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常用诊法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592639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6.53KB
温病常用诊法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温病常用诊法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常用诊法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斑点
,有触目之形,无
之质,压之
疹小而琐碎,形
,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
15.舌苔主要反映
和
的病变,舌质
主要反映
的病变。
16.白苔薄者主
,并多属卫分,病变较为
,多见于温病
;
厚者主
,病多属气分,病变
,但也见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证。
17.舌苔白厚而腻为
,浊邪上泛。
多见于湿温病中,邪在
偏重。
18.舌苔白厚而干燥,主
未化,
已伤,津液不能上承;
或胃燥肺气受伤不能
19.舌苔白厚质地干硬如砂皮(白砂苔)主邪热迅速
,苔未及转黄而
20.舌苔黄腻或黄浊,皆为湿热病
,蕴蒸气分的征象,多见于湿温病湿热流连气分的邪热偏盛或
证。
21.温病舌诊除了准确掌握舌苔、舌质、舌态征象外,尤要注意
互参,注重舌象的
22.如舌苔、舌质由润转燥,提示
,或湿邪
如舌苔从厚浊变薄,多为
之象;
如原有舌苔突然退净而光洁如镜,则预示
23.齿缝流血有虚、实之分。
早期多
,病变在
后期多
,病变在
24.临证通过观察牙齿及牙龈的
、
等,可帮助判断温病发展过程中
等情况。
25.咽喉红肿疼痛溃烂,为
上冲,是
必有见证。
温疫病
也见此证。
若咽喉腐烂而颜色紫黑,为
,属危证。
26.咽喉红色娇嫩,为
咽后壁有颗粒状突起,色暗红,为
27.神志异常包括烦躁不安、
、
神志昏蒙、
等。
28.口渴是温病常见症状,由热邪炽盛,
或湿滞气机,
,津液不布引起。
29.白(pei)
是在
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
在
病、
病中多见。
30.胸腹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为
二为
;
三为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31.下列哪项不属温病热厥的表现:
A、胸腹灼热
B、四肢逆冷
C、脉沉细欲绝
D、苔黄燥或少苔
E、渴饮尿黄
32.下列哪项热型不出现于气分阶段:
A、日晡潮热
B、身热不扬
C、身热夜甚
D、寒热往来
E、身热肢厥
33.夜热早凉见于:
A、温病后期邪热未净,留伏阴分。
B、热入营分,邪热炽盛,营阴受损,实中有虚。
C、气分腑实内结,邪热闭郁
D、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征象
E、温病后期,邪少虚多,肝肾阴虚,内生虚热的表现
34.血分热毒极盛最可能见到的舌象是:
A、舌紫起刺(杨梅舌)
B、紫晦而干(猪肝舌)
C、绛舌光亮如镜(镜面舌)
D、绛而干燥
E、舌苔老黄,焦燥起刺
35.舌绛不鲜,干枯而痿的舌象可见于:
A、火邪劫营,营阴受损
B、邪热久留,肾阴欲竭
C、热入心包
D、胃阴衰亡
E、邪热入营,营阴受伤
36.温病后期,热邪深入下焦,耗竭肾阴的舌象是:
A、黑苔焦燥起刺,质地干涩苍老
B、遍舌黑润
C、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
D、黑苔干燥甚或焦枯
E、舌紫起刺,状如杨梅
37.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见于:
A、温热病邪初袭人体,客于卫分
B、表邪未解,肺津已伤。
C、是脾湿来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
D、为湿遏热伏之象
E、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38.舌苔薄白欠润,边尖略红,见于:
A、温邪未解,肺津已伤
B、温热病邪初袭,客于肺卫
C、湿热病邪初犯,郁遏卫气分
D、脾湿未化,胃津已伤
E、邪热初入气分,热邪未盛,津伤不重
39.湿遏热伏的舌象一般为:
A、舌苔白厚而干燥
B、舌苔白厚而腻
C、舌质紫绛苔白厚如积粉
D、舌苔白腻而舌质红绛
E、舌苔白厚如碱状(白碱苔)
40.舌质紫绛苔白厚如积粉见于:
A、温疫病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B、温病兼有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C、湿遏热伏的征象
D、湿阻气分,浊邪上泛
E、浊之气上泛,胃气衰败,
