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41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613545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格式:DOCX
- 页数:64
- 大小:3.62MB
1K41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件下载.docx
《1K41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K41 城市桥梁工程Word文件下载.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桥梁高度:
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指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简称桥高。
7.桥下净空高度:
设计洪水位、计算通航水位或桥下线路路面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8.建筑高度:
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9.容许建筑高度:
公路或铁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或轨顶标高,对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
10.净矢高:
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脚截面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1.计算矢高:
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2.矢跨比:
计算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也称拱矢度,它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13.涵洞:
用来宣泄路堤下水流的构造物。
通常在建造涵洞处路堤不中断。
凡是多孔跨径的全长不到8m和单孔跨径不到5m的泄水结构物,均称为涵洞。
二、桥梁的主要类型
桥梁分类的方式很多,通常从受力特点、建桥材料、适用跨度、施工条件等方面来划分。
(一)按受力特点分
结构工程上的受力构件,总离不开拉、压、弯三种基本受力方式,由基本构件组成的各种结构物,在力学上也可归结为梁式、拱式、悬吊式三种基本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
1.梁式桥
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由于外力(恒载和活载)的作用方向与承重结构的轴线接近垂直,故与同样跨径的其他结构体系相比,梁内产生的弯矩最大,通常需用抗弯能力强的材料(钢、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来建造。
2.拱式桥
拱式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圈或拱肋。
这种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墩或桥台将承受水平推力,同时这种水平推力将显著抵消荷载所引起的在拱圈(或拱肋)内的弯矩作用。
拱桥的承重结构以受压为主,通常用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来建造。
3.刚架桥
刚架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和立柱或竖墙整体结合在一起的刚架结构。
梁和柱的连接处具有很大的刚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部主要受弯,而在柱脚处也具有水平反力,其受力状态介于梁桥和拱桥之间。
同样的跨径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刚架桥的正弯矩比梁式桥要小,刚架桥的建筑高度就可以降低。
但刚架桥施工比较困难,用普通钢筋混凝土修建,梁柱刚结处易产生裂缝。
4.悬索桥
悬索桥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结构自重较轻,构造简单,受力明确,能以较小的建筑高度经济合理地修建大跨度桥。
由于这种桥的结构自重轻,刚度差,在车辆动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有较大的变形和振动。
5.组合体系桥
组合体系桥由几个不同体系的结构组合而成,最常见的为连续刚构,梁、拱组合等。
斜拉桥也是组合体系桥的一种。
(二)其他分类方式
1.按用途划分,有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农用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及其他专用桥梁(如通过管路、电缆等)。
2.按桥梁全长和跨径的不同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
3.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分,有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钢一混凝土结合梁桥和木桥等。
4.按跨越障碍的性质来分,有跨河桥、跨线桥(立体交叉桥)、高架桥和栈桥。
5.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面结构布置在主要承重结构之上)桥、下承式桥、中承式桥。
1K412012掌握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
本条介绍了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挡土墙结构形式及结构特点。
一、常见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的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见1K412013)挡土墙、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见1K412032)挡土墙、砌体结构(见1K415014)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
按照挡土墙结构形式及结构特点,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自立式、加筋土等不同挡土墙;
其结构形式及结构特点简述见表1K412012。
挡土墙结构形式及分类表1K412012
类型
结构示意图
结构特点
重力式
1.依靠墙身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
2.一般用浆砌片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可用混凝土浇筑;
3.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简便
在墙背设少量钢筋,并将墙趾展宽(必要时设少量钢筋)或基底设凸榫抵抗滑动,可减薄墙身,节省混凝土用量
衡重式
1.上墙利用衡重台上填土的下压作用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增加墙身稳定;
2.墙胸坡陡,下墙倾斜,可降低墙高,减少基础开挖
钢筋混凝土悬臂式
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三部分组成;
2.墙髙时,立壁下部弯矩大,费钢筋,不经济
钢筋混凝土扶壁式
沿墙长,隔相当距离加筑肋板(扶壁),使墙面与墙踵板连接,比悬臂式受力条件好,在髙墙时较悬臂式经济
带卸荷板的柱板式
1.由立柱、底梁、拉杆、挡板和基座组成,借卸荷板上的土重平衡全墙;
2.基础开挖较悬臂式少;
3.可预制拼装,快速施工
锚杆式
1.由肋柱、挡板和锚杆组成,靠锚杆固定在岩体内拉住肋柱;
2.锚头为楔缝式或砂浆锚杆
续表
自立式(尾杆式)
1.由拉杆、挡板、立柱、锚锭块组成,靠填土本身和拉杆、锚定块形成整体稳定;
2.结构轻便、工程量节省,可以预制、拼装、快速施工;
3.基础处理简单,有利于地基软弱处进行填土施工,但分层碾压需慎重,土也要有一定选择。
加筋土
1.加筋土挡墙是填土、拉筋和面板三者的结合体。
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及面板对填土的约束,使拉筋与填土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柔性结构,能适应较大变形,可用于软弱地基,耐震性能好于刚性结构;
2.可解决很高的垂直填土(国内有3.6~12m的实例),减少占地面积;
3.挡土面板、加筋条定型预制,现场拼装,土体分层填筑,施工简便、快速、工期短;
4.造价较低,为普通挡墙(结构)造价的40%~60%;
5.立面美观,造型轻巧、多变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稳定,多用料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是目前城镇道路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
衡重式挡土墙的墙背在上下墙间设衡重台,利用衡重台上的填土重量使全墙重心后移增加墙体的稳重。
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施工中应按设计规定施作挡土墙的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和结构变形缝。
挡土墙投入使用时,应进行墙体变形观测,确认合格要求。
二、挡土墙结构受力
挡土墙结构会受到土体的侧压力作用,该力的总值会随结构与土相对位移和方向而变化,侧压力的分布会随结构施工程序及变形过程特性而变化。
挡土墙结构承受土压力有:
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图1K412012-(a)]:
若刚性的挡土墙保持原位静止不动,墙背土层在未
受任何干扰时,作用在墙上水平的压应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其合力为E0(kN/m)、强度为P0(kPa)。
主动土压力[图1K412012-(b)]:
若刚性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背离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并产生连续滑动面,使土体下滑。
这时土压力减到最小值,称为主动土压力。
合力和强度分别用EA(kN/m)和PA(kPa)表示。
被动土压力[图1K412012-(c)]:
