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科学 教 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628229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格式:DOCX
- 页数:86
- 大小:66.33KB
五上科学 教 案文档格式.docx
《五上科学 教 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科学 教 案文档格式.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
周次
单元序号
单元课题
课序
课题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
太阳和影子
2
太阳钟
3
昼夜交替
4
看月亮
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6
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光的行进
照镜子
7
研究透镜
8
七色光
9
第三单元
电和磁
简单电路
10
导体和绝缘体
11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研究磁铁
12
电磁铁
13
14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测量呼吸和心跳
15
肺和呼吸
心脏与血液循环
16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解释
17
建立模型
18
单元备课
第1单元
课题:
第页至第页
单元分析
本单元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这方面的内容在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
本单元探究活动是从观察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和月亮开始的,并将学生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及人类的影响,充分显示出本套教材特别强调和重视要贴近学生生活的意识,这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
科学探究: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科学知识:
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关系。
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象。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重点难点
本单元教材比较抽象,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2单元
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物质世界板块中“光的传播”部分——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了解平面镜和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想等有关要求建构的。
在教学时,将通过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探索光与色彩的秘密。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找到光源,并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能够对光是怎样行进的提出假设。
3、能够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初步了解“小孔成像”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奥妙。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1、把握五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8课时
第3单元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
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联系,且单元里的还有一课《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
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第4单元
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人体的呼吸器官、血液循环器官以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学生认识心跳和呼吸、认识自己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弄清楚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到底是怎么回事,从而更科学地认识自己、保护自己。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1、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2、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4、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4课时
第5单元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范畴。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解释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建立模型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和发现的方法。
模型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利用模型进行解释;
2、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模型解释的方法、作用。
3、用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思考、分析。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知道解释与假设一样,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
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
2、了解简单模型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运用解释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体会做成模型后的乐趣;
2、意识到利用模型进行解释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解释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能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
课型
新授
第1、2课时
1、能用简单的方法(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2、能继续观察和记录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3、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1、了解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2、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重点:
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高度有关。
难点:
总结和分析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活动准备
标杆、温度计、日影仪、竹蔑或铁丝或电线(能湾成弧度就行)、手电筒、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
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引人
1、播放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
2、提问:
太阳每天从什么方向升起?
在什么方向落下?
阳光下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3、提问:
你还有什么发现?
(二)科学探究
1、讲解;
我们一般用方位和高度来描述太阳的位置。
描述太阳的位置首先选好参照物,然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描述。
2、组织学生到教室外选好参照物(如旗杆、房屋、大树等。
)
3、提示:
(1)要站在同一地点观察;
(2)学生拳头有大有小,高度可能有误差,这是正常现象。
1、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在参照物的什么方位和当时太阳的高度)
2、组织学生观察教师立的标杆。
(教师在早晨就立好标杆,每隔一小时,给标杆的影子画出长度和方向)
3提问:
你从标杆的影子上发现了什么?
影子的方向变化可能与什么有关?
4组织学生交流预测。
(1)影子的方向发生什么变化?
(2)影子的长短发生什么变化?
(三)课外观察
1、要求:
a、每天从早到晚太阳的位置。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温度的高低都会发生变化。
它们之间有无关系和规律,必须通过测量才能知道。
2、方法:
(1)组装日影仪或用橡皮泥固定一根10厘米的小棒在白纸,放在阳光下。
(2)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做标识。
(3)每隔一小时,画出物体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做好标记,记下当时的时间和温度,太阳和高度(拳头数)
3、提示:
观察记录延续一天;
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实验探究
1、讲述:
手电筒和竹蔑分别代表太阳和同样太阳运动的轨迹,在面桌上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教师示范。
3、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二、交流观测的结果
1、谈话:
上一节课布置同学们的任务一定完成的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2、组织讨论:
从这些表格中和实验只你发现了什么?
3、组织交流。
4小结:
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1、观看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
2、根据问题进行解答。
3、随便说说。
1、了解描述太阳的方法。
2、阅读课本确定太阳的位置的方法。
3、到教室外观察太阳。
4、选好参照物。
5、交流自己的发现。
6、观察标杆影子的变化。
7、交流自己的发现。
(!
)影子的方向变化。
(2)影子的长短变化。
8、预测:
影子的方向变化和长短变化与什么有关?
