支构造柱、圈梁板缝模板→办预检
2)支模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构造柱模板可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为防止浇筑砼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1m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
4)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砼挤胀变形,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5)板缝宽度小于40mm时,可用50×
50mm方木作底模;
大于40mm时用木板做底模。
4.5模板拆除
1)侧模:
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
在砼强度达到下列要求后,方可拆除。
3)板:
跨度≤2m,达到设计强度的50%;
跨度>
2m,≤8m,达到设计强度的75%;
8m,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4)梁:
跨度≤8m,达到设计强度的75%;
5)按预设顺序拆模,用木楔打入砼模板使其分拆脱离,严禁用撬棍撬拆模板。
6)模板拆下后应用棕绳系牢落至作业平台,保护好成品和模板,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7)模板拆除后应清理干净,并修补孔洞,不留砼残渣。
支模前还应刷脱模剂。
拆下的模板尖堆放整齐,放平,以免变形。
大模应立放,调节支撑使模板有20度左右的倾斜度,高模板应加斜撑。
5、钢筋工程
5.1工艺流程
1)基础
清理垫层→垫层上画线→绑底板筋→绑扎竖向钢筋。
2)框架柱
套柱箍筋→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3)框架梁
画箍筋间距→在梁模板上口固定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箍筋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箍筋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上。
4)平台板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5)构造柱钢筋: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6)圈梁
画钢筋位置线→放箍筋→穿圈梁受力筋→绑扎箍筋。
5.2一般技术要求
1)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复验,扎前对所加工的钢筋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主可绑扎。
2)钢筋由加工统一预制配料,运到现场进行绑扎。
钢筋配料必须报请技术员审核后,主可下料制作。
3)钢筋的焊接必须由合格焊工施焊,并持证上岗。
其接头位置符合规范要求,并按规范要求抽取试件,待力学性能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绑扎。
4)在基础钢筋绑扎时,独立柱基础底面短边的钢筋放在长边钢筋上面,所有相交点全部扎牢。
基础有上、下层钢筋时,需在两层筋之间加上螺纹14mm钢筋制成的马合凳,其间距为1m,且与上下筋绑牢。
立筋按所弹好的线进行绑扎,分二次浇筑砼的,在第一次浇筑砼之,前用脚手钢管箍将上部钢筋固定好,防止浇灌砼时立筋偏移。
5)现浇连续梁、框架梁上部通长负筋的接头位置在梁跨中三分这定跨度范围内,相应下部钢筋在跨内不许有接头,现浇梁与柱外平时,梁筋放于柱筋内侧。
6)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符合设计要求。
8)梁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在柱筋绑扎时,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尖扎牢。
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与柱的箍筋加密区符合设计要求。
9)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洋生位置偏移;
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层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10)装置所有钢筋材料需要进行代换时,必须严格执行规范的代用原则,并书面报甲方、监理和设计院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代换工作。
6、砼工程
6.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砼搅拌→砼运输→浇筑与振捣→养护。
6.2施工材料要求
1)水泥:
水泥的品种、标、厂别及牌号应符合砼通知单的要求。
水泥有出厂合格证、进场试验报告及准用证件。
2)砂:
砂的粒径及产地符合砼单的要求。
当砼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
砼强度等级<
C30时,含泥量≤5%,有抗渗要求时,含泥量3%。
砂有试验报告单。
3)石子:
石子的料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砼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当砼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1%;
C30时,含泥量2%,有抗渗要求时,含泥量1%。
石子应有试验报告单。
4)水:
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6.3施工技术要求
1)材料选用:
一般砼中,砂子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石子含泥量不大于2%;
防水砼中,砂子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
2)浇筑砼部位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蔽检查手续。
3)基础砼分层连续浇筑,需要进行二次浇灌时,其施工缝处理方法为:
二次砼浇筑前将砼表面凿毛,清理干净,并撒水湿润,先浇筑50mm厚同配比细石砼,再浇筑砼。
4)柱浇筑前底部先铺5cm厚同配比砂浆,柱砼应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5)浇筑与柱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在柱子浇筑至梁底下20cm后停歇1小时,再继续浇筑,以防柱顶处出现烂根或缩颈。
6)当框架梁、柱交接处钢筋密集,将砼改为同标号的细石砼,以免石子卡在钢筋中间,影响砼浇筑而造成蜂窝、孔洞。
7)对钢筋密集区松开箍筋和上铁间的绑扣,将主筋作并筋处理,以便插入振捣棒,振捣时同时用Ф30和450振捣棒,待砼浇筑后将绑扣复位,此步骤设专人检查。
8)当里面砼自由落差大于2m或竖向结构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以防砼离析。
9)砼应分层振捣均匀密实,使气体排净。
砼分层厚度为振捣作用部分长度0.125倍,且不大于500mm,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不得漏振。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作用的1.5倍,振捣器插入下层砼内深度应不大于50mm。
