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8603105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6.05KB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学者陈苏镇指出: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以致二世而亡,所以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
这实际上说明了汉代
A.“宗法分封”的政治特点B.“王国问题”的尖锐复杂
C.“郡国并行”的文化背景D.“汉承秦制”的历史渊源
7.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
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理
8.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鸦片战争前,对外贸易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9.元初,中书省“省规”:
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
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10.《全球通史》把XX国建立的共和政体在欧洲广泛解释为:
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随后XX国通过民主建州,使得民主制度在空间上扩展;
内战后保障了公民权。
据此,XX国指的是
A、美国B、法国
C、意大利D、德国
11.17、18世纪采煤、开设铁业作坊或开采建筑石料则如同把土地租给佃农一样理所当然是庄园开发的一部分,地主和管家们当然不会只从纯农业的角度去考虑土地”。
特别是“米德兰和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家族是靠煤炭和铁矿,而不是靠谷物和绵羊致富的”。
这表明工业革命
A.重工业是其主要部门B.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
C.开始于采煤冶铁行业D.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12.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这表明
A.唐代四民界限模糊B.唐代商品经济繁荣
C.宋代小农经济衰落D.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13.《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
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
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
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要为自由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14.王守仁说“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
”又说“四民异业而同道”。
与他的观念相吻合的时代现象是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朝廷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C.徽商“贾而好儒”风气形成D.明清学术彻底背离传统轨迹
15.“为了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大企业纷纷转向更贫穷国家,雇佣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并且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全球化深入发展B.全球化给贫穷国家提供发展新机遇
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D.全球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本扩张
16.有位历史学家说: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丰富有自尊心的社会;
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B.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C.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D.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17.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
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
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8.1929年到1933年,中国垦业银行、中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新华商业银行、中国农工银行、东莱银行等众多银行纷纷自北京、天津等地迁至上海。
这反映出
A.日本入侵京津冲击当地金融业B.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得到巩固
C.经济危机促进金融业战略调整D.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
19.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金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
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金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
至成弘年间,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
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
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B.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2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
A.想象丰富,寄情人道感化B.深刻剖析,批判社会现实
C.荒诞怪异,渲染精神创伤D.典型刻画,讴歌劳工大众
21.《郑观应集》记载:
余见上海租界街道宽阔平整而洁净,一入中国地界则污秽不堪,非牛溲马勃即垃圾臭泥,甚至老幼随处可以便溺,疮毒恶疾之人无处不有。
通商各埠、江边、海边之地,当道理宜填筑马路,如洋人租界一式,以便往来。
材料表明租界
A.激发了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向往
B.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扩张的结果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封闭状态
22.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
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
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
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
材料主要说明
A.儒学观念的世俗化B.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C.程朱理学的系统化D.外儒内法的社会化
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经济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
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24.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
“治国就是治吏。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
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
A.惩治干部贪污腐
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25.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说:
“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与这一论述最为接近的是
A.
“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之中”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是宇宙的精神,万物的主宰”D.“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50分)
26.(本题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代备边,多
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1874年12月《李鸿章奏折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改革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和内容。
说明甲午战争之前社会思想的进步引起了哪些社会变化?
材料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到近代,开始有社会舆论公开反对一味提倡节俭,并且主张鼓励消费,这较诸过去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变化。
此时的社会舆论已开始从富民与富国的高度,对奢侈消费的作用与影响给予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为什么会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这一消费观念在近代中国产生了何种变化?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7.(本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论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
子•天论》
材料二“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
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
循是而之焉,莫非道也。
——《二程集》
性即理也。
……于是人物之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中庸章句》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陆九渊集》
(1)指出材料一中“天”的含义,概括材料的共同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据此分析“天”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家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儒学的发展?
28.(本题16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仁宇曾说: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
……后来向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19至20世纪的多次改革。
真实意义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变化的?