9、交流预测。
1、了解观察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准备观察的相关材料。
3、领取观察的表格。
1、了解实验方法。
2、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3、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
1、交流各组的记录。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交流。
活动拓展
全课总结
提问:
通过今天的探究你知道了?
学生畅谈体会。
板书设计
1、太阳和影子
太阳运行高度高低
自东向西气温气温高气温低
(东南西)影子影子短影子长
自西向东
(西北东)
教学反思
2、太阳钟
第1课时
1、能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规律设计一个时钟。
2、能用手掌测定时间。
1、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2、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
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服务。
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太阳钟)的制作原理。
难点:
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
课件、标杆、指南针和做太阳钟的相关材料。
小棒、直尺、胶水
(一)导入新课
如果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你如何知道时间?
2谈话:
对。
在没有钟表之前人们就是这样来掌握时间的。
3、讲述:
由于太阳的变化引起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古代人很聪明,他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了很多记时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二)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
1、提问:
你知道古代有哪些记时工具?
2、播放课件。
(一边播放一边讲解)
你看到了什么?
能给同学们说一说吗?
4、小结:
内容略。
(三)制作太阳钟
同学们有兴趣做一个吗?
2、讲述;
制作方法略。
3、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完成。
4、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作品。
(四)玩手掌日晷
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小手来做日晷。
2、讲解;
面向正南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大拇指夹住一枝笔,让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南方,影子落在手上的不同位置代表不同的时间。
3、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玩手掌日晷,并与钟表作对比。
可能会说:
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1、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说一些相关的话题。
2、观看课件,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
3、学生交流:
看到的、想到的、理解到的。
1、看课文说明制作方法。
2、讨论制作方法。
3、学生制作。
4、介绍自己的作品。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了解手掌日晷的方法。
3、看课本的的介绍。
4、玩手掌日晷。
检验其准确程度。
谈话: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
太阳
方向规律太阳钟
影子
3、昼夜交替
第1课时
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3、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
昼夜交替的图片,投影仪,地球仪
手电筒、小地球仪
一、比较思考: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1、在连续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此现象?
2、出示校园白天和夜晚的图片。
3、谈话:
关于昼夜现象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关于昼夜交替的原因。
二、模拟昼夜交替的成因
1、游戏活动:
①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
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
可能有几种情况?
②谈话:
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以上三种情况会是哪一种)
2、教师演示实验:
①用地球仪的投影仪做昼夜交替实验。
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
③启发学生质疑:
在这个实验中你认为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参与学生讨论(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
4、倾听并作相应提示:
①把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
②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光“包围”地球仪。
www.xkb1.com
5、巡视,与学生一同观察并适时指导。
6、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吗?
7、小结讲述: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
三、推断某地时间
1、谈话:
①我们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想地球仪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黑夜?
哪些国家和地区是清晨?
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黄昏?
②提示:
先找到昼夜分界线。
然后再判断。
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黑夜。
2、拓展思考:
①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②认真倾听,并适当介绍。
③为什么美国主张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点进行。
1、根据自己了解讲述(白天和黑夜)。
2、学生欣赏优美的景色。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新-课-标-第-一-网
1、
①学生讨论并交流:
(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
②学生发表各种可能性见解。
2、
①学生观察
②学生回答(逆时针转动)
③学生提出注意点
3、
4、汇报方法并演示过程。
5、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模拟实验,讨论昼夜成因。
6、分组汇报。
7、认真倾听。
①讨论并交流。
②小组实验并在横线上写出国家或地区的名称:
当是白天时,
是黑夜,
是黄昏,
是清晨。
①确定国家所处的位置并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②分组讨论汇报。
③分组讨论并汇报。
新课标第一网
信息交流
1、用多媒体介绍有关昼夜形成原因的科学史。
2、谈话:
了解了这些资料后,你有什么想法?
3、小结讲述:
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事业也是在争论中不断进步的。
1、看后相互讲述:
这几种理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2、交流各自在的发现。
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4、看月亮
第1、2课时
1、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Xkb1.com
记录纸、月相盒、制作月相盒的材料(鞋盒、细线、乒乓球、小电筒)、月相日记表
鞋盒、细线、乒乓球、小电筒、月相日记表
一、了解月亮基本情况
1、猜谜语:
小时候两只角,长大了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
(打一天体)
关于月亮的事情,你们知道多少?
3、提供月亮基本情况资料
二、画出记忆中的月亮
1、巡视、观察学生画的情况。
2、按时间先后给他们排排队。
3、倾听汇报,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上科学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