41.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见于:
A、秽浊之气上泛,胃气衰败
B、气血虚亏,气随血脱
C、温病兼痰湿内阻
E、湿温病湿邪从阴化寒变为寒湿证
42.心营热毒炽盛的舌象为:
A、舌绛而干燥
B、舌纯绛鲜泽
C、舌尖红赤起刺
D、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或舌红中生有红点
E、舌绛不鲜,干枯而痿
43.舌淡红无津,色不荣润见于:
A、心营之热初起
B、邪热乍退而肺胃津液未复
C、热久津伤,津液无源上布
D、心火上炎
E、心脾气血不足,气阴两虚
44.舌尖红赤起刺,见于:
A、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
B、邪热入营,营阴受伤
C、邪热乍退而肺胃津液未复
D、心营之热初起或心火上炎
E、心营热毒炽盛
45.温病口苦而渴一般是因为:
A、心营热毒炽盛
B、脾湿未化,胃津已伤
C、邪热入营,营阴受伤
D、心营之热初起
E、邪犯少阳,胆火内炽,津液受伤
46.哪一项不是亡阴证的表现:
A、烦躁不安
B、脉微细欲绝
C、口咽干燥
D、尿量短少
E、面色潮红
47.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的舌象是:
A、舌质绛而不鲜
B、舌尖红赤起刺
C、舌红赤而苔黄燥
D、舌苔薄黑焦燥
E、舌光红柔嫩
48.舌绛而兼黄白苔是因为:
A、邪热初传营分,气分之邪未尽
B、心营之热初起
C、邪热初传气分,卫分证未罢
D、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E、脾湿未化,胃津已伤
49.热在营血而兼有痰湿秽浊之舌象为:
A、舌绛而兼黄白苔
B、舌绛上罩粘腻苔垢
C、舌淡红无津,色不荣润
D、舌紫而瘀暗,扪之潮湿
E、舌淡紫青滑
50.温病气液不足,络脉失养的舌态是:
A、舌卷囊缩
B、舌斜舌颤
C、舌体痿软
D、舌体强硬
E、舌体肿胀
51.温病热入厥阴肝经,动风发痉的舌态是:
A、舌体肿胀
B、舌体强硬
C、舌卷囊缩
D、舌斜舌
E、舌体痿软
52.温病后期肝肾阴竭,不能濡养筋脉的舌态是:
A、舌体短缩
B、舌体痿软
C、舌体强硬
D、舌卷囊缩
53.湿中蕴热,热为湿遏的发热类型可能是:
A、寒热往来
B、日晡潮热
C、身热不扬
D、身热夜甚
E、发热恶寒
(二)X型题
54.温病寒热往来见于:
A、湿热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
B、邪留三焦,气化失司
C、热结肠腑,阳明腑实
D、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E、湿中蕴热,热为湿遏
55.温病出现大汗,可能是由于:
A、病初起,邪在卫分,邪郁肌表
B、气脱亡阳
C、津气外泄,亡阴脱变
D、气分热炽,迫津外泄
E、热灼营阴,营阴耗损
56.胸胁胀痛一般见于:
A、下焦蓄血
B、痰湿邪热郁阻少阳,三焦气机郁滞,水湿停留
C、热结阳明,腑气不通
D、痰热郁阻肝胆,气机失畅
E、邪热久留,肾阴欲竭
57.哪些情况可见腹痛阵作:
A、热邪郁于肺脏、胸膈,胸肺气机失畅
B、湿遏困中焦,脾胃升降失常
C、湿热与肠中积滞相结,肠道传导失司
D、燥热与食积相结,腑气郁滞
E、湿邪闭郁胸脘气机
58.舌光红柔嫩,望之似觉潮润,扪之却干燥无津,见于:
A、热久津伤,津液无源上布
B、温病后期,邪气已退,津亏血伤未复。
C、胸膈素有伏痰,复感温邪
D、温病兼痰湿内阻
E、邪热乍退而肺胃津液未复
59.亡阳证有哪些表现:
A、尿量短少
B、汗出不止
C、气促息微
D、舌干红或枯萎无苔
E、四肢逆冷
60.神情呆钝的病机是:
A、湿热上蒙清窍
B、邪郁肌表,闭塞腠理
C、余热与痰瘀互结,阻遏心窍
D、阳明热盛或热结腑实,引动肝风
E、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61.舌体肿胀见于
A、肝肾阴竭,不能濡养筋脉
B、热毒侵犯心脾
C、湿热蕴毒上泛于舌
D、酒毒冲心
E、气液不足,络脉失养
62.温病身热肢厥可见于
A、卫分阶段
B、气分阶段
C、营分阶段
E、血分阶段
D、温病后期
63.下列哪些是温病热盛邪实阶段常见的脉象:
A、沉细欲绝
B、洪脉
C、数脉
D、滑脉
E、浮脉
三、改错题
64.温病凡恶寒发热并见的病证都属表证。
65.舌苔灰黑滑润为温病兼痰湿内阻之舌象。
66.舌苔薄黑焦燥,舌质绛而不鲜,舌体枯萎为气血虚亏,气随血脱征象。
67.舌尖红赤起刺,为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之征象。
68.舌绛而干燥为热入心包的舌象。
69.舌绛不鲜,干枯而痿,为温病后期邪热渐退而胃阴衰亡之征象。
70.舌紫起刺,状如杨梅(杨梅舌),为肝肾阴竭,预后不良之象。
71.温病兼夹瘀血的舌象为舌淡紫青滑。
72.温病后期肝肾阴竭,不能濡养筋脉,故舌斜舌颤。
73.热盛动风,内挟痰浊,阴液失养,故舌卷囊缩。
74.温病若气液不足,络脉失养,可见舌体肿胀。
75.牙齿光燥如石为肾阴枯竭之象。
76.齿缝流血,齿龈红赤肿痛,为肾阴耗伤而虚火上炎动血,其证属虚。
77.咽喉红肿为气液两虚,虚热上扰而致。
四、简答题:
78.何谓神志昏蒙?
