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整理笔记.docx
- 文档编号:1863102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59.58KB
基础写作整理笔记.docx
《基础写作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写作整理笔记.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写作整理笔记
基础写作
第一章新闻引论
第一节认识新闻报道写作
第二节新闻的界定
第三节如何选择新闻★
第四节如何进行新闻策划★
第五节如何采访新闻★
第六节人物专访★
第七节新闻的写作
第八节新闻的结构
第1节认识新闻报道写作
一、新闻报道的属性
1.第一层属性,它是事实信息传播而非观点传播的实用工具★
2.第二层属性,它属于应用文——实用文体
3.第三层属性,它属于叙述文的范畴
4.第四层属性,它具有切合大众传播特点要求的相对独特的形式★
二、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²1.新闻报道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业务环节★
²2.生命中无价的技能——人人都应学会写新闻★
²3.如果全民皆记者的理想实现了,那么记者这个职业是否应该取消?
²专业?
深刻?
坚持★、理性、守望★
三、如何提高新闻写作技能
²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
发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采访调查----撰写新闻稿----传播新闻
²1.加强对社会与文化的理解
²2.阅读是滋润写作的养料★
²3.写作本身的不可替代性
²4.每天都要写点什么
第2节新闻的界定
一、实践派定义总结:
奇
二、学院派定义:
时间、新
报道=实事?
★
1、事实是报道的基础。
(无选择性);2、报道是事实的组合。
(有选择性)
3、事实是发生了的历史,报道被叙述的历史
3.麦尔文·门彻的观点
麦尔文·门彻认为新闻总是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或者说新闻具有两个最重要的属性。
第一,新闻是从正常的事件流程中脱轨而出的信息,是某种预期的中断。
新闻应该是反映生活常态的突破或改变的信息。
(新闻的价值点:
冲突)
第二,新闻是一种信息,人们需要这种信息来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明智的决定。
新闻要帮助公众认识生存环境的变化,新闻应该为受众的生活行为决策提供信息参考。
(新闻的意义:
导向),新闻是对社会正常节奏的破坏。
三、不同形态的新闻★
(1)本源形态的新闻(事实)
客观存在的一定的事实信息是新闻的本源形态。
(2)传播形态的新闻(观念)----编码
处于传播中的、本质上以意识形式存在的新闻,它是对本源形态新闻的反映和再现。
新闻学和新闻实践所探讨和面对的新闻,大都是针对这个概念下的新闻而展开的。
(3)收受形态的新闻(语言)----解码
经过新闻收受者理解而存在于收受者的大脑之中,是理解态的新闻,也是新闻最终的有效存在方式。
二、职务设置
1.总编辑2.部门主任3.编辑4.记者5.校对6.排版人员
三、新闻生产流程
接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部门主任批准——采访调查——撰写新闻稿件——投稿到部门主任——编辑——排版/校对——出版印刷
软新闻与硬新闻
一、中国新闻报道体裁划分的情况
1、消息:
动态消息、简迅、综合消息、预测性消息、服务性消息、新闻素描、花絮、解释性消息、新闻述评
2、通讯: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社会观察通讯
3、特写
4、专访
5、调查报告
6、答记者问
7、新闻公报
8、采访札记
9、新闻小故事
Think:
1、国内新闻划分标准混乱
解释性消息?
体育消息?
特写=专访?
2、值得商榷的新闻报道体裁
新闻评述?
新闻公报?
解释性消息
二、西方新闻报道文体的划分情况
1、硬新闻(hardnew)
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
硬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
需写明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发生及对读者什么影响等内容
2、软新闻(softnew)
人情味较浓、写得较轻松活泼、易于引起收受者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
软新闻没有时间的紧迫性。
通常指特稿(featurestory),更注重讲故事、运用逸事、描写,撰写更细腻。
3、两者区别
硬新闻的标志是倒金字塔型,
软新闻往往比较自由,新闻故事重要的部分不必出现在导语中。
三、区分两者的关键:
时间性和重要性
第三节新闻的选择
新闻发现
·一篇新闻报道见报的程序:
发现~采访~写作~编辑~发表
·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因没有被及时发现而推迟了报道。
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因为没有被发现,无缘成为新闻
因此,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
·假如因为客观原因,错过了发现新闻的第一时间,应注意发现新的报道由头
·新闻发现以新闻敏感为前提。
新闻敏感:
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敏感的一般境界:
当客观事实已经发生并展现在记者面前时,记者能马上反应意识到这是新闻,这是新闻记者的起码要求。
·新闻敏感的高端境界:
客观事实刚出现,只是一个苗头,还没有发展或展开,记者根据事实的研究,意识到会出现一种如何的状况,从而主动采写新闻。
·司马迁: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发现独家新闻:
·独家新闻:
某家媒体独占首次性、唯一性的新闻报道。
分为时间差独家新闻、非时间差新闻
·非时间差独家新闻的思路:
1、有没有更好的表达主题思想的方法
2、有没有更具新闻价值的事实、主题被淹没?
3、别人的非重点或忽略点可否成为自己的重点?
4、已报道的事实有否新的发展方向?
5、有没有读者更乐意接受的报道角度及方式?
6、报道是不是有偏颇?
答案是不是值得商榷
·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一个事实具有报道的价值呢?
