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对比阅读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587782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6.90KB
马说对比阅读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马说对比阅读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对比阅读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大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向?
(3)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11、①凡事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
②任何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12、不矛盾。
①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②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答出一点给1分)13、×
×
:
你敢说敢做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表述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直至满分)
2006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
(一)(10~13小题,共12分)
马说
世有伯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其真不知马也。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
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
音“yuè
”,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
何,为什么。
④理:
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
(?
(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12.《马说》以“‘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10.
(1)名马:
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
(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
(2)相:
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
(大意如此即可)12.答:
《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
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
《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
(大意如此即可)
13.参考
(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参考
(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
或:
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
2009年黑龙江大庆市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
“卿得良马否?
”飞曰:
“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
”帝称善,曰:
“卿今议论极进。
”
(选自【宋史·
岳飞传】)
【注释】①帝:
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
②介:
备上鞍甲。
③褫(chǐ):
脱去,卸下。
④秣:
喂食。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帝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C.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此其寡取易盈?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
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
7.渴望报效国家(或:
渴望建功立业)8.这时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启用自己呢?
(也可以答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收到朝廷的重用)运用典故,使表达含蓄典雅。
9.D?
第一个“善”是“好”的意思,第二个“善”是“擅长”的意思。
10.B?
“以”都是“按照”的意思。
A项,在/项。
C项,的/助词。
D项,它/表反问语气。
11.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
⑵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
12.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13.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
/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绍兴七年,岳飞面君,赵构从容地问道:
“爱卿有没有获得过好马?
岳飞道:
“臣原有二匹马,每天各吃数斗刍豆,各饮一斛水,但如果草料不精,水质不净,它们就不会食用。
二马披着战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出百里后就变的迅速,自午时到酋时,可以跑上二百多里。
而马背、腹的鞍甲毫无松动,且没有汗水,跟无事一样。
这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力充沛但不逞能,是擅长远驰的良马啊。
不幸二马后来相继死去。
如今臣所骑的马,每天食用不过数升,所喂草料从不挑选,所饮之水从不在意,辔头尚未装好,就想跃跃狂奔,刚跑出百来里地,马儿就力尽汗出,大口喘息,累的如死了一般。
这马可谓食少就能饱肚,喜欢逞能炫耀力气,但容易穷尽力气,实在是笨马一匹啊。
”赵构道声“好”,说道:
“你今日所说很有意义。
(三)(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
岂远千里哉?
”(注解:
①安事:
要……何用?
②捐:
弃?
③之:
指死马?
④期年:
满一年?
⑤诚:
真心?
⑥致士:
纳贤士?
⑦见事:
被侍奉)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
(4)鸣之不能通其意(?
)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寓意是什么。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
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呜呼!
其真不知马也。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三)(11分)21.⑴用鞭子打?
⑵买?
⑶它(的)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2分,每小题0.5分)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2分)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
(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⑴唉!
是真的没有好马吗?
这是不识好马呀。
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
(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
捐”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郭隗先生说道:
“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
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
‘请您让我去买吧。
国君就派他去了。
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
国君大怒道:
‘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
'
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
‘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
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
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
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
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
(三)(15分)
世有伯乐,……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
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宋史·
岳飞传》
注释:
①帝:
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比行百里始奋迅(?
)(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2)然非精洁则不受
19.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
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
”“?
”的特点。
(用文中的语句填空)(3分)
20.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
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
阐述,他们都希望?
。
17.
(1)鞭打、鞭策
(2)通晓、理解(3)等到到(4)流汗(各1分)
18.(4分)
(1)拿着鞭子在它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2)然而如果不是精致、洁净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
19.一食或尽粟一石?
受大而不苟取?
力裕而不求逞
20.(4分)反面(1分)正反对比(1分)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2分)。
2010年辽宁省朝阳市
(一)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0题。
(15分)
[甲]?
世有伯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呜呼!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
副词,接连地。
②还:
通“环”,环绕。
③朝:
早晨。
④一旦:
一天。
(评:
命题人没有认真核对原文,“有人卖骏马者”应该是“人有卖骏马者”;
“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应为“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见。
见:
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
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
子:
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
8.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5分)
这是一道“非语文”的试题,分数分配极不合理,竟然占了文言文阅读的1/3!
7.(4分)
(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
8.
(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
(2分,直译、意译均可。
(评:
“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这样翻译有些欠妥。
这两句通常的译文是“驾驭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的才能。
”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
(1分)
9.(3分)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意思接近即可)
这个答案太牵强了!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10.(5分)联系“伯乐”、“马”(2分),“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参考译文】有卖骏马的人,连续三个早晨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不知道他卖的是千里马。
这个人就去拜见伯乐,说:
“我有千里马想要卖,连续三个早晨站在集市上,没有人和我交谈,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它,我会付你一个早晨的费用。
伯乐就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回头看它。
一天马价涨了十倍
【湖北黄冈】【甲】世有伯乐,……其真无马耶?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
“何用此为?
”将欲更弃之。
元对曰:
“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搀童受妻堡。
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
孝行传·
张元》)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21世纪教育网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2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C.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9.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31.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
甲文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乙文则主要表达了的主旨。
【答案】27.C(均为转折连词,但是。
A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
B①代词,指马,②代词,指狗的生死;
D①通假字,通“现”,②动词,看见)28.A(都是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
BCD项加点词都活用为动词)29.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30.①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
31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关爱动物,善有善报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蹴尔而与之()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才美不外见()(4)策之不以其道()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1)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不效则治臣之罪
B、
(1)乡为身死而不受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C、
(1)马之千里者
(2)渔人甚异之
D、
(1)策之不以其道
(2)以中有足乐者
10、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食之不能尽其材
11.在(甲)文中,作者认为人应该有宁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的傲骨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请联系历史或现实中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分)
8、
(1)用脚践踏(或:
践踏、脚踏)
(2)好处、益处(3)同“现”,表现、显露
(4)鞭打、驱使
9、A
10、
(1)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3分)
(2)喂养它却不能使它竭尽自己的才能(或:
喂养它却不能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3分)
11、答案多元,赞成或不赞成都要联系事例说明理由赞成或不赞成1分,能联系事例1分,言之有理、语句顺畅1分
(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比 阅读 整理