79.列出温病发热常见类型。
80.简述温病无汗的两种情况。
81.简述温病亡阳的表现及病机。
82.简述温病亡阴的表现及病机。
83.温病壮热的表现及病机怎样?
84.简述斑疹形态的临床意义。
85.斑与疹在形态上有何不同?
86.温病哪些证型可见到咽喉红肿疼痛?
87.温病胸部闷胀的病机及伴见症状怎样?
五、问答题
88.温病口渴不欲饮的病机有哪些?
表现如何?
89.温病神昏谵语的病机有哪些?
90.试述温病实证痉的表现及其病机。
91.分别论述温病热厥和寒厥的表现及其病机。
92.斑疹的病机及治疗原则怎样?
93.试述斑疹色泽的临床意义。
94.温病诊察胸腹时应注意什么?
95.温病胸腹征象的临床意义如何?
96.温病战汗的病机及表现怎样?
97.温病大汗的病机及表现有哪些?
98.如何从斑疹的兼证判断病变的转归?
99.如何从舌象的动态变化判断病机的转归?
100.温病的诊断为何强调要舌苔舌质互参?
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答案
一、填空题
1.邪气未盛,正气未衰
邪正交争,虚实错杂
2.半表半里郁阻少阳
邪留三焦
郁闭膜原
3.不恶寒
由表传里
里热蒸腾
4.热结肠腑,阳明腑实
湿热交蒸
5.灼热厥冷内真热外假寒
6.热退身凉
留伏阴分
7.完全丧失
痰热阻闭心包
8.拘挛强直
手足抽搐厥阴肝
9.寒凉
邪热冰伏
升提和滋补
10.热毒轻浅
较好病情深重
不良
11.血热炽盛
热毒深重火毒极盛
12.神志不清时清时昧
似清似昧
时有谵语
湿温
13.昏谵躁扰
瘀热扰心
14.大成片
碍手
不退色如粟米皮屑脱落
15.卫分
气分
营分
血分
16.表
轻浅
初期里
较重
17.湿阻气分
湿浊
18.脾湿
胃津布化津液
19.化燥入胃
津液被劫
20.湿渐化热
湿热俱盛
21.舌苔舌质动态变化
22.津液已伤
逐渐化燥
病邪消退
胃阴已衰亡
23.属实胃属虚
肾
24.色泽
润燥
邪热轻重
津液存亡
25.肺胃热毒烂喉痧
疫毒上攻
热毒极盛
26.肾阴亏损虚火上炎
阴液耗损气血瘀滞
27.神昏谵语
昏愦不语
神志如狂
神情呆钝
28.津液耗损
气不化液
29.湿热类
白色庖疹
湿温
暑湿
伏暑
30.胸膈
脘腹
下腹或小腹
31.C。
答案分析:
温病热厥的脉象表现为沉实或沉伏而数。
32.C。
身热夜甚只见于营血分阶段。
33.A。
夜热早凉是温病后期邪热未净,留伏阴分的特有热型。
34.A。
焦紫起刺的舌象是血分热毒极盛的征象。
35.B。
温病后期邪热久留,肾阴欲竭,无液上承,故见舌绛不鲜,干枯而痿。
36.D。
温病后期,热邪深入下焦,耗竭肾阴,即邪热未除,真阴已亡,故见黑苔干燥甚或焦枯。
37.B。
苔薄白,舌边尖红,显示表邪未解,苔干显示肺津已伤。
38.B。
舌苔薄白欠润,边尖略红,仅比正常舌稍有热象,为温热病邪初袭,客于肺卫的表现。
39.D。
舌苔白腻表明有湿邪阻遏,舌质红绛表明热邪深伏。
40.A。
舌质紫绛苔白厚如积粉只见于温疫病湿热秽浊极甚,且郁闭膜原之证。
41.B。
湿温病湿热化燥传入营血,灼伤肠络,大量便血而气随血脱,故舌质淡白无华。
42.D。
心营热毒炽盛,窜迫舌络,故有此舌象。
43.E。
此为温病后期邪退气血阴津俱亏之舌象,故只有E项可见此舌象,其他各项多为舌红色荣润。
44.D。
舌尖红赤起刺为红绛舌的早期,故心营之热初起或心火上炎时可见此舌象。
45.E。
胆火上扰故口苦,津液受伤则口渴。
其他各项虽有口渴,但无口苦。
46.B。
脉微细欲绝为亡阳的脉象。
47.C。
气分热盛则舌红苔黄,苔燥为津液受伤之象。
48.A。
舌绛有黄白苔为气营同病之象。
49.B。