判断一个事实是不是新闻,实际上是在判断这个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
新闻价值:
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
新闻价值要素:
指构成新闻价值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包括:
真实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真实——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新闻写作的真实性要求
第二节新闻报道的失实及其原因
第三节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第一节新闻写作的真实性要求
一、真实是对新闻写作的第一位要求
·新闻工作是从abc――准确(accuracy)、简洁(brevily)和清晰(clarity)――起步的。
当然,新闻业对新闻记者还有更多的要求,但是abc对于新手来说格外重要:
准确体现在事实和语言中。
二、真实性的层次及相关要求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浅表层次要求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
2、更深的层次还要求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
•具体事实具有真实性的先决要素,当然是报道的一切事实一定确有其事,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凭空捏造。
·新闻报道准确性的要求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5W+1H)必须准确无误。
2、新闻报道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3、新闻报道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语言、行动等必须真实准确。
4、新闻报道涉及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动等,必须出自当事人所述。
(二)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本质真实就是蕴藏在现象之后、具有根本性和规律性的真相。
对于事件而言,经常表现为导致事件出现或发生的真实的、根本的原因。
•新闻报道中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实升华或抽象为概括事实时失真,通常表现为对事实发生的原因、后果等判断失误,以致于不能反映事实的原貌和真相。
第二节新闻报道的失实及其原因
一、新闻失实的类型
二、新闻失实的外部原因
三、新闻失实的内部原因
(一)新闻失实的类型
1、故意失实——指事先知道新闻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或有虚假成分,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使之见诸报道的失实行为。
·危害
由于出自主观故意,而且通常以整篇失实的形式见诸
报道,所以性质通常比较严重,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大。
2、非故意失实——又称业务性失实。
这类失实并无主观故意的动机,而是因为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
·危害
这类失实虽然不像故意失实的性质那么严重,但造成的恶果并无本质的不同;而且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所以决不可忽视。
·原因
思想方法片面、对所认识的事物知识不足、采写作风不严谨等原因造成的,既有因未加验证核实、勿忙报道造成的通篇失实,而更多的,还是事实的某些方面和细节失真。
(二)新闻失实的外部原因
1.社会政治原因
·当某种或某一时期不正常的政治和社会风气盛嚣尘上时,某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或迫于压力,或出于某种需要,就可能放弃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坚持,以迎合这种政治或社会需要,以至于或主动、或违心地说假话,说大话。
·我国解放以后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和十年“文革”时期,可谓典型。
2、意识形态原因
·意识形态原因可以由宗教、民族、文化、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构成。
·特点
·以自己情感的接近性为唯一标准,于是放弃了新闻报道应当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对不符合自己价值观或自己不喜欢的国家或民众的成就视而不见,有意挑刺找碴,用放大镜放大报道对象的不足或缺点。
3、商业利益的原因
•在当代社会,媒体也是自负赢亏的企业机构,也都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因素可能使新闻追求真实性的原则受到干扰或侵害。
其中影响最大的应当来自广告商和媒体所有者。
(三)新闻失实的内部原因
1.思想意识原因
一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放弃了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坚持;二是本来就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及组成内容认识不清,因而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贯彻。
2.工作能力原因
一是思想理论素养欠缺,加之缺少必要的思想和思维训练,分析和认识问题不够全面、深入;二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础不够扎实,因而出现报道失实情况。
3.工作态度原因
主要是因为缺少谨慎、小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马马虎虎,致使各种业务性失实时常出现。
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独立思考。
•坚持独立思考,首先就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和道德素质,排除可能来自社会方方面的诱惑和干扰,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既不“跟风”,也不“跟钱”。
2、陈述事实的情节和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新闻报道陈述事实一切情节和细节,必须坚持采访第一的原则。
只有采访做扎实了,才能避免写时的想当然。
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人物思想、情绪、内心活动等描写不能使用合理想像的方法。
3、培养质疑意识,认真验证事实、核实引用的所有资料。
4、语言不仅要准确,谨防由于套话引起的不真实。
²作为新闻报道,事实必须有赖于语言来阐述,事实的真实必须依赖于语言的准确才能体现。
²门彻在其著作的第2章《报道要素》中又进一步阐述说:
“准确性还体现在语言的问题上。
要精心选择与局势、事件或个人相匹配的词语。
一个撰稿人如果遗词用字不求准确,满足于词不达意,他就生活在危险之中,在被误解或误导读者和听众的边缘摇摇欲坠。
”
门彻:
《报道要素》
在这一章中,他甚至对语言的使用提出“精确”的要求,并且举例说:
“我们不说他是‘高得出奇’,我们把他写成是‘6英尺1英寸高’。
无论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有多简洁,我们都不会写成是‘船撞坏了码头’,我们会这样写:
‘油轮(货轮、战列舰或渡船)给码头造成了50万美元的损害。
’”
5、注明消息来源。
新闻报道注明消息来源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
1.引用语言陈述要交待陈述者;
2.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如果不是记者在场所见,通常应交待信息的提供者。
·西方新闻学教材有这样的阐述:
–交待消息来源并不能保证报道的准确性或材料的真实性。
它所能做的只是把责任转嫁给消息来源。
•假如结果证明信息是不准确的,出版物或广播电视台对错误信息就不负责任,需要对此负责任的是消息来源。
•假如你不交待消息来源,读者或听众将猜测,站在陈述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写作 整理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