若刚性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出现连续滑动面,墙后土体向上挤出隆起,这时土压力增到最大值,称为被动土压力。
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
静止土压力其次;
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1K412013掌握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本条文以城市桥梁为主简要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包括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模板支架与拱架。
一、钢筋施工
钢筋施工包括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等内容。
(一)一般规定
1.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和《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3042等的规定。
2.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在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4.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当需要代换时,应由原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
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0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
6.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二)钢筋加工
1.钢筋弯制前应先调直。
钢筋宜优先选用机械方法调直。
当采用冷拉法进行调直时,HPB235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2%;
HRB335、HRB4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1%。
2.钢筋下料前,应核对钢筋品种、规格、等级及加工数量,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钢筋长度配料。
下料后应按种类和使用部位分别挂牌标明。
3.受力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4-箍筋末端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主钢筋的直径,且HPB235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HRB335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
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
6.钢筋加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油渍、泥浆等物污染和防止受损伤的措施。
(三)钢筋连接
1.热轧钢筋接头
热轧钢筋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2)焊接接头应优先选择闪光对焊。
焊接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
(3)机械连接接头适用于HRB335和HRB400带肋钢筋的连接。
机械连接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规定。
(4)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2mm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5)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
(6)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2.钢筋接头设置
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2)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3)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积得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4)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
(6)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
(四)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
施工现场可根据结构情况和现场运输起重条件,先分部预制成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入模就位后再焊接或绑扎成整体骨架。
为确保分部钢筋骨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在钢筋的部分交叉点处施焊或用辅助钢筋加固。
1.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
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骨架的焊接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
(2)组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骨架预拱度。
简支梁钢筋骨架预拱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3)组装时应采取控制焊接局部变形措施。
(4)骨架接长焊接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2.钢筋网片电阻点焊规定
钢筋网片采用电阻点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HPB235钢筋时,如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受力,受力主筋与两端的两根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
如焊接网片为两个方向受力,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其余交叉点可间隔焊接或绑、焊相间。
(2)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时,除受力主筋与两端的两根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至250mm。
3.钢筋现场绑扎规定
现场绑扎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绑丝绑牢,必要时可辅以点焊。
(2)钢筋网的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应全部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双向受力的钢筋网,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位于梁和柱角的受力钢筋处,并错开设置(同一截面上有两个以上箍筋的大截面梁和柱除外);
螺旋形箍筋的起点和终点均应绑扎在纵向钢筋上,有抗扭要求的螺旋箍筋,钢筋应伸入核心混凝土中。
(4)矩形柱角部竖向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应为450;
多边形柱角部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断面中心;
圆形柱所有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圆心。
小型截面柱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150。
(5)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
当钢筋受拉时应小于5d,且不得大于100mm;
当钢筋受压时应小于10d,且不得大于200mm。
(6)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确保位置准确。
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
(2)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
(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
(4)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
二、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的施工包括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混凝土养护等内容。
(一)原材料计量
各种计量器具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检定,保持计量准确。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原材料的计量偏差。
对骨料的含水率的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
雨期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根据骨料实际含水量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二)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拌合物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搅拌时间是混凝土拌合时的重要控制参数,使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表1K412013-1的规定。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表表1K412013-1
搅拌机类型
搅拌机容量
(1)
混凝土坍落度(mm)
<30
30~70