热在营血则舌绛,兼痰湿秽浊则有粘腻苔垢。
其他各舌象相去甚远。
50.D。
温病气液不足,络脉失养,故舌体活动不利。
51.D。
肝风内动故舌斜舌颤。
52.B。
肝肾阴竭,舌体失养而痿软。
53.C。
湿中蕴热,热为湿遏,气机不畅,故身热不扬。
54.ABD。
湿热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或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或湿热秽浊郁闭膜原时,均可出现寒热往来。
55.BCD。
这三种情况均可出现大汗,A、E项无汗出。
56.BD。
此两种情况均可见明显的胸胁胀痛表现。
A项可有少腹痛,C可有腹中痛,E项没有痛的表现。
57.CD。
这两项均因温邪与肠腑宿滞相搏,肠道气机不通而腹痛阵作。
其余三种情况均无腹痛。
58.AE。
虽津亏但正气未衰,故见此舌象,C项正气已衰,故舌象淡红不荣,C、D实为同项,有厚腻苔。
59.BCE。
阳气暴脱,固摄无力,故汗出不止、气促息微,温煦无源则四肢逆冷。
A、D为亡阴之象。
60.AC。
痰热瘀交结,闭阻心窍,或湿热上蒙清窍,灵机不利则神情淡漠、反应迟钝。
61.BCD。
热毒或湿热壅盛或酒毒冲心,舌络壅滞则舌体肿胀。
62.BCD。
营分或血分热盛而深伏于里,或气分腑实内结,邪热闭郁,阳气不能外达四肢,均可见身热肢厥。
63.BCDE。
除脉沉细欲绝多为温病亡阳虚脱之变外,其他均为温病热盛邪实阶段常见。
64.改为:
温病恶寒发热并见的病证多属表证。
因也有特殊情况,如气分里热亢盛,汗出气泄而腠理疏松,也可出现发热而背微恶寒;
温病气血两燔,热毒郁结,亦可出现憎寒壮热,这些都不属于表证。
65.改为:
舌苔灰黑滑润为湿温病湿邪从阴寒化变为寒湿证之舌象。
温病兼痰湿内阻的舌象为舌苔灰、黑粘腻。
66.改为:
舌苔薄黑焦燥,舌质绛而不鲜,舌体枯萎为温邪深入下焦,耗竭真阴的征象。
气血虚亏,气随血脱的舌象为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常见于湿温病湿热化燥传入营血,灼伤肠络,大量便血之证。
67.改为:
舌尖红赤起刺为心营之热初起或为心火上炎之征象。
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之舌象应为舌红赤而苔黄燥。
68.改为:
舌绛而干燥为邪热入营,营阴受伤之舌象。
热入心包的典型舌象为舌纯绛鲜泽。
69.改为:
舌绛不鲜,干枯而痿,为邪热久留,肾阴欲竭之象。
温病后期,邪热渐退而胃阴衰亡的典型舌象为舌绛光亮如镜(镜面舌)。
70.改为:
舌紫起刺,状如杨梅(杨梅舌),为血分热毒极盛,常为动血或动风之先兆。
肝肾阴竭,预后不良之舌象为舌紫晦而干,色如猪肝(猪肝舌)。
71.改为:
温病兼夹瘀血的舌象为舌紫而瘀暗,扪之潮湿。
舌淡紫青滑为阴寒内盛,血络瘀滞之象。
多伴有怕冷、脉微细等。
可见于温病后期,阴损及阳,阳气衰微,在温病中少见。
72.改为:
温病后期肝肾阴竭,不能濡养筋脉故舌体痿软。
舌斜舌颤为热入厥阴肝经,动风发痉之舌象,属实证。
73.改为:
热盛动风,内挟痰浊,阴液失养故舌体短缩。
舌卷囊缩见于热入手足厥阴之危象,可伴见抽搐、昏谵等危重征象。
74.改为:
温病气液不足,络脉失养,可见舌体强硬,每为动风痉厥之兆。
舌体肿胀,较正常舌体明显增大,且色赤者为热毒侵犯心脾,气血壅滞之征象,而非气液不足所致。
75.改为:
牙齿光燥如石,为胃热津伤,肾阴未竭之象。
牙齿干燥如枯骨才是肾阴枯竭之象。
多见于温病后期真阴耗损之证,预后不良。
76.改为:
齿缝流血,齿龈红赤肿痛,为胃火冲激,其证属实。