10)砼浇筑时应注意观察模板,预埋件和支撑系统的变形和移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确保砼的浇筑质量和持续施工。
11)砼试块的取样按规范要求执行,并留置一组与现场同条件养护,以保证试块强度同现场砼的真实一致。
12)对大致积砼的施工,防止砼内外温差产生裂缝的具体措施如下:
a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在保证砼性能的情况下,合理选用水泥用量较少的砼配合比。
b为降低砼的入模温度,砼搅拌用水易采用低温度搅拌,避免阳光直射。
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浇筑,砼浇筑温度不超过28℃。
c砼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使砼沿均匀上升,但必须在砼初凝前,进行下一层砼的浇筑。
d砼浇筑后,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保持砼湿润养护,拆模隐蔽验收后及时回填。
13)养护
a对已浇筑完毕的砼,应在12h以内对砼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
b砼的养护时间:
对一般砼,养护时间不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c对大致积砼的养护,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砼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25℃以内。
14)砼的保护
a已浇筑的砼强度达到12kg/cm2以后,才准在其上来往人员安装模板及支架。
b模板拆除时,必须轻堆轻放,以免损坏砼。
c拆模后应及时对柱、楼梯等角部采取保护措施,以防碰损和污染,柱角拟采用角钢绑扎保护,楼梯踏步拟采用木板钉踏步保护。
d砼面上严禁拌制砂浆砼,以防污染砼表面。
7、砌筑工程
7.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拌制砂浆→排砖→砌筑→验评。
7.2.材料要求
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符合砂浆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2)砂子:
中砂。
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3)砖: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有出厂证明、试验单。
7.3.砂浆配合比由试验室进行试配确定。
7.4.在砌筑前,需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或弹好墙身轴线、门窗沿口位置线,经验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7.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为15-20m,且在转角处均设立。
7.6.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用细石砼找平。
7.7.砌筑前,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采用“三一”砌砖法,24墙反手挂线,37以下墙双面挂线。
7.8.砌筑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
砌筑砂浆随抖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7.9.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过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7.10.变形缝的墙角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筑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
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缝,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7.11.构造柱做法:
在砌筑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钢筋绑扎完。
砌筑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
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30cm(即五皮砖)。
马牙槎先退后进。
拉结筋沿墙高50cm放置120mm厚墙设置1根Φ6水平拉结筋,240mm厚墙设2根Φ6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小于1m。
7.12.预埋木砖提前做好防腐处理,安放时,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分布,其间距不大于700mm。
7.13.砌空心砖墙时,组砌方法正确,上、下错缝,交接处咬槎搭砌,掉角严重的空心砖不使用。
水平灰缝不大于15mm,砂浆饱满,平直道顺,立缝用砂浆填实。
7.14.空心砖墙在地面或楼面上先砌三皮实心砖,空心砖墙砌至梁或楼板下,用实心砖斜砌顶紧,并用砂浆填实。
空心砖门窗框两侧用实心砖砌筑,每边不少于24cm。
8、脚手架工程
8.1.框架式结构,分层搭设满堂脚手架,柱子、主次梁及平台的承重立杆、横杆间距视施工荷载计算后确定。
底层土壤必须夯实,并垫50mm厚板,以防沉陷。
8.2.砌筑架子,一般采用主杆,间距不得大于2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大于1.2M,脚手板必须满铺,并按规定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8.3.抹灰装饰架子,主杆间距不得大于2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8M,宽度不得小于0.8M,且脚手板铺设不少于3块。
9、屋面工程
9.1.工艺流程
1)基层清理→弹线找坡→管根固定→保温层铺设。
2)找平层:
基层清理→管根封堵、节点处理→标高坡度弹线→洒水湿润→抹找平层→养护。
3)防水层:
执行产品说明中的工艺要求。
9.2.保温层施工前,将基层杂物、灰尘清理干净,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穿过结构的管根用细石砼灌实。
9.3.保温层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9.4.找平层施工前,根据坡度要求按1-2m贴灰饼,抹找平层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1-2m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为20mm,而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和转角处,做成半径为150mm的圆弧或钝角,且要求整齐平顺。
9.5.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养护期为7天,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10、门窗工程
10.1、工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电站 基础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