有学者认为: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试用所学知识来论证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民主制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对波拿巴主义的迷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的“这一转变”为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法国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法国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结合备考应注意以下问题,避免混淆错误。
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国议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议会拥有立法权,总统由议会选出。
德意志帝国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国家权力中心是帝国皇帝联邦议会(各邦代表)与帝国国会(普选)行使立法权。
2.B
本题材料提到,与前僭主势力希帕克斯的斗争,还要与伊萨戈拉斯争夺民主派的领导权,克里斯提尼一方面选择与希帕克斯合作,一方面又制定陶片放逐法来防范希帕克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陶片放逐法的制定主要基于维持政治力量的平衡。
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陶片放逐法
3.B
本题材料提到,早在上个世纪越南战争期间,北越军队由于流行性疟疾损失惨重向我国求助,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疾研究的任务,经过艰苦研究终获成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屠呦呦接受此项研究任务的国际背景是中美关系的对抗,因此选B。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世界的形成·
越南战争;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中美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美关系,属于备考热点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头三十年中,美国并没有正式承认这个政府。
美国继续与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保持外交关系,并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相继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的可能性也随之完全破灭。
1960年代末,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都意识到,改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尼克松返国前中美共同签署了上海公报,在1979年1月1日的《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
中,美国宣布断绝与台北的外交关系,转而承认北京。
美国再次重申上海公报中所提到的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C
本题材料提到,“中国艰苦奋斗,五年于兹,其目的在于粉碎暴日侵略迷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年是1937年至1942年,枣宜会战属于“五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因此选C。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抗日战争·
过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相关知识。
属于备考重点之一。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毫无疑问是正面战场的绝对主力,从抗击日军的数量和地域来看,国民党军的贡献则远远要大于八路军和新四军。
国民党军的对日战场是主战场,抗击着大部分的日军。
枣宜会战属于典型。
5.C
本题材料提到,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掉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林则徐对英国的认识不够全面,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
因此选C。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师夷长技
6.C
本题材料提到,秦以郡县治东方,以致二世而亡,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实际上说明了汉代“郡国并行”的文化背景。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
及所学知识,排除。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郡县制与郡国并行制,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郡国并行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7.B
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国统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故B项正确;
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项错误。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日本侵华
8.A
B不对,明朝时期而非清朝时期白银开始成为主要货币;
C不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白银流向中国,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
D不对,如受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的影响,银价上涨。
A符合题意,明朝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
商业发展·
明清商业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为肯定式判断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相关结论的理解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排除法,排除不正确的选项即可。
注意题干一般有限定词和中心词组成。
其中中心词是核心,中心词是判定选项和题干是否符合的主要依据;
限定词则是对中心词的时间、范围、程度等外延进行限制,从而确定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从近年高考选择题看,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三分之一,而且限定词有复杂化的倾向,中心词也具有了迷惑性。
在审题的基础上,辨析题支要对题支的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9.B
“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说明A解读错误;
“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说明强调集体议决,因此选B;
C在题干中没有充分体现;
“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说明D解读错误。
所以答案选B。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元朝中书省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本题既要注意防止选项中的陷阱设置,如A项以偏概全,D项添枝加叶,也要注意规律性认识,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总体上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在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皇帝往往通过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因此可轻易排除C项。
10.A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XX国建立的共和政体”“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通过民主建州”“内战后保障了公民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国家应该是美国。
所以答案选A。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1.B
本题材料提到,17、18世纪,地主和管家们当然不会只从纯农业的角度去考虑土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工业革命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因此选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背景
【名师点睛】英国工业革命从原因说,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厂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本题材料反映了国内的煤炭和铁矿生产也积累了资本。
12.D
本题材料提到,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
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读书考试的社会范围扩大到农、工、商贾之家,因此选D。
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宋代科举制
13.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题干时间1936年说明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材料中“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信息说明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A中罗斯福是国家干预经济体现,不符合“为私营企业”题意;
罗斯福体现两种结合,故B项错误;
D中“政治自由”与材料中“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的信息不符。
所以答案选C。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名师点睛】评价罗斯福新政:
1、积极作用:
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为二战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保证了美国的民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首先是改变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
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和特别是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
正是因为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所以美国的共和制也称为总统制共和制。
其次是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
在危机期间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2、成功的原因:
①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②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③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温州市 届高三 历史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