若肾阴耗伤而虚火上炎动血者,表现为齿缝渗血,牙龈暗红而不肿不痛,其证属虚。
77.改为:
咽喉红肿,多属于风热袭肺,风温初起常见。
气液两虚,虚热上扰而致者,多为咽喉色淡红而不肿。
四、简答题
78.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79.温病发热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八种:
①发热恶寒;
②寒热往来;
③壮热;
④日晡潮热;
⑤发热夜甚;
⑥身热不扬;
⑦夜热早凉;
⑧低热
80.①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阶段的无汗,是邪郁肌表,闭塞腠理而致,并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
②邪入营分,劫灼营阴,而无作汗之源,亦可见无汗,并见烦躁,灼热,舌绛,脉细数等症。
81.温病亡阳的表现:
亡阳又称阳竭,指面色苍白、四肢逆冷、汗出不止、气促息微,脉微细欲绝。
病机:
主要为热毒炽盛,阴精耗竭,阴竭则阳无所附,阳气暴脱所致。
82.温病亡阴的表现:
又称阴竭,指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口咽干燥、尿量短少、舌干红或枯萎无苔、脉细数促疾。
多为热毒炽盛,阴津耗竭,不能内守,正气耗散太过,不能固摄于外所致。
83.壮热的表现:
指高热,通体皆热,热势炽盛,但恶热而不恶寒。
温邪由表传里,热入阳明,邪正剧争,里热蒸腾而致。
84.斑疹外发,其形态松浮洋溢,如洒于皮表,多为邪热外达的顺证;
若紧束有根,如履透针,如矢贯的,为热毒锢结的逆证,预后多不良。
85.斑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
疹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
86.下列证型可见到咽喉红肿疼痛:
①风热袭肺,风温初起,常伴发热咳嗽;
②秋燥病燥热上干清窍者也常出现;
③湿热蕴毒上壅之证,常伴有发热,胸痞腹胀,舌苔黄腻等。
87.温病胸部闷胀多因热邪郁于肺脏、胸膈,胸肺气机失畅所致;
伴见壮热、咳喘气促等。
也可因痰湿或痰热结于胸膈所致,伴见咳唾痰涎等。
88.温病口渴不欲饮,见于①湿温病初起,湿邪偏盛时,为湿郁不化,脾气不升,津液不布所致,常伴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舌苔白腻等。
②兼挟痰饮,表现为饮水不多、或饮下不舒、伴见胸闷、呕恶、苔腻。
③温病热入营分,营阴蒸腾,上潮于口,也表现为口干反不欲饮或不甚渴饮。
常伴见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舌红绛、脉细数等。
④瘀热搏结,津液不足和有形瘀滞并存,阻滞气机,津不能上承,出现口渴漱水不欲咽,伴见胸胁或少腹硬满刺痛,舌紫晦或有瘀斑、脉沉涩。
89.温病神昏谵语的病机有:
①邪热挟痰内闭心包,则神昏谵语伴见身热肢厥,舌謇不语,舌鲜绛。
②营热扰乱心神,则昏谵较轻,神志不完全昏迷,或心中烦躁,伴见灼热、斑疹隐隐、舌红绛。
③血热扰动心神,则昏谵狂乱,伴见身体灼热、斑疹密布、全身多部位出血、舌深绛。
④热结肠腑,胃中浊热,上熏神明,则时有神昏谵语,伴见潮热、便秘、舌红苔燥、脉沉实等阳明腑实的征象。
9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