>70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强制式
≤400
1.5
1.0
≤1500
2.5
注:
1.当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应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再掺入,搅拌时间宜延长;
2.采用分次投料搅拌工艺时,搅拌时问应按工艺要求办理,
3.当采用其他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办理,或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
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
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如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检测。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舍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2.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要求,使浇筑工作不间断。
(2)运送混凝土拌舍物的容器或管道应不漏浆、不吸水,内壁光滑平整,能保证卸料及输送畅通。
(3)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在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
(4)混凝土拌台物运输到浇筑地点后,应按规定检测其坍落度,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
(5)预拌混凝土在卸料前需要掺加外加剂时,外加剂的掺量应按配合比通知书执行。
掺入外加剂后,应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根据试验确定。
(6)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7)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受料斗应有足够韵混凝土。
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
3.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的检查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混凝土浇筑
①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要适应各施工环节的实际能力,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对于大方量混凝土浇筑,应事先制定浇筑方案。
②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③采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以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不出现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
(三)混凝土养护
1.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对干硬性混凝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有条件的可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和养护。
2.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14d。
使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可在保证强度条件下适当缩短养护时间。
采用涂刷薄膜养护剂养护时,养护剂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制定操作工艺。
采用塑料膜覆盖养护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严密,保证膜内有足够的凝结水。
3.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三、模板、支架和拱架
(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
1.模板、支架和拱架应结构简单、制造与装拆方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设计跨径、荷载、地基类别、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及有关的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设计。
2.钢、木模板、拱架和支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和《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的有关规定。
3.设计模板、支架和拱架时应按表1K412013-2进行荷载组合。
设计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荷载组合表表1K412013-2
模板构件名称
荷载组合
计算强度用
验算刚度用
粱、板和拱的底模及支承板、拱架、支架等
①+②+③+④+⑦
①+②+⑦
缘石、人行道、栏杆、柱、梁板、拱等的侧模板
④+⑤
⑤
基础、墩台等厚大建筑物的侧模板
⑤+⑥
表中:
①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
②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砌体的自重力;
③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④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
⑤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
⑥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⑦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
4.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抗倾覆稳定时,各施工阶段的稳定系数均不得小于1.3。
5.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3)拱架和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
(4)钢模板的面板变形值为1.5mm;
(5)钢模板的钢楞、柱箍变形值为L/000及B/500(L—计算跨度,B—柱宽度)。
6.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应设施工预拱度。
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
(1)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
(2)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3)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4)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7.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后构件的弹性压缩、上拱及支座螺栓或预埋件的位移等。
8.支架立柱在排架平面内应设水平横撑。
立柱高度在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双向剪刀撑。
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斜撑与水平交角宜为450。
(二)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1.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平整、接缝严密。
组合钢模板的制作、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的规定;
钢框胶合板模板的组配面板宜采用错缝布置;
高分子合成材料面板、硬塑料或玻璃钢模板,应与边肋及加强肋连接牢固;
土、砖等胎模制作的场地应平整、坚实,胎模表面应平整、光滑;
拱桥施工,在条件适宜处可使用土牛拱胎,但雨期不宜采用土牛拱胎。
2.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
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
3.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夜间应设警示灯。
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4.安设支架、拱架过程中,应随安装随架设临时支撑。
采用多层支架时,支架的横垫板应水平,立柱应铅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5.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
6.支架、拱架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模板;
安装模板应与钢筋工序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工序结束后再安装;
安装墩、台模板时,其底部应与基础预埋件连接牢固,上部应采用拉杆固定;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7.采用脚手架作支架时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或《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
8.采用滑模应遵守现行国家标准《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K41 城市桥梁工程 K41 城市 桥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